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班主任论文:试谈班级管理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03-29 14:57:33
班主任论文:试谈班级管理的方法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工作方法优劣,与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有直接的联系.班级管理建设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良好班级管理对班集体的建设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强良好班级管理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学识水平、观念与班级管理建设息息相关.有效的利用这些因素创造良好的班级管理,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前言
作为21世纪的教育者,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创造性的工作。学校是以班级为基础,而班级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班集体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基本环境。加强班级管理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 班主任的威信
1 为何要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只要有威信的班主任,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班主任,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会事倍而功半。
2 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李瑞环同志说过:“做好人的工作要凭两种力量,一是趔的力量,一是人格的力量。”而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级的领头人,应该做好人格魅力的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对于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我作出以下总结:2.1 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
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经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括结果的阳光。”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平时应当注重加强自我修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示范,为学生做个好榜样。对于这点我做以下总结:
2.1.1 以品德为榜样
教育心理学认为,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大,模仿性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有很强的的示范性。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个人的言行举止、政治素质、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品德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孔子说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认为,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举止文明的班主任,一个公正无私的班主任,一个品德优秀的班主任,他本身就是一个活的教材。当学生面对班主任时,他们的言行必然会有所收敛,这样,他们首先会在班主任的面前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言行,其次是在班主任的面前自然流露出应有的言行举止,再次是在离开班主任的时候刻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将这种刻意的约束转化成内在的习惯。
因此,现在的班主任,面对一群不太懂事却又认为自己长大了的学生时,任务是艰巨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你应当体现自己的崇高人格。有一位老师说过:“老师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领袖信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教师的这种人格形象,首先是作为班主任的职业要求,其次,班主任的人格形象应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反映出代表着进步方面的价值信念。 所以,我认为,班主任的人格形象,应该是职业要求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而且,也只有具有了如此内涵的班主任,才有资格让学生以其为榜样。
2.1.2 用爱心来感化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教育的管理者,学生则是教育的被管理者,但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的学生比较独立、早熟、喜欢思考、不太爱听教导,希望做一些能引起别人注意的事。对于这样的学生,表面上的教育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他们往往是装作在听,等离开了班主任的视线,又我行我素了。现在的教育,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素质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也会用爱心感化学生。 作为班主任,应该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温暖学生。当学生面对班主任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抗拒,他的潜台词是你又来教训我了。我们当班主任的可以从朋友的角度,告诉学生只是想帮他,帮他摆脱困境;从情感的角度,表示老师和他一样着急,一样担心,甚至可以告诉学生说我们本是一条船上的人,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我们可以耐心地询问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当这个错误发生时他的初衷是什么。当学生愿意将一切告诉你时,你就成功了一半。随后你可以和他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这其中他的对与错。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时时让学生感受到不是他在接受老师的批评,而是有一个朋友在帮他找原因,找教训,让他知道如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到底该如何考虑,如何处理。只要学生认定你是在为他考虑,为他着想,他就会很乐意地接受你的意见,而不再与你对立。
当然,作为班主任,不应当等到事情发生后才来与学生谈心,才来忙着融化师生的隔阂,这些工作都是应该在平时做的。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我们就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心实意地为了他们好,让学生知道班主任就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是为了管他们,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处理问题,帮助他们成长。因此,当我们班主任在感叹学生难教育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自己又该如何摆正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都是人,都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知道,这就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的学生是天生的顽石,我们同样能做到,把他们握在手心,把他们揣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们,用自己的爱去融化他们。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2.2 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
教师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师对知识一知半解,在知识传播多元化的今天,教师上课受教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较大而尊敬和信服你,而是因为你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信服和尊敬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不断用新知识充实并武装自己,精通所教学科、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2.3 对学生说话算话、生生平等、师生平等
在教学中,应当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公正地评价和对待学生。 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4 适度的“距离”
