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德育论文 >
初中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9-05-13 23:42:31
初中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数学教学大纲对德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
关键词:思想品质  品德  数学教学  学生
一、课题的提出
响应我市推举的学科德育精品课程,让我们意识到德育不再是思品课、历史课,也不再是班主任的工作,已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新课程背景下,高度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已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教学大纲对德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
二、课题的界定:
1.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中学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情境等,在适当时机,插入德育教育,从不同的侧面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真正做到教育德才相结合和相互促进。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现在的初中生不是90后就是00后,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形成了任性、自私、做错事就为自己开脱、缺少责任感、缺少集体意识,甚至顶撞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直接的说教已经没有什么见效。数学教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一部分,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的题材,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思想,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加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德育赋予数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教学实际,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我们教师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标的理念,深入落实新课标的四维目标,使德育回归到应有的核心地位。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教师个人的素质是德育渗透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治学态度等都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学科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
3.整合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使我校数学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的渗透。
六、课题的研究内容
1.用我国光辉的数学史、数学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
古往今来,我国数学有着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从九章算术到陈氏定理都是极具说服力的史料,都可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勤奋自强的思想教育。与初中数学内容相关的内容有:祖冲之的“圆周率”,杨辉的“杨辉三角”,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九章算术中有关方程的篇章等。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材中很多,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引用有关的史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有效的。
2.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渗透德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时,结合课本中的“读一读”中的“巧测河宽”,向学生介绍早在1805 年,拿破仑率领大军与反法联军在莱茵河两岸激战,拿破仑想使炮弹准确的落到对方的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但直接测量是不可能的,拿破仑急中生智,巧妙地利用了“三角形全等”,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利用书本上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系他人,形成浓厚的集体主义观念
    在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时,采用小组记分的形式,让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的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4.利用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数学的解题过程可以不唯一但它的答案是唯一的,往往因为不小心的一个小数点或一个符号而全盘皆输。很多学生考试考砸不是因为不会做,更多是看错或算错题,数学需要一个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样生活中也需要严谨的态度。数学中的结论不是模棱两可的,数学语言也是周密严谨的,是就是,非就非,这种客观公正的性能使学生追求诚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唾弃社会上的弄虚作假、浮夸等不良之风。
5.利用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青年学生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古今数学家的崇高思想和光辉业绩,能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振兴中华、开创未来的崇高理想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有利于造就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初中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三角函数、函数与图象这些内容把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广泛汲取与中学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策略研究的先进经验,收集处理各种资料,把握中学德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策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调研等,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你的影响,你自己的收获。
3.个案研究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进行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展过程,得出结论,形成案例。
4.行动研究法:根据提出的构想,制订具体的计划实施研究,发现和归纳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反思和总结,对构想进行修订和完善,推动实验的进一步深入。
5.互动教学研究法。选择711、7122、809、810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余八年级班级作为对照班,在教学中选择一些典型的、可操作的内容进行研究。通过通过教师指导、师生间的相互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目标。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成员及分工
组长:赵芙华(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收集一些实验数据,总结研究中的成绩与不足,撰写相关论文。)
组员:郦建科、吴伟慧、周功飞(负责一些调查、实践工作,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共同合作完成本次课题研究。)
   (二)本课题共用时一年零六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9-----2014.3)
    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手段,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组内分工,明确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4-----2015.3)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重组、教学设计的精心预想、教学环节的弹性控制、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来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学与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发动教师更好地记录发生在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案例,进入探索实践研究状态。逐步实施,一月一小结,要注重课题的指导与督查,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指导调整。
具体实施方案:
1.开展多种活动,严格规范研究程序。定期召开研究会议。启动研究后,共召开课题组成员正式会议4次,不定期召开非正式会议。及时发现课题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每月确立1个典型课例和上课的老师,课堂组成员听课,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情况、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三维目标的落实。每次上课均确定主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知识体系划分为四个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均从前述的几个方面展开,并注重对比。
3.每月对实施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课后随机调查,听取学生现在在课堂上的想法,自己想怎样参与课堂上的学习,问清学生的心理需要,掌握的动态,分析形势共有的认识,为研究提供依据参考。发放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详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4.开展初步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分析写好典型的案例,课堂观察,调查报告,及时分析总结,运用已掌握的策略上好研究课。
  • 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存在问题
在课题的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共撰写二篇论文和一个主题报告以及一节诸暨市精品德育课。其中“剖析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误区”获诸暨市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雨随春风润百花 ——浅谈德育何如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获诸暨市教科室学科论文三等奖;并在中学德育90学时培训中作让学与育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的主题报告,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学生的言行规范了,教师的师德有了一定水准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我们就感到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把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不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巧用素材:就数学教材而言,其中蕴含着许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德育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是显性的,我们只需在原有基础上发挥就可展现出德育教育内容;而有的是隐形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全面把握教学结构、深刻理解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深挖德育因素并巧妙地在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
  2. 自然渗透: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即在具体落实知、情、意、行的过程中不要硬灌输,给人强加的感觉;而应巧引导,给人以美的享受。并符合教师课堂教学的规律,符合学生接受新知的规律,符合学生认识提高的规律,符合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规律。
  3. 学生实际:生活中学生是有差异的,年龄的差异、学习的差异、行为的差异、家庭环境的差异……所有这些给我们的德育教学带来难度,但也给我们的提高带来了机会,给我们提供素材。只有在充分分清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才能体现德育渗透的意义和实现德育渗透的最高境界。
存在的问题:
1.关于数学史内容在教学中多数师生并不重视,难以引起共鸣;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难以做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3.数学德育教学的评价难以把握
今后的改进:
1.课题选择范围要小,要有较强的操作性;
2.课题来源于课堂教学和教育中的困惑;
3.课题小组任务分配要明确,计划要具体。
 
参考文献
[1]张克泉.浅谈如何挖掘身边的课题学习素材[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10):24-26
[2]叶亚美.找准切入点 提高有效性:对学案教学中情景研讨的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4):18-20
[3]段林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6期
[4]王影.浅析农村小学德育教学[J]才智,2011年14期
[5]樊晓婷.育人以立德为本[N]阳泉日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