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简便计算    发布时间:2019-04-25 10:32:17
小学数学论文: 简便计算
                                                   
内容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数学分成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块内容。本人个人认为在小学阶段的数与代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大重点,因为数学的大部分知识是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的。而小学计算教学中的简便计算又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简便计算能给学生的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一部分学生在没能很好掌握简便计算的时候刻意地去采取简便计算,结果导致了连以前会计算的算术题也算错了。在这样看来简便计算无形中也成了计算中的双刃剑。
 
关键词:简便意识    思想方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顶梁柱,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而“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 学生 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相信很多教过简便计算的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表现出对简便计算的理解,并能够很好的解决老师出的题目,而且可以说出很多的做法和理由来,看上去好像对简便计算已经是可以熟练应用了。可是等到作业做出来以后可以发现大片大片的错误,等在过一天作业的情况就更加不行了,很多同学已经把运算定律忘记的差不多了。所有的这些表现完全不能跟上课时的表现联系上。甚至在练习讲解过不止一遍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学生会做错同样的题型,因此简便计算这块内容已经被很多老师视为教学内容中的重中之重。
对于这个困扰很多老师同时也困扰着更多的学生的问题,本人依据个人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课后的反思和学生作业错误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学生机械的模仿简便,给教师上演滥竽充数的活剧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老师给出的问题或练习,学生表现的非常的积极活跃,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人人在参与学习,人人都对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了。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有很多一部分学生对于迎合课堂气氛有一首,时不时就会给你上演一下滥竽充数的活剧。
在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学生会很有强的模仿能力,会在老师演示过后照样子去做,但是真正理解的又会有多少学生呢?更有甚至的完全是靠感觉这样去做,很少有学生会完全理解某个简便计算的原理,只感觉是这样做。如果老师不是去看看学生做的,问他们做的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做的?我觉得大多数学生都会说“对”或者“是”,以至于在作业中反映出这样那样的很多问题。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老师不能操之过急,一种算法要给学生完全讲透,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并有针对性的选择提问的问题和提问的对象,来检验学生是否确实的掌握了。这样还需要老师要花多点时间耐心地进行教学。
  1. 简便计算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
(1)对运算定律的模糊
例1: 44×25
=( 11×4)×25
=( 11×25)×(4×25)
= 275×100
= 27500
原因分析:由于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在外形上非常的相似,致使一些学生容易造成视觉或者知觉上的错误,错把乘法结合律当乘法分配律运用,从这个现象上说明学生对这两条运算定律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乘法分配律是乘法对于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分配律,而乘法结合律是几个数连乘时,可以交换运算顺序,像上题三个连乘应选用乘法交换律或乘法结合律,而不应选用乘法分配律。
解决对策: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地从形式入手,告诉学生括号里是乘号时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只能当括号里是加法或减法时才能用乘法分配律。而应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入手,可以通过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加以理解,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这两条运算定律进行比较,深入地理解乘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意义,自主建构起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可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思路加以练习(如下),以区别两种运算定律的不同之处及其运用后所产生不同的简便程度,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运算定律的理解。
 
