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发布时间:2019-04-07 09:29:31
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关注体验,成就品德课的精彩
[摘要]“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这是体验教育的生动宣言。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关注体验,让体验教育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实践活动 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型活动课程,其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或针对性不强,或目的、要求不明确,使得通过活动熏陶情感、发展品德、培养价值判断力的目标不能很好达成。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两个镜头。
【镜头一】中午放学,等在校门口的爷爷看到读一年级的孙子出来了,忙迎上前去,蹲下身子,孙子熟练地往前一扑,爷爷背着孙子乐颠乐颠回家去……
【镜头二】傍晚放学,大树下,停着一辆三轮车,三轮车旁,一个四年级女生皱眉撅嘴正在发脾气。推着三轮车的,是她的爷爷,腰有毛病,弯得整个身子成一个直角。此时,他正吃力地抬起头,陪着笑……
如果第一个镜头还算温馨的话,第二个镜头就未免有些不和谐。我们每个学期都有尊老爱老的教育,教育效果却是如此这般。更让我们心寒的是“学生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又是老一套。”这样的德育,行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我们的课堂是“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是从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课堂教学以课本为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脱节严重的现象还很严重,导致了我们的德育常常处于晓之以理的简单认知状态,而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德育模式下,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的发现,造成了学生思想的僵化,品质的惰化与道德的伪化。由此可见,品德教育的关键是要看品德“内化”程度如何,而“内化”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生活,找准生活与情感的结合点,引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的实践体验。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既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又不会事与愿违呢?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即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体验的独特功能,这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在主动体验中加速对道德观点的认同
人对知识的获取,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让学生在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主动体验中,实现认知内容和个人价值标准的共鸣,是加速对道德观点的认同,促进学生迅速掌握道德知识的有效途径。我们教师要做的只是精心地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创设体验情境,把学生带入这种情境,让学生自觉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实现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自我心灵的塑造者。
如在教学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时,我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教室是我们的家,老师和小朋友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每天放学时,我都要到教室来转转,看看桌椅是否摆整齐,看看地面是否干净,看看门窗是否关好,这些事情全做好了,我才能安心、高兴地离开教室。小朋友们,你是怎样对待我们这个可爱的家的呢?”在此导语中,我以自己的感情体验为基础,以情激情,自然地带动了学生的情感。又如教学爱惜劳动果实,我先让几位小朋友分别戴上“铅笔”、“米饭”、“衣服”等头饰,边表演边唱儿歌(如“我是一支新铅笔,长长芯儿花花衣,不爱护我的小园园,把我摔得铅芯断。”)。同学们,你瞧他们多伤心,这是为什么呢?接着让学生观看录像,内容是小朋友平时不爱惜劳动果实的镜头,这时许多小朋友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于是借机引发思维:为什么这些行为使我们感到不好意思呢?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粮食、衣服的生产过程,使小朋友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这里教师用角色换位体验法,从头到尾没讲一句要同学爱惜劳动果实的话,但学生却通过自身的体验明确了该怎么做。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次有趣味的活动体验,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对后续学习产生期待。教师在创设活动情境时,要有儿童意识,即活动方式要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如在教学我和伙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课中,我设计了“开心十分钟”的活动,让孩子们各自找喜欢的小伙伴做游戏,于是,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玩跳皮筋、下弹子跳棋、穿花线……玩得不亦乐乎!当我请孩子们交流感受时,我发现一位孩子显得很不高兴,还撅着嘴巴说:“一点儿都不开心,小朋友们不让我玩。”我试问了同组的小朋友,获悉这位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时耍赖皮,被同组的小朋友“驱赶”出来了。于是,我趁机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孩子们开展一次抢椅子的活动,并提示孩子们一起去享受游戏的快乐。游戏结束时,我欣喜地看到刚才的“孤雁”已经绽开了灿烂的笑脸。通过这样的情境游戏,孩子们深深地感悟到,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了亲身经历、真切体验,因而对道德观点欣然接受,并对现有的认知和情感进行了反思。
二、链结生活,在创造性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老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可见,形象的道德体验是与直观、具体的道德形象密切相关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性思维向抽象性思维过渡阶段,伟人、英雄模范形象容易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共鸣,并激发模仿之心、敬仰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学生不愿看到别人的进步,更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只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尤其看到别人受到称赞,他就生气、难过,甚至不择手段地中伤、打击别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叫妒忌,其后果往往是害人害己。我在引导学生把握“妒忌心理害己害人”这一观点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不妒忌别人一课):
首先是谈话引导,引领同学们怎样去战胜妒忌、远离妒忌,多媒体出示关于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和高士其在共同的学习中如何相处的故事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体验。接着多媒体出示李斯特巧荐肖邦的片段,并提问:听后,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借此在学生心目中深度强化道德形象)最后我设计了一项活动——小医生头脑风暴:要求各小组同学来一次头脑风暴,给妒忌开个高明的药方。活动结束后我又以名言激励,升华学生情感,让孩子们意识到只有正确对待超过自己的人,并诚恳、谦虚地向他们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创造性的活动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深度感染,胸怀也会开阔起来。
