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运用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09 12:07:58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运用的几点思考
当前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热点,在中学数学课堂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利用课件极大的促进了数学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树立辩证观点、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课件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必将与原有的教学结构内容方法诸因素产生不同的矛盾,同时过分的依赖计算机教学对教学也会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课件的辅助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优用、巧用课件应是热点中的热点。但是,在校内外所听的多媒体公开课来看,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效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我以为其一是教师对课件的地位及其作用认识不够,其二是教师在如何应用课件上很迷茫。现对目前的中学数学课件现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目前初中数学课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过高估计了课件的作用,急于求成.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能推出教师。因此,对执教者来说分量颇重、机会难得,他会从教案的设计手段的应用上力求精致。作为目前最为先进的课件必然是首选之列。要挑选教学内容时就已在绞尽脑汁能否用多媒体,能即上,不能则更换内容,大有本末倒置之感。这一点在所听的公开课中可见一斑,这些课无一例外都采用了课件并且绝大多数公开课,从引入到教学内容甚至练习,由始至终开机亮屏,完全违背了课件的初衷。
2.辅助教学成了替代教学.使用课件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效的,但计算机不是人,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上的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事实上,由于计算机承担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机械的工作,如一些板书等,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投入到引到学生的思维中去。
3.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我们有可能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使教学的效果更显著。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并没有利用现代化技术突破陈旧的传递式的教学设计,只是由“人灌”变成了“机灌”,不仅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过多追求数学课件的趣味性新颖性,忽视了教学功能
计算机固然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数学课,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若同时呈现信息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一些数学课件中,包装华丽,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令人眼花缭乱,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展览。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
5.重课件的制作水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多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刺激性强,频繁的使用使学生应接不暇,他带来的负面效应比传统教学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多数教师在利用数学课件时只重视它的工具性功能,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技术化,而忽视了教学的人文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另外,他们以追求效率为主要目标,追求课堂容量,利用计算机快速出题,快速解答、快速评价反馈等功能,更有甚者教师用计算机代替学生解答,把本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内容制成课件,用以演示播放。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减少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压抑了学生的解题灵感。在这样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只体会到科技的无穷魅力,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6.利用计算机展示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忽视了揭示过程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面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一些多媒体课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把一切问题都直观化形象化。这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揭示思维过程,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如在进行函数y=ax2教学时,教师在课件中做出a值变化时图像的变化,教学时可先向学生演示a取正数时的图像,然后让学生判断a取负值时图像的形状,学生经过归纳、猜想、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后,教师再做演示,其效果显然比直接演示更好。
针对上述问题,要充分合理的利用数学课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遵循数学课件自身的规律、数学学科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课件应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二、数学课件在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1.因课制宜的原则
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需要课件,有些教学内容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或者传统方式加上投影幻灯片等方式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就不必采用多媒体课件;若传统教学方式不能突破教学难点,可利用课件达到目的。例如在函数y=ax(a>0且a≠1)中的a取不同的值时的性质进行讨论,要描点做出不同的图像,费时费力,若在课件中设计出输入不同的a值,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的图像,就可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2.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另一方面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如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信息迅速、图像直观的特点,把高度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另外,多媒体课件也可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数学“实验室”。能再现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亲历发现过程,从数学现象中去发现数学规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极限概念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感到很抽象,若利用计算机演示进行割圆的过程来提示极限概念产生的原理,比传统的讲解和简单的模型演示,学生更易理解。
3.运动和变化的原则
在数学中有很多内容与运动和变化有关,可以说,运动变化是数学的灵魂。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缺乏有效的手段处理这类问题,因而往往是教学中的难点,而课件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平移、旋转、对称、割补等都需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处理,这种直观的演示对学生研究运动规律效果颇佳。
4.开放性与交互式原则
所谓开放性一是对学生开放,课件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探索思维,二是对大多数教师开放,教学过程应便于推广使用,三是开放的题目教学,开放题的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所谓交互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课件能不断的给学生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计算机----学生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目前,大多数课件课件缺乏交互性,教师往往用一个课件贯穿整个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虽然上课比以前精彩多了,学生的兴趣也高了,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少了,这是应当注意的地方。计算机应成为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一个桥梁,而不能成为妨碍教学双方进行交流的“第三者”。
三、对数学课件在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鉴于以上的认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怎样适量选用课件手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要有选择性
课件固然有其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在教学中选用必须针对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有的放矢。作为教师应对教材中适合课件的内容进行精选,比如初中代数中的函数图像和性质,几何中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三角函数及圆中的一些内容都是课件的好素材,此外,一些数形结合的习题也适合课件。
2注意辅助性
有些教师在运用课件过程中,过分夸大其功用,从引入开始到教学内容,到练习,到练习答案,全由多媒体显现。教师几乎不动用课本学生基本不接触教材,一切都跟着媒体转,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利用课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切忌“黑板搬家”,利用课件还应注意不能整堂课充满影视画面,应该看到过分热闹的画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喧宾夺主。因此,课件应强调其辅助性,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程度,它只能辅助教师的教,不能辅助学生的学。如数学例题的讲解,教师不可能知道所有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单靠媒体显然不能预料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因此,有些必要的分析归纳过程和运算推理过程,还应通过板书或板演充分的暴露给学生。使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辅助的作用,以确保学生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合理推理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步发展。
3.注意必要性
课件可以通过动画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模拟演示逼真的现象和过程,提供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运用课件时,最好不要将它与普通的媒体(如小黑板、幻灯片)等同用之,要注意运用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的,其他媒体无法呈现的,现场演示条件不足的,介入课件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例如球的体积的教学中,对球体积的推导,若以做实验进行说明,时间长、不方便,但若所做实验录成录像播放,或用动画制作成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可以将这一难点顺利化解。
对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现在学校里最时髦的词是“杜郎口模式”,最流行的话是“课改了没有”。每个人都挂在嘴上,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流行,难道我们只是在赶时髦?还有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与研究。现就结合本人的课改实践,谈几点看法。
看法一:教师的认识跟不上。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要使课程改革的措施、方案、目标落到实处,关键就在于教师。但由于管理的问题、决策的问题、评价的问题等原因,教师普遍有职业倦怠感:既不钻研现代教育理论,也不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你大谈课改,我沿袭“传统工艺”,你要开放课堂,我就放手不管。既没有尝试课改的热情,也没有实践课改的信心,更谈不上教育的幸福感。
看法二:课堂流于形式。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大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大部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没有必要展示的问题,也在积极展示。相反有些需要讨论的问题,有些需要拓展、挖掘的内容,却只给不到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就草草收场。
看法三: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课堂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知识味”,不能把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甚至表演课。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看法四: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从学习方式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知识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否容易被动学习,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我们说,设计得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相反,如果在发现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或活动的组织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在课改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课堂上是不是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看法五: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看法六: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听课者大饱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痕迹;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造成课上到中途而无法进行,只好在旁边配个“助教”;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的讲课老师手足无措,致使课件只能成为一种点缀,甚至成为累赘。以上事实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看法七:教师不能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现在的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但学生活动时,教师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或摆弄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实际上,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小组讨论的时侯,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看法八: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有的教师以为,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的环节,每节课都要分小组活动,都要有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的步骤,只要是新课程倡导的方法都要一一展示,这样面面俱到,就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教师来说,要体现自己解惑的水平,关键是你敢不敢暴露学生的困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有不同意见吗?”“谁想说,请大胆地站起来!”“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这些具有亲和力的话语,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以上只是本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但不论怎么说,新课程改革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处理好师生关系,真正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