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 发布时间:2019-03-27 19:46:34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
单位: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 教师:许多
摘要: 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及感悟,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及教师的潜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音乐欣赏 视听结合 培养欣赏能力
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及感悟,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及教师的潜力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文明进程史上的奇葩。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引导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具体我门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带着问题听音乐
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
(二)哼唱主题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是唱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音乐鉴赏第一章的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每首民歌的主题旋律印象深刻,那么就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一主旋律,帮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
(三)展开联想与想象
“想”是指在欣赏作品的是后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拓展视野,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中的歌曲黄河,学生对这首歌已经非常熟悉,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用心聆听,并且展开想象,想象黄河奔腾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四)大胆评论分析作品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做出的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一堂课上既要有老师的讲解,也要有给学生发挥的时间,这样,课堂才能活跃起来。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力
(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听,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在这最初阶段,或许只是觉得旋律好听,可慢慢听多了,就会感受到节奏、旋律、音色等的变化和特点,甚至能对音乐中的情感、意境也能有所领会。这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多听基础上的。
(二)了解作品的背景
作品处于什么时代、作者生平、创作特点、风格流派、创作意图等,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容。
(三)掌握一定乐理知识是欣赏的前提
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除了听音乐进行感性知识积累外,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学习乐理方面的知识,如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旋律行进、调式等,具备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艺术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到达的水平,某些艺术作品无论从题材或内涵来说都有相关的文化背景,只有加强欣赏者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要体现的内涵。
三、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利用不同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我们的欣赏作品往往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或是世界经典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一)从乐曲本身着手
我们在欣赏这类作品时,会遇到一些艺术歌曲或者是歌剧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表现的内容具体的特点,把注意力侧重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上,穿插作品创作时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以自己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师生的情感交流融入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二)利用学生熟知的作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电影、电视作品,并且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导入。
(三)以流行音乐为引导
由于社会的影响,高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同学偏爱流行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上的欣赏内容。学生往往能唱许多流行歌曲,却说不出一首艺术歌曲或民歌的歌名。虽然这对于我们课堂知识的教授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帮助欣赏作品。流行歌曲唱法自由,较为口语化、大众化,声音也就比较多样。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要组织好欣赏教学,就要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后,再加以具体知识的教学,并运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介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在音乐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白丽荣.音乐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建议[J].乐府新声,2009(2).
[2] 蔡际洲.音乐论文特点探析——音乐论文写作系列研究之一[J].星海音乐学 院学报,2003(1).
[3] 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