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9-04-11 14:36:15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美术学科教学越来越呈现出美术课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教学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事实上,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运用,使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手段服务于美术教学。同时,信息化时代的美术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比较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操作等,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更深层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和掌握的复合型教师。
    美术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要实现以上总目标,就要大力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学科教学,不仅给教师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同时也给学生表现美术作品带来了简捷、丰富与高效的工具。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获得了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为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供了保证。
   “欣赏"评述”是教育部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习领域之一。“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欣赏教学,学生不知道怎样欣赏,更不知道怎样评述。之所以会如此,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资源,除了听教师介绍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目前美术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占很大的比例,绘画、雕塑、建筑、民间艺术、儿童美术、卡通形象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美术领域,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仍是缺乏资源。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但解决了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只要掌握了IE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提出学习的任务,比如制作一张网页、写一篇配有插图的小论文、制作一张幻灯片、编一张电子小报等,同时帮助学生解决技术困难,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就完全可以了。
对另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程标准建议“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美术课程中还有许多内容,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板报设计等,都可以采用计算机设计的手段。像运用Windows里自带的画图等软件进行较为简单的图案设计,或者运用比较专业的CorelDRAW、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封面设计、广告设计,并利用计算机光盘中大量的图像、照片以及材质资料;利用计算机字库中丰富多彩的字型、字体等,就可以设计出更加精彩的作品来。由于手工绘制的设计方式受设计者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比较大,也比较费时间,所以学生往往难以实现预想的构思,设计会以失败告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设计显得轻松和得心应手,学生容易实现预想的效果,避免由于眼高手低带来的不快,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陈旧落后,教师在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颇费心思,但仍难有突破,尤其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又要给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教学质量明显降低。当前,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又为我们提出了崭新而丰富的总目标。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由学生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根据教学实际,制作开发计算机教学课件,将原来教师的单纯讲授变成以学生主动探讨为主,与学生间协作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与学的形式。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从教学内容、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演示,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有全面的了解。在设计作业练习时,要按照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步骤设置相应的操作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美术课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发现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可运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多媒体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于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中CAI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一、分析解释。
CAI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启发他们发现美术规律。比如:五彩路一课,我制作了一个可供教师演示和学生学习的双料课件。课件首先以绘画步骤的形式展示出创作具有透视现象作品所需要的视平线、视中线、消失点,然后根据近处的景物画出透视线,接着根据透视线画出远处的景物,把创作具有透视现象作品的全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CAI起了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供素材。
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比如京剧脸谱一课,京剧虽然是我国的国粹,但学生对这一祖国传统艺术知之甚少,对脸谱知识的掌握更是凤毛麟角。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弘扬祖国的传统艺术并使之发扬光大。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因此,我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有关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并从角色、谱式、色彩等几方面分类讲解,使他们逐步了解了京剧及京剧脸谱的发展、演变以及谱式、色彩等的含义,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对比实验。
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通过直观的对比实验能够很好地说明道理和规律。比如冷色和暖色一课可通过观看大量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差异,这比光凭教师的讲解来得直观、简单得多。
(4)激发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立体地表现信息的功能,使学习情景的创设变得得心应手。比如怪兽一课,可通过欣赏精美的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等工艺品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又如我喜欢的卡通形象一课,让学生通过欣赏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动画片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从而达到该课的教学目的。
但是由于美术中的某些课程的作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完成,如“封面设计”,学生可通过CorelDRAW、Photoshop等软件制作出漂亮的作品,不需要使用传统的颜料、画笔等工具,也不需要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调色,那么他对颜料的属性可能就不太了解,对颜料调配的方法和技术可能就不熟练。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美术媒介的不熟悉,弱化传统美术技法,像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有可能被年轻一代所抛弃。因此,并非所有的美术课程都可以和信息技术整合,勉强整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中国画的学习就应该沿用毛笔、宣纸这样的工具,以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另外,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动辄加入一些不必要的音响效果。其初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其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或哗众取宠的感觉,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对传统的教学产生冲击。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不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的情况。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无疑将给美术课程教学方式带来崭新的面貌,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对于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实施创新型美术教育,对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