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高中语文论文 >
把握意象,同类迁移,实践“教,是为了不教”    发布时间:2019-08-02 10:02:02
把握意象,同类迁移,实践“教,是为了不教”-赞美课堂教学探究
穆旦的赞美篇幅较长,意象繁密复杂,情感深沉含蓄,学生普遍感觉难以读懂。为使学生更好的读懂诗歌,掌握解读现代新诗的方法,提高学生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我采取了“把握意象,同类迁移”的教学方式。
整堂课从展示反映日寇侵华暴行图片,并插播悲愤的黄河怨开始。一幅幅凄惨的画面和一个老妇悲泣的哀诉把学生带向那屈辱黑暗的血腥岁月,引导学生想象我们民族曾经经历的深重苦难。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并鉴赏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要求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抓住这些意象前的修饰语理解意象特点,体会这些意象所包蕴的内涵。初步掌握抗战爱国诗意象特点及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基调。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学生找出诗中意象,给这些意象分类,并讨论意象内涵,体会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在学习这两首诗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我爱这土地与我用残损的手掌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思考为什么“喉咙”是“嘶哑”的,“手掌”是“残损”的,把握抗日爱国诗的意象选择与情感表达方面的共同之处。
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插播著名的抗日歌曲在松花江上。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赞美。
学生自学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对诗中意象内涵作出分析,提出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学生大多无法理解的“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中飞翔的鹰群”“当不移的灰色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两句诗,把它们放到农夫形象的分析中理解。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诗歌第二、三节,抓住形象化的语言叙说农夫的故事,分析农夫形象。
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诗人为什么塑造一个农夫的形象?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那么多的爱国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碍,舍身抛家,毅然决然奔赴抗日第一线,诗人为什么不写他们?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旋律。
最后,插播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在雄壮激越的乐曲声中,学生感受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所爆发出的伟大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整节课在全体学生深情朗诵诗歌声中结束。
教学思路分析
语文学习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现代新诗的阅读与鉴赏,这对刚刚结束初中学习的高一新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对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的指点和由易到难的教学程序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1.把握意象,掌握解读诗歌的金钥匙。
褚树荣先生在高中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一书中说:“教学时从文体入手,便能经由形式触摸到内容。”当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是意象的组合。意象是诗人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精辟地指出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意象理解是把握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所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学生就可以触摸到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
收录这个单元的诗歌无不是意象组合的典范。沁园春•雪用“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一组意象,描绘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从而抒发自己力主“大地沉浮”的革命豪情。徐志摩用“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榆树下的”“清泉”、“彩虹似的梦”准确传达了诗人旧地重游之时对康桥的无限热爱与依恋之情。郑愁予用“小小的寂寞的城”和“小小的窗扉”这样的意象作比,形象而含蓄地道出了闺阁女子强烈的思念之痛。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丰富、情感深沉的诗歌,由意象分析入手,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现代新诗的门径,使学生一步步读懂诗歌,并进而领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及诗人的深沉情感。
2.同类迁移,实践“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早在几千年前,孔夫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文的学习中,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或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同类迁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践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北京著名特级教师王大绩先生在引导学生理解阿Q正传这篇小说的背景描写“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一段话时,就运用了同类迁移的手法。特别是对“宣统三年”的理解,王大绩先生选用了纪念刘和珍君中“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和与妻书中“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两句作为比照。在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强调“中华民国”意在揭露这是“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林觉民采用干支纪年以表示与封建王朝决绝的基础上,学生自能理解,阿Q正传运用年号纪年法,旨在表明未庄封建意识的浓厚。
