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德育论文 >
“德育作业”——新课改下德育的有效载体    发布时间:2019-03-27 16:43:15
“德育作业”——新课改下德育的有效载体
项涨禹
[内容摘要]:
本文以德育作业为研究对象,从初中德育工作的层面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德育作业的尝试,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例,分五个层次进行论述。
第一层次阐述了“德育作业”的含义及特点。
第二层次论述了德育作业设计的五方面原则:1.实践性原则2.自主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合作性原则5.实效性原则6.隐蔽性原则。
第三层次论述了“德育作业”资源的开发:1.寻找“德育作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结合点2.寻找“德育作业”与其他各学科教学的结合点3.寻找“德育作业”与班主任工作结合点4.寻找“德育作业”与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的结合点5.寻找“德育作业”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6.寻找“德育作业”与重大节假日的结合点7.寻找“德育作业”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点。
第四层次探讨“德育作业”的实践教育效果:1.“德育作业”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平台2.“德育作业”成为家庭教育的向导3.“德育作业”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4.“德育作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合力。
第五层次阐述了实施“德育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1.“德育作业”要增强目标意识2.“德育作业”要布置清楚、适量、适度3.教师务必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4.德育作业内容要形成序列,建立“德育作业”题库5.要给学生留出展示和汇报的时间6.必须完善 “德育作业”立体评价的模式。
本文的论述围绕“‘德育作业’的含义及特点——‘德育作业’设计的原则——‘德育作业’资源的开发——‘德育作业’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现实意义——‘德育作业’实施中注意的问题——归纳重申论点”这条主线,整个论证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自己的体会认知到理性分析,最后水到渠成,重申论点。
[关键词]
德育作业    载体    设计    体会    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建平 对中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J].教师博览,2001(1):34-38
2、刘彦江  浅谈作业布置的六性 [J].教学与管理,2002(6):45
3、钟启泉,崔允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5
4、胡慧红 李桂芹  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0):8-9
[发表、获奖]
1、2007年7月获温州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2、2007年6月获龙湾区中小学优秀德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原文部分
 “德育作业”——新课改下德育的有效载体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一直是教育界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抛开学生身边实际的东西只注重用形式替代实效、说教替代体验、规范替代引导,德育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在新课改下,德育工作从哪里寻找教育的力量呢?而与此同时,在新课改的呼唤下,学科作业设计多元化,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形式展示学生学习、思考的结果,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巧,深受学生的欢迎。于是在新课改作业设计的启示下,我们试行在德育活动中推行“德育作业”。所谓“德育作业”就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以留作业的形式出现。它作为德育实践、德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就是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
作为全新的德育载体,“德育作业”抓住了时代的脉搏,释放了孩子的生命潜能,激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变被动为自主,变单一为多样,变乏味为有趣,变低效为高效,真正实现了“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德育作业”的设计的原则
怎样使“德育作业”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避免口号式、标签式的“空对空”的现象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性原则。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而且往往把握不足,也较容易忘记。因此通过社会调查、观察、访谈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德育的“感悟”。如思品课上教学热爱家乡后,布置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永昌堡、龙湾炮台、温州机场、滨海新区等,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布置学生访问身边的老干部、老红军、老教师等,更是可以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直接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萌发向他们学习的冲动,从而提高了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德育作业”布置的重要方面,对初中学生德育品质的锻炼和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此外,许多节庆日都有丰富的道德内涵,设计相应的“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大好时机。如2006年针对一年中62个具有教育意义的重大节假日,我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德育作业”,取得了较好的德育效果。
2.自主性原则。自主,指学生根据德育要求,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德育内容进行创造性地消化、吸收和运用。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德育作业”应力求多元化,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从而充分挖掘、开发学生潜在的多元智能。因此,在“德育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内容开放、形式自主、完成方法自主、完成时间灵活、检查评估方式开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培养自主精神。例如在学校环保教育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如下作业:
(1)爱阅读的你,不妨阅读几篇关于环保的文章。
(2)爱摘抄的你,不妨摘录几句环保的标语。
(3)爱写作的你,不妨以环保为主题创作诗文。
(4)爱绘画的你,不妨画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宣传画。
(5)爱唱歌的你,不妨编创环保的歌给大家听。
(6)爱讲故事的你,不妨给大家讲一个发人深省的环保故事。
(7)爱科学的你,不妨查查跟环保有关的节日有哪些。
(8)爱生活的你,不妨做一次小小的调查,了解你周围有哪些不环保的因素。
(9)爱探索的你,不妨为学校创建省绿色学校献计献策。
(10)爱实践的你,不妨认识几种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带给人类的益处。
以上十题,学生可灵活选题。不久,我们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作业:有的是硬笔书法作品,写着环保标语;有的是—幅环保画,主题鲜明;有的交了一盘磁带,里边录了自己的配乐诗朗诵或是创作并演唱的环保歌曲;有的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母亲河瓯江的万千气象;有的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并做了分类说明,有的是颇有深度的观察报告……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作业说明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兴趣浓厚、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勇于探索。长此以往,反复如是,德育又何愁达不到效果呢? 
