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美术论文: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5-16 10:23:40
高中美术论文: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开拓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开发人的高层次能力 ——创造能力的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是其他科目不可比拟的。
美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是美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敢探未发现的新理,敢入未开发的边疆。”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教育的培养目标。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美术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大胆创新,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国美术教育受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保留着近代“因循守旧”、“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创新意识淡薄,偏重于培养继承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因此,美术教学中如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技巧训练同步,将是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重点所在。
一、应当在美术教育中树立创新的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导向,树立创新意识是开创创新教育的前提。现代大环境给予了我们创新教育的机遇,在美术教育方面,教师应当加强理论知识的经常学习,才能在美术教学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注意学生道德情操、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从全面的价值观的角度,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
二、应当从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
美术课程建立在创新教育之上,与一般知识教育和技巧教育不同,它的重点在于促进人审美观点的进步和发展,包括想象、感知、直觉、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美术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实施都应当围绕这个目标来实现,其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都应当顺应审美育人的前提。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应当按照学生审美发展的需要,以一种健康积极、新鲜活泼、形式多样化的需要来安排,并且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人文性和科技创新的统一,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要立足课堂,把每一节美术课上好,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因为美术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以生活为切入口。如服装设计,我从学生平时选购衣服入手,问他们都会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价格、品牌、舒适、美观……然后扣住“美观”这话题引出服装的设计,再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分析服装与人的关系、服装与环境的关系、服装的功能、设计。最后,我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服装制作并进行时装表演。生活经验让每位学生都有言可发,有见可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忘记下课,在快乐中汲取知识、掌握技能。
兴趣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强大动力,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帮助。因此,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必须唤起他们的兴趣。
美术教材只是辅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准绳,教师应当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和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选择、补充、剪裁、剔除,以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美术素养服务。
三、应当从教育方法方面进行创新。
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其源泉还是人类精神和能力的创新。美术教育方法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应当坚持民主的教学原则。在美术教学中,传统教学观念较为重视智力在创造力方面的作用,教学中注重“教”、“灌”、“知”;而非“思”、“学”、“乐”;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才能使得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发挥内在潜能,大胆提出问题、开拓创新。
(2)应当坚持个性化的发展原则。传统教学中注重共性排斥个性,个性化的东西常常被冷落、打击。但个性发展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能,在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创新,对于学生中存在的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要坚持因材施教、彰显个性的个性化发展原则,给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积极进取、各施所长的机会。
(3)应当培养学生视觉知觉思维的能力。美术具有造型性的基本特征,所谓造型,即客观事物形象的创造和模仿过程。在对于绘画技术中用点、线、面去描绘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和方向的不同,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应当培养学生重视实践体验和自身知识的积累,对于已有的美术作品,得出独立的视觉和知觉见解。
(4)应当坚持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即一种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和探索、并追求多样性思维的开放性思考模式。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创建发散思维的思考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怀疑是人类打开思考之门的金钥匙。在美术教育中,应当适当加大制作课的比例,给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的创造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艺术见解。
(5)应当坚持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想象力是学生对已有事物自行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平时除去对美术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应当注重开展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活动。比如讲古典诗词、舞蹈、音乐、戏剧、动画等表现形式与绘画相结合。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应当从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上进行创新。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实践证明,得分低、评价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差。所以,美术课的评价体系应该是立体的,多样化的。
正像英国诗人布莱克说过: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之宫。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应该是积极的,能够多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行赏识教育。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教师自己的评判标准为准则,评价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偏颇。因此,目前的美术教学,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得改革评价体系。原有的评价体系是服务于应试教育的,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它抹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人与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决定了对学生评价标准的不一致。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使用一种评价标准,但是至少每位教师都应变革自己原有的呆板的评价方法,能学会使用发展的、赏识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努力寻找学生作品中的“发光点”,并进行鼓励,以便形成其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新能力。绝对不能以偏概全,求全责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样化、立体的评价体系,必将使学生创新意识回归!
那么,美术课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1)从学生整体水平出发
评价学生作品不能选择单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判,而要从众多学生的整体水平来进行评价,并承认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用一样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在学生面前慎用横向比较。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天生都爱画画,但他们还未具备评判作品好坏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品做出草率的评价,会使他们的鉴赏力、审美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2)从学生的想象出发
我们应从孩子的想象出发,暂时忘却一些所谓的绘画技巧,而是“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想法来看待、评价他们的作品,并能及时地、进一步地打开孩子们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启发和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3)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
孩子们天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感,而且他们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可能有些孩子画的形象不够理想,有些孩子画面不够丰满、完整,但这都不足以影响孩子天生感觉美的能力。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因为这些都体现了孩子的绘画个性,因而我们不能武断地评价一幅作品,轻易地给他们扣上好与差的“帽子”,我们在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孩子的长远发展,对于每一个孩子的作品的可取之处,都应当予以欣赏和肯定,并且不能用专业术语讲解,因为孩子们的年龄还太小,他们是很难理解的,也不符合教育的规律。
五、美术教师应努力提高素养,夯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现代美术教师知识结构要求宽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与美术教学能力相统一,具有合理的构成,以使教师具备人格的、学科的、教育的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艺术修养,这样自己的教学才不会枯燥无味,学生会油然产生敬佩心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良好的听课状态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让每堂课都能师生联动,让课堂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生动有趣不死板。
能胜任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包括“怎么教”、“为什么教”的知识,即条件性知识。其中主要是美术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心理学、美术教育原理及儿童美术心理学等,为美术学科知识提供支撑;还包括实践性知识,即实际的课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的制定能力。目前,多数美术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较为精深,但通识性的基础知识不够广博,教育类知识相对也较为欠缺。
例如,在讲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课中,在欣赏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教师吟诵与情境相符的诗词歌赋再配上音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分析其技法特点,理解大面积空白表示的是水、是天空,还是别的?画中大片空白不自觉地使学生的情感产生“象在画中,意在象外”的想象空间,理解了“独”的境界。
总之,美术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我们应当运用更加丰富的表现方法和形式,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尊重个性、发扬独创精神,顺应美术教育的大发展趋势;响应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和理念。美术教育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美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实现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将是美术教育的必由之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