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新教材中的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9-03-24 09:58:08
让网络媒体素养在课堂绽放
——试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新教材中的道德教育
内容提要: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新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学安排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为我所用。那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怎样更好的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呢。我在经过教育教学实践以后,觉得这总是一个不断渗透的过程:课堂教学、作业作品设计、课间、课外活动或是家庭等等,都要无处不在的进行教育和熏陶,让网络媒体素养在课堂绽放。
关键字:信息道德、信息技术、渗透、网络
正文: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所有这些,都对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信息道德教育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网络深入生活,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都比过去简单和快捷,那么很有可能就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那么如何让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必须把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联系起来,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要从小教育他们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判断信息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在新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德育的内容。如第一册的保护青蛙的宣传画,第二册的青少年环境公约、保护地球家园,第三册的走进航天港、采蜜能手,第四册的绿化沙漠行动等都是德育教育的好舞台。
作为信息技术这种综合学科,课堂几十分钟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抓好课堂中的每一分钟,每一个问题,特别是遇到“道德素养”方面的问题。通过实践,我注重把这个过程渗透到了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作品以及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去。
(1)、把信息道德融入到任务设计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里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最常用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率。所以,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只要好好设计各种任务,就能起到各种不同的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画图软件使用多边形工具。我抓住本节课所学多边形工具能画出五角星,又可以结合前面学习的工具画出五星红旗这一教学契机,设计了一堂课五星红旗我爱你……,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 ,把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片段一:激情导入
(一)情境导入,激发
1、播放一小段影片,内容是关于取得上甘岭战役胜利插上五星红旗的那一刻场面…….小朋友们你们还在什么场合下看到五星红旗升起?
生:我们学校的每个星期一升旗仪式上
生:奥运会得到金牌时
生:天安门前升国旗……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呢?
生自由说
师:想用手中的笔画出五星红旗吗?
生: 想!(饱含激情的)
(2)、把信息道德融入到作品中去
学生的作品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能反映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因此,在学生作品中要渗透信息道德教育。我在布置作品任务时,注意有选择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的任务。例如,我在教学运用Word制作电脑小报时,给学生一个主题,如爱护环境、热爱家乡等,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来制作。这样,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小报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的知识,熟练运用了Word的各种功能,还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如接上述:片段二:渗透国旗知识,作品展示思想升华
①.国旗小常识
师 :课前我们分析了国旗用什么工具来画,现在有个小常识,谁能来告诉我?国旗上面有几颗星?几大几小?颜色都是怎么样的?
师:小朋友们,国旗的颜色是规定的,不能随意改变,为什么呢?红色和黄色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继续创作
②展示作品,思想升华
分别把学生创作好的作品展示,请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想对五星红旗说点什么。孩子们纷纷道出自己的心里话,比如在升国旗的时候,要认真,尊敬国旗,要爱五星红旗,要努力学习等等。最后全班同学起立,在国歌声中结束本堂课。下课的时候,学生们哼着歌走出教室,这样的感觉是轻松而快乐的。而在大脑中形成对五星红旗的感觉也是悄无声息的。
又如在学习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后,让学生完成我要做个文明学生作品,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的教育等等。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几个学生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大作品”任务,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3)、把注重传统教育渗透到信息课中去。
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民优良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尊重他人、拾金不昧……这些耳熟能详、妇儒老幼皆知的美德,为何不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去呢?如我在教身边的礼仪这课时:1、谈话了解。我国是个“礼仪之邦”,先启发同学们,你们对生活中的礼仪知识了解多少呢?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获取礼仪的知识呢?说说你们想了解哪些礼仪知识?学生确定搜索主题,查找资料。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注意将学生引导到关注学生礼仪上。 2. 学生礼仪。教师规定内容,学生查找学生礼仪资料。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下载学生礼仪资料。3. 规划设计。我们以哪些好方法向别人宣传礼仪?如果要制作学生礼仪宣传演示文稿,你想介绍哪些内容?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个方面,一起来感受礼仪浓厚的文化气息。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课堂不是机械的操作,而是通过一种好的学习方式,让我们更好的来体验它给我们带来的结果。
例如:网上冲浪时让大家收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新闻;比如在教网页制作时,我引导学生建一个有关中国传统美德介绍的网站——感恩、孝敬、亲情等网站。
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新教材大到整个单元的主题立意,小到一幅图,一句话都无不折射着人文精神的内涵。比如:四(下)教材中网上赏西湖、虚拟旅游等充分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国主义情感在这样的主题背景下体现得淋漓尽致;丰富多彩的节日、介绍端午节等将祖国的传统文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融洽,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感受渊源的民族文化;身边的礼仪、文明小使者、礼仪宣传演示文稿、各种各样的标志将学生生活与信息技术结合,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懂得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争做文明小公民。
