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科学论文:鸡蛋“竖放不破、横放破”的科学道理 发布时间:2019-04-07 17:53:56
小学科学论文:鸡蛋“竖放不破、横放破”的科学道理
五指山下的光辉
去年十月的一天晚上,河南杂技团来新市镇院坪村演出,其中一个小表演把我搞糊涂了,在一个双方都有弹簧的木槽中,先请一中年人上去,将手指夹在两方弹簧中,待弹簧还没有放完,那人就直叫疼,接着表演者拿出一盘普通鸡蛋,让一个中年男子上前,将鸡蛋放在弹簧中间,两边弹簧一放,鸡蛋一下就压坏了,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接下来,表演者在一盘鸡蛋中任意拿了一个,在鸡蛋上用手指画来画去,嘴里小声地念念有词,念完后用一块红布盖上,用嘴向鸡蛋哈三口气,然后将鸡蛋放在木槽中,两边弹簧一放,鸡蛋完好无损,当时我看傻了,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第一反应是放弹簧有假,轻轻放弹簧就不会压坏鸡蛋,这时表演者叫谁上来试试,我主动上前试试,结果一放弹簧,鸡蛋还是破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迷惑不解,在场的老百姓都说这人有法术,千万不能招惹他,第二天在办公室我问老师们,老师们已感觉奇怪,总之我不相信什么迷信,应该有科学的解释。
第二天,我为了探个究竟,做了一个小实验:我拿了一大盘鸡蛋,分别放在市场上销售的良种鸡蛋的内包装蛋盒中,向鸡蛋上面分别压上同样重的书,结果发现有些鸡蛋坏了,有些鸡蛋完好无损,我仔细一观察,发现坏了的鸡蛋都是横着放的,好的鸡蛋都是竖着放的,我非常高兴,对那晚的表演有了科学的解释,鸡蛋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表演者放鸡蛋的方法和我放的有区别,我是鸡蛋壳软对着弹簧,所以压坏,而表演者是将鸡蛋壳硬两端对着弹簧,所以不会压坏, 这样解释通了,那为什么鸡蛋是中间壳软呢?是在鸡肚子里就这样产生的吗?我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我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鸡蛋的构造种蛋由蛋壳、蛋壳膜、气室、蛋白、蛋黄、系带、胚胎七个部分组成,完整的蛋壳呈椭圆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1.5%。鸡蛋的结构,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蛋壳在醋或一些酸性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蛋壳会消失 就变成无壳鸡蛋只剩下一层薄膜,壳膜为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纤维质膜,是由坚韧的角蛋白所构成的有机纤维网。壳膜分为两层:外壳膜较厚,即在蛋壳外面,一层不透明、无结构的膜;作用是避免蛋品水份蒸发;内壳膜约为前者厚度的1/3,为在蛋壳里面的薄膜,空气能自由通过此膜。内壳膜与外壳膜大多紧密接合,仅在蛋的钝端二者分离构成气室。气室是待蛋产出之后才出现的,是体内外温差所导致的收缩而在壳膜间形成空隙;若蛋内水分遗失,气室会不断地增大;待受精卵孵化时,随胚胎的发育而增大。因此鸡蛋在鸡的肚子里生长过程中,不存在中间壳软,两端壳硬的道理。得出了一个结论:我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那为什么呢?应该是受力问题,我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中国石拱桥。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坚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赵州桥的浅基础、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是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同样说明了杂技表演者还是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的。
经过做这个实验,我总结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要养成争取弄懂的好习惯。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觉得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和新老师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新而原谅自己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因为对学生来说小学教育也只有一次。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由于自己在科学知识上的欠缺,给小学科学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尤其我们农村小学教师,科学教学不是我们的特长,有些科学实验教师都不能正确演示,有些现象教师不能做出科学解释,总之,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