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初中英语论文 >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9-03-22 09:28:07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思考
传统的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解和传授语言。即使间或开展口语教学,亦偏重于只听不说或只说不听的单一畸形训练模式,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熟知语法、词汇和语言材料,口语发展能力却相当滞后,很可能除了能用最简单的应答和招呼语之外,难以用得体的语言来直接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即学生所接受的是“哑巴式英语”。八十年代后,各种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新兴教学方法不断生成和发展,促使了学生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现代口语教学注重以语言功能意念为纲,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际,侧重于说什么而不是怎么说。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通过课内外言语实践发展口语。这种模式体现交际法教学原则,学以致用,是广大教师正在探求的英语口语教学途径。围绕这一模式,结合亲身体验,笔者现就口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1. 阶段侧重,稳步发展
口语分主动口语(active oral speech)和被动口语(passive oral speech)。主动口语指的是“说”,是理解言语的吸收或输入过程,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被动口语指的是“听”,是理解言语的吸收或输入过程,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主动口语是在被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而形式上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由于口语能力呈阶段性渐进发展,因此,在一定阶段必须采用与其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并逐渐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初始阶段的活动主要在于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去发展听能; 到了高中,学生大都基本达到言语形成阶段,此时的口头表达则更为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形成之后,教师的输入难度也应相应提高。单就肯定评价而言,对于高中生可以多采用Very good/OK以外的其它表达。如:Well said/done/written! Marvelous! Excellent!等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他们已有的能力。譬如,新生刚入校,一方面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和好奇,同时还可能受自我展示的驱使,出现英语口语交际中想说而不敢说、想说好而说不好等矛盾心理。此时此刻,正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良好时机。利用寒暄、介绍、道歉、赞扬等技巧启发学生开口说话,鼓励他们该出“口”时就出口,可以尽早摆脱外语学习中的“沉默期”,促使口语能力的形成。事实上,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之后,如果能有效地运用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多数情况下可以保持交际的持续进行。当学生越来越多地生成外语时,他们的口头表达对其他同学也形成了自然的、可理解的输入。
2. 变换方式,趣化课堂
外语口语不能一听即通,流利说话的能力同样不可能与生俱来,也很难在教学中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输入、模仿、分析、记忆等各方面习得之后而自然形成,继而启动流利的话语。习得(Acquisition)即无意中获得,是口语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自觉的语法学习或认知学习。因此,口语教学中的每项活动、每个话题都必须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活动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口语其中一个常用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提问。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应当变换方式、适可而止; 提出的关键问题应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准备和讨论。除了“教师问、学生答”之外,还可采用“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或“讨论式问答”等模式实施课堂口语活动。譬如在谈及未来生活(Life in the Future)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采用类似以下独白:Can you imagine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tomorrow? When we do some shopping, we can merely stay at home waiting. If we are ill, we won’t have to go to a doctor or a nurse. Can you guess how?类似以上方式,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和提出问题;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如:求职(Jobs)、旅行(Travel)、急救(First Aid)、体育(Sports)等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活化为实际,让学生就其充分发表看法和见解,趣化口语教学。
3. 听说结合,坚持互动
