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改革展望 发布时间:2019-04-10 11:14:27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改革展望
【内容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创新意识的激励,创新精神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学教研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不仅涉及到教育思想的解放,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时还涉及到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改革。本文就如何将创新教育思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 措施
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育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或者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小学阶段进行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逐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核心是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即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其实质是创造性,创造性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前者是天才、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这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后者是开发人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这是人人皆有的。对于旁人也许不是新的,虽然没有公益价值,但能产生出他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即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创新,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别人是否提出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就小学生而言,只要是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创新。
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自觉和不自觉地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课的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一个班的学生做下面一道题:“一个梯形的高是12厘米,上底与下底的和是高的2倍,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出现了两种解法:一种是12×2×12÷2=144(平方厘米);另一种是12×12=144(平方厘米)。以上的这种做法,抑制了多少学生的创新精神啊!要真正使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必须摒弃“知识核心”观念,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活动时,都应紧紧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一目标,在学生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他们思维。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提出了多年,但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仍就离不开学生围着老师转的现象。先听老师怎么说,再去思考或操作;先看书上怎样讲,再去回答问题,教师让学生观察、操作、回答问题、讨论等都是教师事先计划好的,学生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赶紧拉回来。这样学生怎么谈得上有自主与独立。因此,必须摒弃“教师本位”观念,把数学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提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然而,从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还远没有达到这种目标。在我国,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传授的内容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的观念长期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同时形成于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养成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不敢质疑,习惯于被动接受。这样,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就必须破除这种“权威”和“习惯”,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索”。师生转化角色,共同“经历”科学探索过程,从实践应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获取新知。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既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当然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进行创新教育中一项急迫的任务。
一、在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中,着重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形成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因为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教师有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就能自觉地做到 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个核心研究确定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要明确“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基本观念等为基础的。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转变“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不是不要基础知识,而是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能力、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关系,要求教师不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知识上,而是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理清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
2.教材内容应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仍然存在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倾向,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是局限于课本之内。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其精力主要放在如何摆布课本,如何把课本内容讲清,很难做到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根据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重建“教材观念”,革除“惟书唯上”的陋习,依据课标,学生特点和当地实际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课本也好、教参也好,都应是供选材的基本素材,都可以进行加工处理。选择和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注意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是他们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是他们感兴趣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是能够使他们提出问题,产生想象的,是他们乐意做的。
3.创设适合于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很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并努力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数学课的教法设计要紧紧围绕 “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对于某项教学内容,教师应着重思考学生会怎样对待这一内容,他们感兴趣吗?怎样做才感兴趣?他们会发现问题吗?他们会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做他们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他们会尝试解决问题吗?他们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怎样做才使他们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他们是否学会了或巩固了一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要使教师的“教”始终为学生“学”服务,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学会作出假设,敢于和善于假设;学会观察,敢于和善于观察;学会实验,敢于和善于实验;学会思考,敢于和善于思考;学会讨论,敢于和善于讨论;学会想象,敢于和善于想象,等等。最终促使学生将外显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操作活动,成为自觉的学习行动。
4.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里,学生能够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从而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积极探索和思考,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和学生交朋友,要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融人到学生之中,教师的语言和蔼可亲,自然幽默。如“谁来做一回小老师”“谁来帮忙”等,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要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
5.建构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结构是课堂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关系等因素构成的课堂活动组织系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课堂结构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轴,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因此,要努力将“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改变学生似“知识容器”,教材似“圣经”的现象。
二、实验与研究的主要操作措施和方法如下:
1.着眼于进行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1)改变数学教材的编排顺序。如第三册“2~5的乘法口诀”,教材是从被乘数是2讲起的,从5的口诀讲起,因为5的口诀句数多,便于学生认识掌握规律后,自己去总结推导l-4的口诀。这样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较好地学会了总结口诀的方法。为学习6-9的口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教得自然轻松。(2)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把例题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如“成反比例的量的一节,把原长篇讲解内容改为只是现几个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提出一个讨论题,让学生用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数量关系,找规律,得出结论。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2.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针对学校大班额,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可以研究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重点加强小组研讨学习方式的指导,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课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建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机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个人在小组学习中的潜力和才能。学习小组的骨干成员不但能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能把握讨论问题的方向,使大家各抒已见,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4.实施“问题解决教学”,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思维,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
我们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如教学“8加几”时,一个小朋友选择了用小棒摆8加5,老师启发其他学生给这个小朋友提问题。
生1:“你为什么从5根里拿出2根放到8根里?”
生2:“为什么要凑十?”
生3:“为什么拿2根,不拿3根或者1根呢?”
生4:“为什么你从5根里拿小棒和8凑十,不和右边的5根凑十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可以把零散的知识加以概括,有利于知识的构建。又如,教学“求最小公倍数”,生1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得到了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后,生2提出:“为什么公有的质因数各取一个?”生3提出:“你为什么还要乘以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第三个问题的难度比较大,也是关键性的问题。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研究探讨,把36和72的质因数与12和18的质因数进行比较,学生凭借自己的认识,在教师的点拨下,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5.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直觉思维、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第六册“归一”问题,从生活实际入手,自行设计一张贴近实际的商业发票,师生模拟买卖商品,填写发票。让学生说说填发票时你是怎样想的。实际上填写发票的过程,就是解答“归一”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填写发票,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了数学的应用意识。这样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服务于生活,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直觉又称直观感觉。数学直觉思维就是人脑对数字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人们获得答案(这个答案或对或错)而意识不到求解过程。直觉思维基于对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了解,正是这一点才被使一个人能以飞跃、迅速越级知识和放过个别细节的方式进行直觉思维。高度的直觉来源于丰富的学识和经验。它不只是个别天才所特有,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数字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最大我区别是潜逻辑性和无意识性。
6.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第十二册百分数的应用——“利息”课,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向家长或去银行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并搜集定期存款凭条。又如,第八册“十进制记数法”,“数的产生”这部分,布置学生通过课外去查阅资料,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发展。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和动态逼真的教学课堂情境的创设,在解决数学教学问题和提高教学效率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例如,学生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的BBS和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并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学生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建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创新精神恰好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