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发布时间:2019-04-03 11:26:50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
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
-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
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
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
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
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
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
“细心”、“耐心”、“爱心”是成就学生的良药
总结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 1553001200034 姓名:蔡恩珍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对于昭通市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和城里的学生比起来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就落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每天都有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家长每天都会监督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并且指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而农村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以后不是父母指导完成作业,而是去干农活,家长直接没有时间监督和辅导,甚至有的家长直接不管,理由就是农活太忙,农村家长的思想根本没有放在学生身上;其次在课外活动方面也是很落后的,相比较城里的孩子而言,城市里的孩子课外活动很多,不仅家长会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和成长,老师也会组织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共同的发展,而农村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放学回家的活动就是干农活,除了干农活就是干家务,在学校里面呢老师组织的活动也基本上没有,因为对于山村教师来说根本没有时间来组织课外活动,一个学校六个班级,也就五六个老师,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几个科目的教学,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来搞课外活动。再次是学生习惯的养成,农村孩子和城市里的比较,农村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都是很差的,不是说在学校老师不教育,而是山村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去教育多少,而在家的话家长就更不会去教育了,家长整天忙着干农活,哪里会有时间和心思去教育孩子,家长就只会撂下一句话:“你要好好读书,以后长大了不要向我们一样去打工或者种地,是很辛苦的。”家长们是有这份心,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本来就没多少文化,甚至有的家长连字都不认识。这就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区别,以至于导致了农村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难度和艰辛。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样,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也是在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呢?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作为教者本身来讲,要从各方面来完善自己,比如,师德修养,文体方面等等,让学生从内心尊重你,要和学生结交成各方面的朋友,从而使他们喜欢你的同时,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现在很多教师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时,经常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自身不修边幅、口无遮拦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更不用说喜欢上你的课了。学生一开始就抵触你,即使你再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如果平时你就是一副要杀人的样子,就像谁欠你多少似的,整天板着个脸,学生也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自然他也不会喜欢学习你教的数学。另外老师说的话要言而有信,比如说,这次考试如果你们平均分考到了50分,我就教你们唱一首歌,如果真的考到了,却因为你忙不教他们,那他们的心里就会对你这个老师产生了负面情绪,这样对于以后的教学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说在三年级下册有个内容是估计火柴盒的面积,再亲自测量一下,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火柴盒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有的同学见都没见过,你要他怎么做这个题目,所以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实际生活,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老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几个火柴盒,先老师在讲台上讲解一下火柴盒,因为在这个年代的学生火柴盒他们并不知道,然后再把自己准备的其他的火柴盒发放到各个小组,让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认识到什么是火柴盒,再来进行让学生们讨论这个火柴盒的面积该怎么估计,又该如何计算出这个火柴盒的面积。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承担学习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愉快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加,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100以内二位数加减二位数中,我让一部分学生当作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当作买东西的顾客,让他们从实际出发,从一买一卖中得到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又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是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让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的,谁来和老师一起玩个游戏,规则是从1数到30,一次能数一个数字,也可以数两个数字,看谁先数到30就是谁胜利,规则懂了以后,再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玩这个游戏,最后老师总结,要有什么秘诀才能保证我能数到30呢?是谁先数1吗?还是该怎么办?其实只要我在数的时候能保证我倒数第二次数的数字是27,那30就一定是我数到,但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入3的倍数的概念,通过这样一个游戏,不但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还让他体会到了游戏中的数学,甚至在课余时间他们都会互相玩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让学生们懂得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中,老师在教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时候,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不同的图形,然后发放到每个小组,让这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各提各的意见,自己觉得应该怎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这个内容是在学生没有学习面积的计算的时候做的,有的同学会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来比较,但是比不出来,有的同学又会用笔来画,有的同学会把这个图形撕成小块小块的,有的同学会用其他学具(如橡皮擦、小正方形等)来填一填,看谁占的多。