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9-03-22 01:26:53
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变化
最近,细心研读了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并与原来的实验稿细致对比,自我感觉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较原来的实验稿相比,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
作为数学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内容,领悟课程标准精髓,并能清楚知道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明显变化,然后用标准要求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教学,促使自己的教学更富有实效。下面,我就以自己通过研读后的体会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加以整合,谈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明显变化,与同行们共勉。
一、体例与结构的变化
一是“前言”内容较实验稿有较大的变化。修订稿在“前言”部分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明确了标准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对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这样大大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二、“基本理念”的表述更加准确、科学、合理。
一是阐述了数学意义与性质,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创新特征。例如,对于什么是“数学”,将原来“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另一方面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等。
二是对基本理念的表述做了一些修改。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改动让人觉得更加科学,易于理解。因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人有些迷茫,无法准确界定。因为我们研究的数学到底就没有价值?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须的?我们很难确定。
将原来实验稿“基本理念”的6条变为5条,即将第3、4两条合并成一条,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过程的特征,“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路”的修改较过去表述的更加清晰、明白。
实验稿中设计思路表述的不够清晰,直接从学段的划分和学段总目标开始讲述。而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对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做了明确的阐述。将实验稿中的“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分别改为“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将实验稿中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关键词修改为“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特别是将原来的“符号感”改为现在的“符号意识”,个人认为更加科学、合理。因为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方面意思:一是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二是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同时,修改稿对“数感”|“符号意识”等关键词一一给出具体描述,使人一目了然。
四、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科学。
修订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要求,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对于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在原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五、在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总体说难度降低的成分较多,更利于教师的教学。
㈠、“数与代数”部分
第一学段
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第二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将“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
㈡、“图形与几何”部分
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
实验稿的“空间与图形”分为四个部分,即: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
修订稿的“图形与几何”,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分别是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部分。
2、主要内容的修改
第一学段
(1)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内容的教学放在了第二学段。
(2)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了第二学段。
(3)将“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八个方位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第二学段
(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内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内容。
㈢、“统计与概率”部分
1、统计
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各个学段统计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实验稿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之所以这样变化,我觉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二是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三是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实验稿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样变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二是考虑到学生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另外,删去了“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2、概率
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的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二学段的要求明显降低。
在第一学段,删掉了实验稿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㈣、“综合与实践”部分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提出了“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明确要求。
此外,修订稿对各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
第一学段:
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问的合作交流。
具体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第二学段: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师应通过问题设计、求解过程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
具体目标
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于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
3、结合实际背景,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就是本人通过研读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后,通过与原实验稿详细对比和参考部分资料,加以整理后的一点体会,但要想真正领悟课程标准精髓,并用课程标准理念指导和提升数学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只有继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不断提升我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