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新课改下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3-25 19:29:56
浅谈新课改下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戴兴玲
【摘要】“教”与“学”的问题是普通学校教育问题中的主旋律,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篇章。从课程改革所走过的历史步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已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它的变革呼唤着教师“教”的转变。在“教”的活动中,教学模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学生“学”的方式,影响着“学”的结果和“教”的效果。所以,音乐课堂教学要以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目标出发,本论文主要从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课堂 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如何把握好、实践好新课程理念呢?
1、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诸如从乐谱和音符人手的识谱训练,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等。这种理性的、枯燥的机械操练,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类学习是必然的。正确的途径应该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
2、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激发兴趣、愉悦审美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音乐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能给人以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技术教育,导致音乐教学既枯燥乏味又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到完善。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明确音乐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我们的任务不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鼓励、培养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快乐,并对音乐产生兴趣,让他们每次都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和愉悦体验。记得有一次布置学生写对音乐课的体会时,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最盼望星期三,那有我最喜欢的音乐课,老师的微笑从身边走过,像一缕春风轻轻爱抚着花朵,像一阵雨露悄悄解开了疑惑,我们陶醉在迷人的音乐中,接受着美的熏陶……”“原来音乐课也可以这样让我留恋,我对音乐本不怎么感兴趣,总认为自己缺少音乐细胞,而如今,我却在期盼着每个星期仅一次的那节属于我们的快乐课……”,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激发兴趣,愉悦审美,这样的音乐课一定会受到喜欢音乐的高中生的欢迎。
3、鼓励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并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想像力
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 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虽然,作为一个学科,音乐某些规律性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但音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像力去再创造。,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教学方式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而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
二、高中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原则
1、情感性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强烈、更能深入人的感情世界。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因此,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审美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体全身心投入情感的体验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激发其情感动力。只有当教师把真情实感倾注到音乐之中,才能感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之中,从而进入学习音乐的最佳状态。因此,音乐教学要牢牢抓住情感因素,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不断提高学生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
2、体验性原则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艺术不能容忍说教。所以,音乐教学要尊重学生以自己体验的方式学习音乐,要关注、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尽量要少,而且不要总是试图诠释音乐,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应以描述性为主,目的是创设审美情境,渲染艺术氛围,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体验。良好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体现为各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造活动等,同时在相关的活动中融进音乐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中增强对音乐文化的了解。
3、愉悦性原则
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是教师上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实施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以便于教师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1.教学目标的构建
音乐课的目标是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设计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放在目标的首位,其他依次排列,三个层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完整的体现了对人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1)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有的教师往往把“目的”、“任务”当成“目标”,导致把一堂课的目标也要写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等,这些对的不明、错的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目标大而空,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评价的价值和具体的指导意义。可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表现程度要达到通过对某课的学习,能正确把握类似歌曲的演唱风格,进行同类歌曲的演唱。
(2)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首位
由于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对于音乐课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说,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从教育目标来说,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第一位的。
2、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对学科特点这个本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教学中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状况。比如,音乐本来就是最有感染力的艺术,结果为了各块的训练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忘却情感体验,一味地进行技术操练,从而使音乐教学显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改变音乐的这种教学状况,更好地把握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呢?
-
贯通审美意识,突出学科特点
音乐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教育,而不是纯粹的技能训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因此,音乐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使他们了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素质并能全面提高。音乐教学必须牢牢抓住审美感受这根主线。
(2)突出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的具体做法要因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而定,不存在固定的模式,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围绕重点来进行,以体验为主,通过演唱、演奏、表演、表现等便于学生参与的活动,来突出重点。
根据教学原理和学生心理状态,突破难点的方法一般多采用分散难点或先扫清障碍,集中解决难点,以保证重点知识的学习。如将理论问题具体化,分出层次,由浅人深,由感性到理性;对—抽象内容形象化,使之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水平;对于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难点,可突出主要因素并降低非主要因素的难度,或者将多个因素分散,各个击破;对于知识跨度大的,可用有关的“中介”知识作铺垫;对容易混淆的内容,可利用横向比较,找出相近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与联系。
3、音乐课堂教法建议
(1)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地融入各个教学实践环节中。
在音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问题上,常有些不正确的观点与做法:将识谱、歌唱、奏乐等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视为评价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的标尺;反之,片面理解音乐课程教学的人文性,略识谱、歌唱、奏乐等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应该说,上述两种观点都是有所偏颇的。前者过于突出了音乐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忽略了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后者则忽略了音乐知识与技能本身就是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学生基础教育性质的基本要素这一学科事实。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将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渗透于多元音乐文化教学之中,贯通于各个教学环节之间。此外,教师在教授乐理知识以及进行识谱、歌唱、奏乐训练时,有必要创造一个与教学单元主题相符的音乐风格与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情感状态中学习识谱,学习基本的歌唱与奏乐的技巧。
-
音乐学习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利用多种途径与方式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欣赏体验音乐时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迅速地感染上音乐作品的情绪色彩。如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了几幅中国的山水画和琵琶、笛子、箫、二胡等一些民族乐器,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话剧表演等。这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更好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增进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从而得到更高的审美享受。
-
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显其重要性。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有:发式谈话、演唱、演奏、表演、模仿、讨论、交流、领悟、尝试、识别、体验、感受、、图片演示、幻灯演示、影视及多种媒体演示等。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四、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
