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6 10:18:46
初中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中学的教育事业有了历史性的跨跃。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工作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由于大量家长外出务工,流动性大而收入不高等诸多原因,使许多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学习,这样就产生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学生”,继而又产生了一系列的学校与社会及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直接制约和阻碍了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班主任似乎只是附加给教师的一项工作,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常常被忽视,它的专业化属性都缺乏明确的界定。这些足以导致班主任自身专业化发展受阻。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论文从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出发,努力从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如何完善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机制等三个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旨在突出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在农村教育中的基础性的作用;同时,以完整的人为工作对象的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班主任工作的自身理论,而且可以为农村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高层次上的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她是中国东南的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广东东部,现在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多数与汉族杂居,人口为709,592人(2000年)(55%在福建(38万),27.4%在浙江(17万),12.1%在江西(7万多),4.2%在广东)。
南康市赤土畲族乡是江西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乡,畲族人口9288人。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全国各地纷纷展开了对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的研究。但是我们发现,根据畲族学生特点,与时俱进,建立起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系统理论框架或形成有效的可具体操作的班级管理实践模式的研究很少,可以说是空白。因此,作为赤土民族中学的教师,我们确定了“奔小康时期畲乡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研究”这一课题。
二、工作基础
1、赤土民族中学是南康市唯一的一所民族中学。学校历年来高度重视对民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2010年2月,学校被赣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被中共南康市委、南康市人民政府评为2009-2011年底“文明单位”。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学校教导处对学生的教育工作非常认真、细致。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远大理想的树立等,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每周一个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和主题班会。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些成果的经验。
3、本课题研究组成员集中了我校科研力量的主力。整个研究团队的成员长期工作在畲乡教育教学第一线,都有几年至二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以及学校管理工作经验,有能力承担这一课题研究。
廖明贤:作为课题负责人,有着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热爱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所撰论文浅谈指导学生“做学问”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新世纪第一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浅谈作文教学的“三创新”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有浅谈指导学生“做学问”、让学生随着旋律跳舞——学生个性培养之我见等七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及以上教育刊物上。参加了南康二中施明伦为负责人的“中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转化研究”课题。有能力组织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罗福生同志:赤土民族中学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指挥,能给本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和经费支持。
谢宝珍同志:大坪中学校长,原赤土民族中学副校长,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丰富,且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是本课题研究的“诸葛亮”。
陈庆泉同志:赤土民族中学教导处主任,主抓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组织者之一。
罗明亮同志:九年级年级组长,九(1)班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和2012年两次被南康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
朱务琼同志: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热爱教育科研工作,成绩显著。
4、参与这一课题研究的教师不是家住赤土,就是家住赤土附近,与赤土的畲族同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方便走访调查。
5、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民族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特别是2002年7月7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保证。
6、国内外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研究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
7、现有的一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专著和资料,如班主任工作研究、班主任兵法等,我们可以参考,并从中得到启示。
8、网络上也有很多对畲族各方面的介绍,便于我们查找。
9、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大力支持。
三、课题论证
(一)、对研究课题的论证:
1、研究目标:
通过对奔小康时期畲乡初中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1)畲族良好的教子风俗与奔小康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无缝对接。
(2)针对畲汉学生的各自特点,研究出高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确保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3)依法开展班主任工作。
2、理论假设:
奔小康时期,经济社会、教育环境、学生成长等方面日益凸显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因此,必须针对畲汉学生的特点,重新审视现有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及队伍建设等情况,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有效更新班主任教书育人的理念、方法与手段,切实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基本内容:
