|
|
班主任论文:奏响“点、心、情”三部曲,开启学生的心智 发布时间:2019-03-29 14:08:07
班主任论文
奏响“点、心、情”三部曲,开启学生的心智
航埠中心小学 陈红梅
【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它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速度的快慢,成长质量的高低。做好班主任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共同目标。特别是对待一些自尊心特别强,很容易受伤害的学生时,更加要注意教育方式。在和他们进行沟通的时候,说理要说到点上,沟通要达到心上,温暖重在情上,只要在这三个方面,不断努力,班主任的工作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说理 焦点 幽默 诚恳 温暖
我们的生活并不一直是阳光普照的,在阳光灿烂中也会有阴影。学生的表现也是这样,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向班主任反映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很懒惰、贪玩,对待家人冷漠、霸道,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在学校却是公认的好学生,不仅遵守纪律,还宽容大方、乐于助人,甚至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现象在学生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优秀学生身上。他们在校充当好学生,在家却是个小皇帝;嘴巴上口口声声说爱妈妈,实际上却根本就不知道关心妈妈;作文中宽容待人象模象样,生活中为个别小事斤斤计较……我想如果将学生优秀的一面看作是阳光的话,那么他不足的一面就是他阳光下的阴影,这是被学生刻意隐藏起来的角落,是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那么,作为班主任又该如何真正走进这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清除这些阴影呢?班主任可以采用“点、心、情”三部曲的方式,真正让学生走出阳光下的这个阴影,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
一、与学生要说到点上
班主任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通过说理来体现,在与学生说理时,不能只看到缺点,还应该看到学生的优点,看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抓住学生的长处入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中外的教育专家都认为,表扬能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无论怎样的学生,他都会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抓准说理的切入点,把握住说理的焦点和重点,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要抓准说的切入点
班主任在说理方面,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像上课那样认真备课,深思熟虑,然后找到一个最适合学生独特个性特征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优点视而不见,没有说到要点上,学生就会产生低落的情绪,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全面,失去自信心。如:班里有个男孩子,非常聪明,成绩也不错,平时却经常违反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大事不犯,但是小事不断。经过了解得知,是由于他从小失去母爱,缺少管教,才会形成这种自由散漫的性格。针对他这种特殊的家庭情况,我将说理的切入点放在了他爸爸的辛劳操劳上。他爸爸既当妈又当爹,比任何人的爸爸都要辛苦,就是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学习、生活的舒适环境。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更勤奋,促进孩子意识、行为上的转变。
2、要说到问题的焦点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与学生说理要说到问题最重要的焦点。对学生的问题从浅显明白中揭开问题的要害,使其余的问题迎刃而解,或随之而解。如,很多学生犯了错误或者违反纪律之后,一般都会很习惯地举出别人也犯错误的事例,似乎,有了别人的错误在前,他就等于没有错误,或者减轻了错误程度似的。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说理过程中首先要抓住什么是对是错,要让学生非常明确是与非的标准。然后,再让他明白,错的事情即使有再多的人做,也是不可以跟随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做事的标准和原则。这样,学生就不会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更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3、要说到教育的重点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说理过程中,是非观点要明确,中肯,既要讲正面的道理,也要说反面的非理,使学生明白主题,明白老师的教育内容。避免切不中要害,没说到重点上。对学生说理时,看上去很浅显的道理,但是能让学生明白并接受却不容易,含含糊糊则更糟糕。记得有这么一个男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出色,但是行为习惯上却是非常自由、散漫。有一次,我们上课学习周恩来总理一夜的辛苦工作之后,还整理自己的衣装,以非常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学习到这里之后,我让他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态度进行比较,在学习之中,对他的行为习惯进行了教育,使他在与伟人的比较中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包括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与学生要说到心上
说到心上,就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丢学生的面子,因此,它不会引来抵触情绪。让学生从无痕的接触中学会尊重与理解,体味到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内心的交流,表达出了老师无声的爱。它是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是老师一束关注的目光,是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学生从真心的教育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认识,并逐步改正。
1、制造悬念让学生想听
班主任的说理,是要让学生从情愿的状态下感受的,就是要让他们高兴地听,甚至自己想听。做到了这点,班主任的说理就达到了成功的一半。学生在情愿与心悦的情况下,对老师的教育自然就容易接受。如:学校的枇杷快成熟了,看着一个个枇杷挂在高高的枝头,很多学生就产生了上树摘枇杷的欲望,甚至有的就真的爬了上去。尽管明知道学校的枇杷并不是种起来给大家摘的。于是,在班队课上,我说,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学生都很想听,我就说:“我呀,在学校发现小偷了。”大家都很奇怪,一个个竖起了耳朵仔细听了起来。我说:“这个小偷可奇怪了,学校里值钱的东西他不要,好拿的东西也不拿,就是要偷那不能用又不能吃的青枇杷。还要担着从树上摔下来的风险。真是不明白那个小偷到底是怎么想的。”学生听了,一个个会心的笑了。爬过树的也不好意思笑了。
2、运用幽默让学生心服
班主任对学生说理要说透,要有信度,要让学生心服,用幽默的语言来教育学生,启迪学生,不仅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还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在不受任何伤害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如:有一次,班里一个同学交给我一张小纸条,我一看,原来是一封遗书,上面都是一些让他妈妈给他买好吃、好玩、好看的东西,不但没有伤心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很可笑。我知道他纯粹是好玩,没有真正厌世的念头,但是这种现象所以,我就对他说:“看你遗书写得不错啊!但是,我们班里还有很多人不会写遗书呢!因为这个世界太美好了,谁也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难道你愿意吗?”他笑眯眯地说:“不愿意。”“那看你的遗书写得这么好,我还以为你不喜欢这个世界了呢?告诉你,遗书可不吉利啊!一般人还不会写遗书呢!我要给你发个广告,要写遗书的都来找你,向你学习好不好?”他听了连连摇头说:“不好,不好。我可不愿意老是写遗书,我喜欢这个世界,以后,我也永远都不写了。”听了这些话,我笑了,他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相信,他以后一定不会再开死亡玩笑了。从这个事例中,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要随时去发现和寻找学生的不是,采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说理,使我们的学生有所进步,使我们的学生有所成功。
三、与学生要说到情上
班主任是一种调动学生情感的工作,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情感的引力是相当大的,能使孩子调节自己的行为,只有产生强烈的情感,才能引发相应的行动。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动情的基础。班主任要以诚挚和温馨的爱,来感动学生,来感染学生,来感化学生。建立师生之情,以师爱引起学生的情感。
1、教之初ejzc.co情来自诚恳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诚恳,要诚心实意的对待学生,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要尽职尽心地对待学生。如以“心”换“心”,才能做到通过谈心达到交心的目的,才能做到畅所欲言,才能与学生才情感上沟通。班主任在平时要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同学生常接触,多聊天,学生才乐意向老师倒出心里话。和学生谈心时,要诚心诚意,要先交出“心”来,作到推心置腹,尤其是同后进生或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要诚恳和悦,耐心启发,用感情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把自己和学生的心谈到一起。
