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初中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4-17 09:58:57
初中生物论文:初中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面,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浅谈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衣与生物
    我们所穿衣服的材料来自于很多生物,例如棉花。在农业生产中,棉农一般喷洒农药以治棉铃虫,然而农药的危害巨大,因此,当我们学完食物网之后,就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来代替农药治虫,改善环境,提高效率。
一、食与生物
造成南橘北枳的原因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影响同一品种生物的生活品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的维生素与人类的坏血、脚气病等有很大的关系。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口腔中会有甜味,这是因为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开始被口腔消化为麦芽糖。不吃早饭,上课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营养物质提供能量。长期饮用纯净水不科学是因为纯净水中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营养失调;长期不饮完,易有细菌,危害健康。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胆汁分泌过少(胆囊炎、肝炎)。白萝卜裸露在地面上的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青菜需要较多氮肥,甘薯、马铃薯等根茎植物需要较多钾肥。糖拌番茄或腌黄瓜时出水的原因是植物细胞周围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昼夜温差大的地方西瓜较甜生物原因是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有机物消耗越少,因而,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与有机物的积累。果蔬放在冰箱中贮藏的原因是温度较低时呼吸作用较弱,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流失。植物松土的原因是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给根葱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入已安电灯的地窖还需点蜡烛是因为地窖常年无光,贮藏在地窖中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点蜡烛是为了验证地窖中是否缺氧,若蜡烛熄灭,则说明地窖中缺氧。萝卜存放时间较长会空心是因为萝卜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萝卜就空心了。水稻晒干后入仓的原因是若未晒干,则有利于呼吸作用,水稻容易腐烂发霉。
一、住与生物
    树木在我们的国土上被大面积地种植,可是由于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树木被不断地砍伐,或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当我们学了食物网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那么人类将直接或间接地缺少食物来源,最终将走向死亡。因此,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的环境。
一、行与生物
    很多同学喜欢旅游,喜欢欣赏美景,然而生活中的环境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学完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之后,我们可以知道,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平时的生活中,力争成为环保小卫士。
    此外,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健康也息息相关,例如: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的原因是鼻中有纤毛和粘膜可以阻挡灰尘,血管可以温热空气。痰的形成是由于病毒和细菌等被气管中的粘液粘住。吃东西时说话会呛是因为会厌软骨在食物进入咽时,会将气管的通道堵住。
总之,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学小课堂上反映的是多姿多彩的大社会。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的最新发展,使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生物学知识拖动社会和谐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以我在教学中也利用了这个原理,以下是我利用生产或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1、选在阴雨天,温度低。把幼苗去掉部分枝叶,减少蒸腾带土移植要防止根毛损伤。
1.选在阴天的原因是为了减少日晒造成植物水份的过多损失。最好在雨过后,这样土壤里含有较多的水分。
2)带土移植是为了保持植物根部不受损伤,如果去掉泥土,那么许多须根会被损坏,影响到植物的吸水,这样很容易枯萎。
3)剪去枝叶是为了保持植物水份的散失。
以上措施是为了保证移苗成活率,所以课下学生去实践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2、蔬菜大棚的塑料棚、草毡等都是为了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适当的昼夜温差能提高作物产量,从光合作用角度解释大棚栽种作物经常需要通风的原理。
白天温度高,光照强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夜晚不进行光合作用,温度低,有利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适当昼夜温差利于有机物积累,提高作物产量;大棚里栽种作物时经常需要通风,原因是由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适当通风有利于补充大棚内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夜间通风利于造成一定昼夜温差。
3、如在阴雨天要对作物及时排涝,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以上是我在实践中对教学的应用,要把实践与理论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学生在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易于接受。
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上传: 王清     更新时间:2012-5-16 16:35:42
 
1、鸭为什么不孵蛋?
野鸭会孵蛋,而家鸭不会孵蛋。原来,野生的鸟类(除了杜鹃等少数以外)生了蛋,都得自己孵化,不这样,它就不能繁衍后代,在自然选择中会被淘汰。而家鸭不会孵蛋,是人工饲养的结果。因为,人们养鸭子,目的是吃蛋和吃肉,鸭子要多产蛋,就得缩短它的孵蛋期。人们不断选择产蛋多的野鸭,只让它产蛋,而不让它孵蛋,这样一代代加以培育,经过变异和遗传,最后形成了家鸭不会孵蛋的习性。
 
