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美术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 发布时间:2019-03-27 15:45:22

高中美术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
项目论证报告
一、研究背景
1、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美术课程有了新的要求,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要求学生在五个系列中任选三个模块学习,这对美术教育教学资源又有了新的界定和要求,进一步完善我校美术教学资源库,部分教学资源要做新的研究建设。
2、我省新的高考模式已出台,为适应新的美术高考,根据我校多年开设美术高考班的经验,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研究新模式下的美术高考;多年来全国美术高考班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与教材,主要靠教师自己经验来教学,缺乏系统性,也没有统一整理,形成统一完整的校本教材。
3、正值我校创国家示范性高中,在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办学规模上要与龙岗其他普通中学有所区别,对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也有着不同一般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必须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来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
二、资源库关键词的界定
1、高中美术资源库:是为美术教学提供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图片、影视图像等,库是存放他们的空间,这个资源库主要是为我校高中美术教学服务的。库的容量越大越好,力求完善、详尽。
2、美术必修课:高中美术课程是13门必修课之一,并不是过去所说的副科,在高中阶段学生必须要学满3分美术方可毕业。
3、选修模块:在新的课标中规定了高中阶段美术课程共有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即由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系列组成,然后组成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九个模块,系列只是一个方向框架,起引导作用,它由很多可以开发的模块组成,这样每个老师根据不同的资源情况来开设模块。
4、高中美术班专业班:是专门为艺术类院校输送人才而开设的专业加强班,这种班的绘画时间较多,若要考艺术院校,学生必须每年参加省联考,考试科目为素描、速写和色彩,总分共250分。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课程共设置了八个必修的学习领域,美术(艺术)是其中必修之一,每个学生必修3分美术课程。
原有的美术资源大部分已不能适应现有的课程、不符合可改要求,为了使学校能够很好地贯彻课改精神,就必须补充、调整、建设我晓得美术教学资源库。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程物质资源是为学校教学提供的物质、资料、场地、设施、设备等。课程物质资源的共享也就是为教学提供条件的物质、资料、场地、设施、设备等的共享。
A、教材资源的共享
在教材多样化的今天,教材资源已非常丰富,同一学科不仅有多种版本,而且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往往配有多种教学资源,且各具特色,由于教学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虽然只是一种版本的教材,但教师不应仅限于一种版本的教材,各种版本的教科书往往各具特色,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或者用不同的方法体现学科课程标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往往更具特色。
B、网络资源的共享
网络资源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网络中存在的、可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二是网络的使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超强的交互性、共享性,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网络教育提供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自由的空间,他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适宜自己学习方式的内容和过程,从而创建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网络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
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是规范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以方便制作、管理和使用。这一技术标准最好与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相一致
二是按照新课程的内容要求及实施进程,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分布实施,以新课程带动网络资源建设,以网络资源建设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三是城里网络资源建设协会,建立“会员”制度和网络资源服务体制。只要向网络资源提供一定数量、质量的资源,就可成为“会员”,就有权或优惠享受网络资源库中的资源及相关服务;往资源库中提供的资源越多越优质,“会员”的级别就越高,同时享受的资源月就越多越好。这样,学校就有积极性按要求制作优质资源,并不断把它提供给省的网络资源库,网络资源库建设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C、场地和设施设备资源共享
场地和设施设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和场地面积有限,学校场地和设施设备往往不足,目前情况下除了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外,建立场地和设施设备的共享机制非常重要。比如书法教室和国画教室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上课共享场地和设施设备。
下面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开展
a、美术欣赏的资源建设
b、绘画模块的资源建设
c、民间美术的资源建设
d、服装设计的资源建设
e、书法国画的资源建设
f、现代媒体的资源建设
j、高考班的资源建设
五、达成的目标
A、(一) 欣赏课程达成的目标
1.高中美术鉴赏课,除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有关知识外,还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 ,以增强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2.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开展对下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 的评论。