要建立一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体系,就要进行教学评价,即对教学效果的评判,它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做出客观的判断。所以,音乐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新课标规定音乐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和老师这两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讲解、知识的传授为主的观点,提倡、坚持以师生的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相互的情感交流,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高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总之,音乐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符合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因此,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探究式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陈亭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 陈晓青.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音乐教学的体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12)
[3]陈帼国.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08(10)
[4]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5]音乐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敬谱主编.中国音乐教育(2001-2003)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7]国,吴斌主编.200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等主编.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
[10]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1]孙卫民.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的“体验式学习”[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4)
[12]魏丹娇,陈志敏.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J].教育广角,2010,(11)
2、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结果同时也反映和暴露出当前我校学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品质上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是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在学习动机中,48.28%的学生是为了“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2.96%的学生学习是“迫于社会父母的压力”,1.97%的学生说是“没目的,得过且过”,只有46.8%的学生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在职业取向上,56.65%的学生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 ,16.26%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18.23%的学生选择“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只有8.87%的学生选择“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带有明显功利主义。调查中,关于“考试时,老师因故离开时你看见有人作弊,这时你会怎样做”,有48.28%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
(2)、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
调查表明,现在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利益”二字,现代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调查中,关于“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中,有31.53%的学生表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12.32%的学生表示“奉献与索取应该完全相等”。在问到用非正当手段能解决你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你会采用吗?有30.05%的学生表示“可能会”。而对于“面临生活困境而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获取钱财”的现象,你的看法是什么?有9.85%的学生表示“赞成,我也可能这样做”。调查还显示,目前少数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如在问到:你是不是一个“做错了事勇于承担,绝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25.62%的学生“视情况而定”,4.93%的学生回答“不是”。这些数据表明了道德实践资源短缺制约了道德水准整体提升。调查还表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大。在对当前道德生活状况的看法调查中,55.67%的学生认为“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不好”,11.33%的学生认为“完全认同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治理缺乏信心”。
(3)、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等已成为当今一些学生的通病。
3、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人特质。它包括个人的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是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内在因素。
二是家庭因素。中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发生长期的面对面的互动,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是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塑造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显得更有优势。学校教育具有正规、系统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基本理论的灌输,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培养思想品德的各种训练。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培养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而且学校教育有专业的老师,科学的教材并在学校这个专门的环境中集中、系统的进行,因此更具有科学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有新的要求,品德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的需求,学校与家庭比,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更灵敏,而且也能更及时地把握方向,更新内容,紧紧跟上时代的脉搏。
四是社会心理因素。当代中学生时刻受着各种大、小气候的影响。这种种大、小气候主要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大众传媒和舆论的影响。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渠道便利畅通,每天都沐浴在信息之雨中。而大量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和舆论来传播的,因此大众传媒和舆论已经成了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校园是八面来风。各种社会风气、社会潮流一阵阵地涌向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他们去看、去听、去比较、去鉴别、去模仿或摒弃,这个过程就是在社会风气吹动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学生们虽然身在校园,但是眼睛却已经开始密切关注着社会,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为参照物来调整自己的品行。
3、校风、班风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良好的校风对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如同适宜的水温条件对于正在萌芽的种子一样重要。另外,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等等大部分活动都是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的,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班级这个环境中度过,因此班级是他们的主要的活动空间,班风对他们当然也很重要。
4、同龄群体的影响。同龄群体包括同龄朋友和同学。美国心理学家阿希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就与该群体融为一体了。当他独自一人时,他可以以一种十分冷静和明朗的态度看待某一事物,但是,一旦置身于某一群体而且该群体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时,他就不再单独地依赖自己的判断看待事物了。实践也证明,从众行为大量存在,尤其是朋友圈或其他同龄群体里,群体取向的压力是相当明显的,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孤立于群体而独行。 中学阶段是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奠基的关键时期。若在这一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失误和欠缺,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缺憾,并给社
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对策
由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工作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靠学校的努力,也要靠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制定和实施好德育工作的方案:
1、加大新课改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
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倾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如课堂教学应增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注意密切联系实际;要遵循学生认识、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和结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上适应新的需要。另外,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和沟通。学校尽管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社区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进行沟通,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常规联系,以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如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校必要的联系制度。二是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入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教育者再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增强德育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德育具有实践性,必须注重实践教育。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及成长成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全面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既极大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又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4、积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我们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的环境。一是文化部、公安部与当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管理力度,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二是主要教育网站要发挥主力
军的作用,开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育活动。三是要加强校园内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学校管理教育的功能,如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同学: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四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教育手段,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要理清新课改的工作思路,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勇于探索,积极构建新型德育体系,为学校德育的改进提供科学的理论,使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