人们反对象书本一样讲话,因此,不应将任何书面材料都直接用于口语训练之中。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穿插使用非正式言语,着力寻求以之相关的真实话题,鼓励和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适时开展互动(interaction)。讲授Computers单元之际,可联系学校准备增购电脑一事,让学生结合课文发表看法。学生很容易做出积极反应并就电脑的品牌、性能、价格等“出谋划策”;还可以将对话课与生活常识衔接,开展口语互动。如:学习高一Fire单元前,教师提出Can you cook? And what about your father?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the pan of oil catches fire as you are cooking? 等有关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给予“做饭有趣”、“注意火灾隐患”之类的阐述,甚至假设森林、饭店等公共场合出现火情安排学生之就“What to do” 询问老师或开展小组活动。类似口语活动的开展,学生听说能力给予培养的同时,生活经验得以充实,可谓一箭双雕。学习课本材料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复述、改编、续编等口语活动。比如拟定项链中的Mathilde还清债后时隔十年与老朋友再度相逢这一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讨论。面对这样的话题,学生七嘴八舌,口语有效锻炼的同时,创造力也得以充分培养。为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除了明显的语义错误需要及时纠正,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错。纠错中应注意礼貌策略,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善于捕捉表达中的闪光点,避免挫伤学生说的欲望。
4.分组活动,活化内容
语言学家认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坚持多开展小组口语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和焦虑感,做到畅所欲言。活动结构可以分两人组、多人组、男女组、正反方组等等,内容上可以结合教材或社会热点(如北京申办奥运会等)展开讨论或自由辩论。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谈得尽兴、听得过瘾,还可使课堂交际更加活跃、真实、自然。小组讨论中,可以是“舌战”型,也可以是“出谋划策”型,等等,注意变换方式和精选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其能。小组活动也可采用角色扮演、故事复述、“记者”采访、画面解说、即兴演讲等形式。小组发言中,可安排或推举一名“主席”或纠错人负责记录和指出错误,进行评价和总结。
5. 关注热点,优化训练
热点话题为人们所关注,是难得的真实口语材料。利用课前五分钟,借助自由谈话(Free talk)等形式,实施热点口语交际。每项活动一般都侧重一个特定的话题或情景,譬如:节日花絮、名人轶事、重大事件等等。学生还可通过Duty report; Say me, say you等话题,讲出身边的人和事。学校日常生活中,时常有留给老师向学生发布的信息,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权”,将影迅、假期、学术报告、社会活动等学生关注的热点及时告诉他们。比如:借体检这一活动,教师在课前将有关事项作以下阐述:Tomorrow morning, you’ll have a medical examination. Do not have breakfast before you have your blood tested. Do not drink anything. In a word, never input. I’ll be expecting you at 7 o’clock sharp at the gate of the hospital. Don’t be late. 讲完之后,还可就时间、地点、事件乃至input/sharp在此处的含义等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此时,学生唯恐答不上或听不懂,注意力特强,参与度极高。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可以顺势展开课堂口语活动。如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附近一声炮响,学生受惊的同时,教学过程受到干扰。教师倒可来一小“插曲”给学生压惊:Oh, it really sounded terrible. What was it? (Also an earthquake, as we felt the earth was shaking.)The earthquake is a disaster to the world, to us human beings, more or less.又如:某学生听课之中突然打了喷嚏,大家等待老师作出反应,教师索性就“喷嚏”展开叙述:Oh, that’s a sneeze. Haven’t you heard, boys and girls? By the way, better use a handkerchief when you sneeze. I wonder if you’ve got a cold. If so, put on more clothes and take some medicine。学生行为在此得到矫正的同时,教学过程得以充实。此外,教师还可顺手将眼前的茶杯、手表等物品作为教学媒介,巧妙地运用于交谈之中。在类似以上的口语设计中,不仅在教会学生如何说,更是在训练他们怎样去理解,去思考该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6.突出环境,营造氛围
长期以来,教师多注重的是营造课堂小环境方面,如背诵课文、朗读比赛等。加之受到母语环境的包围,这样的活动往往只是在课堂上昙花一现,学生的口语能力很难有效发展。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如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开辟英语活动周、英语角、英语广播等。同时,还可尽量活化教材,开展各种趣味活动。中学英语教材中,编排了不同类型的名著名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如果仅是就课论课,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结合项链(The Necklace)和威尼斯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课本剧,鼓励学生分小组自编自演,并在学生中产生评委就其表演进行颁奖和评价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提台词、编动作、借道具,相互切磋、精诚合作、争先恐后、全员参与,美育得以有机渗透,英语交际氛围给予自然营造。除了开展以上口语实践活动,我校还借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代表团来校访问之机,让学生参与接待外宾、担任翻译和导游,请外宾参加联欢、作学术报告或与学生直面交谈等。在每次活动之前,学生都急于想知道如何交际和接触。抓住这样的契机,我们给学生举办英美习俗、文化差异等专题讲座,学生听得投入就“What to do” 询问老师或开展小组活动。类似口语活动的开展,学生听说能力给予培养的同时,生活经验得以充实,可谓一箭双雕。学习课本材料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复述、改编、续编等口语活动。比如拟定项链中的Mathilde还清债后时隔十年与老朋友再度相逢这一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讨论。面对这样的话题,学生七嘴八舌,口语有效锻炼的同时,创造力也得以充分培养。为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除了明显的语义错误需要及时纠正,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错。纠错中应注意礼貌策略,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善于捕捉表达中的闪光点,避免挫伤学生说的欲望。
