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趣味性    发布时间:2019-03-31 21:02:04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趣味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和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改变“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等观念。不改变这些观念,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学不会,越不爱学。
一、新的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兴趣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方法是灵魂。”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新课的导入是一切课的序幕,教师导入语言,语态、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的导语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沟通无障碍,对话无拘束、人格上互相尊重,地位上互相平等,心灵上息息相通。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吸引住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同学们,智慧爷爷说,我们班的学生非常聪明!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学生一听老师都会请他们帮忙,学习兴趣马上就高涨起来,都想知道帮什么忙,要怎么做才能让老师喜欢,怎么做才能把事做得更好……。又如:在教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之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想送什么礼物给老师做纪念?老师什么也不要,只想每个同学把学过的几何图形用硬纸片做好、写上名字、日期,送给老师做纪念,不分大小,每个同学都会交一个,待学到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时候,再发给学生,测量长度,找出所需的条件,计算出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把算式及解题过程写在图上,把礼物做得更完美些……。学生们产生急于帮忙、送礼的心情,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动手实践操作,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按照书本上的例题教学,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无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用生活化理念打造精彩课堂。
1、创设情境,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相距”、“相离”、“相向”、“相反”等词语的理解时,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你们在实际生活中行走时经常有这些现象发生,哪两位同学来走一走“相遇、相距、相离、相向、相反”的意义。走不对的教师纠正,这样比较抽象的数学词语就能领悟。又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周长的概念,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你们同学之间送过明信片吗?就拿出课前搜集到的经过加工的明信片,进行引导:谁有办法使这些明信片看上去富有特色呢?接着让学生小组活动,给部分学生的明信片加上彩色的边框。学生在这个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感悟到周长的意义,很快掌握周长的概念,是“围成”,“所有边长的总和”等概念的现实意义及计算方法;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扇形、梯形、多边形的周长就不会计算,因为没有计算公式的现象就没有,哪是思维定形比较机戒。再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的”、“是”、“占”、“相当于”、“比”、“多几分之几”、“多百分之几”、“少几分之几”、“少百分之几”的理解,都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较好理解。“8的是多少”,中的“的”字蕴含“乘法”;“4是5的几分之几”、“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苹果相当于梨的几倍”中的“占”、“是”、“相当于”等词蕴含“除法 计算”。“谁比谁多几分之几?”“谁比谁少几分之几?”是用谁做比较,谁做标准,多谁的几分之几,少谁的几分之几算法和结果都是截然不同的。“多”与“少”的作比较量,“比”字后面的作标准量,公式:“比较量÷标准量=分率。
2、体验感悟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最后有几页,上面画的图片是拼做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引导学生动手剪下制作实物图,然后,用装水或沙的方法来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即V=SH,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感悟来加深公式的理解及应用。课内学“生活数学”→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师要创设情境;课外过“数学生活”→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来做“找一找”,“做一做”、“练一练”。要活用数学教材,培养应用意识。如:教学“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等单位的认识,教学时先估计图钉的长约1厘米、米尺的长1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一瓶墨水60毫升。1公顷有多大?1方有多大?要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3、数学的基础是计算题,每年检测是中的计算都在30分以上,考试得满分的同学不多,这样直观、简单的计算题把分丢了比较可惜,由于学生粗心,小看计算题造成的。作一个学生有没有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和基础,数学中绝大多数题型都要通过计算得出结果,所以计算题要百分百的准确,计算能力强的学生都是优秀生,后进生计算能力比较弱、准确度不高,后进生必须把计算题作为训练重点,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分层教学,中间生把应用题作测练的重点。(1)学生计算题时:弄清算理→发现规律→选择方法→经常训练→离开计算器,总之,计算练习要经常化、趣味化、长期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应用题教学是一个难点。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多数学生觉得难学,变化多端,感到无从下手,教师要引导他们“入门”,数学离不开生活,从生活实例中激起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餐有抽象性和隐蔽性,学生不易理解,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要找一些规律和关键,教学生逐句逐句地读,每一小句都有一个条件或者某种数量关系,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是运算方法。“怕”、“难”的原因主要是没读懂题,学习应用题最重要的一环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会读题,读懂题,才谈得上理解题意,理解关键词句,句词术语:“同样多”、“一共”、“还剩”、“相差”、“然后”、“再”、“几倍”、“增加到”、“增加”、“减少”、“减少到”、“降低”、“降价”、“的”、“比”、“是”、“占”、“相当于”等含义。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借助线段图来理解。教学生把抽象的文字,数量关系能简单的画出草图,标上条件和所求的问,看着草图又能大体说出题意,再分析数量关系。关于“几何”知识的应用题,给出一定的条件,求“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而又没有图形的应用题,就更不好理解,要教学生根据题意,自如地画出图形、标上条件和求的问,就容易理解和计算。(3)数学的一些“定义、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必须理解掌握,才能灵活运用;死记只会生搬硬套,稍一转变就出现错误。
4、重视规范的数学语言。数学思考,交流离不开数学语言。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流畅地表达思维过程,严谨地表述数学规律或数学发现,是学生思维深刻性,逻辑性、严密性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呈下降超势,主要表现为:表达不够完整、流利,表述不够准确、严谨。原因是课堂上教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训练数量关系,训练解题思路,过于宽容个性化表达,不注意纠正学生表达中的不准确、不严谨之处。其实,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训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
任何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关心学生,地位上平等,要求学生做的老师先做;然后班规、校规老师必须遵守,带着感情去教育学生,一定能干好我们的本质工作。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