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9-04-18 00:58:51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数学课改实验中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又成为课标中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依赖教师精心创设的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但是,科学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和实施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呢?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改中认真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笔者围绕校本教研主题“数学课堂上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想中求知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做好铺垫。一节课的开始就像一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效果。课堂导入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吸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课堂引趣,一要“妙”,依据所学内容,巧妙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如小数点搬家一课时,先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的身高,用小数表示。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都想猜猜老师到底有多高?随后大屏幕出示教师的身高是17.2米。学生愕然,纷纷发表见解判定这个数据不对。这时课件演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1.72米。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小数点搬家,小数大小就会发生变化,而且让学生产生疑问小数点搬家到底有什么奥秘?这样的思考、这样的疑问就会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要“精”,开课引题,要具有延伸性,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如在复习常见的量一课时,大屏幕上先出示:5()=5000()、8()>8()>8()。提问:大家看到了这2个奇怪的式子,你能想办法让它们成立吗?学生开始表示不解,略一思考后抢着回答,他们填入了很多种答案,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做中探知
“思维从运用开始”。小学生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创造,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掌握新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折出角后,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摸角。问:“摸顶点有什么感觉?角的两边有什么特点?”学生感觉到顶点尖尖的,两边直直的,脑子里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突破从实物抽象几何角这个难点做了铺垫。随后学生用火柴棒摆出3个角这一操作,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学生从中认识了角,掌握了角的特征。要想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要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游戏是一最好方式,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游戏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如小数点搬家一课,通过数字卡片游戏巩固小数点变化的规律。教师说小数,学生手持数字卡片寻找位置。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了小数点移动位置时,数位不够要用0占位的道理。在玩中学,学生乐于接受,更有不少学生课后都玩这个游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如在学生学习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知识后,结合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各种几何图形和各种形状的人、物造型,学生感到十分有趣。不同层次的学生拼摆出不同的图形,尽显各自的才能,然后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课堂上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的过程,既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又能树立创新意识,进而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三、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说中促知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了思维的明晰性,语言的条理性体现了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教学中鼓励学生敢说、善说、善辩,既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学8+3=(),要让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加的过程:8加2得10,所以先将3分成2和1,8加2得10,再加1得11。结合图还可让学生叙述为:原来有8个球,又添上3个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球。经过“原来……又添上……现在共有……”这样的条理化,不仅渗透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还进一步渗透了加法的意义,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时我们也可以将课堂变成辩论场,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对正确结果教师不再直接判断对错,而是让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通过这些不同辩论,让学生敢说,也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见,真正体现课堂的主体性。
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更要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时,学生已懂得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但余数的作用不是只用来验算,若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就止步,那所学的知识运用太少。可以设计一节“余数能帮你找到……”的数学活动练习课,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学以致用。1.余数能帮你找到过几天后是星期几。如:今天是星期四,再过15天是星期几?一星期有7天,15÷7=2……1(星期五)余数1就是条件中的星期几的后一天,余数2就是后两天,如此类推。2.余数能帮你找到第几个数是几。如:2、5、9、12;2、5、9、12;……第103个数是几?一组有四个数,103÷4=25……3(第103个数是9)余数1就是一组数中的第一个,余数2就是第二个,余数三就是第三个。能根据上面的方法小组内创编这样的习题吗?在“尝试”“设计”“调查”等数学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做,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五、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部分学生只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调节。另外,实践证明,一节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厌倦,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学数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交流、学合作的过程。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如在教学左右一课中“摆一摆”时,让一位学生在台前根据要求摆,然后让其他同学向这位同学提问题,这位同学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交流、发言的机会,学生思维活跃,争相交流,不断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从生活中学数学的道理,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终于解决一个对他们来说富有挑战的数学问题时,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有力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开放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构建数学世界,对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是有利的。
作者:李秋实 单位:铁岭市第六中学附属小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