4.分组活动,活化内容
语言学家认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坚持多开展小组口语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和焦虑感,做到畅所欲言。活动结构可以分两人组、多人组、男女组、正反方组等等,内容上可以结合教材或社会热点(如北京申办奥运会等)展开讨论或自由辩论。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谈得尽兴、听得过瘾,还可使课堂交际更加活跃、真实、自然。小组讨论中,可以是“舌战”型,也可以是“出谋划策”型,等等,注意变换方式和精选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其能。小组活动也可采用角色扮演、故事复述、“记者”采访、画面解说、即兴演讲等形式。小组发言中,可安排或推举一名“主席”或纠错人负责记录和指出错误,进行评价和总结。
5. 关注热点,优化训练
热点话题为人们所关注,是难得的真实口语材料。利用课前五分钟,借助自由谈话(Free talk)等形式,实施热点口语交际。每项活动一般都侧重一个特定的话题或情景,譬如:节日花絮、名人轶事、重大事件等等。学生还可通过Duty report; Say me, say you等话题,讲出身边的人和事。学校日常生活中,时常有留给老师向学生发布的信息,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权”,将影迅、假期、学术报告、社会活动等学生关注的热点及时告诉他们。比如:借体检这一活动,教师在课前将有关事项作以下阐述:Tomorrow morning, you’ll have a medical examination. Do not have breakfast before you have your blood tested. Do not drink anything. In a word, never input. I’ll be expecting you at 7 o’clock sharp at the gate of the hospital. Don’t be late. 讲完之后,还可就时间、地点、事件乃至input/sharp在此处的含义等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此时,学生唯恐答不上或听不懂,注意力特强,参与度极高。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可以顺势展开课堂口语活动。如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附近一声炮响,学生受惊的同时,教学过程受到干扰。教师倒可来一小“插曲”给学生压惊:Oh, it really sounded terrible. What was it? (Also an earthquake, as we felt the earth was shaking.)The earthquake is a disaster to the world, to us human beings, more or less.又如:某学生听课之中突然打了喷嚏,大家等待老师作出反应,教师索性就“喷嚏”展开叙述:Oh, that’s a sneeze. Haven’t you heard, boys and girls? By the way, better use a handkerchief when you sneeze. I wonder if you’ve got a cold. If so, put on more clothes and take some medicine。学生行为在此得到矫正的同时,教学过程得以充实。此外,教师还可顺手将眼前的茶杯、手表等物品作为教学媒介,巧妙地运用于交谈之中。在类似以上的口语设计中,不仅在教会学生如何说,更是在训练他们怎样去理解,去思考该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6.突出环境,营造氛围
长期以来,教师多注重的是营造课堂小环境方面,如背诵课文、朗读比赛等。加之受到母语环境的包围,这样的活动往往只是在课堂上昙花一现,学生的口语能力很难有效发展。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如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开辟英语活动周、英语角、英语广播等。同时,还可尽量活化教材,开展各种趣味活动。中学英语教材中,编排了不同类型的名著名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反之,如果仅是就课论课,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结合项链(The Necklace)和威尼斯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课本剧,鼓励学生分小组自编自演,并在学生中产生评委就其表演进行颁奖和评价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提台词、编动作、借道具,相互切磋、精诚合作、争先恐后、全员参与,美育得以有机渗透,英语交际氛围给予自然营造。除了开展以上口语实践活动,我校还借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代表团来校访问之机,让学生参与接待外宾、担任翻译和导游,请外宾参加联欢、作学术报告或与学生直面交谈等。在每次活动之前,学生都急于想知道如何交际和接触。抓住这样的契机,我们给学生举办英美习俗、文化差异等专题讲座,学生听得投入
用得及时,英语口语水平受到外宾的好评。同时,当他们意识到所学的语言能有效切入实际时,情绪上的满足不言而喻。英语口语活动在校园掀起了一阵阵热旋风。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用武之地,并以此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7.因材施教,激活潜能
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基础、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各有不同,他们的学习兴趣、目的和动机亦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把握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如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交谈中应尽量回避父母话题; 对内向型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交谈中应从其感兴趣的简单话题入手,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各项口语活动; 对打算出国的学生,可主动与他们畅谈异国风情、文化习俗; 对家人或本人生病的学生,可询问原因、表达关爱和同情,等等。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口头交际能力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我国教学实际,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环境,还是应该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