如:五下年级(第四单元 文明小使者),本单元的主题是PowerPoint的操作及综合应用,共有五课,由一个综合任务串联而成,围绕着礼仪展开。在教学中,由于整个单元都是有关PowerPoint和网络的综合应用,因此我让学生制作交通安全的演示文稿。但总的来说,都要体现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PowerPoint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过程。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单元通过让孩子查找、整理礼仪的资料,然后通过利用PowerPoint来制作一个宣传礼仪的演示文稿,让学生感受礼仪的魅力,增长礼仪的见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生礼仪规范。同时让学生了解制作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的流程,进一步熟练幻灯片的制作,学会PowerPoint里的模板应用、插入音视频文件等相关技能。
新教材还在诸多方面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如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的思想,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师生的多元评价的思想,学科间整合的思想等。
总之,无论画图、指法练习、文字处理,还是幻灯片制作、网页制作、网上冲浪等都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传统美德的渗透的。
二、在日常细节教育中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但是,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也并非毫无办法。我把他放到日常细节教育中去规范网络行为。
(1)、推广普及网络法规
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已是当务之急。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六年级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然后让他们去教育身边的同学;另一方面则需要用日常的道德规范——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此外,我校不但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还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我们还计划开展网上文明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和水平。
(2)、严格规范上网行为
在我们的小学生中,虽然很少发生诸如“黑客”等恶性事件,但也存在一些网上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学习。如有一次课上,王军(化名)学生故意把在前面上课的学生作品从电脑里面删除,害得作品被删除的学生得重新做一次他的作品。明显的,这个问题不及时遏制住,以后孩子可就不认为删别人东西是错的啦。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现在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现在可能只是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单位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
我在计算机教学中,并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首先,让小学生了解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此外,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渐进入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浏览、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网上活动时,也要遵守人际交往准则,用语文明礼貌、不讲脏话。做个文明上网的好学生。
(3)、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
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为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让他们在文明网站上汲取健康的营养。如向学生推荐雏鹰网、儿童网、中国少年网、科技博览网等儿童网站,让学生在这些网上尽情遨游,享受在网络中学习知识的乐趣。又如我搜集了一些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网站,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门开放给小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三、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渗透信息道德。
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
(1)、在课堂上建立BBS讨论:
可以在网站上设立BBS主题讨论。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2)、用E-mail交流。
E-mail方便迅速,可以节省时间和花费,而且和学生交流时,可以保护他们的隐私。所以用E-mail交流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3)、用QQ、MSN即时交流。
既然学生喜欢聊天,那么老师也可以和他们即时聊天,QQ表情比较丰富,这样也可以和学生比较平等的交流,比较容易接近学生,从而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
(4)、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5)、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组织有关网络、时事、科技类的知识竞赛;通过交流上网心得;举行各种有益的活动,组织网络小记者社会活动、还向家长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等。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及学生们的欢迎。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已经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若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四、在注重过程评价中渗透信息道德。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包含思想品质和知识技能两方面,而在知识技能这方面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可见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开展创新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我们在教学生用word编辑一个8开纸大小的电子报刊时,我先教给学生各种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有的学生用拼音直接输入汉字,进行排版和文字修饰;还有的学生却用文本框的方式进行文字编排,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可以搬来搬去,进行文字修饰、字体上颜色,还可以插入GIF动画图片等,这样页面就显得比较美观。这时,我就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对那些办得比较好的学生要进行奖励,发送一个有意义的卡通表情或者送一句“你真棒,请继续努力”;对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鼓励,提出指导性建议,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增强信心。当然,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一份作品,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尤其是我们信息技术课老师面临的学生起点都不一样,有的没有接触过电脑,有的是游戏高手,当然评价就要有所不同。
纲要上也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可见,从培养学生能力这一角度来说,过程评价重于结果评价。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媒体对于小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及时发现课堂中培养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的素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加以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应该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网络知识,正确的运用网络技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让网络媒体素养绽放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网
2、 李红梅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道德教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