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美术论文 >
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电脑美术课程教材分析与课程定位    发布时间:2019-03-27 15:37:37
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电脑美术课程教材分析与课程定位
 
电脑美术课程的开设无疑是高中美术课程的一大进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早在十年前电脑就已在社会上广泛应用于美术方面,但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一直无缘接触和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在人们面前始终呈现的是一张蒙眬和神秘的面孔。新课程改革把电脑美术以选修模块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了解数字时代借助电脑而产生的新美术的面貌,实在是高中美术课程的一大进步,让我们的课堂更贴近生活,也更贴近科技,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知识需要,弥补了高中美术课程在这一方面的空白。我开设这一模块的刚开始两年都因选报的学生人数太多(五个模块同时开设,每个班都有大半的学生选报电脑美术。)而不得不每班限额报名,又因教学条件限制,不得不通过抽签来强行压缩了一部分学生。可见电脑美术在学生当中受迎的程度,也体现了学生对审美与科技的需求和热爱。
在新课程标准刚开始实施时,我就对这一模块进行思考和实践,当时教材还没出版,市面也很少这方面的资料,基本上是一些从计算机软件学习的角度出发编缉的书,只能起到软件学习的参考意义,但我们的课程毕竞是美术而不是计算机,我只好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自编教学计划和内容,然而电脑美术课程该如何开设,如何定位,侧重点该在哪呢?这些问题一直的缠绕着我,在教学当中不断地思考和调整课堂内容,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思路开始清晰,确定了电脑美术课程的本位是美术,电脑作为工具辅助,课程是运用多媒体辅助为手段来学习美术知识。随后各种版本的电脑美术教材出版,我又被到迷惑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及教学思路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介绍现今计算机应用在美术方面的各种表现能力和特殊效果为出发点来按排课程内容,内容全面丰富,涉及的各种软件都成为课程内容。为此本人对电脑美术课程进行了重新思考,对于现行各种版本的教材有了以下的想法:教材内容丰富,介绍全面,根据高中美术课时及模块开设安排,教材可以作为学生很好课外读本,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电脑在美术方面的创作能力及应用,但不能成为课堂教材。原因如下:
1、既然是电脑美术就必然要用到电脑的知识,高中学生对电脑的了解程度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熟悉。我开设电脑美术课程已有两年多时间,从我的学生中可以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对电脑非常熟悉,这些学生因为家里有电脑,而且个人又比较喜欢电脑,因此对于电脑的基本操作不存在问题,甚至对一些软件的使用已达到一定程度。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电脑是很陌生,连一些基本的电脑知识也不大了解。其实也并不奇怪,小学、初中的电脑课都是很少,学到的东西也不会很多,一般只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层面,对我们课程所涉及到的软件绝大多数是空白的,因此这会造成学习电脑美术的一定困难。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实在的东西,就须从电脑基本的知识入手,如果按教材,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三课神奇的三维世界——建设3D立体空间我们就得花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果要达到这一课的主题活动要求:在老师指导下,用3D软件为2008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比赛场馆的造型。至少也要耗上十多节课来完成,这样一个学期就只能学这一课了,其实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能达到这个水平也已是相当不错。
2、课时有限。普通高中美术课的时间为每周一节,除去节假日和考试占用的时间,一学期也就大概十七、八节课左右,我们知道电脑的学习操作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因此,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及完成作业,学生一个学期能弄清楚一个软件并可以灵活运用来完成作业已是很难得。我上课时曾经试过要让学生掌握PHOTOSHOP的钢笔工具及完成勾图作业就用了两节课,效果还不是很好,因为学生要掌控好节点并不容易。
3、精力有限。普通高中学生毕竟是以高考为目标,用在选修上的时间和精力就算有兴趣也是有限的,因此,课程只能是以课堂为主,课余时间能用上的机会不大,按课时量我们只能以引入门为授课目标,
4、教材课程内容只作简单介绍,跨度很大,没有具体操作介绍,乍一看让人眼花缭乱,但仔细一看却什么也没看着,对学生只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而没有实际指导作用,体现不出新课程改革“下马观花”的精神,对于老师的课程设计也没指导意义,因此要上好这门课的老师还必须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重编教材,这样现在的教材就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5、教材侧重于电脑软件效果与及使用介绍,不能体现以美术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更多的象是一门计算机应用于美术的学科,这跟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理念有所区别。学过美术专业的人都会知道,电脑只是一种工具,其本质和画笔没多大区别,只是在表现性能上有所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好坏关键都在于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内在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是关键所在了。这也是为何电脑美术课须由美术老师来上而不能由计算机老师上的缘故。
根据以上几点,也许会有人以为我在批判教材了,其实不然,也许教材会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新课程改革的教材都有一个特点,无论哪一个模块内容量都是相当大的,如果一成不变地按照教材来上课都会碰到很大的难题,这就是为什么会把新课程改革比喻成“越野车”的原因了。不管什么情况下,教材都希望能起到启示和参考作用,因此教材内容容量和跨度会比较大,同时新课程又非常提倡各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发当地美术资源,研发校本课程,这样就可以使得课程变得实际有效,更贴近学生,也就更适应于各种条件不同的地区。因此,在这里我想提出的是电脑美术课程不能依赖教材,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自己地区或学校的实际,如模块开设、选修安排、课时设置及当地美术资源情况等来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要建立合用的校本课程,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电脑美术的开设有何意义,目的是什么?该如何定位?作为美术老师我曾充满信心地构想过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来达到熏陶学生情操、掌握表现技能、通过美育培养兴趣等等美好的想法,但当我面对一些有天赋的学生非常喜爱美术并想发展成为专业时遭到了来自家长的极力反对而不得不放弃,理由是:读美术有什么前途,除了当老师、开个画廊什么的还能干什么呢?我哑然;当我面对高二学生因为想报考美术专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时,遭到了课任老师的狠狠批评,理由是:你这样会影响你的文化课成绩,想考美术等到高三临考前强化训练一下就行了!我无奈;当我面对一些自以为跟得上潮流,社会流行什么就跟什么结果弄得不伦不类的学生或朋友,我伤悲。