“适度的‘距离’”即摆正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做到“恰到好处”。一味地不苟言笑拉着脸“道貌岸然式”和没大没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式”绝不是“适度”的距离 ,也没有摆正这至关重要的关系。实践证明,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严、独断,学生就会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我认为,诚心地与学生交流沟通,以诚相待,将心比心,教师的心与学生的心之间是互通的、没有距离的,在这些“小大人”面前不能有丝毫的做作、矫情,不能将心墙高筑,但同时又得把自己做大学生时的稚气,年轻人特有的冲动、盲目一一地加以克制甚至要掩饰,毕竟是为人师表,无“威”,“信”就无从谈起,可以说,这一点的把握对树立威信尤为重要。 另外,关于班主任与整个班级管理的距离也有一个“度”。有些年轻班主任成天“泡”在班级里:每次大扫除亲自把关,每期黑板报都参与,艺术节、运动会更是“奋不顾身”,他们的责任心可见一斑,但各项成绩却不见得斐然,也有些班主任可以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班风特别好,学业成绩也总在最前列。这就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了(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原是指写景中有无作者情感的投入)。所谓“无我之境”,就是要班主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独立自主,自己追求知识,对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维持班级的常规秩序,比如“两操一活动”、开班委会、做卫生工作、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氛围,使学生的自制能力得到锻炼、提高。“有我之境”则是指班主任的必要性、原则性的指导学习和集体工作,一味地让学生自我管理难免会让“放手”变成“松手”,成了“放任自流”,班级将是一盘散沙。所以说,这二者的关系就如一些班主任话说多了没人理会,有些班主任说得少,但说得掷地有声,“老师轻轻地说学生重重地听”,这便达到了最佳教育效果。
因此适当地、有技巧地掌握上述两种“距离”的长短、远近,就能轻松地带好班级,避免了许多年轻班主任吃力不讨好的情形。
2.5 果断的行为
班主任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能多谋善断,有决策力,在关键时刻要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并且决定了的事就一定要狠抓落实,有大将的气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该怎样就怎样”,做到“说一不二”,使学生切实感到班主任工作的魄力。这是学生是否认同一个班主任的关键之一。班主任以果断的行为、高度的责任感影响他们,使他们对班主任交待的学习态度、纪律作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从而让学生团结奋进,建设好班集体。由于资历浅,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往往犹疑不定、徘徊不前,做事缩手缩脚,唯恐出了错漏,对自己的处事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处理事务不果断,这样,是无法取得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敬的,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便成了天方夜潭。
总之,班主任的威信是班主任自己树立的,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真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去熏陶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多么的热爱、关心、信任自己,从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去赢得家长的理解和学生的尊敬,做一个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的班主任。
二 创建良好的班级管理
1 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因而良好的班风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按照正确的班风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态度与行为。相反,如果班风不好,不良行为就会由于"从众"而像瘟疫一样在班级里蔓延开来,使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2 重视班干部五种意识培养
平等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互助意识和竞争意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是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重要手段。班集体建设中应遵循责任感,坦诚、公平、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在其影响下,学生逐渐形成勤奋好学、刻苦专研的良好品质,能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一种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促进作用,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无形的规范作用学生的素质得以完善。
3 加强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在班级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班主任往往根据学生的纪律心里的发展过程的特点,改善和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魏书生老师说的好:“埋怨环境不好,往往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在遇到问题时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较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而是要努力的适应每一个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面对现实,坦然的面对学生,才能自信的工作,千方百计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 加强情感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在爱学生时要讲究艺术、手段及方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建立情感教育效果比一味阐述道理要好得多。魏书生老师说:“以德治教”,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走进他们的世界,心平气和地用道理去说服他们,没有冷静下来想想,如何爱才得法,才能让这些需要更多爱的学生明白些许道理,懂得怎样做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以增强师生的情感关系,达到育人的目的。鼓励和期望是前进的动力。
5 倡导主人翁意识
以我班兴为荣、我班衰为耻教育学生,如卫生、集合、大型文体活动方面,尽量培养每个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是加强班级管理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个人志向与班级任务目标最大限度的一致,使个人为班级建设、班级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努力。有了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也就自然产生了。
6 循循善诱,转化后进生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边。”事实上只要对后进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原则,促进其思想转化。如有一位同学张鹏涛原是个常挨批评,有时还不接受批评的典型后进分子,学习不自觉,常在班里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有时还惹出事端来,我开始采用严厉的批评,每次他总是很快就承认错误,表示决心改正缺点,可是言而无信。有一天,他又被我“请”到办公室,自知理亏,垂头丧气的。可这一次,我却出乎意料地表扬了他——“你准时来到老师的办公室,这应值得表扬。”他抬起头来吃惊地望着我,没料到做错事却受到老师的表扬。我接着说:“你低着头,说明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也应表扬……”通过这次交谈,我发现他端正了态度,逐渐成为规矩的好同学。后来,在班务记事的不良倾向中,没有他的名字,而在好人好事中却少不了“张鹏涛”的大名。
总之,班主任只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体荣誉观念,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威信,抓好班级建设,创建良好班级管理,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师角色与老师专业发展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
[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3] 汪紹伦.教育学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4] 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7] 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 [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9]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0]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