(1)畲族风俗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奔小康时期的社会新形势新动态及家长各自心态对学生的影响;
(3)奔小康时期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早熟”所引发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4)网络遍及环境下学生所受的影响及教育策略;
(5)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
(6)谈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
(7)班集体中的“爱”;
(8)论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9)针对学生个性的日益凸显,如何依法、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10)有畲乡特色的、与时俱进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理论和工作模式。
4、重点和难点:
畲族风俗、奔小康时期社会的新形势、家长的各自心态对学生的影响及班主任工作的优化升级。
5、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发现国内班主任工作研究的论文、专著很多,但大都停留在过去条件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层面,已成过日黄花。从新时期角度研究班主任工作的很少;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班主任工作的较多,而根据畲族学生特点,与时俱进,建立起全面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系统理论框架或形成有效的可具体操作的班级管理实践模式的研究很少,可以说是空白。
6、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体现新时代精神和社会需求。具体地讲,就是重视少数民族教育,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体验,尊重个性发展和人格平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建最优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的体现。
另,南康市赤土民族中学隶属于赤土畲族乡。该乡是江西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畲汉合居乡,而畲族也主要集居于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因此,本课题研究除了对本校有直接的作用外,对其他畲乡的班主任工作也有参考作用。
(二)、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1、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
课题负责人热爱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所撰论文浅谈指导学生“做学问”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新世纪第一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三等奖,浅谈作文教学的“三创新”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有浅谈指导学生“做学问”、让学生随着旋律跳舞——学生个性培养之我见等七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及以上教育刊物上。在本次课题研究中,为了组织好全体成员开展工作,我们采取“分项目承包责任制”的措施,全体成员都要签订责任状,大家既分工又合作,保证按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从时间上来说,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进行走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和研究总结,上班时间刚好用来进行课题实践。
2、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
参加者中罗福生和谢宝珍是校长,陈庆泉是政治处主任,肖士龙和王利峰是教导处副主任,杨义华是学校团总支书记和心理辅导员,其他成员都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都有教育教学论文在市级、省级及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都能承担本次课题研究中分配的工作,也有充分的时间保证。
3、资料设备:
电脑、照相机、录像机学校和教师自己有,资料可采取自己购买或网上搜集的办法解决,交通工具自备。本课题研究的资料设备不成问题。
4、科研手段:
采用走访调查、文献研究、个案分析、教育实验、经验总结等方法手段进行本课题研究。
四、课题组人员分工
廖明贤(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本课题的实施,主持每个月一次的课题研讨活动;负责制定课题计划、实施方案、研究论文和结题报告。
罗福生(校长)、陈庆泉(政治处主任)负责检查、督查本课题的实施,负责撰写“畲族风俗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调查报告,负责撰写论文谈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
谢宝珍(校长)、王利峰(教导处副主任):负责汇编“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这一方面的资料,负责撰写论文论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杨义华(学校团总支书记、心理辅导员、班主任)、罗明亮(班主任):负责撰写调查报告奔小康时期的社会新形势新动态及家长各自心态对学生的影响,负责撰写论文奔小康时期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早熟”所引发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肖士龙(教导处副主任)、蓝善剑:负责做好九年级的个案调查、观察和分析记录,课题实验,负责撰写论文针对学生个性的日益凸显,如何依法、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
廖晓健(班主任)、曾建鑫(班主任):负责做好八年级的个案调查、观察和分析记录,课题实验,负责撰写论文网络遍及环境下学生所受的影响及教育策略。
张龙洪(班主任)、朱务琼(班主任):负责做好七年级的个案调查、观察和分析记录,课题实验,负责撰写论文让班级充满“爱”。
梁超海(班主任):负责撰写论文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艺术。
五、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
1、召开课题动员会。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各自的职责,布置本阶段的任务。
2、开展走访、调查活动,并做好记录。
3、搜集整理有关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内有关民族学校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新动态新经验。
4、安排好课题研讨会。详细介绍课题,广泛吸收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科研信息,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试验班级,落实本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课题试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0月)
1、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完成早期子课题:
(1)畲族风俗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奔小康时期的社会新形势新动态及家长各自心态对学生的影响;
(3)奔小康时期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早熟”所引发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4)网络遍及环境下学生所受的影响及教育策略;
(5)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新动态新进展;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本课题国内外及区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约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孩子群体——农村留守孩子。
