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论文格式规范 >
“论文关键词”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发布时间:2019-06-12 15:52:03
“论文关键词”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在实际的写作中,有很多作者对关键词不够重视,或了解不多,致使写作比较随意,所用词语不能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词性的误用

 
关键词主要选择名词、动名词和名词化的词组。冠词、介词、连词、助动词、某些形容词不能用为关键词,形容词只有在它们构成名词性词组时才能用为关键词,动词只有在它们名词化或的确对表达文献主题具有检索意义时才被选作关键词。
关键词的来源有叙词和自由词两大类。叙词,又称主题词,是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经过规范化处理以后,能与概念一一对应的受控词汇,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排除自然语言中一词多义、多词一义以及词义含糊的现象,能够合理、完整、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联机情报检索网络,1975年,中国情报所、北京图书馆、国防科工委情报所、电子科技情报所等1000多个单位近万人参加了汉语主题词表研究编辑工作,1980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表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附表3卷,共10个分册,共收录主题词108568个,在写关键词时最好参考这一成果。
自由词是不受主题词表的限制,直接从文章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文章内容中挑选出来,能够简练明确地反映文章研究主题,是汉语主题词表中的上位词、下位词、替代词等非正式主题词和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在关键词的写作中应尽可能使用叙词,无法用叙词的部分则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提取反映主题的自由词。



2数量不规范

 
有的作者认为关键词越多越能表达出写作主题,一篇论文提供的关键词有十几个之多。也有的作者认为关键词越精越好,是只选一两个关键词。
 
关键词的过多或过少(ps:国标上规定关键词的选用为3~8个),都会影响论文主题的表现。通过关键词,一般可以看出文章的主题。如果关键词数量太少,就会难以准确、全面地提示主题内容:如果太多,提示文献主题就越深、越详细,但所反映的问题的范围也就更为宽泛,不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3遗漏关键词

 
作者是文章的创作者,在对主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并将其概括为若干个主题概念,然后将主题概念转化为一组“关键词”这一检索标志,便于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判断。很多研究者是在标题和摘要中挑选关键词,而有些论文题目并不能反映关键的主题信息,如果从中选择的话就会漏掉最主要的成分。



4误用泛义词

 
关键词是用来反映文章研究核心主题的词汇,但很多作者在选词不够的情况下,将表示论文研究重点、属性、性质的词语拿来当做关键词,这些词多来源于题目中的最后几个词。最常见的有:论述、探讨、简介、性质、特色、巨大、价值、问题、方法、启示、意义、研究、分析、影响、措施、对策、现象、差异、原则、一般规律、历史趋势、现实意义、指导思想等。这些词语在任何研究领域、任何不同问题上都可以使用,缺乏特指,失去了关键词的价值,对检索没有多大意义。
关键词可以选择表示时间的名词,如“秦汉”、“明代”等具体表述某个时间段的词,可以将文章定义为对这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某一历史问题的研究。但切忌使用宽泛的时间概念,如:古代、现代、远古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历史时期、改革时期、19世纪、1912年后等。
上述词语界定的时间太宽,用在文章正文的写作中本无可厚非,但用作关键词,则无实际意义。



5其他误写

 
有的作者为了在写作时表述准确,将关键词写成了关键句。
有一些固定的历史称谓,是不能再进行拆分的。
此外,在论文写作中还应注意因时代的变化和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而引起的词义改变或语意更新。
(摘自田澍编著的史学论文写作教程,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硕士阶段发表8篇SCI大神心得:如何写一篇论文
下一篇:我学毕业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