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2019-06-14 10:06:1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
总体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本科专业学习的总结。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设计图纸表达应规范、准确。
-
字数:论文正文不少于1.5万字。
-
文献:文献必须是作者阅读过并确实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帮助的文章。文献应随文标注。
-
论文题目
中文题名简明、扼要、准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控制在20个字以内,外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尽可能一致,可以直译、也可意译,但一般不要超过10个实词。
-
摘要
摘要应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文摘要一般控制在600字以内。摘要中不应包含图、表、计算机程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摘要一般分如下三个部分:
摘 要
第一部分:简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
研究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手段、装备、程序等;
-
研究结果:包括实验结果、理论结果、总结的规律等。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包括结果分析、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建议,预测等。
Abstract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可以是直译,也可是意译,但必须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用词准确,符合英、美语习惯。特别应注意语态、时态、主谓、冠词的正确使用。
-
关键词
为了便于检索,关键词应公用、公知。每个关键词一般不要超过5个汉字,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5-8个,且按领域大小顺序排列。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中文“关键词”三个字的格式:顶格,宋体小四号,加粗;英文关键词“Key words”的格式:顶格,Times New Roman,加粗。
-
目录
示例:
目录(居中,黑体四号)
摘 要(黑体,四号字体).......................................................... (I)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四号,加黑)…………………………………… (II)
1 绪论(黑体,四号字体)....................................................... (1)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宋体,四号字体)................................. (1)
2 基本原理.................................................................................. (10)
2.1 虚功原理................................................................................. (10)
-
正文
(1)正文内容:正文一般由若干章节组成,每章均另起一页。其中,第一章为引言或绪论,中间部分为主要研究内容,最后一章为结论。
第一章应包含: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论文研究内容、章节安排等。
第二章、第三章….为主要研究内容。
最后一章为结论,一般应包括:
-
本文的主要结果、结论(务必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
建议和展望
(2)章节、标题:正文按章节编号,标题最多不能超过三级。三级标题以下按如下规则编号:1、2、3、…(一级标题编号); (1)、(2)、(3)(二级标题编号);….①、②、③(三级标题编号)…一级标题居中,二、三级标题顶头。三级标题以下的编号均应空2格。
(3)字体:一级标题(章名)为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为四号黑体、三级标题为小四号黑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图名、表名为五号黑体。
(4)段落:一级标题:段前12磅,段后6磅;二级标题:段前12磅,段后6磅;三级标题:段前和段后各6磅;正文:行距选用固定值20~24磅;公式、图、表:最小值或单倍行距。
(5)量、单位和符号:单位采用国际标准单位;符号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或本学科权威专著和期刊通用的专业术语,且在文中应前后一致,不得一符多义,或一义多符,数值与单位之间应空一格(例如 20 m,20 kPa,20 MPa),单位为正体。全文的数字和单位的字体均应采用Times New Roman。
(6)图、表:图形一定要有图号和图名,图号按“章”统一编号(图1-1),图名应准确、简洁,图中文字字号应不大于5号;与此类似,表一定要有表号和表名,表号按“章”统一编号(表1-1),表名应准确、简洁。当一张表格位于两页时,应在后一页表格的顶部标明续表(如:续表1-1),表格中应绘出所有的框线。
(7)公式:变量为斜体、函数为正体,张量用黑斜体、张量的分量用一般斜体。公式按“章”统一编号,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公式编号的括号及“-”采用半角。说明符号时,“式中”顶格,空一格后列出需要说明的符号,符号后的破折号为中文输入状态下的破折号 “——”,并以破折号后的第一个字符对齐。
-
致谢
对在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导师、校内外专家、实验技术人员、同学等表示感谢。末尾应打印或签署作者的名字。
-
参考文献:
在正文中引用文献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参考文献标注在内容右上方,用中括号括起来,编号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示例:
本文采用体胞模型[1]研究…,所得结果与某某[2]的研究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目录按正文中引用先后顺序排列,重复引用的文献,按第一次出现的顺序编号。
-
图书: [顺序编号] 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英文加“ et al”)). 书名. 版本(第×版). 译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
期刊:[顺序编号] 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英文加“ et al”)). 文章名称. 期刊名称, 年号, 卷号(期号): 起页-止页
-
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 作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英文加“ et al”)). 文章名称. 见(英文用“in”): 论文集主编.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页-止页
-
专利:[顺序编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 出版年: 起页-止页
-
学位论文:[顺序编号] 作者. 题名: [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如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英文文献的作者名,其格式应为:姓,名(缩写),两个人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Herbert J K, Feldhusen J F. 外文书名、期刊、论文集名每个实词首字母大写,论文题目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
参考文献中标点符号均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
摘 要
(字体为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正文(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顶格,宋体小四号,加粗)
Abstract
(字体为三号Times New Roman, 加粗,居中)
正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Key words:(顶格,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
目 录
(字体为四号黑体,加粗,居中)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黑体,四号字体)....................................................... (1)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宋体,四号字体)..................................... (1)
2 基本原理.................................................................................. (10)
2.1 虚功原理................................................................................. (10)
1 绪论(黑体,三号字体,一级标题居中)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黑体,四号字体,二级标题顶格)
1.1.1 理论研究(黑体,小四号字体,三级标题顶格)
1、基本原理(宋体,小四号字体) (一级编号,空两格)
(1)...(宋体,小四号字体) (二级编号,空两格)
①…(宋体,小四号字体) (三级编号,空两格)
②…(宋体,小四号字体)
(2)…
①…
②…
(1-1)
(1-2)
式中 ——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可查标准正态分布表;
——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式中”顶格,以破折号后第一个字符对齐。)
(1-3)
(1-4)
(正弦函数是标准函数,用正体。)
图1-1 应力应变曲线 (黑体5号,其中“-”半角输入)
表1-1 材料参数 (黑体5号)
材料名称 |
杨氏模量(GPa) |
泊松比 |
屈服应力(MPa) |
密度(g/m3) |
|
|
|
|
|
续表1-1
(表中字体为5号宋体)
7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 匡震邦, 马法尚. 裂纹端部场(第二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2] 崔尔杰. 空天技术发展与现代空气动力学. 力学进展. 2005, 35(2): 145-152
[3] 杨 卫. 固体破坏理论的若干问题. 见: 杨卫, 郑泉水, 靳征谟.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力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1-10
[4] 某 某. 某产品外观设计. 中国, 中文, ZL100000, 2000: 2-10
[5] 某 某. 大型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1
[6] Cooke R W, Price G, Tarr K. Jacked piles in London clay: A study of load transfer and settlement under working conditions. Geotechnique, 1979, 29(2): 113-147
[7] Wood D M. Soil Behaviour and Critical State Soil Mechanic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