据新华网北京2008年2月27日电(记者李菲、白瀛)全国妇联27日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2--17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500万人。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2006年10月至11月对12个市的91个县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表明:91个县区总人口为3848.4万人。目前,在外务工的人口有444.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5 %。儿童总数为971.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98.98万人,占儿童总数的10.2%。这些留守儿童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有80.63万人,占81.9%;由兄弟姐妹监护的有10.1万人,占10.2%;委托亲戚监护的有5.2万人,占5.4%;无监护的有2.36万人,占2.5%。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解决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但总体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
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广的空间。根据资料显示:湖南浏阳市淳口镇山田中学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成立“留守儿童教育协会”,建立“亲子家庭”、“亲子档案”、“阳光驿站”……围绕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山田模式”,并得到了浏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该市的留守儿童教育的“样板”。在国外,有关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诚然,不论是国内或者国外,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一些特殊群体的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在这方面尽我们课题小组的一份微薄之力。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双双外出打工,长年不在家。这种局面导致的后果是,很多的农村家庭告别了贫困的束缚,却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孩子。家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相当一部分孩子正是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和自己的爷爷、奶奶过,有的和自己的亲戚过。离开了自己父母的这些“留守孩子”,由于失去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农村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因此,研究此课题已迫在眉睫,我们认识到:只有健全的学校教育,健全的家庭教育和健全的社会教育,才能开创健全的素质教育工作,如何通过对留守学生的研究,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方法,调动一切力量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找到一个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可行性成果。这无疑是对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设计、主要观点及创新做法。
(一)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介定:
农村留守学生:在我们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大多数的子女都留在了农村家里,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成为少年儿童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学生。
支撑理论: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指导我们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便于正确地把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导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安全等需要来关爱他们。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进行这个课题立项,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1)、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是近年几来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农村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他们多数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块生活,有的寄养在亲戚家里,这些监护人只能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无法像父母那样给他们以温暖、约束、管理,大多数学生成绩下降,出入网吧,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
(2)“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学生群体最为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学生“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所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就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①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关注他们,给予生活的帮助,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留守学生,亦可完全可以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快快乐乐地成长。
②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给他们温暖,联络他们的父母、监护人给他们爱,给他们温暖,让他们生活充满阳光。
③解决留守学生的住宿问题,督促他们学习。在校期间督促留守学生的学习,校外和监督人联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使他们热爱学习,成为品学兼优快乐的学生。
④探究“留守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形成一套“教育模式”,在全区乃至全国推行。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主要观点及创新做法。
(1)、研究农村留守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现状,通过相关调查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所暴露出来的教育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原因,指导研究活动。
(2)、探究“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的教育模式。
(3)、探究农村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的关键。
(4)、倡导“爱心爸妈”日见面“问候”;开展“爱心家庭”旬聚会“谈心”;构建各个家庭的互助形式,创办家庭式学校教育模式,开通“爸爸、妈妈”月沟通 “热线”;组建“爸爸、妈妈”季信访“联络”;设立“留守学生”年生日“宴会”。唤醒“留守学生”的家庭归宿感,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5)、创建“留守孩子之家”博客或网站,加强与全国关注“留守学生”的爱心人士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讨论和交流;设立“留守孩子”公寓式宿舍,让留守学生有个舒适的“家”;设立“流守孩子”周末娱乐室,筹备图书、电脑、文体设备等,争取独立管理,让“留守学生”课余饭后周末时光有个学习、活动、娱乐的好去处,更有效的杜绝“留守学生”进入营业性的网吧和娱乐场所,减少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创刊爱心园地校园小报刊,登载实验老师的研究成果以及留守学生的心灵感悟,作为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模式的展示平台和窗口。举办2011年春节“留守学生”教育汇报联欢晚会。邀请政府部门、村委、工商业、爱心人士及“留守学生”家长莅临指导和捐献爱心,为留守学生“周末娱乐室筹集资金,为来年“留守学生”开辟更广阔更舒适的环境,让“留守学生”的爸妈更安心工作。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课内与课外结合
