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种凄凉,十分沉醉 ——浅议悲情之美及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发布时间:2019-03-25 15:14:45
一种凄凉,十分沉醉
——浅议悲情之美及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有一种美,它使人柔肠寸断却又余香满口;有一种美,它也许不能激起我们面对壮美事物油然而生的昂扬情绪,却让我们永远保持对于优美事物微妙韵味的敏锐感知;有一种美,它并不惊天动地却能刻骨铭心;有一种美,它看似黯然然而这黯然中别有一种销魂滋味——是的,这就是悲情,带着忧郁与感伤的悲情之美,它就像一声轻轻的叹息,貌似消极,却润物细无声般深入心扉,带给个体心灵以澄澈的生命感悟,让我们在悲情的洗礼中更接近自我以及生命的本质。悲情之美渗透在每一个生命的每一段历程中,从童年时期隐约的孤独到成年之后莫可名状的伤感与惆怅,这种悲情成为古今中外文人笔下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吟咏对象和审美客体,与中学语文教学同样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本文拟就悲情之美以及悲情之美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略述一二,以期廓清认知,并对中学语文相关内容的教学有所指导。
何谓悲情?正如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代尔在罗马的废墟中所写:“那是给痛苦以抚慰的同情,把健康与宁静轻轻唤醒,多么悦耳…忧郁之神啊,你的音乐多么甜蜜!”,本文所探讨的悲情是指人的忧郁、悲伤、痛苦的情怀,是一种柔性的美。人生失意,愿望与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喟叹是悲情,所谓“此事古难全”。从生活中的生离死别、爱情受挫、考试失志到个人人生理想的失落、个体追求的不可得到,凡此种种,均在此列。然而人生中也同样难免这样的时刻:无所追寻,亦无所谓失去,但却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惆怅孤独与空虚萦怀,挥之不去。亦即诗家所谓“闲愁”。正如纳兰性德词中所言“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也如贺铸词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数此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这些对于生命流逝对于美好瞬间流逝的微细感知与哀叹,也让人产生“流水落花春去也”般难以自持的惆怅,也是悲情体验之一。悲情是一种感伤情怀的柔性之美,它蕴含的是人与自然、现实、历史的矛盾,个体有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矛盾,于此相对应的,美学中有另外一种表现冲突与毁灭、抗争与拼搏的刚性之美——悲剧。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一种社会冲突,正如恩格斯所言,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正义但是暂时弱小的一方,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发生冲突,正义的要求不可能实现,总是遭到挫折、失败、牺牲与毁灭,这样就构成了悲剧。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还表现抗争与拼搏,其中蕴含着巨大而又动人心魄的力量感,是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悲剧与悲情都表现矛盾和失落及其后产生的“悲”感,但是笔者所探讨的“悲情”更倾向于生命个体内部的失落体验,而悲剧不同于悲情,悲剧不是自我感伤,不是轻轻地喟叹,不是默默流泪,悲剧是带着崇高和悲壮感的抗争,更多表现的是社会冲突,是悲剧主体的受难与挣扎以及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如果说悲情作为一种柔性的美,让审美主体感到心灵的纯净、澄澈,是对自身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和清醒,那么悲剧则是一种刚性、坚韧和深沉的美,让审美主体感到震撼、兴奋,并由此而产生巨大的力量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并且与中学生心灵更为切合和贴近的,自然是作为柔性体验的“悲情之美”。
如上所述,悲情是由于人生失意或孤独、流逝所引起的忧郁、惆怅、痛苦和伤感情绪,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的这种种情绪所引起的“悲”是强烈的痛感,与沮丧相联系,是一种消极的生命体验,既如此,“美”又从何而谈?因此,“以悲为美”是有条件的。动力心理学有这样的观点:一切不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快乐,反之,一切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也就是说,即使是最痛苦的消极情绪,只要能被自由畅通的表达出来并得到理解和疏导,那么由此就可能产生快乐。所以人能够沉醉于种种凄凉情绪并从中得到快乐亦不足为怪。人生失意、孤独、伤感所产生的忧郁悲伤,都是愿望受到阻碍或者挫折的结果,是一种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深切的去体验和感受这种痛苦,这种体验和感受本身又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使痛苦得以发散,使郁结的情绪畅快淋漓的发泄出来,就会产生一种快乐。肉体的发散和宣泄只是情绪的消极宣泄,并不能产生美,只有艺术才能达到深切的感受和体验,达到理解和超越,才能“以悲为美”。
