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生吃零食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15 10:02:15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生吃零食现象分析
我们学校对面有一家小超市,如果你经常从学校门口经过,你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同学在上学前会先去买东西吃,然后再去学校,放学后,会有更多的同学向这家小超市涌去,有零花钱的同学,他们掏出家长给的零花钱,买了一些色彩鲜艳、包装简易,还赠小玩具的食品,潇潇洒洒地扬长而去;没零花钱的同学只得眼巴巴的看着迟迟不肯离去;校门口的马路上到处都是纸屑和小包装袋。这种现象不但影响了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安全和原本稳定的周边秩序,而且也不符合饮食卫生,严重地危害我们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小学生吃零食的原因
1、同学自身贪玩好吃,容易受身边同学的影响。他们整天关注的事情,除了玩就是吃零食了。很多同学见到别人吃零食,很爱去凑热闹,过嘴瘾。一旦觉得好吃就会效仿,买来一饱口福。
2、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同学们的零用钱增多。现在绝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而且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家长们尤其是爷爷奶奶都溺爱自己的独苗,很多父母忙于赚钱,每天早出晚归,对孩子的照顾不够,为了能弥补自己心里的愧疚,常常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因此孩子要是找他们要钱,说什么要买本子、笔、橡皮什么的,家长一般不会拒绝,给个几块钱很正常。
3、同学们容易受广告、宣传的影响。众多零食广告抓住小学生酷爱新鲜、爱休闲的特点,在外表上、包装上花心思,于是同学们看什么新奇,什么颜色鲜艳就选择什么,于是小学生就成了零食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4、吃饭时间没有规律,有时早有时晚。有一些家庭家长工作比较忙,吃饭时间不固定,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于是就给孩子吃一些饼干之类的小零食,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了。
三、小学生吃零食的危害
1、影响食欲,影响生长发育。有些同学经常吃零食,如以饼干、方便面等替代一日三餐。零食中的酸、甜、咸、辣等各种味道都非常的强烈刺激,经常吃,会造成味觉的破坏,进而对一般的饮食根本不能引起食欲,影响其生长发育。
2、经常吃零食,会破坏正常的饮食制度,打乱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经常吃零食,胃肠就要随时分泌消化液,每次又分泌不多,这样到吃正餐的时候,消化液就分泌不充足,不能使食物得到很好的消化,影响正常营养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和胃口不好的现象。
3、经常吃零食,能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胃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得不到休息,因而会减弱消化器官的工作能力,引起消化不良症。
4、仓促吃零食,食品和手都来不及保持洁净,因而容易得肠道传染病,严重时会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大家要尽量少吃零食。
5、对环境形成污染。绝大多数吃零食者,都爱把零食包装随意扔掉,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少数同学把零食尤其是辣条之类的带到教室,在教室里形成了一股怪味并且影响了他人的学习。
四、小学生爱吃零食的解决方法
1、控制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教师要教育小学生,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小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不该吃得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小学生吃零食。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2、定时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给孩子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孩子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即动力定型),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
3、家校结合,做好宣传
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小学生不要吃零食,讲清楚吃零食对人体健康发育的危害,让小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在全班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小学生谈话。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再次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我希望以后同学们都能少买零食,少吃零食,多吃对身体健康有益的食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