教之初ejzc.com2、情来自友爱
班主任要带好班级的学生,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师生间有情,才能使学生动情。班主任付出多少爱,学生就会得到多少情。因此,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要为自己的谈心找机会。比如同学担任了班干部,做了好事或比赛获奖,这时找他谈心,说说他还需要努力的方向,最容易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取得学生的共识,谈心的效果就会更好。教之初ejzc.com教之初ejzc.com我班有一个男孩,成绩不错,性格开朗,在老师面前的表现一直不错。但是有一次,班里有个同学偶然间发现,她竟然要辱骂自己的奶奶,说她奶奶烧的菜不好吃,是喂猪的,难以下咽。我考虑到这个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对他缺乏管教,奶奶又太溺爱,才会形成这种情况。在一次班干部选举结束后,他当上了体育委员,高兴极了。于是,我马上召开了班干部会议,我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是班干部了,可不能有不文明的行为啊!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做到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不但自己要表现出色,更要牢记自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要处处以身作则,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然,怎么配当班干部呢?”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对他说,“你说呢?是不是啊?”大家都纷纷点头说是,我看到他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知道他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后来,我家访中了解到,他确实改变了很多。对长辈有礼貌了,对别人更关心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友爱,其深意体现在教育影响之上。
3、情来自温暖
有一种情,它永远占据在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呵护它;有一种情,你可以肆意地索取,却永远不需要回报。这一种情来自温暖的班级,来自可以避风的港湾,那就是浓浓的亲情,这个亲情需要班主任去缔造,去维护,去经营。温暖来自陶冶,班主任应选好陶冶的环境和方式,因为陶冶的环境和方式不式教之初ejzc.com教之初ejzc.co教之初ejzc.co教之初ejzc.三,产生的心理影响和效果也不一样。从客观环境影响心境的角度而言,应当选择令人舒畅的环境作为陶冶的地点,这样可以使双方的心情轻松愉快。比如,散步在操场的林荫道上,校园的草坪,会感到气氛平和自然流畅,话题也多了。可从观赏景物开始,也可谈古今中外名人逸事,或谈论个人家庭琐事等。采取“迂回绕取”的方法,使对方感知不到你谈话的意图,有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你一开始就将学生叫到办公室等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或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紧张而起反感,达不到任何效果。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使要进行的思想工作在无感之中而潜移默化,在活动中得到师爱的温暖。教之初ejzc.com
教之初ejzc.com 从学生的集体活动中,受到团结友爱的陶冶,在公益活动中,受到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情感,在文体活动中,体会到欢乐与美感,在社会活动中,体会到人格的尊严……从这些方面来实现感情上的沟通,心理得到满足,身心感受到温暖。教之初ejzc.com
总之,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期,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看到表现好的一面,也同时要看到在他们背面的的表现,要从内心去关心他们,用心来沟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育对象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把握与学生间情感发展状况,发挥师生间情感的积极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爱,抓点来转化,用情来温暖,帮助他们改正身上的每个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在美丽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为学生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给他们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宽容的魅力 作者:陈耀宇 徐立凤班主任之友 2001/7
2、学生为何体会不到老师的爱作者:阎旭蕾 班主任之友 2001/9
3、播种心灵的落点作者:韦樟清德育2000/2
4、宋广文,温勇“师爱”教师素养的情感基础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
5、斯琴论“师爱”的特征与功能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6、宋绢师爱在育人中的作用宁夏教育,2001,(7—8)
论接送幼儿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新华幼儿园 陈小珍
摘 要:在幼儿园接送交流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最直接、最普遍、最有针对性、最有个性化的交流方式,接送交流以其自身的特点显示出其优越性。我们要通过把握接送交流的效率、效果、目标、方向、层次和素养等重点内容来提升接送交流的层次,在接送交流的策略上要善于运用交流场所、交流语言和交流方式等来提高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接送交流 家长 教师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和家长进行各种交流。其中,接送交流是一种使用频率最高、最直接、最普遍、最有针对性、最有个性化的交流方式。接送交流是家长在送幼儿来园和接幼儿回家时,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针对当天或近期发生在某个或某几个孩子身上的事情或某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的交流方式。接送交流在任何地方、任何级别的幼儿园中、任何教师和任何家长之间都可以使用,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种方式,就能与家长的交流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接送交流是教师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众多家园合作方式中,家访、家长会、开放日、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墙报、家园小报是教师与家长常见的交流方式。我们认为,家访、家长会、开放日等方式开展的次数少,交流也不连续,而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墙报、家园小报等书面方式难以体现教师和家长直接、及时、动态的交流,接送交流则以其自身的特点显示出其优越性。我们从下图(见表格1)各种家园合作的方式对比中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各种交流方式的利弊。
接送交流形式多样,如集体式交流、小组式交流、个别式交流以及延伸交流。针对班级开展集体活动需要多数幼儿家长合作时,可安排一老师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另一老师组织家长在教室进行集体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样就使家园合作的更密切、更及时。而考虑到有些家长会对幼儿的某些行为或某种理念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就可以事先分组,再分出时间,分批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就是小组式交流。而个别式交流则是教师针对幼儿在园的特殊表现与家长单独交流。如:每次玩色游戏总是发现丁丁弄错颜色,和丁丁妈妈交流后上医院一查才发现丁丁色弱;在绘画过程中发现畅畅握笔的姿势不正确,离园时我们把这一信息反馈给畅畅家长,经过短时间的家园共同纠正,畅畅很快学会了正确的握笔姿势……虽是琐碎之事,虽交流时间不足1分钟,可却一下子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加深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如果交流的话题还需进一步的沟通就可以课后预约时间交流既延伸交流。
表格1 各种家园合作方式的利弊比较
类别 |
利 |
弊 |
家长送幼儿时交流 |
家长较分散 |
1、教师一天工作的开端,需要为教学工作做准备; 2、家长急于上班,时间匆忙 |
家长接幼儿时交流 |
-
在教师下班前,家长下班后,时间相对较宽裕;
-
教师主要面对个别家长,直接且针对性强;
-
每天都可以进行,交流频率高;
-
言语交流,省时省力;
5、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 |
-
家长较集中;
2、大多交流简短,不够深入,影响教学工作做准备; |
家园联系册交流 |
1、个别交流,有针对性;
2、书面交流,比较深入 |
-
书面交流,耗时耗力;
2、教师工作量大,交流周期长。 |
信息栏交流 |
1、可与所有家长交流;
2、方便家长记录有关信息;
3、摘录育儿文章 |
1、面向全体,不具针对性;
2、因各人理解不同,容易出现误解 |
电话交流 |
随机性强 |
-
占用教师和家长工作外时间;
2、经济成本高 |
约谈交流 |
1、时间长; 2、交流深入 |
-
时机难找;
2、往往占工作外时间 |
家访交流 |
可切实深入全面地了解环境,观察亲子互动,幼儿生活家庭 |
1、工作外时间,涉入私人空间; 2、使用频率低 |
接送交流不仅能丰富家园合作关系,而且能补充家长和教师个体化交流互动信息。家园合作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改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接送交流时,我们要让彼此的思想观点、感情等进入对方的心灵,以求得相互间的理解和接纳,架设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而创造和谐的家园关系。