2、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证明生物体内有一座奇妙的“生物钟”,指挥着生物的行为。生物的节律周期是这种生物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大自然的光照、气温、湿度、气压、潮汐等各种因素不断影响下,生理上不断调节,逐渐形成了生物的昼夜和季节性的节律。鸡的“生物钟”藏在哪里呢?最近,日本科学家对鸡进行研究和试验,第一次发现和证实了:鸡的“生物钟”长在鸡的松果体细胞里。松果体在大脑和小脑之间,是一个松果形状的小内分泌器官。一到黑夜,它就分泌出一种叫黑色紧张素的激素,来抑制鸡的活动。如果给鸡埋上装有黑色紧张素的胶囊,鸡就入睡了。
 
3、蚊子在黑暗中是怎样找到人的呢?
蚊子找人的奥秘是很复杂的。科学家发现蚊子的起飞和停落,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系。人和动物呼吸的时候,要呼出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可以刺激蚊脑中的“飞动命令中枢”。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了,蚊子飞动的次数也增加,可能是这个“命令中枢”指挥着蚊子沿着二氧化碳气味的散发方向来找到人或者动物的。
 
4、蚊子爱叮哪些人呢?
通常,蚊子爱叮穿黑衣服的人,爱叮平时出汗多、又不爱洗澡的人,爱叮皮肤娇嫩的儿童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蚊子头部长有一对复眼,它可以识别物体的轮廓,还可以区别不同的颜色和光线的强弱。蚊子大多喜欢弱光,黑暗或者强光它都讨厌。你穿上白衣服的时候,反射的光比较强,对蚊子就有驱赶作用。相反,你穿了黑色衣服以后,光线比较暗,很适合蚊子的视觉习惯,被蚊子叮咬的机会就多啦。
蚊子头部和腿上长有触角和刚毛,这些都起着传感器的作用,也是蚊子察觉周围世界的器官。它们对温度、温度、气流、汗液等都很敏感,能接收外界的许多信息。平时出汗多、又不爱洗澡的人,皮肤上粘有一种酸性的氨基酚和盐类,蚊子凭着这种气味“导航”飞去叮人。儿童的皮肤很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也容易被蚊子察觉到。当你走动或摇扇乘凉的时候,所产生的气流对蚊子的传感器是一种威胁,它不敢飞近身旁。如果你静坐或睡觉的时候,蚊子很少感受到这种威胁,知道外界没有干扰,就飞落到你的身上,来个突然袭击。
一定要记住会叮人的全是雌蚊。雄蚊的口器已经退化,下颚短小细弱,不会叮人,它们靠吸取花蜜和植物汁液为生。
 
5、你讨厌苍蝇,一看到苍蝇,就会拿起书本或者报纸去拍打,刚拍下去,苍蝇就飞快地逃跑啦!它随即在另一个地方停下来“示威”。你再次去拍打,仍旧打不到它。用苍蝇网拍拍打,十有八九就能把苍蝇打死。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有些昆虫的“皮肤”,上面长有很多细毛,叫做感觉毛。在它们停留的瞬间,这些感觉毛既能“品尝”脚下佳肴的滋味,又能对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流作出及时的反应。苍蝇也是在这种感觉毛的帮助下,察觉周围的动静,大显飞翔逃跑本领的。你用书本和报纸去拍打,会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气流,苍蝇身上的感觉毛能灵敏地察觉到,很快地溜跑了。可是,你用网眼蝇拍去拍打就不同了,气流通过小网眼向上跑,使蝇拍下面的气流压力不会突然增大,这就减小了气流对感觉毛的震动。这样,苍蝇来不及逃遁,就被打死了。
 
6、蟑螂几乎是全人类的公敌,那么怎样对付蟑螂呢?
利用蟑螂爱吃香甜食物的习性,用一只小口径长颈玻璃瓶,瓶内放些香甜食物,瓶口涂上芝麻油,蟑螂进入瓶内,因为瓶壁很滑,爬出来就困难了。利用蟑螂爱钻缝隙的习性,用一个纸盒,盖上开有一些缝隙,盒内涂上粘胶,撒些新鲜面包屑,让蟑螂钻进去偷吃而被粘住。利用蟑螂喜欢在硬物上刮去背部污垢的习性,在房间角落撒些硬而带锐棱的硅藻土,蟑螂到那里去擦刮身体的时候,表面的那层蜡油会擦掉过多,结果,蟑螂体内的水分大量散失,脱水而死。还可以用干扰蟑螂对外界震动感受的方法去扑灭它,比如一见到蟑螂,立即用嘴发出“嘘”的声音,然后迅速去拍打,就比较容易把它打死。也可用化学药物对付蟑螂。在蟑螂栖息和活动的场所,喷洒千分之五的敌敌畏,或万分之三的溴氰菊酯、硼酸粉等,或者放几片蟑螂片,就能杀死蟑螂。有种叫“灭蟑灵”的拟除虫菊脂杀虫剂,曾经在海运局的货轮、油轮和长江客轮的厨房内试用,六十立方米的舱内喷药液三百毫升,蟑螂立即兴奋骚动,爬出倒毙。有些昏而不死的,在一天后死了,个别顽强的也活不过五天。
 
