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音乐新教材在农村学校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05-08 10:25:29
高中音乐新教材在农村学校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对策
【摘要】 高中音乐新教材在农村中学实施的这么多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教材给了教师更大的空间,但同时教师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农村学校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学生基础较差等多种原因大大地阻碍了新教材实施的进程。该如何让新教材在农村中顺利实施呢?这是我们农村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教师要认真研究新教材,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合理地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整合教材内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的关系,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困难与对策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制订与颁布实施,体现了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课标指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开设音乐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培养音乐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积累鉴赏音乐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全人格。
但是,目前我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 88%,在校学生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1%。农村音乐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和新教材的试用,农村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新教材和新课程理念紧密结合,与以前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物化到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之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构建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平台,综观已出台的新教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创造性、充分的开放性、显著的综合性和广泛的合作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尤其是在地处偏僻的农村。农村音乐教育中的诸多不利因素,使得音乐教师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本文就对高中新教材实施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提出一些意见。
高中音乐新教材在农村学校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有:
一、教师的工作态度有待提高
由于学校领导和学生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常常使得许多音乐教师心灰意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使得教师一味的迎合学生,不经筛选地将流行音乐大量引入课堂。许多教师更是将工作的重点由课堂教学转移到各项文艺比赛和论文评比中。这种现象使得新教材的实施寸步难行。
二、教师知识面不足,缺乏综合音乐教学能力
新教材以人文主题为单元,强调音乐教育不同领域之间(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等)的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有开阔的视野,对多学科文化知识有广泛的涉及。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的空间足了,但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村音乐教师的自身储备不能适应新教材的需求。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驽新教材的瓶颈。
三、学生基础较差
调查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学生共2千多人,他们里面对音乐的基础知识只有极少人知道,懂得乐器的更只有几个;他们喜欢音乐,热爱音乐,但对音乐课的学习只是主科后的休息娱乐——“放松课”!所以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音乐认识观的引导:音乐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促进智能;丰富生活,增进健康,培养创新等功能。
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研发者
教师不能再当教材的搬运工,也不能仅仅成为新课堂实施的新教材的执行者,更要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具体表现在:
1.合理地引用流行音乐
学生大都偏好流行音乐,对于他们的音乐偏好问题,我们既要把关定向,不能听任其自流发展,又不能采取说教,训斥等的做法。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引导、疏导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健康的、积极的音乐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如在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这课时,我用五月天的快乐无限大作为导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大增,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和贝多芬的距离拉近了。又如在欣赏印度音乐这一课时,可采用学生喜欢的歌曲孙燕姿的神奇作为课堂导入,这首流行歌曲溶涵了许多印度音乐的元素, MTV中还选用了印度特色乐器西塔尔鼓和塔不拉琴。这样的导入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杰伦是广受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手,他的作品也深受学生喜爱。我特意设计了一堂走进周杰伦的课,目的是通过欣赏周杰伦的歌曲,让学生了解 R&B、Rap的音乐风格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通俗音乐的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创作一段Rap。在这一环节,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力。其中我还介绍了周杰伦的成长经历,他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抱着对音乐的热爱通过了无数的坎坷才走到今天这步的,只有努力才能有收获。事实证明,这堂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有了逐步的提高。
2.将家乡音乐文化融入课堂
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如在我国农村流行的民间曲艺、民歌、民族舞蹈、民间说唱、民间器乐等,这些在为农村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音乐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鲁迅先生曾说:“学理科的偏看看文科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音乐教师也应当尽可能的将文史地、数理化和一切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丰富自己的修养。音乐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地提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各方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2.有驾驽课堂和新教材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教师驾驭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材要能够充分地利用、灵活地使用。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体现出风格和特点,充分展示出教师良好教学基本功。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被摒弃。我们开始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探究试教学、民主开放式教学等。音乐课堂改革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也随之出现,每节课无论问题大小都要讨论再讨论,而且,越激烈越好甚至越乱越好,并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民主开放”。表面上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气氛也异常活跃,教师却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课堂“乱”到没有秩序,教师也不能控制的地步。教师要加强自己在音乐教学中的“调控”与“放活”。要能在开放教学的同时又能有效地进行过程调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深刻领会大纲,吃透教材,掌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对教学内容有个总体设计。认真挖掘教材的内涵,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提高心理素质,树立高尚职业道德
在农村学校,虽然音乐课虽然不受领导和学生的重视,但是,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而我说“教师的态度决定学生的一切”。如果音乐教师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教学,那还有谁来重视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呢?目前,普遍存在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导致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生给了我们答案,在学生调查问卷中,我们提供了如下四个有关“你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的答案: A音乐艺术本身B教师教得不好C教材编排不好D不是升学考试科目。结果是有7%的学生选择A,35%的学生选择了B,8%的学生选择了C,6%的学生选择D。调查表明“教师教得不好”才是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主要原因。音乐本来是最受人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几乎所有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面对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课,应该做出深刻检讨的恐怕首先还是教师。
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的基本条件。农村学生基础确实不好,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的教育。
目前,音乐学科教改已全面展开,改革的浪潮也使音乐学科不再是小三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它已被融入了教学改革的主流中去了,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有着平等地位。农村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广大音乐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学观,不应把教材看作教本,而应作为学本,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牢牢记住学习永远是主体,是知识的构建者。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才能使得教材散发出它的生机与活力。教师要用好新教材,用活新教材,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