课堂教学以思想教育渗透,对学生进行“孝顺爱家,体谅父母”等的思想教育;课外,注重研究如何让对学生实过的开心为主线,创设“爱心爸妈”、周末娱乐室等。
(2)“教学区”与“情感区”结合
“教学区”与“情感区”结合,齐抓共管,突出“情感区”,从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抓起,注重研究对学生的情感、生活技能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3)校内与校外结合
学校要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好留守学生。同时充分挖掘环境教育资源及加强“三结合”教育方面的研究。
(4)导行与纠错结合
坚持正面引导留守学生,引导他们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相关调查,进行结果分析,找出农村留守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现状和目前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所暴露出来的教育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原因,以确定矫正对策,指导研究活动。
2、个案分析法:通过有针对性的对个别留守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找出存在于他们身上的问题以及在实施具体教育对策后的转变,用于指导进一步的研究活动。
3、经验总结法:从已有的关于对策的成果中,筛选提炼出规律性的经验,用于指导对策实践,提高研究效果。
4、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理论与信息资料,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借鉴,拓展研究视角,处理把握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拟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11年12月左右,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月)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4.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
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1年8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5.进行各项内容的调查问卷,分析留守学生思想、学习、纪律、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总结整理出相应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地制定各项研究的内容。
6.创刊爱心乐园校园小报刊,登载实验老师的研究成果和流守学生感恩习作。
7.逐步实现“爱心爸妈”活动、创建博客、准备宿舍、规划周末娱乐室等“犀中模式”。 举办2011年春节“留守学生”教育汇报联欢晚会。
第三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2月)
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3.课题组成员上在爱心乐园小报刊上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4.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如验收合格,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 |
—6—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基础及相关成果。
近年来,对“留守学生”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都发出了“大家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通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妇女之声、家庭教育导报已经进行过多项报道。像湖南浏阳市的“山田模式”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模式以及近年我们广西区内立项研究的“十一五”课题:桂林市大河中心校黄忠德负责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及学校教育对策的研究、容县教学研究室覃广娟负责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实效性研究、兴安县兴安镇初级中学秦一力负责的农村初中适龄孤儿教育研究、兴安县界首镇小学蒋娟秀负责的农村留守儿童跟踪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玉林市福绵区沙田一中田 华负责的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玉林市玉州区仁厚初中钟家进负责的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容县珊翠中学杨贻辉负责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灵山县伯劳中学黄上章负责的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等针对留守学生研究的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进行留守学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我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研究,校长和主管德育的副校长亲自挂帅为本课题领导小组名誉组长、组长,学校德育处、科研处领导担任副组长,并亲自参加可替代研究。保证了人力、经费、室场、设备等的后援力量,为课题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和保障。
2.主要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纲要、心理学、教育学;(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3)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部:丁杰、吴霓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4)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5)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
3.人员条件及资源保证.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都是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都在教学第一线的,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并且参研人员全部在近年参加过市级课题研究,并都能顺利结题。其中课题负责人吴鹏飞同志是原市级课题兴趣作文教学法的研究的课题组长,且该课题在2006年顺利结题,荣获市级课题结题成果一等奖,并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致评为有推广价值的课题,推荐参加自治区2007年广西“校本教研”成果评比,荣获三等奖,结题论文让兴趣引导学生作文荣获2007年广西“校本教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荣获自治区、市级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莫怡发同志是学校主管德育工作副校长,裴欢廷同志是学校科研处主任,苏赞聪同志是学校德育处主任,都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都有多篇论文获奖;其余都是现任班主任和各科骨干教师,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再者地区优势明显。我校处于经济欠发达的广西南部,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数量较大,研究工作的典型性较为明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较强。
4、研究的政策性条件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部:丁杰、吴仪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等政策为本课题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保障。
