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下载 发布时间:2019-04-07 17:43:20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
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否有效,将是决定能否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关键。想要实施有效的探究活动,科学教学活动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需要教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层次和坡度,帮助和引导他们亲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重视学生的反馈,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真正达到实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情境 层次 坡度 探究 有效
新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那么,什么是探究?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否有效,将是决定能否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关键。有效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智力、非智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一、实现有效探究的前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内在动力之一。
教师在预设探究活动时,应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和心理特征,精心创设学生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不但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感、焦虑感,还能让他们主动发展,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一般的情境创设要考虑以下几点:
(1)现实性:是指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经常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能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针对性:创设情境目的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不仅要考虑创设的情境能否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还应该考虑创设的情境是为了提出问题,抓住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才有它的价值。
(3)艺术性:是指创设的情境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情境必须通过教师的适当处理,它是对生活中问题一种的提炼。
(4)有效性: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探索、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情境的创设应该是适时适当的,尽量做到简洁。
二、实现有效探究的关键——探究活动的层次和坡度
因每个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心理特点都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教师预设的探究活动,不能进行统一的安排。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活动过程。探究活动的难度需要有层次,那样能够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不是只适合少数学生。问题的出示也要有坡度,从易到难,具有挑战性。整个探究活动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到有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有效性的真正落实。
比如:怎样搭配食物这课教学,我先出示了“小企鹅”和“瘦竹竿”的照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他们的饮食习惯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个问题的难度就比较低,目的在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对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举手,做出自己的回答。
接下来,我设计了第二个探究环节,让学生拿出自己家某天一天的食谱,互相评论一下饮食搭配的是否合理?为什么?这个问题就带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就不会像刚才那样轻易的作出结论了。当学生都在犹豫不敢肯定自己的结论时,我的第三个活动安排出示了:观看录像——营养学家介绍食物正确搭配方法。这时,所有学生的兴趣再次被激活,大家都聚精会神地观看营养学家介绍的食物金字塔。当看完了录像,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从录像中,得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这是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能让所有学生把录像中的信息在脑中再重新过一遍,抓住重点,加深印象。在大部分学生梳理出录像中的重要信息的时候,我接着让学生开始用学到的“食物金字塔”的知识,修改昨天的食谱。学以致用,这又是一次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对“食物金字塔”的认识和掌握。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布置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食物金字塔”的搭配原则为自己这个小组,设计一份食谱,通过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考察学生今天学习的有效性。整个探究活动问题的提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不同的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不同程度的经历了头脑的风暴,知识和能力得到了不同的发展。问题出示的层次性,活动难度的坡度化,让学生表现主动、积极,学习起来和谐、宽松。
三、实现有效探究的保证——教师的适时帮助和学生的反馈。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今的教师应当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的知识探索者,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亲身试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能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观点和方案。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对于那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与适时的帮助,这种帮助是一种启发,一种点拨,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保证学生求知欲望,这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一“扶”到底,不肯放手;也不能看到学生的困难视而不见,失去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怎样移动重物时,我让学生研究“使木尺平衡的方法”时,有不少学生对探究实验中,变量的控制方法不太理解,这时就需要老师用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从而理解和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和必要性。
新课标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所以实现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还要求老师必须重视反馈,特别是要重视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反馈。反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反馈时机则没有固定时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反馈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反馈的方式也是多种的,对班上的尖子生的反馈可以是一个微笑,对后进生的反馈可能是一次谈话,一次表扬,甚至要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深入的分析等。
总之,实现有效的探究活动,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层次,帮助和引导他们亲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重视学生的反馈,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真正达到实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