赞美这首诗意象繁密复杂,感情深沉,学生几遍读下来,仍感茫茫然不知所云。我导入学生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一首诗歌与赞美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首诗都写于抗战时期,有相类似的意象和相类似的情感,而它比赞美篇幅短小得多,意象明确得多,情感鲜明得多,也就更容易读懂。从读懂现代新诗的一般方法入手,学生很容易地可以从诗中找出主要意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并抓住意象前面的修饰语,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借此表达的祖国多灾多难的命运,人民的不屈抗争,以及土地上仍然生长着的希望;由作为抒情主人公化身的“一只鸟”这个意象,从它的“嘶哑的喉咙”、常含泪水的“眼睛”、死后腐烂在土里的“羽毛”,引导学生把握诗人塑造的一个苦难土地上最忠诚最热烈的歌者形象,体会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炽热的痴恋情感。
在阅读鉴赏我爱这土地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雨巷诗人”戴望舒写于相同时期(1942年)的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比我爱这土地稍难,而又比赞美容易理解,正好成为学生通往理解赞美的桥梁。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运用一组组色彩鲜明的意象寄托诗人情感。诗歌用“灰烬”“血”“泥”“阴暗”这些意象形象地反映日蔻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大地的深重灾难。诗人以记忆中家乡的美好景色——如锦的“繁花”、芬芳的“嫩柳枝”反衬现实中祖国大地的支离破碎、满目疮痍:从长白山到黄河,从岭南到海南,那“彻骨”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憔悴”的“荔枝花”,南海的“苦水”,这些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无不展示着苦难中的祖国大地形象,传达着诗人因此而无比忧郁、痛苦的情怀。在苦难之中,诗人的心中燃烧着希望,因为他的“残损的手掌”轻抚那“依然完整的一角”,诗人以“太阳”和“春”这两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意象比喻没有被敌人践踏的解放区,用“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意象表达着诗人对代表中国希望的解放区最真挚热烈的情感。
在把握这两首诗歌意象内涵之后,我再引导学生体会这两首诗歌在意象组合上的共同特点。学生不难发现,这两首诗歌都有表现祖国苦难和在灾难中依然生长着的希望两类意象,而这两类意象又着力烘托着诗中的核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形象。我爱这土地中作为抒情主人公化身的小鸟,它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而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抒情主人公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为什么诗人们的喉咙是“嘶哑”,他们的手掌是“残损”的?只是因为屈辱危亡的祖国给诗人们心中带来无限伤痛,也带给了我们整个中华儿女内心巨大伤痛。小鸟用“嘶哑”的喉咙不息地歌唱直至死亡也要把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残损”的手掌不停地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更形象地表达着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反抗精神。而由“嘶哑的喉咙”“残损的手掌”,学生自能体会为什么诗人的“手”是“带血的”了。
由此,学生掌握抗战最艰苦时期爱国诗的一些共同特点: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祖国人民的苦难,表现人民不屈的抗争,抒发诗人的痛苦和对祖国人民深切关注和赤诚热爱,对祖国未来寄予热切的希望。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赞美被称为抗战“爱国三诗”,诗歌在写作手法与主题表现方面,确有许多共同之处,把握了这些共同特点,在学习前两首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就水到渠成地自能学习赞美,体会诗人在繁密的意象中所包蕴的深刻内涵和诗人借此传达的丰富情感。
赞美的第一节,诗人把密集的意象群展现于读者面前:辽阔而美丽的大地,起伏不尽的山峦,数不尽的村庄,美丽的河流与草原,动听的鸡鸣与狗吠,在这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的土地上,在这埋藏着悠久年代的忧郁的森林中,在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茫茫野草间刮动着干燥的风沙,到处是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阴雨的天气,艰难行进着的骡子车、槽子船。在这宏大的背景下,一幅幅苦难深重的民族生活图景展示出来:说不尽的悲哀,忧伤的眼睛,贫穷而耻辱生活中佝偻的人民。诗歌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诗人用一组充满感情色彩的意象,悠久年代的“风”,倾圮的“屋檐”,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悲鸣的“乌鸦”,渲染出一种萧条、破败、凄凉的氛围,形象地显示着祖国的贫穷和苦难以及我们民族悠久而屈辱的历史。
