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发布时间:2019-06-19 10:43:40
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范。
一、论文构成
二、内容要求
2.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字,不设副标题。
2.2 摘要与关键词
2.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2.3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或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2.3.1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一般作为第l章。引言(或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3.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理学、工学的学位论文主体应包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及论证、可行性分析、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分析等。管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论文主体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工程硕士论文可以是工程设计,也可以是研究论文。学位论文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要有新见解。
2.3.3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性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左右(以汉字计)。
2.4 参考文献
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8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40篇,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
2.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2.6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三、书写规定
3.1 论文文字
除外语类专业外,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非中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至少要有8000字以上的详细中文摘要,硕士学位论文至少要有3000字以上的详细中文摘要。详细中文摘要作为论文附录。
3.2 论文字数
博士学位论文5~8万字,硕士学位论文3~5万字。
3.3 论文书写
学位论文必须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前置部分页码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页开始用罗马数字连续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学位论文的论文内封、摘要,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内封、摘要的英文部分另起一页。
3.4 摘要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以汉字计)为12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的字数为600字左右,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英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
3.5 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插图索引(必要时)
附表索引(必要时)
符号表等(必要时,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符号者可略去此表)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1.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6 论文正文
3.6.1 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3.6.2 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建议采用48中表l的格式。
层次要求统一,但若节下内容无需列条的,可直接列款、项。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3.7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注方式应全文统一,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字体与正文字体一致, 用小4号宋体(置于右上标时,字体变小)。引用文献应与文中标注一一对应。几处地方引用 同一个文献时,文中标注按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l]”。
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注置于各级标题处。
文科学位论文可采用标注与脚注并行的原则。脚注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圆圈中,如”…成果①”,脚注作页下注,用小5号字体。
3.8 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文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3.9 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见附录6)
3.9.1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符合GB3100~3102-86的规定。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3.9.2 物理量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执行,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量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3刻”,不能写成”8h45min”。
3.10 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物理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3.11 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0年不能写成00年。
3.12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
3.13 插表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书写。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
3.14 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3.14.1 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446084,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3.14.2 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1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下。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下(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下)。