叔本华和尼采时代的浪漫诗人曾经热烈的崇拜和歌颂忧郁,在“空中一片沉寂,只有蝙蝠发出短促尖细的叫声,拍翼翱翔”时,诗人们披着深黑如夜色的斗篷,垂下眼睛,漫步在一个乡村教堂的墓地,游荡在荒凉的山村,或者是孤寂的林间小道,,回味着已然逝去的爱情,吟咏哀伤的诗句,在叹息中追寻那些不幸而遥远的往事的影子,这样的时刻可以从中感到一种令人愉快的美。英国诗人雪莱认为:“最甜美的诗歌就是那些诉说最忧伤思想的诗歌”,诗人自有诗人的睿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锦瑟,以其朦胧然而又无比诱人的伤感情绪使多少读者唏嘘落泪,这样的悲情,在审美主体的内心体验中,未尝不别有一番甜蜜滋味。“那逝去的一切,在回忆中都将变成甜美”,的确,悲情之所以能成为“美”,是因为悲情体验的主体在体验的过程中即已达到了理解和超越,并且在理解和超越之后对于人生的认识渐臻化境,正如美国作家露意莎·梅·奥尔柯特在作品小妇人中说到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的诗歌散发轻倩浪漫的悲情;“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散文流淌的是所得非所求的苦闷悲情;“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屈原的离骚述说着千古不变孤独者永恒的悲情;“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吟咏着生命中蒙昧却又生生不息的哀伤的悲情。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悲情”之作举不胜举,这些关乎悲情的作品无疑带给读者美的熏陶,并且几乎都是历久而不衰的经典篇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初识愁滋味”的中学少年。故此,悲情之美与中学语文教学有着天然不可割舍的联系。
感悟悲情之美,对于中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意义非凡。“诗言情”,而诗中之情大抵属于悲情。孔子曾说,“诗可以怨”,肯定了艺术家可以在诗文中抒发自己的愤懑与愁苦。“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乐府古辞悲歌行同样证实诗歌的本质是对于悲情的抒发。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正是诗人的悲情体验造就了诗歌的不朽,而作为后代读者的中学生则在这些充满悲情之美的诗文中品味生命的苦痛和哀伤,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悲情之美在古代诗文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此对于中学语文而言,引导学生感悟悲情之美,理解和懂得生命中这些难以承受的哀痛,无疑对古诗文的教学会有极大帮助。古代诗文美则美矣,毕竟与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有很大距离,语言理解方面也存在不小的障碍,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有普遍畏难情绪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从“通情”的角度出发,挖掘出诗文中“悲情”的古今共通之处,从人性深处寻找生命的共鸣与理解,将学生自己生命中类似的悲情体验加入到古诗文的理解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期待,也许古诗文的教学会因此别开天地。
另外,将这种“悲情”的审美体验贯穿于作文教学,可以以此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摆脱写作的枯涩和失真状态。时代发展日趋迅疾,“现代化”进程催逼着一切生命在高度压力之下紧张运转,“少年不识愁滋味”已经成为历史。在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作为少年和青年的中学生也已过早品尝到诸如孤独、苦闷、伤感、失落等诸多消极情绪。学习压力过大使他们本渴求自由和快乐的心灵不堪重负,于是转而从友谊甚至爱情中寻求解脱,但中学生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注定了他们在情感关系中需索多于付出,所以极易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受挫感,由此产生悲观失落情绪。中学生本处于多思善感的年龄,对于“悲情”体验极易引起共鸣,生活乐趣的被剥夺、不被理解的孤独、对于自由和爱情等的渴求在严苛现实中的不可实现,凡此种种使学生本身便时时处于“悲情”的生命体验之中。“我手写我心”,这种儿童与成人过渡、蜕变之中的成长之痛,必将在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强烈的情绪之下自然生出宣泄的欲望,所以“悲情”体验是中学教师不可不挖掘的真实而又极具价值和深度的写作素材。中学生反感空洞教化充满虚伪道学气息题材的写作,普遍不擅长枯燥的论说文章,所以对于更接近中学生心理和生活真实的“悲情”审美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加以谨慎挖掘和合理利用,引导学生将这种充满“悲情”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转化,使之进入作文,定然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创作激情,并且还天然具备写作应有的真实性和思考的深度,何乐而不为之?
对于“悲情之美”的体验更有助于丰富心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惆怅隶属于善良,关于伤感和哀愁的悲情体验能让生命个体内心更加丰富柔软。“人生苦短”,懂得生命有其自身局限,处事便不至于陷入偏执;感悟到美好事物包括生命本身的短暂易逝,自然会更懂得珍惜;体会过“求而不得”的苦恼,便知道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天然差距,面对失败也不至于过分沮丧。所以无论阅读体验也好,写作宣泄也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悲情之美”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同时在这“一种凄凉”中得到“十分沉醉”,未尝不可营造一片别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张法.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夏承焘等. 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