3.多样性原则。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可以是思考,例如在教羚羊木雕这篇文章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我”和万芳的友谊;可以是谈心,通过“师生信箱”、“心理周记”等对师长或知已敞开心扉、说悄悄话;可以是议论,如引导学生就“面对八荣八耻,怎样做当代中学生”展开班级讨论;可以是实践,例如举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综合实践活动后,要求学生回家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加以完成巩固等等。
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样化的“德育作业”,增强了趣味性,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德育作业”质量,使其形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形成“在快乐中做,在做中乐学”的良性循环。同时,设计作业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有效参与活动,听、说、读、写、做、思互相配合、相互协作,提高学生完成“德育作业”的乐趣。
4.合作性原则。合作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合作学习不仅要完成德育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对集体、对生活的认同感、归属感,而这些感受最终将会升华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可以帮助、促进德育中的“弱势群体”,从而达到德育互补的效果,这一切都是在合作过程中萌发并形成的。
因此,我们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德育活动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经常设计一些只有合作(两两合作、小组合作、班级合作等)才能完成的德育作业。例如学校开展了野炊活动,我没有把它当成一次普通的活动,而是把加强合作和集体意识渗透其中。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并且决定东西等只能自己背,不用运输工具。在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就已合作起来,谁拿锅,谁背柴,谁带水,一一分配好。在路上,有的主动帮助落在后面的同学;有的两人、三人合作抬的;有的冲破组的局限,大组帮小组,强组帮弱组,充满了温馨。野炊开始后,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男同学帮女同学搭灶,女同学帮男同学炒菜……野炊结束了,有学生乱扔废物,学生们便互相提醒,主动把周围的杂物收拾干净。在活动后的作业中,学生体会最深的就是“团队和责任”,一次简单、平常的活动促成了学生德育水平的升华。
5.实效性原则。布置“德育作业”时不仅要讲究作业的数量、内容和形式,而且要在“精”、“实”、“效”上下功夫。所谓“精”就是少而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围绕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考虑,精要设计,统筹安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所谓“实”就是根据德育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实现有机结合,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所谓“效”就是注重作业的效率,就是在“精”和“实”的基础上的飞跃,应具有较强的效率性,必须系统地考虑年级、学期、星期、课时连贯性和一致性,切忌心血来潮、随意点题、时多时少、时有时无。如对热爱劳动的要求,七年级是做好值日生工作,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了八、九年级就要求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为社会服务。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再布置细致、连贯的德育作业,那就有“效”。支离破碎及不规范不完整的“德育作业”只能降低或失去“德育作业”应有的价值。
6.隐蔽性原则。隐蔽教育意图,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这不单是形式上的要求,更是指导思想上的要求。德育作业的实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当学生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完成作业任务时,这种作业是不成功的。在淡化“多教育”的角色意识的同时,强化学生完成任务的主体意识,乃是作业设计成败的关键。同时指导语的暗示性“意在言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品评“画外音”,从而付诸行动,这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有一项作业是:“为父母准备一次你亲手烹饪的晚餐,并设法使你的父母喜出望外”。如何能“喜出望外”?意味着要保密,学生在保密状态下筹备、操作晚餐,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时,学生端上饭菜,或太淡、或过咸,都无关紧要,这是多么不简单的“第一遭”,父母和孩子体验到的何止是天伦之乐。
二、“德育作业”资源的开发
在德育中,我们认为活动是生命,因此我们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布置“德育作业”,以增强德育的实效。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内外、校内外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开发“德育作业”的资源。
    1.寻找“德育作业”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结合点。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教育的一门课程,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培养良好品德起着导向作用。教师除了布置一些必要的知识性的书写作业以外,教师还可以布置许多活动性的作业,如社会调查、查资料和写小论文等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德育认识和水平。如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二框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德育作业”:(1)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2)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学生对这种非书面的作业比较新奇、喜欢,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也高了。七年级思想品德感悟青春,可以给学生布置“发挥你的想象,把自己所认识的青春展示给大家”的作业。   
