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9-03-24 10:10:25
标题: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大悟县丰店镇中学 王卉
[摘要]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而诞生的网络教学,为当今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具有数字化、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而且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本文结合我的实践经验,从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初中语文教学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和信息载体,以其信息资源丰富、鲜活、翔实、充足等特点,正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凸现出独特的魅力。网络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学习,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学科,信息技术理所当然地全面渗入了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可使课文里的抽象文字变成形象、具体的画面,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网络媒体的运用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网络环境 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网络环境对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表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培育学生的精神情感都具有直接、间接的作用。美国心理学教授i·M·Keller认为,影响学生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4个:注意、相关、自信和满意。网络能提供丰富多彩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以及寓教于乐的多媒体动画,可以给学生多感官的信息刺激,增加语文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网络工具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感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从网络学习中获得满足与成就感。如教授山中访友一文时,我运用了Flash动画进行朗读,朗读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本已极富感染力,再加上一幅幅与课文内容配合得当的自然美景和美妙的天籁之音,学生们被深深地吸引,陶醉其间,以致听完之后强烈要求再欣赏一遍。我则趁此提出:“欣赏自然之景、聆听自然之声的同时,你感受到了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竞相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说看到参天的大树、欢快的小溪、纯洁的白云,听到清脆的鸟鸣、雄浑的瀑布,自己仿佛置身其中,闻到了花香、青草和风的味道,真是流连忘返;有的说感受到了古桥的默默无闻、云雀的纯洁善良和瀑布的无私奉献;有的则说,自己也好像与作者一样变成了一株参天大树,与大地融为一体,仿佛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多感官的刺激,同学们感到与大自然是那样的贴近,怎能不感受到作者那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又怎能不产生爱自然、爱生活的情感呢?
二、利用网络环境 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限制或某方面知识的欠缺等,对某些问题难以理解,而那往往正好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我们必须去关注和解决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网络教学直观形象,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功能,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就可以就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如讲授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我就从网上下载沙漠冬季风光图片来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景象,把平日照的雪景图扫描进课件来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景观,再配上豪放、粗犷的琵琶曲十面埋伏。这样就把诗中边塞将士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形象把握住了,再进一步地体会诗人送朋友归京的惆怅之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教学重点。
三、利用网络环境 培养创造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不是仅仅聆听老师对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而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信息时代“超媒体”阅读就是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片、声音、动画、影片。阅读中学生有了问题,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在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味,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着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语文教学的核心。如端木蕻良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是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文章,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朗读,去体味。我用多媒体播放松花江上,并播映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片,以悲怆的音乐和悲惨的画面撞击学生的心灵,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回答说:“在此时,我的心已经悬到了半空,只有那一阵阵的酸痛。”是的,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他们多么希望能早日重返故园。于是,他们面对着东北土地发出誓言:“我要回去!”“我要战斗!”“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我让学生谈谈自己深受触动的词语和句子,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词语与句子。好多学生都提出了一些如“泛滥”“埋葬”等重要的词语及其他重要的句子。在精读品味中引导学生用“这是 的土地,因为这里有 ”的句式作批注。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化教学也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网络信息浩瀚无边,包罗万象,其中难免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一些称为“垃圾”的灰色信息、称为“毒品”的黄色信息夹杂其间。作为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要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要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断为语文教育开拓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
陈至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www.k12.com.cn
-
俞高敏:信息技术与语文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报告,www.k12.com.cn/teacher
3、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划时代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72.中学语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任务和策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