二、把握接送交流中的重点,提升接送交流的层次
在接送交流中,我们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上的表现,与同伴交往情况以及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这方面的交流,家长就会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我们应该把接送交流的重点放在交流的效率、效果、目标、方向、层次和素养等方面。
1、制订科学的交流计划,提高交流的效率和效果。
交流的效率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交流时间的合理安排。交流计划的制订就能克服交流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教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调整交流时间,因时而定、因人而异,提高交流的效率和效果。如果接幼儿的家长是上班族,时间就受下班时间的限制。如果接幼儿的家长时间自由,则不会受时间的限制。对不同的对象,我们要细心观察、综合分析并作一些分类,根据不同的家长采用不同的交流时间。但是,根据具体情况看,接送交流的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太长的话对教师精力和体力均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是接送交流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时间自由的家长和工作家长高度集中,教师的交流工作强度和难度相应加大。我们可以通过制订计划,合理安排好交流时间及频率,如每天交流5位家长,一周可以交流完全班大多数幼儿,既有重点,又兼顾全体。
2、加强教师间的分工与合作,明确交流目标和方向
交流目标和方向是否明确,决定于教师的交流意识、分工合作的安排。从教师的交流意识看,只有在教师有了与家长交流的意识后,才可能转化为与家长交流的行动。交流意识是交流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教师把家长放在被服务的较高地位上。1从教师在接送交流时间段的分工合作看,两名教师进行合理的分工(如一位教师组织幼儿活动,一位教师专门接待家长)使教师和家长都有了明确的交流目标和方向,交流在一种有秩序的状态下进行。教师的合理分工,就能够把交流的重点和侧重点都完成,有效地达到交流目的。
3、不断拓展交流话题,提升交流的层次与素养
家长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和工作岗位,其文化修养、思想素质和教育观念不尽相同,层次各异。教师和家长会因为双方的社会角色互动错位而引发沟通障碍2。教师要通过家长的关注点、家长的性格等来捕捉交流话题。家长对孩子日常表现的关注程度影响着与教师的交流。关注孩子日常表现的家长更容易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情况,引起教师对孩子有重点的关注,关注孩子日常表现的家长也更能与教师展开深入的交流。在交流内容上,幼儿祖父母大多关心幼儿吃饭、睡觉情况,幼儿父母多关心幼儿学习情况,幼儿母亲多交流在家遇到的教育难题,父亲多交流幼儿学习表现。家长的性格影响着交流的内容和方法。性格外向、热情、主动、积极、善于交流、细心观察孩子的家长,往往愿意与教师交流。而性格有内向、冷漠、不善交流等的家长,则与教师交流比较少。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在轻松的说笑中拉近家园间的情感距离,完成家园合作事项;对于后者,教师就要主动出击,热情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表现,用真诚热情唤起家长的参与热情。教师与家长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自尊、谦虚、热情,对家长要尊重、有同情心。3 对不同素养的家长,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法,最后达到提升交流的层次和素养。
三、善用接送交流的策略,提高接送交流的效果
交流场所的选定(如教师的站位)、交流语言的运用(如对幼儿当面表扬、支开谈缺点)以及行动交流(如对目光的控制)等都是教师交流策略的运用。如果教师能恰当运用这些策略,就会极大地增强交流效果。
1、选好交流场所,室内外结合,创造宽松的交流环境
交流场所是开展交流的前提之一,教师所处的位置与交流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室内的活动室空间较大,班级内的场地开阔,在教室里教师也可以同时与几位家长的交流。如果教师内空间比较小,教师都处于教室内,没有利用好教室外走廊这一开阔的空间,特别是教师如果坐在幼儿旁边专注于对某幼儿的指导,就会给家长的接近造成心理上的阻隔。家长接到孩子后,有的领着孩子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再见,看到老师手头有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有的站在门口,让孩子自己过去跟老师说再见。我们认为,教师的位置应该是移动的,也不能局限于教室中,要尽量利用好教室内和走廊的空间,为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创造宽松的环境,并尽可能多的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
2、妙用交流语言,抑扬结合,提高对幼儿的期望值
首先,多用欲抑先扬的方式。教师如果要陈述幼儿存在的(如坐不大住)问题时,应先与家长交流的是幼儿表现好的方面(发言很主动)。与家长的交流始于对其外貌的赞美(畅畅妈妈这么漂亮),这本与幼儿表现是无关的,但正是这些交谈满足了家长的积极面子,营造了交流和睦气氛,为间接意思的表达作了良好的铺垫,达到了和谐交流的目的。其次,多用期望的语言。到3岁左右,幼儿开始形成有关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期望值会反过来影响幼儿的努力程度。4我们要采取正向期望引导(当着幼儿面表扬其吃饭好),让幼儿先形成成功感,进而归因到教师和家长期望的行为(听到表扬后就非常乐意地愿意去吃饭),达到了理想的交流效果。最后,多当面表扬幼儿优点。霍曼斯提出的交换原理中的“价值命题”指出,对个体来说,他的行动结果越是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去进行这类行动。5当幼儿听到教师与家长交流到自己的进步时,就刺激他继续采取相似的行动;如手工活动结束后,凯凯拉着妈妈的手和老师再见时,老师表扬凯凯今天的圆剪的特好。以后的每次手工活动凯凯专注且自信。当家长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了解到幼儿的进步,配合教师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就得到强化。教师也在与家长、幼儿的三方互动中通过事实获得了家长的认可,促进了幼儿的进步。
3、适时行动交流,动静结合,引导交流方向
首先,要善于运用眼神来引发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用眼神来表达交流的欲望和热情。假如教师没有把家长归入她注视的范围,家长就会误认为教师忙着有事情要做,或者是忙了一天太累,不想再与家长交谈。捕获不到教师的目光,家长就处于与教师交流的“封闭”状态。其二,善用行为适当引导交流。交流不只是动眼、动嘴,还要动身。如放学时,明明要跟妈妈离开,教师让他把东西收拾好再走,但明明不肯,使劲把妈妈往外拽。明明拉着母亲的手离开,母亲没反对,家长传达给教师的是她顺从孩子意思行事的做法。老师把明明放在桌上的橡皮泥和垫板拿到门口交给明明,引导明明一步步做完做好,教师向家长传达应该培养幼儿良好规则意识的理念。这种行动的交流,在实践中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接送交流中,教师与家长沟通、配合及对此项能力的培养应处于重要地位6。家长和教师间的接送交流,实现了家园资源的优势互补,满足了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是亟待发展的一种交流方式。
参考文献:
1、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7--8期。
2、戈柔: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3、蔡迎旗:走出家园合作的困境,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年7、 8月。
4、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26页。
5、乔纳森·H·特纳著,范伟达主译: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8页。
6、爱青:与家长沟通能力应是幼儿教师基本功,山东教育1999年03期。
批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
新星学校 徐美凤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意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但是我以为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它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升自己的批评技巧,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身教 关爱 尊重 激励 宽容 无声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但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
一、寓批评于身教中
教师的行为原本就是学生的风向标。学生就是教师的影子,他们的言行处处折射着教师的形象。
因为来自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所以我班的教室除了一日三次的打扫卫生之余,教室里还是经常看到垃圾,有废纸、食品袋、笔芯等。多次的教育几乎没什么效果,无奈之余,采用了班干部监督和扣分制,结果在一段时间内有了一些效果,但不久之后又“涛声依旧”。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看不过去,便自己弯下腰捡起了废纸,旁边一位女同学马上就帮我一起捡了。我突然得到启发,以后经常主动去捡班里的垃圾。渐渐的班里越来越多的同学会主动去做这件事情了,那些有乱扔习惯的同学也感到不好意思,渐渐地改掉了这一坏习惯。
可见,教师的行为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效的批评方式。
二、寓批评于关爱中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我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为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比如看到学生在教室的走廊上玩篮球,打破了窗户的玻璃,还差点打到了同学,如果此时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训斥学生:“你总是违反校规校纪,做事莽撞,惹是生非!”