当学生把一个中国农夫聚焦在这个凄风苦雨的画面背景中的时候,他们就能深刻的感受到这个农夫所承受的历史与现实的苦难,感叹他为多灾多难的祖国献身的伟大精神。诗人为什么塑造一个农夫的形象,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那么多的爱国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碍,舍身抛家,毅然决然奔赴抗日第一线,诗人为什么不写他们?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诗歌主题的深刻内涵。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广大农民普遍的愚昧落后,可以说,农民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中觉醒得最缓慢的群体之一;然而一个农夫,在自身充满动乱、矛盾、苦难和愚昧时,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牺牲自己,寻求走向光明的出路。诗人以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全民抗日,形成铺天盖地的抗日洪流,势不可挡。如果说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在国难当头时拨响了强劲的爱国音符,那么穆旦的赞美就吹响了踏上征途的号角。
通过赞美这一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阅读现代新诗的一般方法,把握了爱国诗特别是抗战爱国诗的情感主旋律,这样安排教学,不仅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阅读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强化诗歌的情感熏陶,突出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语文新课标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强调通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使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民族精神的承载者。钟启泉先生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语文的失误在于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的失误不在于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而在于忽视了过程和方法,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就使得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失去了灵魂,失去动力,而变得索然无味。”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具有抒情性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把握意象,体会诗人传达的请感,是诗歌学习的一个主要目标。写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抗战爱国诗,更是字字句句渗透着诗人的血和泪,情和爱。据此,在赞美的阅读教学中,我确定“从意象入手,体会苦难中一个民族的不屈抗争精神”作为这堂课的教学总纲,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我们民族曾经遭受的深重苦难,学习我们伟大民族在深重的灾难面前不屈的抗争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民族的深厚的感情,达到情感熏陶和建构完善人格的教学目的。
在诗歌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两大光辉的人格典范。一类是抒情主人公形象,另一个是诗人着力塑造的农夫形象。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用“带血的手”拥抱人民。诗人们承担着民族的苦难与忧患,而又在痛苦中歌唱希望,这一切来自诗人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的爱!而这种情感,从古到今,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血液里一脉相承,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宏大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之中,诗人饱含深情地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农夫形象。他承受了数不尽的痛苦和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中飞翔的鹰群”,他没有幸福,没有自由,有的是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当抗日的歌声唱起的时候,他“放下古代的锄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抗战的征程,“融进死亡里”。他的家里有生活在“饥饿”和“恐惧”中的老母和“期待”中的“许多孩子”,然而“他从不回头”从不“诅咒”,义无反顾,舍家保国,视死如归。这个农夫,不,这是中国农民的群体形象,这是中国人民的奋起抗争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压不跨、摧不掉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民族苦难中不屈的抗争精神。感受了这两个形象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诗歌内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苦难中不屈抗争的品格以及对饱受屈辱的祖国的热爱和由此激发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有效地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整堂课的学习,从播放悲愤的黄河怨并配以日寇侵华暴行图片展示开始,中间插播黄河组曲中的在松花江上,以激越高亢的在太行山上结束整节课的学习。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创设了教学情境,营造了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带来直观而形象的教学效果。触目惊心的历史画面刺激着学生的感官,那如泣如诉、壮烈低徊、高亢激越的抗日歌曲,有力地感染着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我不时地看到学生因愤怒而无比严肃的脸,捏紧的拳头,盈盈的泪光,当我听到学生们深情地朗诵诗歌的时候,我知道学生们的身心已经不由自主地融入伟大的民族自救与民族尊严的感情洪流之中,而由此激发出来的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何等的真挚和强烈。
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它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通过赞美这一课的教学,再次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学作品感人的力量和语文学科在培养健全人格和形成高尚品格方面独有的育人功能。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应用文写作考查谈略
下一篇:高中语文论文:抽丝剥笋探“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