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5-01 09:21:21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靖宇育红小学
                                                                                                                          张燕  
      新的课程改革最大特点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不但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而且还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由静到动,化繁为简,使无声变有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安排师生双边活动,形成较佳的教学结构,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用工作之便
一、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新颖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声、光、形综合表现能力,通过图象的翻滚、色彩变化、音响等效果,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本身和学习的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开始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内容、材料或生活情境,努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设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提供一些有趣的场景,从而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21世纪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几分之一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一上课,我首先从学生喜欢的西游记故事导入,在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创设出一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经验体会“半个”这个结果,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紧接着通过创设分月饼这一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用分数表示月饼的数量,让学生在对这些情境的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提的过程中体会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形成了数学的问提和应用的意识。同时,在课中我让学生找跟分数有关的生活中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在我们身边。 形象可爱的小动物、精美的画面、活泼的背景音乐,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继续学习的兴趣产生了。
二、运用信息技术简化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而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不易被学生理解或者容易引起混淆而产生错误的知识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 。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在教学中,在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几分之一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这一知识点很难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二分 之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得到二分之一,让学生说出二分之一的折法,同时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找出自己想认识的分数,再通过排一排从中领悟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并说出自己的发现,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创造空间和探索空间。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充分利用“四色图”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得出每一色块占整个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然后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层层设问,使知识学习环环紧扣‘步步拓展,在讨论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升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思考的问题不再局限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而已涉及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简单运算、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蕴含了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作了铺垫,也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
三、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元练习,提高练习质量
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始终在枯燥、无味的练习中学习,那么他就会对练习失去兴趣,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当地安排具有较强选择性的多元练习,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把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多一些数学思考,多一些真实的情感体验,多一点练习的快乐。学生一旦有了练习了热情,练习的质量自然就能提高了。
四、运用信息技术走入生活实际,学有价值的数学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但是由于现实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真正走到生活中去体会数学,学习数学,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虚拟生活实际,在数学课堂上再造一个现实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一课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制成录像,在课堂向学生播放,学生在课堂中见到生活中的场景,觉得很亲切,同时继续学习的愿望也很强烈。当学生学会了新知识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进教师虚拟的一个小小超市中,请同学们自由购物,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都感觉到在课堂上所学的不只是枯燥的数学,不只是在课堂中、作业本上有用的数学,而是生活处处都有的数学,有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数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形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