3.14.3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3.14.4 坐标单位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
3.15 参考文献(见附录5)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作者之 间用“,”号) .书名 . 版次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作者之间用“,”号) .书名 . 译者 . 版次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作者之间用“,”号) .文章名 . 学术刊物名,年,卷号(期号):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作者之间用“,”号) . 文章名 . 见(英文用In):论文集名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序号]作者 . 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 . 专利题名 . 专利国别 . 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 授权日期(年-月-日)
网上文献
[序号]作者 . 题名 . 网址, 日期(年-月-日)
报刊文献
[序号]作者 . 题名 . 报刊名称,出版日期(年-月-日)
3.16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在附录A中列出,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同。
对需要收录于学位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于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式推导、计算机程序等有特色的内容,可做为附录排写,序号采用”附录B”、“附录C”、”附录D”……等依次排列。
非中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其详细中文摘要作为论文附录,排在最后,注意要标明论文中文题目。
附录应有标题。
四、打印要求
4.1 页面要求
论文需用A4纸印刷,版心大小为155mm×253mm,页眉一般为11mm(即页眉至正文的距离),页脚一般为11mm(即正文至页码的距离),上、下页边距为22mm,左、右边距为25mm,每页35行,每行35字,页码在版心下边线之下隔行居中放置。
4.2 字体和字号
各章题序及标题 小2号黑体,上下各空一行;
各节一级题序及标题 小3号黑体,上下各空12磅;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 4号黑体,上下各空6磅;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 小4号黑体;上下各空6磅;
款、项 均采用小4号黑体;
正文用小4号宋体。
页眉用小5号宋体。
4.3 页眉
学位论文各页均加页眉,在版心上边线隔一行15磅的加粗、细双线(粗线在上),其上居中打印页眉。
奇数页眉:口士学位论文(标明研究生培养类别和学位论文级别:如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等)
偶数页眉:口口……口(学位论文题目)
4.4 封面及内封
4.4.1 封面(见附录1)
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以及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等的学位论文封面已给出相应的固定格式(格式可在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以下为填写项目及字体要求:
学校代号、分类号、密级、学号(同等学力采用受理单编号):小4号黑体字
论文题目:1号黑体字
学位申请人、培养单位、导师姓名及职称、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论文提交
日期:小4号黑体字,所填内容用小4号宋体。
4.4.2 中文内封(见附录2)
学校代号、密级、学号(同等学力采用受理单编号):小4号黑体
论文题目:2号黑体
学位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培养单位、专业名称、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小4号黑体,所填内容用小4号宋体
4.4.3 英文内封(见附录3)
论文题目:小3号Times New Roman体,作者姓名、作者获学位情况、学位论文级别、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名称、学校名称、导师姓名及职称、论文提交日期等字体均采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
(注:学科门类分为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其对应的英文名称分别为:Science、Engineering、Philosophy、Economics、Law、Management、Education、Literature、History、Agriculture、Medical Science、Military Science。)
4.5 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见附录4)
学位论文必须在内封后加一上页”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声明和授权书签名处应以签名的形式,不要打印。
4.6 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题头应居中,中文摘要字样如下:
摘 要 (小2号黑体)
然后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字体为小4号宋体)
摘要文字之后隔一行顶格(齐版心左边线)印有:
关键词: 词; 词;…; 词
↑ ↑
(小4号黑体) (关键词3-8个,黑体小4号字)
英文摘要字样为:
Abstract(小2号Times New Roman 加粗)
然后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字体为小4号Times New Roman)
摘要文字之后隔一行顶格(齐版心左边线)印有:
Key Words: ; ;… ;
↑
(小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附录中非中文撰写的学位论文的详细中文摘要,用小2号黑体居中书写中文标题,摘要内容用小4号宋体。
4.7 目录
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
4.8 正文层次
正文层次的编排建议用以下格式。
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节
条
款
项 |
第□章 □□……□
X.1 □□……□
X.1.1 □□……□
X.1.1.1 □□……□
1.□□…□
□□…□□…□□
(1)□□…□ □□…□□…
□□□□…… |
居中排
章编号用阿拉伯数字
顶格,X为章编号,用阿拉伯数字
不接排
不接排
不接排
接排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4.9 公式
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与右边线顶边排写。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 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转行式前, 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
4.10 论文印刷与装订
学位论文前置部分(即从中文内封开始到正文之前)一律单面印刷,正文部分(即从第1章) 开始双面印刷。致谢与附录应单面起页双面印刷(如正文结束页为单数页,则单数页背面不 加页眉和页码,致谢单面起页,如致谢为单页,其背面亦不加页眉和页码)。
学位论文封面要求用白色铜版纸。
4.11 电子版学位论文
除按规定印刷论文外,还需提交与印刷论文相同格式的电子版学位论文,在办理离校手续时以软盘、光盘或通过电子邮件交湖南大学图书馆湘籍名人作品收藏中心(E-mail地址:libsczx@hnu. net.cn)。或挂靠湖南大学图书馆网页,网址:http://Lib.hnu.net.cn。
附录1:封面示例
附录2:中文内封示例
附录3:英文内封示例
附录4: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附录5:参考文献示例