7、一切生物的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米蛀虫吃的是干谷物,为什么不会干渴而死呢?
原来,粮食中都含有糖、脂肪等营养物质,米蛀虫吃了米粒以后,在体内经过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过程,首先分解糖,释放出氧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分子经过化学反应后结合成为水,叫做代谢水。这是米蛀虫体内的一种特殊水源,能够起到水分的补偿作用。米蛀虫这种生理上的特殊功能可大哩!它能够把一百克的脂肪,变成一百零七克的水。米蛀虫在生活中,自己能不断制造出水来,于是就拚命蛀食米粒,消化大米,吸收其中的养料,然后转化成更多的水分。许许多多大米就这样被米蛀虫蛀食了。
 
8、当你把藕掰断或吃生藕的时候,就会从藕茎里拉出长长的藕丝。采莲曲中的“折藕爱连丝”,成语中的“藕断丝连”,说的都是折不断的藕丝。为什么藕断后丝仍相连呢?
藕是莲的地下茎,叫做根状茎。在整个莲的身体里,其实不只是藕中有丝,其他部分,比如叶、叶柄、花梗和莲蓬折断以后,也都有丝相连着。原来,植物生长的时候,需要有运送水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的系统。植物的运输系统,主要是导管,它是一些空心的筒形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导管内壁细胞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球形的、环形的、梯形的、星形的、网形的等等。这样看,导管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藕茎里用来输送水分的导管内壁上有一层叫次生壁的组织,形成环形和螺旋形的花纹,有维护导管的作用。其中,螺旋形花纹的木质纤维素,具有一定的弹性,藕或花梗被折断的时候,螺纹导管在一定程度上会象弹簧似的被拉长而不断,这样就能抽出十多厘米长或者更长的丝来啦。
 
9、为什么甘薯适宜熟吃,却不宜生吃?
甘薯除含水分、糖类和维生素以外,主要成分是淀粉。生甘薯的淀粉粒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膜,你生吃的时候,淀粉酶就很难跟淀粉接触,没法把它水解,胃肠不能很好消化,只能吸收一些糖分和维生素。这样,几乎所有的淀粉都被浪费了。甘薯蒸熟或烤熟以后,包在淀粉粒外面的膜破裂了,你吃的时候,淀粉酶就能够充分地跟淀粉发生作用,生成麦芽糖,味道比生甘薯更甜。甘薯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胡萝卜、白箩卜、冬瓜、南瓜、黄瓜等等,而且还含有一般谷物所没有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
 
10、玉米与健康
玉米一向是人们推崇的粮食作物,产量高,又富有营养。玉米籽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它们有助于人体里脂肪和胆固醇的正常代谢,能预防动脉硬化症的发生。常吃玉米油,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玉米中含有大量的镁,能促使血管舒张,肠壁蠕动,胆汁分泌和体内废物的排泄。令人感兴趣的是,多吃玉米,还有助于减少癌病的发生。墨西哥、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以玉米为主食,癌症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11、玉米籽粒行数为什么多数都成双行呢?
玉米品种很多。籽粒纵行有八到十行的,有十四到二十行的,甚至有多到二十四、二十六行的,大多是偶数。籽粒也有不同的颜色,有玉白、金黄色的,有桔红、浅棕色的,甚至有蓝紫色的,或在同一个玉米穗上籽粒就有几种颜色的。玉米籽粒行数为什么多数都成双行呢?原来,玉米雌穗的主轴上长有许多成对、纵行排列的雌小穗,每个雌小穗有两朵小花,一朵是不孕花,不结实;另一朵是可孕花,能够结实。这样,果穗上的纵列行就成了双数。
 
12、每当蚕豆花开和成熟的时节,你可能听说过,有些人竟会患上一种奇怪的蚕豆病。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蚕豆及其花粉中间,有一种叫“变态反应原”的物质;对它过敏的人,只要吃了蚕豆,或者在田间吸进了一些蚕豆的花粉,就会引起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抽筋等症状。为什么有的人会过敏呢?原来,各种营养成分进入消化道以后,人体里都有相应的酶进行消化,比如唾液里的淀粉酶把淀粉变成麦芽糖,蛋白酶把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等等。如果人体里没有水解蚕豆中“变态反应原”物质的酶,这种物质就不能被人体消化,从而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各种中毒症状。
 
