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珠心算与创造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9-04-03 11:38:09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珠心算与创造力培养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落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创造力。”
我们的教育应重视“智力开发”的教育提高到创造教育的高度上来,而在“珠心算”的长期教学中,由于它的神奇功能而在学生的创造力的开发中起着优化作用。在珠心算的教学活动中,在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相互作用意境,营造积极自由的课堂心理气氛
图上有几个人扫地,几个人擦窗和椅子,又有几个人擦黑板,图上一共有几个人?通过几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不仅能较系统地感知6的组成知识,而且有效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另外,可以让学生根据同一图示说出不同的数量关系。例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如下线段图: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待学生观察思考后,可以引导他们说出以下四种数量关系: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4;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3倍;③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3;④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4。
仅凭直观,学生说到此处,便觉得无话可说了。这时,教师如提示:从“将全班人数一共分成7份”这个角度思考,还可以怎么说呢?学生通过思考,会说出以下四种数量关系:①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②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7;③男生比女生多占全班人数的1/7;④女生比男生少占全班人数的1/7。
至此,教师再启发学生:“怎样使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相等呢?”学生受此点拨,思维会再一次活跃起来,继续说出以下几种数量关系:①男生人数减少1/4后与女生人数相等;②女生人数增加1/3后与男生人数相等;③男生人数的1/4与女生人数的1/3相等;……这样教学,及时沟通了相关知识的联系,教给了学生思考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解答分数应用题夯实了思维的基础。
3.一题多议
提供某种数学情境,调度学生多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验,组织议论,引起思维的撞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算式24÷6,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它的意义:①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②24里包含几个6?③6除24,所得的商是多少?④24是6的几倍?⑤6与一个数的乘积是24,求这个数?⑥多少个6相加的和是24?⑦学校有24只皮球,平均分给三年级的六个班,每班得到多少个皮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驾驭着各种旧知,得以充分的发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另外,可以根据同一概念,让学生说出不同的表述方式。如:“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在学生理解与掌握了这一概念以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适合如下情况之一者也是等边三角形: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②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③底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④顶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⑤任意一条边上的高都是对称轴的三角形;⑥三条边上的高都相等的三角形。明确了这些,学生在解答某些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时,就能灵活地运用等边三角形这个概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4.一题多解
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他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使之在解题时能灵活、巧妙、恰当的选择解题方法,通过纵横发散,促进知识的串联和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例如,比较3/5和8/13的大小,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①化成同分母分数后比较。3/5=39/65,8/113=40/65,∵39/65<40/65,∴3/5<8/13。
②化成同分子分数后比较。3/5=24/40,8/13=24/39,∵24/40<24/39,∴3/5<8/13。
③化成小数后比较。3/5=0.6,8/13≈0.61,∵0.6<0.61,∴3/5<8/13。
④相除比较。两个分数相除,如果商大于1,则被除数大于除数;如果商小于1,则被除数小于除数。3/5÷8/13=3/5×13/8=39/40,∵39/40<1,∴3/5<8/13。
⑤把分数化成整数比较。分母5和13的最小公倍数是65,用65分别去乘这两个分数:3/5×65=39,8/13×65=40,∵39<40,∴3/5<8/13。
⑥用分数的同倍数比较。3/5×5=3,8/13×5=40/13≈3.08,∵3<3.08,∴3/5<8/13。
⑦用分数的若干份之一来比较。分子3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其倒数是1/24,3/5×1/24=1/40,8/13×1/24=1/39,∵1/40<1/39,∴3/5<8/13。
……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注释:
[1]金盛华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心理学卷),西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杜永平创造思维与创新技法,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3]赵传栋通向科学家之路-科技创新例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