列宁曾说过:“没有情感,也就不能有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连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加深道德认识、推动学生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因此,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在思品课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移情体验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让学生进行自觉的情感体验,与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人、事、物产生情感并进而促进情感内化。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我用成语“居安思危”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坐在这清洁、明亮的教室里进行一次大胆的假设。假如人类失去了最后一片净土、假如浩浩荡荡的洪水向我们袭来……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假如’展开想象,然后把你想象到的结果告诉大家。”这样在课的开始,通过这一想象体验,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被激发,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三、超越课堂,在实践体验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行为动机,但是小学生在活动中往往会产生道德动机和行为效果不一致的现象。这是由于小学生对他人、环境依附性强,道德观念的情绪体验不深刻,道德评价不全面等特点所决定的。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立体网络,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表演活动中养成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重视课外的延伸,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即让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以道德情感体验为动力,逐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就能扭转小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尴尬局面。
校园实践:学生大多的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基地。其实,学校里有着大量的体验岗位,如红领巾广播站、常规监督岗、光荣升旗手等等。我们组织队员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理想,从自身实际出发,每人选择一个岗位上的角色。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培养了责任感,发展了综合的实践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8课下课了 放学啦的第一课时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下课时从学生身边拍摄的录像,通过录像中的片段来层层展开,让学生辨析是非,讨论下课后应该做些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然后抓住下课后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活动和合理做好课前准备有什么好处这几个重点,分组人人参与编儿歌活动,编好后以组为单位唱一唱、演一演。接着通过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开展“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回忆下课时“我”在做些什么,“我”做得对吗。最后在下课前几分钟请小朋友想一想,接下来是什么课,你下课后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随着下课的铃声,我提醒小朋友说:“小朋友们下课了,你想做什么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好!”老师的这句话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校园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家庭实践: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生生活的又一重要领域,引导孩子开展正确的家庭实践活动也很关键。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是众星捧月,许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更别提体谅父母做家务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开展“送妈妈一个惊喜”、“今天我当家”等活动,鼓励学生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关爱家人。如我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为使学校和家庭的个人生活相结合,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小巧手显神通”的班会、“露一手”现场赛等。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情况及时监督、反馈和评价,于是,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了家访,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家整理房间、叠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方面的情况,这样,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及时交流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促成其道德行为的养成。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德,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充分发展的健康的人。因此,必须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融入社会实践之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我们可以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开展擦皮鞋、卖报、参观工厂、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组建绿色环保小卫队等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接触三百六十行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让队员们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辛苦,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爱国热情等。如教学劳动不分贵贱,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进行“社会角色体验”活动,在父母或亲戚的工作岗位上体验一天,或当一名“经营者”,或当一名“家庭主妇”,甚至于当一名“城市的美容师”……并完成一篇体验日记。在这一岗位体验活动中,无论是“经营者”还是“家庭主妇”都获得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都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经营者”感受到了经商的艰辛和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懂得了如何珍惜别人的劳动;“家庭主妇”通过一天的当家生活学会了如何有计划地支配家里的财务,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懂得了如何帮父母分担忧愁……总之,社会是个大舞台,学生通过社会中的学习、实践与体验,认清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学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和做人的基本准则,将来成为社会大舞台上的明星。
总之,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品德与生活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纸上得来总觉浅,习到用时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也抵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所以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要以体验为基点,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想品德课堂与生活相沟通。体验教育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将传统的说教、灌输变成了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变成了无形的激励、自觉的行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更多的活动、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焕发生命的活力,体现其个性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邬冬星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
[2] 教育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高峰 也谈体验教育.小学德育[J].2005年12月上第23期第44页。
[4] 河延云 在真实的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感悟。山东教育 [J].2007年第1、2期第104页。
[5] 朱佩 沟通课程与生活的渠道——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生活化的探索。小学各科教与学[J].2007年第1期第34、56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