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体现民主性的一点。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课堂上应多讨论、合作、交流讨论、合作是学生商讨、分工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20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收益一时,而授人以渔却受益一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学生“会学”。农村学生缺乏思维锻炼,学习基础差,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努力改变原有的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而获取知识的局面,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就充满探究的活力。例如:我在讲“认识图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收集家里常见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带到课堂上。再在课上同学们摆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摸一摸,又从不同方位去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每个物体有什么特点。这样比单纯教师的说效果要好。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比如有些老师在教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直接让学生背诵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事先准备好几个三角形,发放到小组,让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然后再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撕下来以后把三个角都拼在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同学的亲自实验,他们会知道,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这时候老师再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他们以后在做题的时候也会想到,以前我自己就做过这个实验,他们就会清楚的回忆起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只有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才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六、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计算题更是关键的关键,首先他们基础差,这是大多数小学都存在的,就拿昭通市苏甲乡鱼坝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吧,平均分也就是三四十分,平时考试最低分甚至有2分的同学,仔细了解一下才知道,这些学生是因为低年级基础没有打好,在家家长又不闻不问,又不给留级,一直拖着走,到四年级了,拼音不会拼,就连计算题的题目都不会读,所以在这方面老师要花很多的心思去辅导这类学生,从基础开始慢慢的补,同时要家长给予配合。比如我们班其中一个同学,我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他的成绩不会上20分,我私自找了他好多次,发现他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不喜欢学习数学,二是领悟能力差,三是基础差。我了解到了这三点以后,我开始每天辅导这个学生,每天在课余时间花两个小时时间来辅导,首先从心理方面开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他明白数学的重要性,让他觉得数学不学是不行的,然后在辅导的时候先从一年级最简单的开学学习,并且在讲解的时候我都是从他身边的例子讲起,比如去买东西,人家要找你零钱你应该怎么计算;你上学的时候父母叫你顺便去某个亲戚家拿点东西,这时候你要怎么计算我多走了多少米等等。从这些生活当中的方面开始简单的进行辅导,时间长了他就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就是数学,数学也在生活中,从而他感觉到数学并不难,也恢复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不像以前那样不喜欢学习数学了。现在他已经能够考50多分了。同样有一个同学,他的成绩还算可以,每次考试都能及格,但是在平时上课或者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并不是那么喜欢回答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会乱做作业,于是我单独找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原来他告诉我,他说数学没有意思,不像语文那样精彩,数学就是不停的计算。但是这位同学成绩不差,通过我的了解发现,这位同学很聪明,智力很好,因为不太喜欢数学,所以成绩也就刚好及格而已,针对这个不喜欢数学的同学,我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他对数学的看法,让他喜欢上数学,让他觉得自己学习数学很有信心,于是我采取的措施是这样的,每次语文作业或者是语文试卷我都会叫语文老师故意把分算错或者把题目分值算错,,我都会让他带着他的语文作业来找我,通过语文里面的一些知识来体现数学,比如一个题总分多少,那一个括号占多少分值,我让他亲自感受学不好数学的后果,而让他知道数学的重要性,时间久了我也举了很多例子,他也会用数学来解决,后来我发现他学习数学的时候并不像以前那样消极的态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成绩。这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表现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
七、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就拿刚刚那位同学来说,本来自己就什么都不懂,你平时多花点心思在上面,如果他有了一点进步,你就适当的给他一点鼓励或者是奖励,这样他会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会喜欢上学数学,久而久之他的学习成绩也就慢慢的提升起来了。
学生有了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使兴趣持久。因为小学生的兴趣既不稳定,又不长久。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扬,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的兴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会浓厚、持久。