5、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邀请县专家作为我校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少走弯路,保证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工作的开展,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6)争取经费,带领课题组全组或部分成员到湖南浏阳山田中学和区内的同类课题成果显著的学校、单位观摩学习,学习和积攒他人优秀的研究经验和做法,提高本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和参研能力,力争把我们课题研究成果形成模式,向全区甚至全国推广。
|
我所处的学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学校,农村学校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的短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且平时打工早出晚归,对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孩子在校问题严重。要想做好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信奉这段话。要管理好班级,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班级,我一直在探索一种轻松快乐的管理方法,让我们从一些琐碎的小事中自我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连续几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管理,也就积累了一点自己的方法。
一、做有亲和力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亲和力源在哪里?源于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农村小学尤为重要(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关爱)。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二、做严爱相济的班主任
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不可偏废。爱心是伟大的,但是绝对不是万能的。不妨想想:孩子与父母间的与生俱来的血缘联系是什么都没有办法阻碍的。我们能说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吗?可是为什么孩子有时还常常出现逆反心理与父母怄气、闹情绪呢?所以,对学生付出的爱是门艺术,何时付出,怎样付出,付出后怎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考虑去设计。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不缺少爱的,或者说他们拥有的爱太多了,以至于在我们对他们付出爱时,他们以为是理所当然。所以,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当然,严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爱的感情。我们班级的每位同学都承认我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他们都没有责怪我,有的还要求我对他们更加严格些,我想这与我们的感情联系有很大关系吧。
三、发扬民主,自我管理
, 1.班级实行民主评议,促使人人参与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班干部包括临时班干部都必须对班级负责,全体同学都能参与评价,提出建议。我的具体做法是:开学初期全体学生写出“给班级的几点建议”,建议被采纳,由全体同学监督执行,半个学期举行一次班风评议调查,评议的内容有:班级现状总体评价、班委会成员评价、班级奋斗目标的落实等,评议的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可别小瞧这种评议,学生对待它的态度很认真,参与的热情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在上学期期末的评议中,学生对我班班风的评议认识一致,他们在问卷中写到:感觉我们班同学的心象一根绳拧在一起,凝聚力很强。每一次评议,都能升华学生对集体的认识,让学生感觉他们就是集体的主人,每个人的一颦一动,都和班级相连。
2.设立“我要说”信箱
我曾对学生们说过,你们都是我的眼睛,那么我就有一百多只眼睛,你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我都知道。就像我自己的眼睛一样能看到。信箱的设立,有利于我及时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上学期我班课代表实行轮岗制,班上的付小杰同学在担任课代表时,同学们对他有些异议,一连几天,信箱里都有反映撤换课代表的纸条,一开始我没动声色,想观察一下,在周五的晚上,班长在开信箱时,发现了两张纸条,一张是写给我的:孙老师,您能帮我申申冤吗?这次当语文课代表,我一直都很认真,我很珍惜这次机会,我会改变的,请你帮我主持公道。另一张是写给全体同学的:我知道我身上还有许多缺点,有时作业不好好写,有时还和同学闹点矛盾,可我会改的,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这次风波之后,他果然慢慢改掉了身上懒散的毛病,对待工作更热情了,信箱里的表扬信也越来越多,有的写:小杰,我们支持你!有的写:小杰我相信你,我要向你学习。……看到学生的可喜变化,我感到十分欣慰,小小的信箱,传递着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可以使学生有着微妙的变化。信箱的设立,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民主参与意识,也帮助我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使班级每件事都能得到较圆满的解决,让每个学生感到满意。
3.学生的自主管理与班主任的引导相结合
在班级实行民主管理,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由于学生的思维层次、认知能力的不平衡,单纯的自我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完全依赖学生的自觉性也不现实,自主教育如果放弃引导,就会放任自流,教育效果也就会落空。必须在实行自主教育、自觉参与的同时,加强思想引导和纪律约束,只有把引导和自主、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发挥出来。我班的王洁毅同学是个智商、情商都不低,只是态度不端正的孩子,对待他,我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教育他,先是肯定了他敢于和好同学比学习的劲头,又指出了他的行为习惯的种种不足,让他自己给自己定出目标,和哪些同学比,这样他目标明确了,我又让一些好同学盯紧帮助,时时提醒,现在的他在思想和纪律方面,对自己有了约束力,自主教育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学校教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但如果我们捧着一颗爱心,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就会更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义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社会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班主任工作也正日益走上专业化。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班主任工作开始有了切实可行的依据,我国班主任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09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意见的基础上对班主任工作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明确规定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消息一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也成为我国班主任工作制度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规定规范了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重视,地位好像提升,然而对这有“批评教育权”的规定,一些教师、班主任并不看好,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和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很少有人主动请缨,为什么呢?在此,本人作为农村班主任中的一员愿和大家作一些探讨,在回顾我国班主任工作总体上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思考目前农村班主任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本人对班主任工作上的一些建议。