3.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
4.努力做到课堂欣赏教学与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相结合,使美术鉴赏 教学与课外和校外的美术教育活动相衔接。
(二)分类评分的学分认定方案
1.美术鉴赏课是考查学科。
2.美术鉴赏课的考查方法分平时考查(80%)和期末考查(20%)两类。考查内容以学生感受分析、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为重点。
3.美术鉴赏课的考查成绩纳入学生的考绩范围。
4. 美术鉴赏课根据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分等级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B、(—)选修模块课达成的目标
在高中阶段,学生通过选修模块学习,通过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地链接获得艺术感知与体验、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在有趣的艺术学习中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塑造健全的人格,使艺术能力、人文素养和动手能力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模块分类评分选修课的学分认定方案
1、9周/18课时/1学分
2、采取学习过程占80%与终结性测评考试成绩占20%相结合的方式认定该模块的学分查
3、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由科任老师、同学和学生自己进行评价,以等级制形式进行描述,共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4、终结性测评考试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为不合格,居于75%以前的为良好,居于35%以前的为优秀。
5、采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为评价目标体系。
6、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从学习态度、美术制作、美术创造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成就等结合评定。
7、考核没有通过可以按规定进行补考,补考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补考仍不合格的允许重修或另选修美术的其它选修模块。
C、美术班
(一)美术专业班要达成的目标
1、明年专业合格率确保100%,联考本科合格率60%,联考专科合格率85%。
2、录取方面:重点力争达15%(12人),本科力争达50%(39人,全省平均为31%)。
3、突出重点,在确保完成以上两项指标时,力争让文化课优秀的学生考上美术名校(例美院、重点院校等)
(二)美术专业班的评定标准
1、多主体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尤其应当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专业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2、质性评价
根据美术学习的特点,提倡使用表现性评价、成长纪录评价等质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重视学生的参与和表现、多角度、多方位来考察学生的成长。
3、综合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业,通过分数、等级评定与评语相结合评价、学生作品展示等评价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通过综合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等。
4、报告方式
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六、操作措施,解决方案等
1、对教师的管理:统一教学内容和进度,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共同协作,发挥集体优势;对学生的管理:美术类学生个性差异大,专业考试增多,针对此现象严格管理学生,同时提高课堂作业效率。
协同班主任及文化课老师齐抓共管,对学生不良行为等习惯加大管理力度,相互沟通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情况。
在选修模块和美术欣赏的素质教育课程中,教师还应特别加强综合性、探索性教学。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变化、方法的掌握,重视学生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素质的养成,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自我批评能力、健康的人格。
2、落实课堂教学
向课堂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集体备课,优劣互补,落实教学中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专业水平。
3、高考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与省考试中心联系,落实考纲、考试方案、录取方案等信息。
与各高校联系进一步弄清考试、录取信息。
与周边学校联系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
与省联考命题学校联系,利用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好的指导我校美术生考试。
七、实施的步骤
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目标分析、指标定界、任务分解和责任定位工作,详细拟定资源库建设工程流程表,使整个实验研究过程有具体的实施参照标准与规范。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06年4月——2006年8月)
(1)成立课题组,制订研究方案提出并申报课题,对实验课题进行进一步的论证;请专家指导,减少盲目性,使研究更具成效;确定调查研究对象及课题组成员,研究并撰写开题报告。
(2)目标分析、指标定界、任务分解和责任定位工作,详细拟定资源库建设工程流程表,使整个实验研究过程有具体的实施参照标准与规划。
(3)加强信息沟通及学术交流,充实资源库内容。
实验研究阶段(2006年9月——2007年6月)
(1)分子课题进行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和研究总结。
(2)建立研究资料档案。
(3)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边研究边交流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力争有一些经验总结文章或论文发表。
(4) 迎接中期评估。
3、总结整理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2月)
撰写综合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形成最后成果,整理汇编成书,争取出版发行。
接受全面评估与验收。
二、经费及相关设施、设备
经费用于学习研究及购置相关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