这种斥责式的批评,学生一般难以接受。
如果,此时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说:“教室的走廊上场地小,玩球很危险,不但容易伤到别人,同时也会容易伤到自己,还会给同学的行走带来不便,你课间喜欢运动是好事,老师希望你选一个能尽情玩又不会有太大危险的地方,好吗?
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会认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和同学的安全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
三、寓批评于尊重中
处在初中年龄段的中学生,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中应注意把握批评的尺度,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反之,不仅没有效果,甚至会激化师生的矛盾。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不同性格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指课堂上或课堂下),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不能随心所欲和信口开河,尤其不宜在大庭广众的课堂上和异性面前指名道姓批评学生,令其尴尬和难堪。批评中更不能咒骂、讽刺、挖苦学生,不拿学生非原则性的个性习惯做文章,不宜过早下断结论,要采取平等、商讨的态度,多用揭示语,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认识自身的问题。倘若教师在批评中果真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学生也会很尊重你,乐意接受你的批评,这样的批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一些学生因为一时的疏忽,犯了一些错误,但他马上又认识到了,并要求老师不要在班里批评他,他保证以后会改正。学生既然有这样的认识态度,做老师的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当然绝对不会违背他的意愿,而且当他看到老师这么尊重他,下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他也会愿意与老师交流,那么老师做起思想工作也就容易许多了。
四、寓批评于激励中
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可以将一个人引向成功。
相反,一个有伤自尊心、令人泄气的批评则会让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
比如:有一次,我接任了一个比较乱的班级,其中有一个特别难管理的学生,被前任班主任称作“刀枪不入”型人物,也就是说软硬兼不吃的人。一学期下来检讨书是成堆的,但还是错误不断,打架、上网、逃学、上课吵闹等样样照来。为此,我想了一个办法,故意装作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不是非常的了解,而是在一次小小的违纪事件发生以后,找到了他。跟他说:“经过这段时间对你的观察,发现你是一个很好动的学生,而一般好动的学生都非常聪明的。根据我上数学课时你的反应来看,你确实很聪明,像你这样的学生,老师不重用你实在觉得可惜。今天老师请你回去思考一下,你觉得你能当个什么班干部,为班里做点什么呢?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可能是自己长期以来都已经习以为常被当成无用的学生了,第二天,他居然跟我说:“老师,你看错人了,其实我是一个没的救的学生,不要为班里惹是生非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为班里做事?老师你这么看得起我,我真的很感动,以后我尽量不为班里惹事了,当班干部就算了吧。”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很高兴,说明我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我当然不会就此罢休,马上说到:“老师是真心实意想让你当班干部的,我看你在同学中挺有威信,虽然以前没做过班干部,但我相信以你的聪明,应该不会难学的,你就先做副班长,多向班长学习,快点把工作做好,当好老师的小助手,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材,把你们的功课教好,好吗?”听我这么说,他也就没再推辞了,说那就试试看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虽然还是要犯些错误,但错误明显比原来少了、小了,而且每次犯错,他都有些不好意思,我就经常鼓励他,说他在班干部工作中,有哪些做的很好,让老师很佩服等等,顺便再指出平时哪些地方应该加以注意的。在最后毕业时,虽然他还没有改掉所有的毛病,但已经基本上不犯大的错误了。后来他还在同学、家长面前却时常提起我,说我对的鼓励让他终身难忘,而且让他觉得自己原来还是挺能干的,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五、寓批评于宽容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
许多老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
学生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
学生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就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苯?”
学生一时成绩不好,他们往往会才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待学生;……
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局限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彩多姿的生活被剔除了,学生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因此,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你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有一次,我班的一位任课教师由于大意,下课时把包放在了讲台上,这时我班的一位男生看到了包里露出了一个皮夹,他于是就走到了讲台边,用报纸挡住了其他同学的视线,拿走了皮夹,由于班里人多,有几个男生已经看到了他的行为,虽然没看到他拿着皮夹,但已怀疑他从老师包里拿走了东西,于是就赶紧告诉了那位老师,这位老师赶紧看了一下包,发现钱包没有了,于是马上把那位男生叫到办公室,追问钱包的下落,结果他却坚决不承认拿了钱包。因为他很清楚,拿走了老师的钱包,这一罪名可非同小可,弄不好是要处分的。但另一方面,我发现他其实也很心虚了,一直低着头。我想,他也是一时的贪念吧,也不能说他的品行能坏到哪去。于是我就很诚恳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也是一时的糊涂,根据老师平时的观察,你的品质还是不坏的,老师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以后保证不犯了,这次的事情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是可以的,但老师也要看你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希望你好好想想,也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你将来有好的表现,老师保证只字不提这次的事。”听了我的劝告以及对他宽容的做法,他表示要好好改改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拿出了钱包。以后他的表现也证明了这次对他的宽容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再也没听说他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了。
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这样的感觉:你仍是我的学生,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会改正。
当然,在执行宽容这种批评方法时,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宽容,什么时候绝不姑息,是悄悄地宽容,还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事不过三,这些都是要有尺度的。
六、寓批评于无声中
心理学家莫勒比恩有一个公式值得借鉴:感情表露=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在进行个别谈话时,教师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与爱护,从内心萌发和增强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所以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环境与气氛恰当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曾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学生经常缺课,有人把他告到了校长那儿,校长经过了解,发现他去玩康乐球。于是校长便到康乐球室找到了他,站在他背后。他发现校长严肃地看着他,一言不发,便放下球棒跟着校长回到了学校。一路上,两人都不说一句话,到校后,校长只用手朝教室一指,他便进教室去上课了。以后校长再也不提此事,下课也不找他,结果他连续几天都心事重重。后来他自己到校长办公室去找校长,“校长,你什么时候批评我啊?”校长说:“不必了,你现在不迟到不旷课,又没有什么错误,批评什么?”他如释重负地笑了。长大后他对这件事念念不忘,他说:“如果校长当时骂我一顿,我也许早就忘了。校长越是不说,我自己就越是想得多,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无声批评”的巨大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必须有声地进行,有时无声的静场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也不妨试试无声的批评或惩罚。比如当你步入课堂,看到喧闹不止的情景,不妨静静地站一会儿可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平时教育学生时总结出来的一些批评的方法与技巧,尽量让批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批评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件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打倒,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而非恶意的;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激励的,而不是打击;
我们的批评应该是维护人的尊严,而不是辱没人格;是爱而不是恨,是藏在严峻的外表下深沉的炽热的爱!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把学生比喻为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小树苗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不停地为其浇灌、施肥、剪枝和除虫。
假如我们把表扬当作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就是剪枝、除虫。
要想让你的批评成为点石成金的魔戒,要想让学生们因你而从执迷不悟中豁然开朗,那么,你的批评中必须蕴含着爱、蕴含着真正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张利主编 .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九洲出版社.2006,1
论班主任的协调工作
书院中学 张晓梅