一、我国班主任工作取得的进步
(一)制度上:班主任专业地位得到了有效提升。
党和政府开始重视班主任工作,在相继出台的有关文件中明确了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04年,中央8号文件)中指出:“要完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为贯彻中央文件,在教育部颁布的意见中指出“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规定中再次强调了班主任的重要性:“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老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并且在班主任工作量的计算、津贴发放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由“副业”变成了“主业”,由“职业”变成了“专业”。
(二)理论上:班主任专业化研究正逐步深入。
近年来,有关班主任方面的学术著作和培训教材大量上市,理论研究渐成体系。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班主任案例培训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等等。
各地组织还成立了班主任研究方面的学术组织和机构。如:06年全国班主任工作学术委员会成立,各地也相继成立了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一些理论研讨也在广泛开展,并了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得到班主任的积极响应和参与。04年人民教育推出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华在此栏发表文章指出“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引领者。”从此,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渐成规模。
(三)工作中:班主任专业化正在发展。
班主任培训是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些培训包括远程教育培训、集中培训、学校组织学习研讨等。自06年,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以来,班主任培训被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各种专业的培训迅速在全国展开,如全国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等,正不断激活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我县去年也启动了优秀班主任培训工作。
一些学校设立了班主任带头人制,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作用,提高班主任育人能力及专业发展水平。上海、广东等地还组织开展了班主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教育故事演讲、班级活动设计、即兴答辩和才艺展示等形式,展现班主任风采,提升了班主任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一些地方尝试实行班主任职业级别制,在级别上设置上分成见习班主任、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和特级班主任五个层次,与教师职称并列,同等对待。为班主任职业生涯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阶梯,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班主任工作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二、目前,农村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从管理制度上看
职称评定与班主任工作缺乏关联、班主任职责无边界、发展无阶梯。特别是地方和学校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班主任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差无明显差别,职称评定又多只与教学有关,所以班主任工作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也无成就感和发展前景。
1、职称评定制度与班主任工作缺少关联。长期以来,学校的各项考核指标都围绕着学生考试成绩这根指挥棒转。我在农村多所中小学任教过,没有一所学校的职称聘用制度与班主任工作有关联。在教育管理中,教师的积极作为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成绩上,重点体现在考试分数、升学率上,这种作为超出了应有的度,便挤占了作为班主任应有的管理工作。例如很多农村地区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停止一些德育、文体甚至于科学、品德教学课程,花大量时间进行题海战。学生都感到很疲劳,很厌烦,甚至出现一些抵抗等过激行为,但班主任明知这些问题却不重视,认为成绩提高了,其它的无关紧要。德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更不要说美育、劳技和心理健康教育了。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品行方面的缺陷和综合素质的低下。这样的教师不仅仅是没有做好班主任工作,甚至可以说是学生心灵的隐形杀手,但这种教师却可能是个高级教师。
2、工作职责无边界。中小学班主任很苦很累,事很多,压大力很大。以日常工作的一天为例,每天班主任要很早起来,到校点名、晨检,谁没来要及时询问并联系家长;学生打扫卫生,班主任要布置,一二年级班主任基本都是自己代劳;做操上自习课,班主任要负责维护纪律;吃饭时,要监队维持秩序;放学时,要监护学生上车,走路的要让学生组队结伴回家,甚至是护送,交通安全问题无小事;中学生晚上睡觉班主任要查寝;学校搞各项活动都得班主任组织;学生思想有问题,班主任要疏导;学生之间闹纠纷,班主任得调解;学生违纪,班主任要处理;学生生病,要带去医院还得联系父母……此外,即要管理学生,又要和家长沟通,还要协调科任老师工作。不管是校内纪律、校外表现,还是家庭教育无一不在班主任工作范围内,同时还有教学任务要完成。真所谓“班主任是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而且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一般都是校领导“信的过产品”,教改、课改、听课、公开课、学习、培训、比赛、考试他们都是主力军。在农村村小,至今都还有不少班主任是包班,甚至是带复式班。
学校中凡与学生有关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要找班主任,都得班主任来协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班主任工作无边界,对班级、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对家庭、对社会有无限责任,这是造成班主任负担过重、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忙”、“累”几乎成了班主任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班主任自己的家,自己的子女都没有时间照顾,因为论文、试卷、备课都得带回家处理,这些还很难得到别人理解,因为在多数人眼里你只是个悠闲的小学教师。班主任这些负面的情绪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缓解,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危机”,反过来学生很可能成为这种“危机”的受害者。而这些深层次问题显然还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职业发展无阶梯。相对于科任老师、学校中层管理者来说,班主任是一个无层级岗位,更别说和其它单位的科室主任相比了。学科教师的发展有阶梯,只要不断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一定年限就可以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还有特级教师称号,可以说是个终身有目标和发展的职业。中层管理者有组长、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等级别。只有班主任这个岗位是一个无阶梯的专业管理岗位,班主任做的好不好,只有学生清楚、领导清楚,而没有专业职称上的区别,政策上没有形成激励其发展的有效机制,所以班主任工作显得单调而枯燥,缺乏前进的动力。
相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城里家长更重视教育,城里的班主任还可以得到家长的认可,工作干的会更有劲,中间还有不少灰色利益牵连,如补课、兴趣班、调座位、评优秀等等。而农村学校,教师当班主任很少出于自愿,有的是为了达到评定职称所规定的班主任年限、有的是领导安排了不好推辞,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从内心深处的感受是“能不干就不干”,干也是短期行为,既没有职业生涯规划,也没有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思想打算,做一年是一年,没有热情和激情,没有目标和动力。因此不会主动去研究探索班级管理的特点和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式,班级工作被动,难有建树,常常是应付了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从专业素养来看