附录6: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计量单位、有关数字用法规定
附录7:学位论文范本示例
附录1 封面示例
学校代号 学 号
分 类 号 密 级
博士学位论文
化工化纤生产过程中几种化学
及物理检验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用小四号宋体
培 养 单 位 用小四号宋体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用小四号宋体
学 科 专 业 用小四号宋体
研 究 方 向 用小四号宋体
论文提交日期 用小四号宋体
学校代号 学 号
分 类 号 密 级
硕士学位论文
化工化纤生产过程中几种化学
及物理检验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用小四号宋体
培 养 单 位 用小四号宋体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用小四号宋体
学 科 专 业 用小四号宋体
研 究 方 向 用小四号宋体
论文提交日期 用小四号宋体
学校代号 学 号
分 类 号 密 级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化工化纤生产过程中几种化学
及物理检验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用小四号宋体
培 养 单 位 用小四号宋体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用小四号宋体
学 科 专 业 用小四号宋体
研 究 方 向 用小四号宋体
论文提交日期 用小四号宋体
学校代号 学 号
分 类 号 密 级
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化工化纤生产过程中几种化学
及物理检验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用小四号宋体
培 养 单 位 用小四号宋体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用小四号宋体
学 科 专 业 用小四号宋体
研 究 方 向 用小四号宋体
论文提交日期 用小四号宋体
学校代号 学 号
分 类 号 密 级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湖南电视台危机分析
及管理对策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用小四号宋体
培 养 单 位 用小四号宋体
导师姓名及职称 用小四号宋体
学 科 专 业 用小四号宋体
研 究 方 向 用小四号宋体
论文提交日期 用小四号宋体
附录2 中文内封示例
学校代号:
学 号:
密 级:
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工化纤生产过程中几种化学
及物理检验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小四号宋体
导师姓名及职称: 小四号宋体
培 养 单 位: 小四号宋体
专 业 名 称: 小四号宋体
论文提交日期: 小四号宋体
论文答辩日期: 小四号宋体
答辩委员会主席: 小四号宋体
附录3 英文内封示例
The Research on Some Chemical and Physical Test Methods in the Chemical and Fiber Production Processby
LIU Changjiang
B.E.(Hunan University)1995M.S.(Hunan University)1999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sciencein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Supervisor
Professor Wang XiongOctober,2001
附录4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湖 南 大 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 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 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5 参考文献示例
示例一:专著
[1]张直明,张言,陈北雄.滑动轴承的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1986,104-105
[2]Mitchell A L.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lgorithms.Cambridge:MIT Press,1996,35-40
示例二:期刊论文
[3]陈斌,李有泉.介观耦合电路的量子压缩效应.科学通报,1996,41(14 ):1275-1277
[4]Chen D H,Bogy D B,Wang K C,et a1.Singular stress field near the comer o f jointed dissimilar materials.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1993,60(3):607-613
示例三:学位论文
[5]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95,60-65
[6]Gaims R B.Infrared spcctrosc0pic studies 0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 n].Berkeley: Univ.of California,1965,89-91
示例四:会议论文
[7]田荣.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流形方法及其在土力学中的应用.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万国学术出版社,1999,51-53
[8]Melbourne C.Load relieving systems.In:Proc 0f Int Conf on Nonconvent ional Structures.London,1987,93-95
示例五:专利文献
[9]姚光起.一种氧化锆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91056088,1980-07-03
示例六:网上文献
[10]Jenkins L.Testimony 0f Emund Chairman of FASB.www. fasb.org.uk, 2002-02-14
示例七:报刊文献
[11]福轩.中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评析.中国机电日报,2002-04-20
附录6-1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参阅表
|
—截面积,散热面积; |
|
—弧柱温度 |
|
—磁感应强度; |
|
—时间; |
|
—剩磁感应强度; |
|
—触动时间 |
|
一饱和磁感应强度; |
|
—运动时间 |
|
—电容; |
|
—电压; |
|
—弹簧刚度,比热容; |
|
—阳极压极; |
|
—直径; |
|
—阴极压降; |
|
—电场强度 |
|
—释放电压; |
|
—电子电荷; |
|
—电抗; |
|
—力; |
|
—磁抗; |
|
吸力; |
|
—铁心磁抗; |
|
—斥力; |
|
—电阻抗; |
|
—反力; |
|
—磁阻抗; |
|
—频率,电路振荡频率; |
|
—铁心磁阻抗; |
|
—电导; |
|
—电阻温度系数 |
|
—磁场强度 |
|
—恢复电压振幅系数; |
|
—矫顽磁力; |
|
—气隙长度,介质损耗角; |
|
—电流; |
|
—温度; |
|
—触动电流; |
|
—周围介质温度; |
|
—释放电流; |
|
—磁导; |
|
—电流密度; |
|
—热导率,单位长度漏磁导; |
|
—反馈系数; |
|
—磁导率; |
|
—返回系数; |
|
—相对磁导率 |
|
—匝数; |
|
—真空磁导率; |
|
—功率; |
|
—电阻率; |
|
—导体截面周长; |
|
—漏磁系数; |
|
—功率过载系数; |
|
—温升,电弧时间常数; |
|
—电流过载系数; |
|
—稳定温升 |
|
—热流,热量; |
|
—磁通; |
|
—电阻; |
|
—释放磁通; |
|
—膜电阻; |
|
—电压和电流的相角差; |
|
—电弧电阻,孤柱电阻; |
|
—磁链 |
|
—接触电阻; |
|
|
附录6-2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摘自BG3102.1~6-8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