44×25               44×25
=( 11×4)×25     =(40+4)×25
= 11×(4×25)     =40×25+4×25
= 11×100           =1000+100
= 1100                  =1100
(2):什么题要用简便计算
例2 :学生做作业时,发现如“ 119×13+77× 25” 类题,许多学生开始抓耳挠腮,左思右想不得其果。经过一番苦苦思索后,有学生满脸茫然地举手问:“老师,这道题怎么算呀?”
原因分析: 这种现象在简便计算中出现的也并不少,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了简便计算后,所有的运算就都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而当碰到不能简便的运算题时,就不知所措了。这种现象在数学学习中是最常见的,这是由于学习的定势作用引起的。如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计算后,所有的练习题都是这一类,又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后,所有的练习题也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和熟练,但缺点是容易形成定势,即学什么就做什么,可以不动脑筋地依葫芦画瓢。
解决对策:对于这中情况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建立起全面的观点。简便计算因其突出简便的特性,容易使我们把眼光紧盯着简便,以为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尤其在倡导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这种观点更凸现出它的局限性。简便计算是四则计算中的一部分,因此,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应建立在真实的计算教学背景上,不能也不应该脱离计算教学来谈简便计算。否则,学生只能是“只见树林而不见森林”,等到“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时,学生往往运算式题感到漠然,或是把能简便的式题按照运算顺序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演算下来,或是把一些不能简便的式题乱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因此,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最好把能简便与不能简便的习题同时呈现,让学生知道有些习题通过运用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而有些则不能,甚至用了运算定律反而使计算变得复杂。
(3):简便计算肯定要变化了才简便
例3: ( 1)38×(25+75)   (2)193×25
= 38×25+38×75       =(100+93)×25
= 950+2850            =100×25+93×25
= 3800                 =2500+2325
= 4825
原因分析: 在学生订正作业时,他们都很可惜的表示:我知道按顺序做是比较方便的,但这样就没有运用运算定律,就不是简便计算!也有的学生说:“我根本没仔细看过题目,因为是简便计算嘛,所以拿上来就运用运算定律。”这种错误是由于学生不正确的简便意识所造成的,他们认为:简便计算一定要用运算定律,否则就不是简便计算!
解决对策: 简便计算不管从能使运算简便上还是解题的趣味性上说都给很多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快乐,同时也会使学生自发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意识,那就是追求计算的简便性。学生的这种简便计算的意识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处理地不好,容易使学生产生“简便计算一定要用运算定律”的错误意识倾向,致使一些原本简单的计算越做越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两种或多种方法计算,以加深学生对简便计算的认识与体验。如上题 38×(25+75),一种方法采用直接按运算顺序计算,另一种方法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谈谈用两种方法计算的体会,说说“为什么运用了运算定律反而复杂了?”
(4):受数字和运算符号的干扰
例 4:378-136+164
= 378-(136+164)
= 378-300
= 78
原因分析: 简便计算的当中有一个很常用的思想就是“凑整”,凑成整十整百。这种思想能使计算简便,但必须建立在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的基础上,不能盲目地追求“凑整”,否则就会为“凑整”而“凑整”,造成知识学习的机械性。有些题,由于受数字的干扰,学生容易出现违背运算法则,盲目追求“凑整”。如上题中,学生因看到 136+164=300,就误以为可以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从而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解决对策: 简便计算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使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而且是要能培养学生的简便意识及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通过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内在的简洁美,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切忌让学生形成“简便计算就是‘凑整'”的错误思想。上题中的错误主要来自算式本身数字的干扰,针对这类错误,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运算定律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还应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地学习态度,从小养成用估算或按运算顺序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的良好习惯。
三.有效的练习会是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有力途径
课堂练习可以反馈得知教学的成功或者失败,因此对于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完成要牢牢地把握住,保证学生独立仔细认真的完成课堂作业,并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认真的分析原因并予以解决。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错掉,并能熟练地说出正确的做法。课堂练习要做到有主有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因为这样练习,可以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获得成功的满足心理,从而易于激发其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已可以从失败中找寻出教训。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技能,以旧代新的练习必须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导入新课的练习要自然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练习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当然问题还有很多,学生的错误类型也是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在这里我就列举了我们实际教学中常见的例子,不当只处请老师和专家门批评指正.
教育教学当中,其实不仅要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如果每一个运算定律,都是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得出来的,学生头脑中的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也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强调什么样的题目要简便计算。在练习前让学生先观察,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方法。长此以往,题目中也许不必再出现“要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要求了。
总之,简便计算是计算教学中的一块相当重要的内容,但是它具有丰富的数学教学内涵,我们在关注学生对于计算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关注其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使学生的简便计算不再为了因为题目要求而简便,使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一个看到计算就能想着“我应该怎么计算才能使更快地得到答案”,将这种简便的一是带入其它的学习应用当中,真正将简便变成一种意识,一种思想,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