2.寻找“德育作业”与其他各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作业之中。诸如观察事物,课外阅读,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演讲、表演、论辩等等,这类作用都决不是“作业本”这个载体容纳得下的,它的育人功效也是不能简单衡量的。因此,教师不但自身重视这类作业,而且要引导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这类作业,决不能视作“软任务”而“偷工减料”。综上所述,一言一蔽之,只有瞄准关键点,抓准着力点,选择结合点,抓住落脚点,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见到实效。如语文上最一课,通过讨论主题: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布置学生完成德育作业汉字美之调查,同时也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完成德育的内化与升华。
    3.寻找“德育作业”与班主任工作结合点。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实施本大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是本大纲的直接实施者,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地布置“德育作业”,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如学生情绪低落,可以布置德育作业“人怎样学会自我调节”,做好心理引导;如卫生意识差,可布置德育作业“假如每人都丢一个垃圾”的讨论会,增强他们的卫生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4.寻找“德育作业”与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的结合点。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自己周围,落实本大纲的各项任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如共青团组织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布置隐性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宣传,大显身手积极承担起采访,拍照,报道的任务,利用广播台、校园电视台、校园新闻发布会、校刊绿柳展示自我的风采。
5.寻找“德育作业”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过去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封闭式和独立式,成员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家长总认为把自己的子女关在家里做作业就是“好孩子”,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它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实际,通过开展“请爸爸、妈妈给我减负”、“老师、家长的一天”、“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等一系列讨论会,小调查、小实践的“德育作业”,他们走访了一些家长,了解当前的家教动态,采访优秀家长的成功经验,并写出了一些高质量的文章,为营造正确的家教氖围,提出了许多建议,然后发动家长在周末带他们到有科技风味的地方旅游、考察、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6.寻找“德育作业”与重大节假日的结合点。我们目前做的最多的是对一年中62个重大节假日进行统筹安排,抓住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德育作业,如4月15日正值全省防汛抗台日,我们就组织学生阅读台风知识读本,并统一观看电影超强台风;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就布置学生制订计划,每天坚持读书15分钟;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让学生讨论报纸上瑞安13岁女孩扶老太太过马路,在斑马线上被撞,命丧车轮的事故;5月7日是温州和平解放60周年的日子,提前让学生查找温州和平解放的材料,在午间进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7.寻找“德育作业”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点。社会是课堂,生活是教材。让学生们走出校门,接受社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学生,对社会形势民俗风情,家乡建设了解甚少,而且在人际交柱,团结合作,加强社会公德等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为此,我们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布置“德育作业”将他们推向社会,接触社会,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近到住宅小区、区府大楼、东海长堤、大罗山生态园。远到楠溪江、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十三军旧址、江心公园、世纪广场、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等地采访,结合考察、研究、比赛等,让学生们接受教导,学习社会知识,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交际能力,了解各种科学知识,发挥很强的自主自理能力和采访、拍照、写稿,让他们在这个社会大课堂中发挥小主人翁的作用,开拓视野,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增强环保观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升了德育水平。
三、“德育作业”的实践教育效果
1. 德育作业”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平台。以“德育作业”为载体,充分挖掘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德育资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把学生与生活拉近,让学生在亲近社会,与人沟通、交往的实践中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把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到生活中进行求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地热爱、珍惜生活,更好地促成自己个体的发展。如对七、八年级学生,每到周末,我们布置很少的学科作业,而采用“德育作业”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德育作业内容的设立定位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各种节日为家人、他人送上问候、祝福、温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爱心;为亲人与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与他人交流对事物的认识与看法;搜集相关资料等等。
