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 >
初中生物论文: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19-04-17 10:35:52
初中生物论文: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索
作者:吕水林
  摘要:针对初中生物教育,通过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方式,在教学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在此主要结合初中生物实验案例,探究初中生物问题式学习的教学,其过程先运用情境让学生开启问题,再发动学生自主讨论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实验结果(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物;问题式学习;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基于实验展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人们为了研究或证明某一事物而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关于初中生物的分组实验可分为两种,分布是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运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探索精神,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实验进行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积极的进行思考,分工合作,手脑并用,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过程中智能被进一步开发,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根据实际的情况,我对于生物实验中如何开展基于问题式学习进行了多种的尝试,本次运用初中生物“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实验教学环境中运用的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来说明。
  一、运用情境设置,使学生主动发问
  提出问题,是探索的第一步,是怀疑精神的起点,是创造的起点。如果没有问题,便无法拥有创造性。此处所说的问题,并非是普通教学课堂上所说的问题,而是指在实验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创造情境,为的是教师能够采取合适的措施,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全身心的投入。在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验的过程进行完全按照教材中方案进行。而实验结束后,学生提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如:教材中的相关因素有三个,但是对照性实验只设立了两组,没有说服力;唾液的浓度是否影响淀粉的分解;部分同学实验操作不当,水浴时间过短,但是实验最终现象不变,由此引发了问题,温度对于唾液的作用是否有影响等问题。通过教材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进一步对实验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
  二、实验源于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发动学生主体性,自主讨论解决问题
  这一阶段是“基于问题式学习”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让学生自己选择和提出课题,去解决前一阶段教材中实验不完善而提出的问题。围绕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准备、操作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感觉,全程以学生为主体,处于主动自觉的地位。
  在本案例中,在教材实验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出几个问题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分组,将相同问题的学生分在一组,让每组学生进行讨论设计补充实验解决相关问题。若有学生有几个问题,让学生选择最有兴趣的一个问题去加入小组。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讨论研究时,教师作为合作者和指导者,深入各组了解学生的实验过程,对于操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实验操作有序顺利的进行。在进行的过程当中,教师当提供一些相关资料供学生翻阅。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都很投入,每个人都进行了实际操作,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养成了积极解决问题,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针对以上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设计了三组实验进行探究。结果第一组实验后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由于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一支试管,但实验的结论却更有说服力。第二组实验后得出结论:馒头变甜是因为淀粉分解,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物质是唾液。唾液的浓度对淀粉的分解速度有影响。等量的馒头碎屑在同样时间内,若加入低浓度唾液,则淀粉分解速度变慢,分解的淀粉量减少。第三组实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常温及超低温试管中滴加碘液后部分变蓝;低温和高温试管中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据此,学生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甜是由于淀粉被分解,而使淀粉分解的是唾液。温度对唾液的作用有影响,温度过低或过高,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下降。
  2.对于实验结果一同归纳,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关于第三组实验,实际情况与学生操作最后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此时遇到了之前没有估计会发生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经过科学合理的调整之后,进行重新实验,得出了正确结论,最终结果与实际相符。由于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成长环境及操作能力不同,在最后落实实验操作时,也会各有不同,有些学生操作实验能力较强,可以独立完成相关实验,而有些学生则无法做到,需要同学及老师的帮助,引导他们完成。在第三组实验中,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教师不同,与教材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为了验证对错,学生自行做了实验结论分析,说明了自行设计的实验是否成功,以及理由是什么,针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对于实验操作中的不足,自行总结纠正,并在老师的协助下重新改良完善了实验。在这一过程之中,有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交流,也会有老师的补充完善,也有老师对学生质疑,学生反过来对老师质疑的过程,形成学生间,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老师不再是权威的化身,师生之间有更为民主和和谐的新关系。通过平等沟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三、结语
  在生物教学当中,运用基于问题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实验过程,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质疑精神。围绕观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补充实验,完善教材相关实验,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对于实验结论进行总结,对于与实际结论有所不同的实验,教师辅助学生进行改进完善,得出正确结论。围绕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质疑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生物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范以洋: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2年 第67期
  [2]付勇辉: 生物教学中开展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3年第10期
  [3]窦玉敏:生物教学的问题教学法,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24期
  [4]蒋金良:浅谈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之改进[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06期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物论文:关于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生物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