班主任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专业道德水平还有待提高。班主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班主任工作做的很累,班级工作却做的不理想,而有些人干的很轻松,班级管理却井井有条、学生很自觉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上自身的原因,班主任专业训练严重不足,在管理学生中表现出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道德。
1、班主任专业知识匮乏。班主任工作面广、工作量大、繁杂而多样,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班级体的建设与管理更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管理的艺术。其中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很多是我们忽视或不具备的。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工作方法、单一的解决问题模式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情况,不能应对错综复杂的新局面,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2、班级管理能力不强。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对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深入学生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创建优秀班级团队的能力,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能力,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与科任教师、家长、学校协调交际的能力,此外还要顺应潮流熟练运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的能力等。但现实中班主任往往只是注重实效、而忽视学生心理成长,只注重自己的工作经验而忽视专业管理能力,采取了很多短期措施,没有采用真正长期有效的管理办法,养成良性循环的班集体。
3、专业道德水平欠佳。至今仍有不少班主任习惯于“权威”形式的管理,地位凌驾于学生之上,采用命令服从式教育模式,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角色定位错误,学生从内心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班主任对着干,而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控制情绪、发现问题,往往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损教师形象的言行,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给班集体建设带来整体影响。这与新时期开放、民主、科学的先进管理理念相背,必须全面提高班主任专业道德水平。
(三)从教师自身角度上来看
一些教师不愿做、不会做、不适合做班主任。应当说,长期以来广大中小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学生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在担任班主任问题上确实存在“不愿做、不会做、不宜做”的现象。
1、不愿做班主任。由于本身教学压力就大,当班主任工作量更是大而烦,而待遇又很低,目前本人所在学校班主任补助金仅一元每生每学期,加上一些家庭或其他原因,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而且现在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全家都看的很重,管理难,工作很辛苦,责任大无边,吃力不讨好,做不好是四处碰壁,教学成绩分又丢了,还是做一般教师比较轻松自在。中国人说“无官一身轻”,单纯抓好教学更合算。学生中的问题能不管就不管,能少管就少管。有这种想法的教师即使是“被当”了班主任,也会出现教育管理不作为现象②。
2、不会做班主任。一些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能够胜任,但缺乏当班主任的能力,不懂管理、不会组织活动、不会做思想工作,要么在学生中过分“威严”,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要么走的太近,没有威信,工作往往难以开展。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上好课却当不好班主任的教师并不鲜见。有些班主任工作很热心,付出了体力、脑力、精力,最后仍得不到学生、家长及学校的认可,工作没有成效,其原因就是不会做班主任,不懂得如何才能当好班主任。随着社会各阶层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工作也日益专业化,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是无法胜任的。
3、不适合做班主任。有些老师虽然把班级工作管理的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学生却感觉不到任何温暖,学生没有真正的班集体归属感,因为班主任的管理手段可能是霸道强权型的,把所有的问题都压住。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一些班主任违反师德,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还有些老师他们当班主任出发点就不正确,他们目的不是培养人,教育人,而是出于谋取私利,如果这些人做班主任,学生就都成了他们手里的商品和谋取私利的工具。一个科任教师不合格,影响的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一个班主任不合格就会影响全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四)从整个社会来看
家长往往要求班主任对孩子全权负责,而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加上社会上对班主任存在一些误解,造成家庭、社会对班主任工作仍不够满意。另外媒体对学生权益的过分关注,总是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使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
1、家长要求班主任全权负责。在农村常听见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多费心,不听话就打,打坏了我不怪你,在家他不听我管教,就怕老师。”家长常认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教育,自己就可以不教了,实际上学校教育远不如家庭教育重要。加上目前农村在校学生有很多留守儿童,在家缺少教育,往往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这批学生到了学校,依然我行我素,不懂守纪,不懂尊敬老师,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遇到芝麻小事就控制不住情绪,轻则争吵重则大打出手。当教师批评时,孩子觉得受到委屈,可能产生过激行为。有的家长往往也依着孩子,认为班主任处理不公,对孩子“教育过当”,对班主任有意见,会到学校大吵大闹,强加指责,更有甚者动不动就用媒体威胁。
2、社会上存在对班主任的误解。造成大家对班主任误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强拉学生补课上,这点在城市较为普遍,这和医生收红包,公务员受贿一样是让人不耻的行为。教师内部对此也是很有意见的,不过这在农村非常罕见。另外,教育乱收费的责任很多人都推在班主任身上,这是十分不公平的。
3、媒体对学生的权利的过分关注。媒体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学生是弱者,不管怎样,班主任都有不对,甚至是“罪魁祸首”。常有教师体罚学生之类的事情报道,这些事报道多了,会让教师心灰意冷,于是老师出于自我保护,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做班主任,做了很多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媒体对班主任权益的过分淡漠,打击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事实上,学生过激对待班主任的事也有不少,很多过激行为双方都有责任。
三、对农村班主任工作的建议
(一)学习和全面贯彻规定,在明确班主任责任的同时保障班主任的权利
教育部颁布的规定明确了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等。这对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意义。应当说,大家都知道班主任的重要性,但要真正落实各项待遇,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规定精神,特别是地方相关管理部门。