2. 德育作业”成为家庭教育的向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通过“德育作业”的形式进一步拓宽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思路,增加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例如我们曾经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作业:1.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五个方面向父母说一说一学期你在学校学到了什么?2.临近期末,和父母探讨一下如何做好复习工作。3.向父母进行音、美、体等才艺展示。通过活动促进了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家长们也懂得了平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与孩子交流,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孩子,节省了家长探索的时间,少走了弯路。
3. 德育作业”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当代青少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缺乏理想,生活自理能力弱,不爱劳动,怕苦怕累,会花钱,自我意识强烈,不愿合作等。从人的社会化的理论分析,上述问题正是说明,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走向社会,在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缺乏一致并且有效的教育引导。“德育作业”是一种正确教育的载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逐渐让孩子能够拥有一颗健康而充满自信的心灵。通过平常小事,使学生们受到关爱、宽容、乐观、积极主动等情感体验和责任、义务的教育,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摒弃以往某些空洞、形式化的德育做法,在实践中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教育。例如:“我为社区清洁‘牛皮藓’”和“清洁小区楼道,让环境更美丽”等作业,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因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产生自豪感,在实践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4.“德育作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合力。“德育作业”在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上,为社会创建了一个可以“窥视”的窗口。例如:温州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原则上不得早于8:00组织学生上课,并且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针对这一精神,布置学生与家长在校园网论坛上进行讨论。通过这样一个窗口,把家庭和社会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来。同时学生通过“德育作业”,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家长看了也很高兴,一个家长在评价中写到地说:“通过德育作业,接触了社会,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孩子的思想好象一下子成熟了许多。”还有些个家长在评价中写到地说:“通过作业评价,我真正认识了我的孩子,也让我们沟通比以前顺畅了”。这样,取得了学生家长对“德育作业”和家长评价的配合和支持,就形成了一种教育的合力。
四、实施“德育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德育作业”使学生受益匪浅,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德育作业”要增强目标意识。教师在布置“德育作业”时要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安排,使“德育作业”真正发挥育人的功效。如在一次“如何面对一张废纸“的德育作业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有的则认为“反正不是自己扔的,与我无关”,有的却认为“应该弯弯腰捡起来”,面对学生的众说纷纭,教师要有目标意识,明确引导。
2.“德育作业”要布置清楚、适量、适度。清晰而有条理的任务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实施,切忌大而空,模棱两可的作业。“德育作业”要适量,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同时教师应该控制好作业的难度,不要让学生去做力不能及的事;否则学生会产生厌烦甚至逃避心理,那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3.教师务必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初中生能力有限,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必须为他们完成任务提供适当且必要的帮助,保持其参与并完成“德育作业”的积极性。
4.德育作业内容要形成序列,建立“德育作业”题库。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系统性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提炼出系统性的德育作业内容,使学生通过对行为习惯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馈、自我监督,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同时建立“德育作业”题库,避免布置作业“德育作业”的随意性,也为别的学校开展“德育作业”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5.要给学生留出展示和汇报的时间。学生花了很多心血完成一项任务,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他们会感到非常失落,以后会丧失完成任务的动机,所以必须创设展示和汇报的机会。
6.必须完善 “德育作业”立体评价的模式。呈现农村初中“德育作业”评价方式,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认识初中“德育作业”评价的特点,采用“‘老师精评——学生再评——家长复评——档案袋终评’的四步立体式评价”,发挥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世界,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总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德育作业”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改变以往某些空洞、形式化的德育做法,通过平常小事,使广大青少年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它为德育活动撑起了一片新天空。当然,“德育作业”只是德育工作的一种载体、形式,不能囊括德育工作的全部。它最终能发挥多大的效益,取决于执行过程中操作的方法与技巧,它的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待于我们的探索。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礼仪教育与中职德育教育
下一篇:如何转化高中学生思想落后观念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