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育教学源于生活 ——浅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领会 发布时间:2019-12-31 11:04:13
德育教学源于生活
——浅谈《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领会
第二小学 周巧玲
一,课题概述:
不论是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还是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都在于孩子们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的认识、感受和领悟。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我遵循了德育学课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在课堂中尽量创设开放、自由的教学模式,(有时不仅仅只局限于课本和课堂)给学生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有时还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引领学生健康、活泼、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
二,研究目标
1,给学生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有时还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引领学生健康、活泼、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
2,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转变教师观念,探索符合儿童特点的品德教学内容,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品德在生活中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在品德课上,我引领孩子除了学习教材中所涉及的共同活动外,还尝试创设自由、开放的教学环节,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具体的生活中实践品的教学的魅力,(例如:以班为单位开展分享日活动;利用品德课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让留守儿童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打电话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生活实践活动)在具体生活中学习,使得品德贴近生活;让学生切实感受品德教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让德育与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品德这个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也在三者之间的互动中慢慢酝酿,我坚信其意义的深远超乎你我的想象。
1、给孩子一片开阔的蓝天,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平台
变被动的讲经式德育灌输为平等自由交流的自主式学习,这样最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正能量,真正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来培养。不但引导孩子们求同,还要鼓励他们存异,切记在品德教育中要遵循没有权威,只有平等。师生上下课亦是如此。小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人格基本形成到基本定型,所以不同的环境所创造个体性格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从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各具特色的个性形成在具体的环境创设中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变被动的接收为自主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是尝试性的,具有潜意识性的,但这种德育教育思想的植入模式在培养学生获得德育情感的过程中具有非凡的潜力。它能让学生的知识获得成为永恒,指引学生一生的发展。
我在2013年十月省教科所举办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观摩活动中,,使我受益匪浅,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眼睛的必要性,课前亲自到医院拍摄了眼科医生讲解眼睛小常识和怎样保护眼睛的相关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并表达观后感,让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上老师只起到一个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角色,但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正真接收到了保护眼睛的所有知识,这节品德课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钟老师通过短短的眼睛小常识视频把学生带到了“医院的眼科医生”哪儿,一段简短的视频胜过在课堂上千言万语的灌输。在课后的德育作业设计中钟老师别具匠心与同学们共同商议制定了一份护眼公约,张贴上墙及时遵守,看到孩子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眼睛那一幅幅天真、童稚、而又不失认真严谨的课堂画面真让人感慨万千,我们的德育课竟然能这样上——老师轻松、学生愉快。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中,这节课后家长每天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不吃或少吃什么东西都是有要求的,真正使得品德课走出教室,走进孩子的生活,让品德课具有生命力。
由此可见,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加之多缘、沟通的配合方式,给孩子们一片开阔的蓝天,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在这片蓝天下他们可以自学,也可以互相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为德育思想的植入提供了多向性的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独立思维,又互相促进,彼此弥补的交流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了很好的环境,是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品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在品德教学中让“放”实现飞翔,用开阔的视野领略大自然