八、再次要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通过换位思考,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境况,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比如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农村的房子越修越好,每家每户都想把自己的房子装修的漂漂亮亮的,自己父母不识字,而我家房间要贴瓷砖,爸爸看了一块瓷砖的大小,但是一个房间那么大,到底该买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呢,爸爸在懊恼中,这时候爸爸找到了你,请你帮忙算一算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如果算准确了,爸爸就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零食买玩具。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让同学们去相互讨论,我要赚到这零用钱,该怎么帮爸爸呢?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点,让学生去探究,并且这个疑点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就“勾引”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掌握这类知识。又比如我在上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的时候,我事先准备了一包糖果,给学生提问,一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我给你们一把糖果,你们要分了每个同学都一样这些糖才是你们的,对于二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发糖给我们吃他们会很开心,为了得到糖果,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去分,这样也就达到了我要教授的内容“平均分”,同学们分好了以后再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最后,同学们糖也吃到了,数学知识也学到了,这真是一举两得,所以说,设计疑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学习数学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学习的直接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学生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升华的。一个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学生,是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丰富想象,开拓思维。在三年级认识方位的时候,我在电子白板上面出示了一个动物园场馆的图,并且提出问题,从大门到熊猫馆应该怎么走?走哪一条路最近?把问题丢给小组去讨论,他们会说从哪里哪里走,我说从左面走,你说从右面走,他说先从中间走再从右面走,在小组讨论中,各有各的说辞,通过这样的“争吵”让同学们开拓思维并且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升华,这样,对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更高兴趣。
十、“细心”、“耐心”、“爱心”是成就学生的良药
对于昭通市普遍的农村小学都是存在基础差,老师少的现象,当你接到这个班的时候,成绩也许是不理想甚至是有点绝望,但是我听过一个老教师说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成绩是会起来的。对于我们老师来说,翻开书本一看,什么地方都是一眼看上去就能做出来的题目,看一眼就能够背诵得下来的内容,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这东西直接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要想把农村小学生教好,我们要细心的指导,他不会的,你要鼓励他来问老师,讲一两遍不懂,那我就再讲几遍。更要有耐心,记得去年我教三年级的同学一个舞蹈,准备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刚开始的时候只教了两三遍,结果同学们还在什么都不会,于是我就说,你们怎么还学不会,我都教不起了,于是就叫学生去休息,还打算再换一个简单的舞蹈,后面听见学生说,这个老师没有耐心,那么难的舞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学会。想想也是,那么难的舞蹈确实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呢?这样一来,学生对你这个老师也有了偏见,以后课那你还怎么能上的好呢?
细心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办法自己主动的完成一件事情。都是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的,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会叫孩子扫地、洗碗等,但是孩子在做的时候总是做的没有大人做的好,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细心指导了。在教学中也是一样,我在教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太高估学生,所以在讲解的时候就讲的不是那么的细致,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错的一塌糊涂,我反思是因为我没有细心的教导导致的结果,于是我又重新上了一遍,这一遍我是很细心的,把他们当作是0基础的同学来教授,本来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简单的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了,但是无论再简单他们也会出错,所以在讲的时候我会连加减法一起讲,并且带着他们一起来算,这是细心的表现之一。
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小学教育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耐心了,因为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回家所做的事情就是玩和做家务,根本没有哪些家长说来辅导自己的孩子,等到了学校来检查作业的时候你会发现要么就是没有做,要么就是乱做来的,对于这种现象该如何处理呢?在教学中,因为没有家长的辅导,老师的任务就大大的增加了,所以耐心是关键的一个过程,在城市里你随便讲解他们就会了,因为家长辅导过,而在农村你就不一样了,你要反反复复的讲解,讲一遍不懂就再讲一遍,甚至讲上三四遍还有同学不懂, 其实这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而是在农村都存在这种现象,在课堂上讲解几遍都不会的同学,你还要把学困生单独的进行辅导,从这些方面就是体现耐心的时候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你想要在农村教出一个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在农村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耐心。
爱心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拥有的品质,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大部分家庭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要么就是父母打工,要么就是父母其中一方跑了等等,在平时的教育中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孩子的不健康,这里说的不健康不是身体不健康,而是心理不健康,比如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成绩一般,她的父母是离婚的,而且他的母亲在没有离婚之前还随时的大骂她,不管你对错,只要我不高兴你就要被打,在这种环境下上大的孩子心理阴影是很大的,我们在平时联系家长的时候这位同学很明显的表现出不愿意见到她的母亲,有时候她的母亲打电话来给老师,叫她接听电话她都不愿意接听。她给我们的理由就是,“我妈妈太狠心,根本不疼我,以前随时打我,现在还不要我们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针对这类学生,你们说成绩会好吗?在家没有父母的疼爱,所以在学校里面来,我们要给予这类同学一些爱心,多找他们谈谈话,多和这类同学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所以说“细心”、“耐心”、“爱心”这三心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三心就成了我们教育中成就学生的良药。这句话是我从一个代课30多年的老教师身上学到的。他告诉我,即使自己没有多大的能力,但是在对待学生方面如果做到了这三个心,我相信是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总结】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要上好每一节小学数学课,教师要发挥本地特色和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运用和吸取、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每一位同学;还要有很强的细心去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次的作业,纠正好每一次的错误;要有很好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位同学,让他们感觉到爱。
【参考文献】
[1]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教育新论,2009.5
[2]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