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体育论文 >
浅谈小学生体育素养    发布时间:2019-03-23 19:46:22
浅谈小学生体育素养


       要:当前小学生对体育认识不够,学生身体素质不理想。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素养的概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素养锻炼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  素养
    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为了自己的将来前途,一心一意放在文化学习上,对体育人生不够重视,因而忽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这与小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体育素养的概念和现状、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 正确理解体育素养的感念。
 所谓体育素养就是一个人平时养成的体育方面的修养。对大多数人而言,小学阶段是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小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小学生体育素养的构建及其行为培养要以健康为核心,并侧重于集体保持身心健康所具备的有关体育方面的修养。
1、健康意识,包括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并能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确定适合小学生锻炼的项目,形成坚持自觉锻炼的习惯和集体配合练习的体育意识。
体育知识,含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体育锻炼常识三方面。具体地说就是初步了解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基本的生理常识;了解和掌握相关体育人文知识,具备对重大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功能与价值。
    2、体育技能,包括锻炼技能和对锻炼 的自我评价技能。学生在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健康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选择合适自身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3、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与运动素质。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所谓健康素质即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身体状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使自己具有能够适应从事多种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应该了解体育素质现状
    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当然原因很多,有学习压力、体育风气、设施条件、学生伤害赔偿等因素。2011年全国体育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体育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当然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但从整体上反映他们的体育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耐力素质和灵敏协调能力。对小学生体育认知和运动技能,就拿我校的情况就足以说明。我校处于村完小,但由于经济和基础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和储备较为薄弱,而知识技能的不足则进一步导致他们远离运动场。从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角度看,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小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是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小学体育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未来,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从最基本的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健康打下坚定的基础。
 三、重视提高体育素养的方法
要切实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思路,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课程理念和资源,采取有效的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1. 适时进行教育,增强健康意识
人们总是在有了疾病以后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才知道去锻炼身体。我举了学校很多老师,得了疾病才每天锻炼身体的事例,时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1. 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知识的获取,除了主要从理论课的教学来扩充外,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新闻、网络等多种形式。理论课应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竞技运动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另外,体育教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也要注意渗透相关体育知识。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在球类课教学中介绍如何欣赏球类比赛和简单的规则知识等。
  2.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多种体育技能,小学体育课教学应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易学、易练、实用、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技能。如对运动负荷的测量与评价,对个人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等。要让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能力,使他们在学校体育之外,仍然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体育锻炼。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仅靠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要达到增进健康的目标是困难的,体育教师的责任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内,还要认真组织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使课内外有机结合。同时。学校也应积极改善体育设施,解决目前存在的体育设施与体育锻炼需求失衡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程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指导纲要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足和措施
下一篇:浅谈小学体育课中游戏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