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美术论文 >
初中美术论文: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9-05-15 16:15:47
初中美术论文: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教学改革浪潮风起云涌,在大力推进中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即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在探索新的教育形势下,中学美术教学工作有了新思路、新途径、探索美育工作的新方法,创建了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一、激发学生广泛的美术学习兴趣是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一节课、一年、甚至终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以新激趣。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对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新意,同时,要搜集与课堂教学有关作品、教具、先进的教学方法等。如:7年级上册画表情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长相特点,让学生上台表演各种表情,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了兴趣,特别是长得特别有特色的学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下一步的探究合作奠定了基础。
  以情激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美术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初步确立了世界观和人生观,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去拨动学习后的“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
  以美激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生活学习之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使学生能体验到美。学生能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课堂中合作式的学习是关键
  美术新课程中明确提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如何探究合作这一环节作为关键。
  科学分组。合作要有一定量的合作伙伴。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试着将4~5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其中安排1~2名优生,2名中等生,2名差生,使每一个小组的成员桌椅摆放在一起,学生坐在一起,形成一个小集体,使学生间的距离接近了、感情增强了。一个阶段过后,重新划分小组,使得全班不同层的学生都能得到交流。
  课堂合作。在学生创作之前,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充分的探讨创作作品的艺术特点,抓住作品的规律,共同分析创作手法、分析异同,为创作奠定基础。如在设计与生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在学校附近常见的标志,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充分的展开讨论标志的特点,每个小组讨论结束后,选定一名发言人,表述自己所在小组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根据各小组代表的结果总结出全班的讨论结果:简洁、明了、注意色彩的搭配,全班达成共识,形成统一,这样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课后帮助。教学实践证明,上完一节课后,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达到优秀、或百分之百掌握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之间的合作就要延续到课后,安排每一小组的组长让优生帮助差生,或者是教师也参与到课后的合作中来,提供一些资料或示范,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身是重点
  学生是创作的主体,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原则,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以下方法去创作。
  观察比较法。作为初中学生,学生的观察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自觉地、自主地观察事物、分析异同。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的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用自身的体验进行绘画就会水到渠成。
  临创结合法。学生在参考临摹美术作品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将自已的创意与临摹作品结合起来,可以增删、缩放、变化等处理,形成新的画面,同时大胆用色,依照创意表现。
  鼓励想象画。初中学生思想渐趋成熟,想象丰富,充满幻想和梦想。因此,我们在研究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的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排除一切外来干扰,用心去看心中的画、去构思心中的画,然后把自己心中的画表现在画纸上。每个学生想象不同,表现的内容就各具特色。在教学贺卡的制作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创新,设计出有创意的贺卡,色彩斑瓓、形式万千,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帮助学生大胆地表现是激励。
  在美术课程深入改革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对学生的评价和展示学生的作品结合起来,给学生以激励作用。
  在课堂上展览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看中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在学生创作完之后,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己同学的作品,同学们都愿意去看,特别是不同组别的学生,他们能做出比较,能够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在展览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作品优点。
  学生走上讲台“教”。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老师讲、学生惟命是从。我们在研究实验中,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技巧,使自己的作品被同学们更好地去评价优缺点。
  学生评价代替教师评价。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多采用教师评价作品,我们在研究实验的过程中采取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互评和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出学生的优缺点、给学生以鼓励。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充满对美术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加入到评价中去,引导学生评价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结构。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美术创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尤其是部分中差生在美术课堂上的突出表现,使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师生间情感交流多了,鼓励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开阔了艺术的视野。
  美术课新教学模式的全面性,成功之处归于课堂教学的创新,它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使差生不断提高。学生们不再为不会而羞于表现,教师们也不再因学生不画而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