在老师的情感世界中真正可爱的人永远是自己的学生,同样的道理学生的世界里其影响他一生的大多数是小学的启蒙老师,作为品德老师更加如此。我们的德育思想,品质境界就是一双捧着希望飞翔的双手。能否让这双飞翔的翅膀飞的更远、更高,除了翅膀自身的发展,放飞的这双手也是至关重要的,何时放,如何飞取决于这双手的正确拿捏,孩子的世界是无限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因为他们的认知和判断力相当有限从而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品德教学不能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困惑,其生命力就失去了,在认识某件事物的本质判断某些事态的是非对错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判断能力,生活积极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在“我们要做最棒的”的活动中,我组织和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了一期班级文化展览,然后一起出主意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口号。在活动中有的学生负责画画,在教室的后墙板报上描绘最棒的画面;有的学生三五成群共同商量怎样制定班级公约;有的学生征求老师的意见,请老师协助他们出主意;有的学生到其他班级学习人家做得好的方面,加以借鉴;有的学生冥思苦想,试图把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示出来……后来,我又引导学生按各项种类分组进行评比,接着启发学生还可以这样做?回到课堂,我让他们谈谈通过“我要做最棒的”这个活动有什么体会,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想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漂亮,需要大家的努力。”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做最棒的就要和同学们取长补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有的学生说:“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是做不了最棒的自己的。”有的学生说:“好学,好闻是做最棒的基本要求”在这个活动中我把孩子们好玩,好动,好奇, 天性彻底的放飞了。他们玩得很忘情,做得却又那么认真,因此感受很深;这种独特的放飞,让每个孩子的感受又各具特色。这节品德课其实就像平时的生活一样平常但却一点也不失它的斑斓色彩,其实我只做了很少的一点点就是充分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和他们一起去体验、去创造、去发现、去摸索,方才使他们愉快的学习、主动地接收。
3,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让课堂无限延伸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利用一切与家长交流的机会,让每一位家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老师要改变思维让品德的课堂插上翅膀飞翔课外,不断从课堂扩展到家庭、飞翔社会及其儿童生活的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无处不德育的宏伟目标。
如:教学《我爱我的家人》中,我首先让孩子们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激发爱家人的情感。我的理解就是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家,不仅是满足学生的物质享受,关键是人与人交流感情互相帮助关心的温馨港湾,这种相互的关心、照顾、牵挂、给予等,才是爱的根源。所以在课堂上,我重视追求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故事,谈一谈家的未来,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交织于课程的各个环节,学生的动手、动嘴、动脑等能力得到极大锻炼,爱不知不觉就扎根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情和爱。教学《我爱我的家人》时自己被三一班的大多数学生所感动,同学们跟着我慢慢走进,我的爱是什么?进而得出我的爱是一句贴心的话,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一个理解的微笑,再进一步得出家人给我们的爱是永远也无法回报的,把我对家人的爱写下来。孩子们的话我基本都想得到,所以连评语都设计好了.而哪天孩子们回答让我深深感动着:“我的妈妈脚不好,无法走路,所以我每天都扶着妈妈出去散步,我要一直陪妈妈走下去。”他的话一说完就得到了在坐所有老师和学生的掌声.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爱,他们的心中满满的都是爱。“我的爷爷最爱和我一起玩,但我喜欢玩玩具和看动画片,以后我要和爷爷一起看电视一起玩,因为爷爷老了……”
四,取得的成绩:
小学生的品德意识源于他们对生活的初识、感受和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神领会。小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归根结底对品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儿童阶段的品德教学内容一定要贴近这一时段的生活,在课堂上采用他们乐于喜欢的活泼好动、积极探索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奠定他们人格发展和与人和谐相处的原始基础。这也遵循了品德教育这门学科所具有生活性、开放性、自由性以及积极乐观的特征,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儿童乃至青少年、成年人毕生的情感之中,引导每个人健康、乐观的学习;愉快、积极的生活。其意义非凡,责任重大。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负责任、有爱心的与人相处;动脑筋、有创意的塑造美好的生活的能力
。由此可见,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加之多缘、沟通的配合方式,给孩子们一片开阔的蓝天,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在这片蓝天下他们可以自学,也可以互相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为德育思想的植入提供了多向性的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独立思维,又互相促进,彼此弥补的交流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了很好的环境,是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品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五,反思与建议
要使学生真正的从课堂真正走了出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必须解决了讲经式的教学弊病,课后让家长不断向我反应最近他的孩子懂事了不少.这些做法的成功是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环境,不断使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发生脱节的原因。把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学生领悟有机结合的原.使得品德教学的真谛得到了一个落脚点。我们收获的多少。
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起:“不学礼,无以立”这句孔子的名言。是啊,千讲万讲,固然让孩子们从表面上明白了一个个深刻,但是教学实践告诉我,一味的为讲而讲永远不及给孩子们创设一个丰富多彩,蕴含启发,具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最富魅力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在孩子们能够触摸得到情境中去自主体验;在一个个具体的德育活动中去心灵感悟;在不断的成功或失败的探索中去真实地获取。也许他们要经历失败,面对挫折,但我坚信他们的成长是真实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