[摘要] 在“创和谐社会,建和谐家园”的背景下,班主任也应将“和谐”理念引入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上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理顺、协调各方面、各人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着手,着重阐述了班主任应协调哪些人员之间的关系,以使班级管理民主和谐,教师之间协同合作,学生相处融洽愉快,从而建立“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关键词] 班主任 班级 协调 关系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却又极其重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班主任们往往感到身体累: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事事关心;心理累:不知会偶发什么事,提心吊胆。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是极不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因此,班主任需要调节身心和调整状态,寻求更多样、更有效的工作方式,其中,在工作过程中贯穿“和谐”理念,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能使班主任联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同时,也能促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对于形成班级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团结的班风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那么,班主任应协调哪些方面的关系,以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这是协调好其他一切关系和建设好一个班集体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若存在一种亲密无间、形同鱼水的关系,班级的一切工作便会顺理成章,一切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水火、格格不入的话,即便是制定最最严格的班规班纪,对班级工作的开展亦是无济于事。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协调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呢?首先,班主任得充满爱心、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须得加强自身修养,在做学问与做人上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让你的学生信任、爱戴、尊敬甚至崇拜你,让他们都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关心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也就顺利、通畅了。据说,魏书生的学生敬仰、崇拜魏书生,就像基督徒敬仰、崇拜上帝一样!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达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
其次,班主任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性格、志趣、学习状况、家庭及学习习惯了若指掌,应该对班上的近期、中期、远期奋斗目标胸有成竹,而且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在形成勤奋学风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个性差异的学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好学什么,怎么学;针对全班优生中生差生,协调他们,把握好教学基准点,分类辅导,结合近期、中期、远期三大奋斗目标,实施教育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毅力,让每个学生学习有信心,使学生乐学善学。
班主任对学生长期的、真心的付出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苦心和用心,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为自己好并按照老师的期望去塑造自己的言行甚至是灵魂时,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
二、协调好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这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和学生学业进步的基本需要
科任教师同样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因此,他们与学生间的关系也应当是和谐的、亲密的,否则很难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科任教师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朝夕相处、交往频繁,也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关系密切。再加上各科任教师在业务素质、道德水准、工作态度、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存在程度上的差异。班主任所要做的,应力争使每个科任教师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出现学生对科任教师感情上的隔阂。班主任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各科任教师多一些亲近学生的机会和氛围,如班队课,有时可让学生邀请一位或几位科任教师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让老师讲讲学习方法,或对班级的期望等等,从而缩短师生感情上的距离,直至关系融洽。做老师的都知道,学生喜欢你这个人,他便会对你所教的这门课感兴趣。班主任所创造的时机,也正是为使学生对每门功课的学习都保持应有的热情,不至于出现偏废现象。
三、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这是构建和谐的团队和形成教育合力的有力保障
马卡连柯说:“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集体,哪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班主任要协调好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可或缺的条件。
1、班主任要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反应。有的班主任喜欢听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的赞扬,而不愿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的批评,认为扫了自己的面子;也有的班主任对科任教师反映的情况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并不认真解决;还有的班主任会袒护本班学生,怕班级不好情况传出去会影响班级形象、影响自身仕途。这些现象都是班主任应当加以注意并力求避免的。班主任应抛弃一切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经常与科任教师互通有无,齐抓共管,要求统一,从而更好地搞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2、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
要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别人。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的尊重,正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应尊重他人。对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偶尔出现的失误,班主任要在班级做正面的解释,增强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在同事中不能把科任教师的失误加以扩散,更不能以次讽刺、挖苦科任教师。班主任听到学生对某个老师做出片面的、不正确的评价时,应明确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切不可水顺水推舟、火上浇油。在这方面,我有这样一种做法:“贬低”自己,抬高老师。在班级中,适时地向学生灌输老师都很能干的思想,如:某某老师是区语文教育界的名人;某某老师常有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某某老师篮球打得很棒等等,从而树立起学生对科任老师的崇敬。而对自己,则说,跟这些老师比起来,算我最没什么可说的了。学生对此会一笑置之。其实,他们对班主任的长处熟知于心,他们并不会因班主任这样说而看不起他(她)。相反,他们会明白班主任的一片良苦用心而更加努力学好各门功课。
3、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志同道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
所谓志同道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就是班主任邀请本班科任教师共商班级大事,让班级奋斗目标获得科任教师的认可,争取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一个人的能力、水平、精力毕竟有限,因此协同作战、配合行动在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应与科任教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班级工作定会事半功倍。
四、协调好学生与他人的关系,这是疏导学生心理、避免学生发展消极因素的必要措施
人是集体的人、社会的人,人不可能单独存在。在集体中、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势必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情绪与生存的质量。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处于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尤为重要。班主任要善于做好这一方面的协调工作。
-
协调好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
学生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但由于个性、爱好、成绩、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等等差异,工作中难免出现分歧、矛盾,矛盾的产生会导致班集体出现混乱局面,班主任的工作也将处于被动状态。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教育学生干部一切从工作出发,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顾大局、识大体,精诚团结,分工协作;要建立起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前进的班委和团支部领导集体。这样,班主任的工作才会轻松而有效。
2、协调好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栏工作中,班主任常容易走进两个误区,其一是班主任为树立干部威信而一味批评同学,这样会造成学生不服、逆反;其二是班主任为从严要求干部而随意指责干部,这样会造成干部心思涣散,失去了学习与工作的动力与信心。班主任要做的,应是弄清事实真相,实事求是,重在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从而协调好干群关系,使之更加团结,以有利于班级的发展。
-
协调好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
