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的形象化教学 发布时间:2019-04-10 11:19:01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的形象化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农村小学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以及认知需求,主动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形象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说明新课改后数学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农村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于城市小学,教学手段单一。和城市孩子不同,农村孩子除了日常学习外,极少有机会进补习班。因此,农村孩子玩耍的时间比较多,这也决定了他们的玩性较大。为了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直观、有趣,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去体验,去探索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导入环节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农村生活,善于从农村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结合农村孩子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环节。可选择农村孩子熟悉、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游戏、表演、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逐渐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时,笔者创设了以下情境:明明家有2只母鸡,算一算两只鸡每月下蛋的总数,比如,1月份为17+24,二月份为20+13,三月份为8+9等。简单的数字可让学生直接口算得出,然后重点研究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通过摆小棒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展示计算方法等加深理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
二、教学过程形象化,保证教学实效
传统教学是以学生获取知识为目的,忽视了知识获取的过程。学生往往对知识一知半解,难以真正理解,并且学习兴趣也不高。新课改认为要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数学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观察、实践、模拟、推断等探索性活动,并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同时,要注意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将探索过程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他们理解。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课时(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笔者准备了学具钟与图片,上课前先让大家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学生们都回答是钟表的声音。同学们都上一年级了,大家是不是按时起床、上学、放学呢?现在我们来看看老师的小侄女一天的作息时间吧。(出示图片,早上7:00起床,8:15上课,3:30放学,晚上9:10睡觉)。大家看一看,她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放学?什么时间睡觉的呢?(一边出示图片,一边引导学生读时间)。学生们对整时与半时比较熟悉,而对于钟面上的其他时间则不清楚了。此时,笔者先顺势引导学生复习整时与半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两个没学过的时间进行猜测。对他们的不同意见给予质疑,进而激起学生想弄明白知识的急切欲望,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随后,让学生观察学具钟表,并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钟,当走到刻度2时,分针经过了10小格,表示10分钟……以此类推。最终学生们明白了认识时间的方法,顺利读出了钟表上的时间。
三、将练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还应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从而获得知识。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数学学习兴趣与应用意识。比如,在教学元、角、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这部分知识后,笔者布置了以下任务:1.这学期的学费是多少钱?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语文课本的单价是多少?2.说一说你的文具盒、铅笔、作业本用了多少钱?3.问一问父母你身上穿的衣服、鞋子花了多少钱?4.到商店调查至少5样生活用品的单价,并记录下来。通过上述问题的设置,学生就能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又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找一找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等。这样就能轻易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与城市孩子不同,农村孩子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农村小学的教学硬件设施明显落后于城市小学,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农村生活实际,从小学生的现有知识与认知特点出发,采用形象化教学与生活化教学,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