当我面对一些家庭花了昂贵的费用来装修,虽然用料一流,但效果却强差人意,我婉惜。当面对一些报道或专业人士的评估,城市雕塑大部分是属于垃圾,关于这一点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发现不少这样的报道,我痛心!等等不胜枚举。为什么会这样?象这种因缺乏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而造成的社会问题还要延续多久?不能怨家长的无知,不能怨课任老师的短见,不能怨学生或朋友的肤浅,也不能怨领导没水平,要怨就怨我们的教育,怨解放后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这长长的一段时间里高中没有开设美术课,让这一时期的高中学生在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里美术教育成了空白,大学课堂就更难接触到了,也就造成了现在家长、课任老师、领导们美术知识及审美能力缺乏的缘故。也怨我们的美术教育没能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而导致审美趣味的低下,如果我们不想再面对这样的问题,就必须重新思考美术教育的问题。高中和大学,是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那么我们高中美术教育倒底要承载着一个什么样的使命,这就是对当前我们高中美术教育的一个考验,也是电脑美术课程进行定位的一个关键。
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不是专业技术、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最基本的美术常识缺乏和审美能力低下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普及美术知识,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这具有全民的普遍意义,也应该是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根本,让我们的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把美术的基本审美能力转化成人的基本素质,这样无论生活、工作都能把美渗透其中,那么我们整个生活环境将会有极大的提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电脑美术课程的定位可以如下:借助计算机工具简化美术练习的操作过程,更直接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形式美的产生,理解创造美的规律,同时体会现代媒体在美术领域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并掌握一定的技巧来表达个人的审美趣味。
作为选修课,也许电脑美术课不能承载起整个使命,但作为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一个环节,而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么根据课程定位及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电脑美术课程该如何构建呢?本人以为可以结合美术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规律来构建整个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基础学习。首先在众多的软件中确定一个主修软件,根据用途及课程学习需要,PHOTOSHOP应该是比较适合的,难度不高可以缩短软件的学习时间而用途却非常广泛。其次,要安排好软件学习的顺序,最好能把软件的基础学习渗透到课程当中。这是整个课程学习的基础,软件的操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的进度及质量。
2、结合软件进行绘画练习,如绘画的自由创作,命题绘画,模仿国画创作等等,也可让学生尝试一下软件的特殊效果。通过练习学生可以领略到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体会由传统绘画到电脑绘画的过程,品味利用计算机绘画的乐趣与意义,同时又可以结合软件基础学习,但对于一些特殊技巧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毕竟课程时间有限,而且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自行学习。
3、构成练习。这其实是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它对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美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写实性、技能性的塑造,运用形式、构成和色彩也可以产生很强的美感,从而理解形式的美、抽象的美、重复的美、均衡的美、对称的美、节奏的美、韵律的美、色彩的美。我在课程中就选了点、线、面的构成、基本形的打散重组构成、二方连续和色彩构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电脑美术课程教材分析与课程定位
这是学生做的基本形的打散重组构成练习,作业要求是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在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中任选其中一种形状并将其打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组合形式不限,但要注意图形美观。学生练习积极性非常高,同学之间不断地进探讨、研究打散的图形如何摆放、大小如何分配,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我所追求的让学生感受形式美的产生,学生自觉与不自觉之中就运用了形式美的构成规律,如运用了对称、均衡、渐变、重复、节奏等等,只要一总结学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而且体会深刻。大家都知道传统课程中学构成是件痛苦的事,每做一个练习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完成,但在计算机里要完成这些练习只是弹指之间的事,学生可以直接、高效地尝试各种不同的变化,这种体验对于他们感受形式美是其他模块所难以比拟的,同时也因操作难度的降低而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这也是电脑美术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4、模拟创作。有了对基本形式的理解就可以根据模拟现实的内容进行创作。如校园海报设计、名片设计、班徽设计等等。我根据学校的藏书票特色还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了创作。这些创作学生可以把对形式的理解和个人的审美趣味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的形式把它具体表现出来,是学生获取审美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下图:
 
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电脑美术课程教材分析与课程定位
5、扩展。根据前面所学的经验,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其它软件及表现效果,尤其Flash和3D MAX的使用及效果介绍,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演练让学生了解入门的基础。审美原理一致,只是软件操作和表现不同,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自学,或延长选修时间来学习。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掌握美术最根本的知识,也就具备了自学或终身学习的基础,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以上的课程可以根据选修时间的长短弹性调节,但真要达到较好效果,也许有必要开一年的选修,这是本人这两年来的教学体会。
整个课程以侧重培养学生对形式美与色彩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审美能力,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解决学生在生活当中对美的需求,以求达到个人品味乃至整个民族的品味提高。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美术欣赏与创新教育
下一篇:浅论现代美术教师必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