班上同学之间不正常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个或少数几个同学关系过于密切,以兄弟姐妹相称,言行充满江湖义气,甚至形成帮派;二是由于某些原因,同学之间闹意见,互不理睬,反目成仇。这两种现象都是消极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予以重视。如我曾带过的一个班级就出现过这两种情况,其一是有四人常一起来往,并自称为“水晶姐妹”,常一起聊天谈心,占用了不少学习时间;其二是同一村庄的几个女生分成两派,互相仇视,传播坏话。对第一种情况,我肯定了她们之间珍贵的同学之情,但也指出她们不够的地方,引导她们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勉互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后来,她们的成绩都处于班级前列,并成为班级各方面工作的积极分子和中坚力量。对第二种情况,我则是搞清问题的结症所在,解开她们心中的死疙瘩,教育她们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培养她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情感观念。不久以后,这些同学都摈弃前嫌,和好如初。
-
协调好本班学生与其他人员的关系
学生与本班同学及老师以外的人员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修养、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最直接、最主要的管理者——班主任,亦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波动,消除对学生不利的消极因素。如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几乎所有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他们采用的方法不一定都科学合理,有时甚至是简单粗暴的。班主任要及时了解这些动态,以电话、信件、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消除孩子心中的阴影,让他们能轻松上阵,争取成材;同时,班主任也要聆听和采用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处事态度和工作方式。
至于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及社会上各类人等的关系方面,主要是教育学生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学会有原则地谅解或忍让他人,即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思想素养,让他们努力做一个完善的人。
综上所述,班主任若能协调好以上各方面的关系,班主任工作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和卓有成效。作为直接受益人的学生,得到的则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还有许多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而我们的教育,不就是以学生为本吗?班主任若能做好协调工作,建立“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目标一定会很快实现。
[参考书目]
1、柳斌 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年
2、彭德昭 中小学素质教育新探 海天出版社 1998年
3、马立 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于月萍 魏书生评传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五先五后”
白云学校 徐雄丽
[内容摘要]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执行者,是班级的灵魂。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管理的平等、民主、科学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威信。然而,班主任“威”从何来、“信”源何处?笔者认为,班主任“威信”源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诚信公正与管理方法创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转变,班主任应率先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本文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推行“五先五后”的实践体会,这对创新班主任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我 班主任 工作 “五先五后”
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英语教师,既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坦白地说压力很大。因为,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于宠爱,从小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扭曲品行,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对我而言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探索与实践,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努力做到“五先五后”。
一、遇到问题先“切脉”后“下药”
在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的摩擦是难免的,与任课老师的冲突也同样存在。作为班主任,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不能武断草率,首先要“切脉”,了解事情原委,然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努力营造和谐、团结、好学向上的良好班集体氛围。班主任在处理师生矛盾的时候,应该维护任课老师的形象,千万不能趁机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处理师生矛盾是如此,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也一样,不能因为都是学生,就不问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那样,有理的一方就会感到委屈。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对集体的依恋就会下降。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如有些男生有“哥们”义气,无论是校内的集体劳动,还是班级的卫生打扫,他们都是一个“集体”,打架时更会抱成一团,班里的同学们几乎都不敢得罪他们。对他们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呢?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优点,然后让他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但团结的方向是什么?团结的动力又是什么?“朋友”二字的含义又该怎样理解?通过正面教育,集体教育,同学们懂得了尊重与宽容,不再为鸡毛蒜皮的事大动干戈。对于后进生,“切”准其脉也尤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老师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善于从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成分,在失败中点燃起希望之火,这种做法更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
二、帮助后进生先察后导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表情、动作等反映他(她)们内心的思想感情,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一点教育学生。诸如学生上课时对知识的吸收、掌握情况,甚至做小动作的情况等,将露于外表,班主任通过“察言观色”,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反馈于学生,帮助学生学习或纠正错误。比如学生上课时流露出疑惑的眼神,这一定是对某个问题理解不透彻,我们应放慢速度或者进行重复;学生趴在桌上时,也许是他(她)生病了,我们应走过去关心;学生动手动脚,也许是他(她)没定下心来学习,我们就应作必要的提醒,让学生的心回到教学课堂中来。有人认为:“班主任天天与学生‘滚爬’在一起,不用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其实,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如: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她)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他(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为什么某同学这几天花钱那么多等等。这些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班主任工作。如我们班的赵某同学,有一天上课打不起精神,课后作业马马乎乎、错误连篇,与平时判若两人。发现了这一变化,我及时了解,方知他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家里发生争吵才导致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于是,我及时走访家长,多次做了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后来,家庭矛盾缓和了,学生的情绪也稳定了,学习生活才逐步恢复了正常。当然,及时、有效地班主任工作,离不开班主任老师敏锐细致的观察。班主任想要洞悉学生的一切,成功地做好“育人”工作,就得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另外,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察”,能将师生感情进行交流。比如给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以赞许的眼光;给未回答正确的学生以鼓励的眼光;给犯错误的学生以严厉而慈祥的眼光;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关怀的眼光等。学生通过教师的“察”,了解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帮助和爱护,会及时改正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毋庸置疑,全班学生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工作中的老大难是帮助后进生。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改变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横挑鼻子,竖挑眼”是转化不了后进生的。我的体会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待任何一位学生,当然也包括后进学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就要求我们,支持两点论、两分法。
