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戏中的学习 ——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带给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1-04 13:29:13
游戏中的学习
——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带给我的思考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三个主题活动“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时,我把本节课的任务定为引导学生借鉴他们喜闻乐见的飞行棋的方式来设计制作自己的“规则”棋。一听到这个任务,学生们立刻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热情,我首先请他们谈谈对设计哪方面的规则棋更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了七个小组。然后我们又一起讨论了制作规则棋的规则:每个空格里写一条相关的行为,如果对这种行为赞成就以“前进*格”、“再转一次”、“直接跳到终点”等方式表示肯定,如果对这种行为持反对态度,就以“后退*格”、“停转一次”、“回到起点”等方式告诫同学们不要出现这种行为。接下来,我在白板上出示了小组学习任务,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同学们开始行动,在设计、制作、汇报、修改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值得我思考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和带给我的思考,一并在这里记录下来。
片段一:有挑战、有期待的任务是保证小组学习的前提
以往的小组学习中,往往是布置任务后立刻进入讨论环节,因为缺乏了个人的思考,讨论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往往在互相推让发言机会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影响了小组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在这次小组活动的任务中,我特意强调每个人要先独立思考——写下你认为最重要的3——5个规则后再参与讨论,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在讨论时效率明显提高了。在学生的活动中我观察到玩自己的“规则棋”对学生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独立学习时个个凝神思考,认真记录,小组讨论时都积极参与,热情很高。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学生游离在小组学习之外,是历次小组学习学生参与度最高,参与效果最好的一次。
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有时是因为老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指导,有时则是因为小组学习的任务本身就不适合小组学习这种方式。任务缺乏挑战性,或者学生对学习任务不感兴趣,都会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反之,设计学生共同感兴趣,人人有能力参加的任务,小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片段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小视
各组的规则棋制作好以后,学生在试玩的过程中发现按我们预设的规则,我们自制的规则棋有很严重的问题,因为每种行为都伴随一定的奖励或惩罚(前进或后退),往往扔一次色子,获胜的一方即可走完全程,游戏的趣味性被降到了最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当初在设计这课时我只想到用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应遵守的规则,同时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完全没料到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权宜之计,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孩子们究竟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心里也没底。
汇报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组只奖励或惩罚特别典型的行为,例如“公交车规则棋”小组对“主动给抱小孩的人让座”等大家不太容易做到的行为给予了“前进一格”、“再转一次”的奖励,对“不在车上大声说话”等比较容易做到的行为没有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可玩性增强了,可制作规则棋预设的价值引导的功能被弱化了,但是我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心想也只好这样了。但另外一个小组的做法,可真让我由衷钦佩这些孩子的智慧了,他们除了像上个小组那样做以外,还在棋盘的每个格子里分别画上了哭脸和笑脸,例如对“上车时主动投币”这一行为,小设计者没给予“前进”的奖励,但在旁边画上了一张笑脸,表示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游戏的可操作性,又保留了游戏价值引导的功能。看似一个简单的“哭脸”“笑脸”,却着实让我对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刮目相看。
学知识,学技能,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相信学生,他们真的潜力无限,手把手地教是必要的,但给学生机会和信任则是更重要的,只要我们注意发现,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小家伙就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片段三:引导学生相互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力的重要途径
各组汇报时,“学校规则棋”小组的作品赢得了满堂彩。这几个小家伙的棋盘内容合理,书写美观,最吸引眼球的是图文并茂,例如在“认真完成作业”这一格中,小设计师们的配画是一盏台灯下一个小男孩正认真写作业。“和同学打架”这格中,小设计师的配画令人忍俊不禁——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争执不下,怒目相向,旁边还配着文字“绝交!”看得出来,无论文字还是图画,他们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同学们立即被他们的作品吸引了,我问起他们怎么想到这个好主意的,小女孩的回答更令人欣喜:“我们这么做是受‘电影院’小组的启发,他们就是用了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设计棋盘的,我们当时都特别喜欢。但是我们觉得他们配的画虽然使棋盘更好看了,但是图画和文字没什么关系,这就有点不完美,我们想老师说过我们制作的规则棋还要送给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玩,如果我们配上图画,他们一定会更喜欢的,就算有不认识的字,一看图画他们就明白了。”
向老师学,早已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但仍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其实学生间的学习和交流更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引导,需要我们提供时间和空间。同时我也被这小组的成员深深地感动着——多细心的小家伙们啊,因为要送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玩,他们比别人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多有创意的小家伙们啊,一张简单的棋盘,那么简单的要求,被他们完成得如此精彩。多朴实的小家伙们啊,受到表扬,一点不贪功,没忘了告诉大家他们是受了伙伴的启发。多追求完美的小家伙们啊,虚心向别人学习,又绝不照抄照搬,尽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片段四:课堂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份量
在“超市规则棋”小组汇报时,因为他们率先想到了画哭脸和笑脸的办法解决了全班同学的难题,我着实表扬了他们一番。代表小组汇报的同学在前边美滋滋地听着,他们小组里一个男生不干了,不等举手就指着汇报员大声说:“这个办法是我想出来的,我想出来的。”接着他的话,我对同学们说:“既然是一个团队,一个人的好点子也就是整个团队的智慧,在小组学习时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心胸才行。”接着,我又对汇报员说:“当然,我们在汇报时,如果能主动说一下,‘这个好办法是我们组的**想出来的’,对这位同学可真是最好的鼓励,他在以后小组学习时一定会更加努力的。”看着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我就请汇报员接着汇报,结果他们设计的一条“不在超市随地小便”受到了大家的质疑。同学们都说,在超市随地小便肯定是错误的,但这根本不是在超市购物时的主要问题,属于极个别的现象,因此应该把这条改一下。正讨论着呢,这个组的一个学生指着刚才说话的小男生说:“这条也是他想的,我们都认为不好,他非要坚持。”还不等我说话,这个组另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刚才都说了,既然是一个团队,一个人的好点子就是大家的智慧,那挨了批评也应该小组一起接受啊,你怎么能就说他一个人呢?”他的话音一落,班里一片安静,几秒钟的沉寂后掌声响起,每个人都一脸认同,看来,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导向作用相当重要,尤其学科本体内容之外的一些生成性的评价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也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真的要字斟句酌,因为我们说的每句话都会对学生带来一些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片段五:我们的学科还是弱势学科
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下了课,强烈的倾诉愿望让我对刚进教室的她连说带比划地介绍了半天,最后把话题落到“我们的孩子多棒啊”,她乐呵呵地听我说,见我说完了,评价了一句“咱班学生啊,就对玩有精神!”怎么仅仅是玩啊,这一节课里学生有多少精彩啊?我又认真地给班主任老师分析,最终她又给了孩子们一句评价“别说,他们还真有学好语文的天分!”没找到知音的我,哭笑不得中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学科仍然是弱势学科,无论是学科的价值,还是在这个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价值还不能被更多“主流”学科的老师、家长、甚至是学校领导认可,而这恰恰是激励我们每个人努力做好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动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