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德育论文:初中生德育的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19-05-13 23:40:07
初中德育论文:初中生德育的实现途径
摘 要: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以生动、形象和开放的方式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树立现代德育观,形成以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思想,以科学的德育思想指导德育实践,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良好心态;合力;共识。
关于德育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德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何荣杰在对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再认识中认为德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其广义来说,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就是大德育;从狭义来说,是指道德品质教育,即小德育。何荣杰认为过去的德育目标过十抽象,给人的感觉总是“悬空”的,没有落到实处,这是目前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们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平时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因为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卷面考试,而忽视对学生的行为举止及道德素养的培养。这就给初中生带来了德育隐患,有可能沾染一些生活、学习恶习,诸如不文明用语,行为粗俗随便,不讲卫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针对这种现象,班级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教师一定要能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健全和完善初中生的德育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保证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学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按照教育部要求,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课程,选用国家统编示范教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条件的改善;建立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多媒体教室和资料室,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重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研究,并且落实课程的开设,在开设的课程中,注重内容联系实际,及时更新教案,拓宽学生视野,学生接受的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就能春风化雨,育人于无形。’而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注重教学科研和教育效果,中学的德育工作肯定会展现昂扬生机,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心态 ,引导其德育正确发展
初中生多是13~15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此时身心飞速发展,心理处于成熟与幼稚交接,他们往往自尊与自卑并存。所以,我们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帮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只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化解德育危机。首先,我们要明确怎样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心态。对于中学生来说,(1)青春期身心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我们要防止有些学生产生封闭情绪,要积极实现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交流心态;(2)要引导学生养成豁达的心态,凡事三思而后行,控制自己的过激行为,不能动辄就宣泄不满;(3)要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学会追求生活中的快乐。其实所有的良好心态都可以从这三方面中找到最终的归结,因此我们可以找适当的时间开设良好心态的传播平台。例如,我们可以借用班会时间针对如何控制过激行为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期间鼓励学生针对话题内容进行讨论,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过激行为的损害。让学生意识到过激行为会造成矛盾升级,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更容易让问题恶化,还要指导大家应该以怎样良好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要在德育活动中以身作则,设立“榜样形象”,以班级同学为榜样对象,能更好地控制过激行为。例如,我们班级的王斌同学(化名)就说自己面对让他很气愤的事情时,往往拖延到第二天再解决,这样就能够控制过激行为。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四支队伍的建设,实现全员育人,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中学应制订人才发展规划,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加强课堂教育、随机教育和实践教育,面向学生、贴近学生,这样的授课才符合要求,才受学生的欢迎。
2.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加强与发展
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教育的第一线,直接面向学生,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成效。提高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其专业化、职业化。并且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不断出台扶持措施,让这支队伍稳定成长起来。
3.教育管理队伍要不断深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中学教育管理岗位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必须有管理育人的理念,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切实落实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并且让每一位教职工在工作中落实这一理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多方共同参与,达到德育共识
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较为封闭、单一,缺乏对社会实践与环境育人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没有充分建立起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互动关系。新形势下要不断改革传统工作模式,特别要充分调动校外的各种资源。达成德育的共识。德育共识既包括人们对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及其重要性的共识,又包括其内容与性质方面的共识。应形成一种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大家普遍认同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既遵守社会公共生活的起码道德准则,又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并要求社会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与高校道德教育保持一致。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来说,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第一任务就是“传道”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很注重道德的培养。试想如果一个道德败坏的人我们怎样相信他为社会做贡献呢?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走上讲台之前都要为“传道”做准备,通过对学校的德育实践的探索从中学到方法,那么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你的学生终将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只是让每个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成人”。 何荣杰在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再认识中认为从事课堂教学的专业教师,要把新兴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德育教育中来,这些新的德育方法的加入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以及增加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玉琴.对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探讨.
[2]王娅娜.根据初中学生特点探索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
[3]郑波,赵传生.试论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吴飞.21世纪我国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走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