三、落实规范先表率后落实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因此,班主任要对照规范逐条学习,并按要求一条一条地认真率先做到。班主任的这种表率作用,有时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示范与点拨。例如,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不穿拖鞋进教室上课等。再如,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班主任也要做热爱集体的模范。看到凳子坏了修一修;看到教室角落的垃圾扫得不干净,自己扫一扫;看到地上有纸屑,弯下腰来捡一捡等。又如,每天早晨要求学生7点之前到校,班主任必须先到,让同学们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从小养成晨读的良好习惯。这些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终身学习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工作虽然繁杂辛苦,但只要注重对学生心灵深处的拨动与点化,加上科学的管理,定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班主任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以自己良好的品格作风,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发挥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同时,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也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宽”、“严”相济,把对学生的爱渗透在严格管理之中。注意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反复,也应正确对待。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量的积累,注意从基础从小事、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只有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科学,措施得当、引导得法、坚持一贯,才能形成爱科学、讲文明、求上进、勇创新的良好班风。
四、正面教育先抓典型后推广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因此,班主任要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教育学生。例如我每接一个班,就注意对可作榜样的学生的发现与培养。但树立榜样,一定要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并且要以德为先,切不可眼睛只盯住学科成绩。不光要引导学生向全面发展的榜样看齐,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每一个同学身上的优点。在每个学期开学不久,都要在班上举行一次“找优点”活动。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写出同班同学的优点,然后整理出来,给每个同学发一张“优点卡”。这个活动,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周围同学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同学间在相互激励中,更上一层楼。
五、落实措施先倾听后布置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与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例如我们班有几个学生,父母常年在外从事个体经营,平常家庭教育顾不上,这几个孩子简直成了班里的“钉子户。记得有一天下午,我把这几个孩子请到办公室,并让他们坐下来。几个孩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接着和颜悦色得说:“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一直解决不了。你们几个点子多,我想请你们帮我出出主意。”边说我边用真诚的目光盯着他们。几个孩子一下子脸红了,老师的信任使得这些散漫惯了的孩子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紧接着,我让他们对当前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们征求改进管理班级的意见。事后,令我惊奇的是,这几个平日令我和其他课任老师头疼的“调皮鬼”竟然也开始关心、爱护班集体,并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每谈到班级建设,他们都颇为激动,那股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深深地震撼了我。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认识到,作为班主任,走近每个学生,听听他(她)们的心声并与他(她)们沟通是多么的重要!那次谈话之后,我大胆地将他们几人委以重任,充分激发其责任感。果然取得“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海无涯,班主任工作中的方法很多,当然,班主任威信的树立并非靠“一二项制度,三四条措施,五六次管理,七八句言语,九十天培养”就能奏效,而是长期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潜移默化的效果,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升华,是班主任自身素质修养的显现。因此,班主任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才能取得班主任工作的新业绩,才能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参考文献:
-
毛洪兴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1998年8月
-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7年4月
-
叶谰 郑金洲 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
陈自良 “班主任工作的六大尊重”,班主任之友2003年第7期
班主任案例
孩子,你的泪真美
万田乡中心学校 张赛红
一、案例展示
之一:这个学生好孤独
新学期又开学了,这个班同学天真可爱,整个班级和谐快乐,可是不知什么时候,班级里就冒出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个名叫杰的小男孩,常常调皮捣蛋,与同学不团结,只要人家碰到他一下,他就用手扭人家的手,用脚踢人,可谓以牙还牙。但他静下来后,什么都不跟别人说,也不跟别的孩子交流。
之二:这个学生没有喜悦
杰拿来作业让我改,我发现有一个造句做得挺不错,高兴之下就夸奖了他几句,没想到杰只静静地看着我并无多少喜色,我一怔,不自然地笑了笑说:“你这个句子造得很好,把本子拿回去吧。”杰伸手接过本子时,我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某种惶惑不安,而不是像其他学生受到表扬时充满兴奋和喜悦。
之三:这个学生的教育我想放弃
我常常想起杰,想起他离开老师时那孤单的身影,想起他惶惑不安的眼神。我很想直接问问杰为什么怕老师?可我不敢问,我怕杰会说“因为我不喜欢老师”,更怕他会说“因为老师不喜欢我”。我内心自问,我喜欢杰吗?我有像爱班上其他学生那样爱杰吗?我不得不承认,我在不知不觉中因为杰的不守纪律以及怪异的性格而慢慢放弃了对他的关心。我对他的忽略,以及我对他简单化的批评,已经在杰那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世界里留下了一道伤痕。
我请杰的爸爸到学校里来谈谈,我也简单地了解到杰的父母都在外面做生意,每个礼拜才回家一次,他爸爸说他不说话杰都是怕他的。爷爷奶奶带着杰,并不怎么管他,他又不开口说,慢慢地思想行为上落后了,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去伤人。
之四:这个学生与我拉近距离
当我进教室时,不忘摸摸杰的头,向他问好;当杰今天上课时手动了一下,就很高兴地请他举手发言,既阻止他做小动作,又表扬他;课间和学生一起说笑话时,总不忘拉上杰;布置学生作业时不忘看看杰有没有本子,若没有就主动借他本子。语文课上,请学生画美丽的春天,同时告诉学生画得好的画老师要粘贴到学习园地上。第二天,好多学生交上了画。老师批改着,忽然发现了一幅看似不起眼的画。正是杰画的,一条透明胶粘在画后面。这幅画虽然不太美,但可以推测出这个小男孩一时大意把画擦破了,就小心地粘上透明胶的情景。我请一个学生把杰叫来。我在门边看着杰,杰来了,但他迟疑着不敢走上前。我笑着朝他招手,说:“老师在找你呢!老师选中了你的画。”杰来到我身边后,我请他把彩色笔拿来。他说:“老师我没彩色笔。”我就帮他借了一盒,我对他说:“你这幅画还有几个地方需要修改,你瞧,这房子应该••••••……”边说边手把手地教他修改画。最后我说:“杰,你自己看看,现在你的画多美!”杰往日黯淡无光的眼睛发出了亮光。我把杰的画贴在学习园地最高的位置。当大家一起欣赏小朋友的贴画时,我对学生们说:“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表扬杰,杰这么用心,超水平地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欢迎他为大家介绍自己的画好吗?”小朋友们都热情地鼓掌,杰红着脸笑了,眼睛闪着激动的泪光。他话说得很少,“老师,我好喜欢你!”只说了一句,但相信他在与我拉近距离呢。
之五:这个学生含着泪水
看到杰有了一些变化,在学习上,他更有信心了,上课专心听讲,写字认真多了,他不再孤僻了,有时还能帮助同学了。可是,由于我工作的疏忽,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天,我在班里辅导学生功课,杰也是其中之一,由于杰较聪明,作业先改好了,我对他说:“你到外面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拍皮球。”杰心满意足地走出去了。不一会儿,杰来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他们不让我玩球。”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杰第一次主动找我说话呀!这时候,他需要的是我的热情与关怀啊!可是,我瞧瞧班里还有几个同学没把作业改好,我转过头和颜悦色地对杰说:“你先出去,就说老师讲的,大家要一起玩。”杰走了,我依然留在教室里,再过了一会儿,教室门口传来一阵骚动,学生们簇拥着一个哭得淅沥哗啦的学生跑到了我面前,他哭着对我说:“杰,打我!”我大惊,杰不是已经改变很多了吗?怎么又打人?难道是……我不敢想下去,我问杰:“他把球给你玩了吗?”杰摇摇头,那个学生说:“我不给他玩,他就拉住我的手,把我手拉得很痛。”我对他说:“你们两个平时不是好朋友吗?好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关心,有好玩的要一起玩,你想想,杰为什么不找别人玩呢?”杰低下头说:“老师,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又说:“今天是老师不对,老师应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杰,你原谅老师好吗?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好吗?”这时候,我看到杰的眼眶里包含着泪水,小脸通红的。这是得到理解的泪水啊!我当下拉着小朋友的手到操场上去主持拍皮球的游戏。
之六:这个学生好活泼
从杰身上让我看到了当班主任的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要注意抓好班集体建设了。一有空我就给孩子们讲故事,在班里举行各类小竞赛,帮助学生培养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好品质,孩子们笑得甜,我笑得欢。前几天,班会上我扮演生病的奶奶,杰和几个同学照顾我,表演非常好。尽管杰身上的缺点不会一下全改好,但他真的变了,开朗活泼的会让你也喜欢他。
二、案例分析
作为一个班主任,当学生中有不足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有与你不配合时候,碰到这些学生那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对学生了解要分个体与群体
从上面的案例中,对杰的教育,要真心实意的去爱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而绝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那种。要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综合掌握学生情况,对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位老师对学生的不正确的行为视而不见,那这种行为就得到了一次放任的机会,得到了以被其他学生效仿的机会,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会被更多的同学接受,当它形成一定的势力,我们要想再纠正,再处理难度就大了。要在了解学生的个人的基础上,还要知道学生的群体,这样才能寻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确定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