1、合理安排班主任的工作量。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
2、落实班主任经济待遇。规定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是对班主任专业成长和工作能力的一种实质上的肯定和激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重视和尊重。
3、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精神奖励。这点符合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我们常说要多表扬学生,为什么没有人说要多表扬班主任呢?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岗位的老师必须多予以精神鼓励和表彰。老师对精神关怀和奖励的需求远大于物质奖励,很多教师默默付出,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能一辈子坚守在偏远的农村,那是因为他们从中收获了很多精神上的回报,如学生的进步,考试获奖,对老师的一声亲切称呼等等。这些小小的精神鼓励可以进一步增加教师当好班主任的责任感、光荣感和幸福感。
(二)改进学校考评机制,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规定指出:“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要制定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标准,按照标准考核班主任。
评价学生的优劣不能只以分数来衡量,因此,评价教师的工作也不能只以平均分来衡量,尤其是对班主任工作考评。在考评老师时,不能只看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而是要从教学、师德、科研、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教育效果等各个方面综合评定。评价要全面化、多元化、减轻班主任的教学工作负担。教学压力减小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精神和心理成长,班主任才有可以发挥的空间,真正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提高班主任培训效果、定期开展校本研讨活动
现在教师的培训机会是越来越多了,还有专业的班主任培训,但正因为多了,走的过场也就多了。这里有教师本身的问题,班主任工作本身就忙,还有一头家要照顾,很多时候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时间辅导,空闲时间有限。也有培训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的是纯理论的东西,几乎没有实际用处,只能用来参加考试。比如现在的教育学、心理学,很多是国外的一些理论翻译过来的,没有联系到我们的国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师不愿参加培训的原因。学习是好事但要真做到学有所用切实提高班主任素养,我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时间安排要合理。培训时间要多放在寒暑假,要允许老师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这点很多培训已经做到了。比如说最近我有别的工作,没有时间去参加学习,我可以选择下一批的学习。对于年轻来说,更喜欢网上学习,可以自由安排,这是非常值的推广的。
2、培训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纯理论、应付性的东西有不如无,那只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我们都愿意来听魏书生的讲座,很实际,很有启发性,那才是我们中国的东西,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得出的理论,听了不但是觉的讲的好,回来还能用。最好能给班主任去优秀学校实习学习的机会。
3、定期开展校本研讨。别处的经验不一定能在我们这行的通,比如,经济基础好的地方能通过发班主任津贴的方式来刺激班主任工作动力;盘锦市有魏书生的带动作用;大城市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而这些是农村不具备的,但我们可以自己组织校本研讨、交流,把优秀的经验传播开来,创建自己的特色管理。
(四)创新工作机制,坚持齐抓共管
要想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改变班主任工作无边界的状况,必须变“个体经营”为“集体联营”。形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校互相配合,通力协作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新局面。要创新工作机制,坚持齐抓共管。近年来,各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班级工作全员负责制,如德育导师制、班级教育小组、学生民主自治管理等,成为落实全员育人的有效举措。
1、班级德育导师制。这是一种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组,每个教师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在生活、品德和心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的模式。这样将大大减轻班主任工作量,而且加强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协作,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德育模式,形成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协同作战的新局面。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2、班级教育小组制。在每个班级由所有任课教师组成一个班级教育小组,集中坐班,协调管理,发挥教师群体参与班级管理的作用,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方面的情况,大家在一起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诊断,制定统一的教育方案,这是面向全体、全员育人的有效形式。
3、学生民主自治管理。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调动学生的作用。以魏书生为例,他成立班委会,学生自己讨论如何管理班级,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分工协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主任只起到启发、协调帮忙的作用,这样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五)争取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1、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并建立长效的交流机制。要让家长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校方单一的活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配合的基础之上。学生成长离不开任何一方,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社会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报道学校矛盾纠纷时,我们媒体不光要关注学生所受的不公,更要正确公平的报道,在媒体面前,班主任也是弱者,班主任的工作也要大家的关注。家长要理解老师,舆论要正确评判,平衡报道,不要片面报道穷追不舍。否则,老师对学生教育管理消极不作为就会愈演愈烈。
广大班主任也要打消顾虑,放下思想包袱,在工作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处事公平磊落,认真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就可以大胆地管理,科学地批评。教好书,育好人,多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相信家庭、社会会理解支持班主任工作。
总之,班主任专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提高的终身发展过程。各级地方和学校要不断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激励班主任产生强大而恒久的内在驱动力,便之在中小学班主任的平台上,找到自己发展目标。
作为班主任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班主任只有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技巧,才能适应学生、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