13、你听说过吗,植物散发的芳香,不仅能杀死细菌,保护自己,抵御病害,还能够为人们防病和治病哩!
我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利用花的香味了。那时候,宫廷和民间盛行熏香,用香汤沐浴,用香球、香囊挂在庭园里,利用花香来驱虫,来调节人的心情。端午节,民间有一种风俗,在家门口悬挂艾叶,这是由于艾叶散发的芳香气味,使人提神醒脑,对周围空气有消毒、杀菌作用。用艾叶提炼的艾油,有消炎、杀菌、抗疟、驱蛔虫和止血等作用。现代科学的研究证明,植物除了能分泌杀菌素以外,杉树、松树、枞树、桉树等还能散发出一种芳香的萜烯类气态物质〔萜tiē〕,比如松节油、薄荷油等都是含有萜的物质。这类物质被吸进人的肺里以后,可以刺激人的某些器官,起着消炎、利尿和加快呼吸器官纤毛运动的作用。人们吸进花香以后,传到神经系统,能起抑制或兴奋作用,可以活跃或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14、蝉为什么要“唱歌”?“歌声”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蝉的鼻子和嘴巴长在哪儿?蝉是益虫还是害虫?
蝉的“歌声”不是用嘴巴唱出来的,而是通过空气的振动弹敲出来的,蝉只能算是一个出色的“鼓手”。雄蝉腹部第一节的两侧长有两个小孔穴,叫共振室,上面各覆有一片盖板,孔穴里有一层带皱褶的薄膜,叫做声鼓。孔穴里还有音响板和通风管等。在气温升高的时候,雄蝉腹部的肌肉收缩微微颤动,扯动声鼓,振动空气,颤音在褶膜里扩大,再从音响板反弹回来,音量变得更大,盖板张开的时候,“鼓声”就传扬开啦。
蝉声是同类相互联络的“信息”。蝉不是聋子,它的听觉器官长在腹部第二节附近,象一条丝一样的薄膜叫做鼓膜,上面布满了灵敏的感觉细胞。蝉发出的鼓声传到同类的听觉器官上,再把信号传到脑子里,同伴就听到声音了。有趣的是,不同类的蝉,鼓声似乎相似,由于发出的鼓声频率各有不同,它们之间虽然近在咫尺,也是听而不闻的。你观察知了(或蝗虫、蟋蟀等)的头部,会发现它没有鼻孔。
那么,它用什么呼吸呢?再仔细瞧瞧知了的胸部和腹部两侧有一行排列整齐的小孔,这是气门,共有十对,两对位于胸部,八对位于腹部。当知了的腹部扩张吸气的时候,前四对气门张开,后六对气门关闭;当腹部压缩呼气的时候,前四对气门关闭,后六对气门张开。就这样,知了的胸腹部一张一闭地进行呼吸。
知了用头部下面的针样的嘴巴插到树的枝干里,刺吸植物汁液维持生命。雌蝉交配以后,还用它矛头状的产卵器插入幼嫩树枝的木质部里产卵,一插就是一个洞,在一个枝条上往往插成许多小洞。蝉产卵以后,再用口器把树枝的下部刺破一圈韧皮部,使树枝上部得不到水分和养料,最后就枯死啦,一刮风枯枝就落到了地上。几星期以后,蝉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就死去了。卵经过孵化成若虫,钻进泥土里,开始过漫长的地下生活。它们在地下吸取树根的汁液为生,少则二三年,多到十七年,在地下住够了,才爬出地面,然后“金蝉脱壳”,羽化成蝉。蝉的一生对植物有害,是树木的破坏者。六十年代初,南美洲曾发生过一次蝉灾,使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簇簇蜡黄的枯枝败叶。后来,引进了一种食蝉鸟,才控制了灾害的蔓延。
蝉可入药,是有用的一面。蝉蜕是若虫蜕的壳,性寒味甘,有散风热、宣肺气、透疹、镇痉的功效;蝉花是若虫被真菌寄生而死、在尸体上长出的棒形菌体,有镇静、抗惊厥的功能。
如果论蝉的功过,应该说是害多利少。可是,你似乎被它那种一技之长的鸣声蒙蔽了,反而有点偏爱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