其次,对学生要有温暖与情感
杰没有笔我给他,杰伤心时我同情,杰取得成绩时我鼓励。这些都体现了一个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优点,而且也要掌握他们的缺点,要尽快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以这个闪光点作为切入口而开展工作。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在课堂上,课堂之外是了解学生接受教育的另一片天地,是一片比课堂内更大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该放弃它。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都能孕育在情的旋涡里。
第三,对学生要有心诚与严慈
孩子的教育是需要怀着心诚的理念去帮助,要有严慈商标来粘贴在每个学生身上,如果对当时的杰不去理睬,那这个孩子会怎么样呢?所以,班主任要达到不厌其烦的程度和反复做思想工作的心理准备。要有恒心。对班级中各种学生的帮助转化工作要做到坚持到底,不见成效绝不罢休。只有师生心理相融,才会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必须做到“五官端正”,即嘴正、耳正、心正、眼亮、腿勤。嘴正,即言而有信,言而有度,绝不失信于学生。耳正,即不能偏听偏信,要做到用人得当,处事周全,善于听取学生意见,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良好素质。眼亮,即全面了解班内情况,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对各种事情的处理不能只凭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作为班主任应该摸清学生的情况,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准确地处理发生的各种问题,防患于未然,把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心正,即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对工作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有信心,班级才更具有向心力。腿勤,平日经常到教室里转转,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对其规范,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才能使每个学生每走一步就有收获。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就是通过多种方法,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多了解学生们的要求和想法,以便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尽快解决问题。激发所有学生的自尊尤其是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充分发挥他们的活力、个人的潜能,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一句话,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目的,从而安排教育活动、确定教育内容,采取教育措施,达到预期目的,这样,就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可爱之处。
三、目标探索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在个体方面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在群体方面,要全面分析就能够了解学生集体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情况外,还要重视研究班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状况等。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班主任要与学生有真正的内心接触
班主任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为知心朋友,要信赖他,他就会安心,尊重他,他就会与你分享快乐与痛苦。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生,当他们有了进步,那怕是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这样才能建立起班主任的良好形象。
2.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互补的环境
学生胆小,他需要勇敢的朋友;学生心理不成熟,他需要成熟的伙伴中来弥补;有幻想的孩子,需要诗意的孩子来影响。要熟悉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感情的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如果班主任总是以尊者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即使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也难以熟悉自己的学生,更谈不上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了。如果班主任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就能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问题。
3.班主任要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班主任平日和善慈祥,和学生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从中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言行必然要表现出他们的真实行为和思想。因此,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长时间的、不动声色的观察,并进行多方面的验证。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有针性地进行,切记主观臆断,以免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有效的管理措施。
4.班主任要与学生正面的亲情的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语气与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方式说同一句话,就会产生不同效果,对此,与学生交心班主任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和校内外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班主任与学生交心要善于选择方式、技巧以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拘束感,要给学生发言与解释的机会,使学生无所顾虑地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提升沟通的效果。
5.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
我们知道学生的发展有两个趋势,变坏的毕竟是极少数。班主任就得坚信绝大多数学生的好的发展前景,那就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顺其自然和约束控制结合起来,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班主任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学生,要看到发展,看到希望;那就会耐心细致地去工作。用一颗平常心去关注学生的变化。既注意主要方面,又旁及次要方面,防止片面的观点。班主任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学生,就能在既欣赏学生的闪光点的同时,又能容忍学生的不足,这样,才能产生教育效果。
宽 容 真 诚 赏 识
——谈自称“我是猴子,不是人”学生的转化
二附小 刘素平
摘 要:孩子是可爱的、淳朴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特别是有着明显个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对于我班里自称“我是猴子,不是人”学生,我用宽容的胸怀包容,用他真诚的爱心感化他,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使他有了明显的转化。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和体会,教育处处都是美的乐章。
关键词:宽容 真诚 赏识
案例:今年我教一年级,碰到一个特殊的小男孩——邹凯。刚开学那段时间,因为在班里他没有幼儿园里的同学,一下课就跑到外操场,一人玩泥巴和石块,几乎每节课都是他最晚一个进教室,常常是才上课五分钟,他就要上厕所。学习基础不太好,字写得东歪西倒的。他看见小朋友带了与他不同的、在他眼里有点特别的东西,他会悄悄拿去带回家。有很多事情明明是他的错,他就是不承认,你耐心和讲道理,他爱理不理,你如果对他凶点,或用“吓唬”的办法,他就耍赖皮,哇哇哭,有时还会赖在地上不起来,好像有点“软硬不吃”,还真让我伤脑筋,有时真拿他没辙。
记得入学不久的一个早上,我和往常一样让组长收作业,有个小组长告诉我说邹凯作业没完成。因为我马上要到另一个班上课,轻描淡写又急急忙忙地对邹凯说:“你利用下课时间把作业补做起来,一定要在中午吃饭前完成哦!”说完我就去上课了。
连上了两节课,又忙着批改作业,一下子就到了吃午饭时间。我来到教室里要给学生分饭菜,看见坐在第一位的邹凯,我就轻轻地问他:“你作业怎么会没完成呢?现在做好了吗?把作业本给老师看看。”他不屑一顾地说:“没有。我等下饭吃好再做。”我心想:是呀,要吃午饭了,他上一年级才不久,而且平时就是个比较调皮又幼稚的小男孩,眼下我又要给小朋友们分饭菜,没有时间和他多说,就依了他,让他饭吃好后再做。
饭吃好了,我担心邹凯贪玩又忘了做作业又轻轻地提醒他,而邹凯看着教室外面,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做不来,不做。”看来,我耽误他到操场上玩了,我还是轻轻地说:“你自己答应老师饭吃好要做的,现在你饭已经吃好了,你又不做了,那可不好。如果是做不来,老师教你好吗?”
“不好,不要你教。” 邹凯眼睛还是看着教室外面,气呼呼地说。看来,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是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听老师的话做作业。哎,现在的我在他眼里可不是老师,而是一个“讨厌鬼”。这时,我有点生气了,这么个“小不点儿”竟然对老师我发脾气,不听我的话,可是想想这孩子开学以来的表现,我还是忍住不发火,甚至有些“讨好”他说:“不要老师教,你想让谁教?”他看了看周围,想了想说:“我要张晗聪教我。”张晗聪既聪明又好学,也很乖巧,是个内秀的小男孩,平时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就坐在邹凯的后面。我为了不引起邹凯的反感,就答应让张晗聪教他。我特别吩咐张晗聪一定要教他,做好就交到办公室里。我总以为这事安排好了,自己就离开了教室。
到了下午快上课的时间,我还没收到邹凯的作业本,急匆匆来到教室里,翻开邹凯的作业本,一看,一个字也没写。我很生气地对他瞪了一眼,又问张晗聪:“你没教邹凯做作业吗?”“我教他,他还是不做。”张晗聪有点委屈地说。这时,我心里是火冒三丈,一手拿着邹凯的作业本,一手拉着邹凯的手,带到办公室,准备好好教育这个一直让我头疼的“小不点”。
来到办公室,我虽然很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细声细气地问:“邹凯,你自己答应老师饭吃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