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音乐论文下载 发布时间:2019-04-07 16:50:14
小学音乐论文下载
引 言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中心,使学习的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并且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名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注重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同学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从而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好的改变和提高。但是,大多教师也认识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表现,所以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很重要。
文献综述
叶小敏在浅谈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2011.1)中论到,转变教育观念,尽力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必须学习新课程标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以往传统教育理念。面对全体学生,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的最高理想就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的一切行为都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明确音乐课堂常规要求,引导训练学生轻唱,防止喊唱。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过程因具备:教学各个环节能承上启下、衔接自然、富有音乐课的特点;教学节奏张弛有致,和谐自然;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内容、音乐情感、作品风格的特点要求。
孙淑佳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应用(2003.6)中论到,教学模式的简论、定义的界定、模式的类别、教学模式的特点、应用原则,再到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论述。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丰富了理论。
李迎春在优化音乐课堂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2013.1)中论到,从完善音乐课堂教学的总任务出发,以教学程序、教学模式、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等四方面进行音乐课堂的优化设计,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国外研究现状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2007.6)中论到,教学设计必须已帮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的,教学设计也是以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偶然”学习为目的的;教学设计本身作为一种过程,应当包括如下过程:确定预期结果、开发活动、设计备用练习形式、评价与反馈。卡尔.奥尔夫在学校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2006.1)中论到,音乐不单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尹爱青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2007.9)中写到,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让其自觉、主动的去探索、求知,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我国音乐教育现状,还在使用着以唱歌、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因此,本课题将在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对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运用问题进行设计;采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辅助调查并加以分析。
讨论与分析
一、音乐教材分析
1.研读新课标准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理念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理念中说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名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课程性质”里面具体阐述了音乐课程的三大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2]。
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课程计划之中,音乐还是必修的课程之一,当中关于音乐的教育以及学科的性质,都有很多人进行过论述,而对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材料就是音乐课本。
2.分析教材的主要意义
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材的处理及教学方法,挖掘教材在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的教育因素,注重实践性特点在教材中的体现,分析教材中的学习心理问题,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在音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掘一切对音乐教育有用的人力、物质、还有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教师应该把学校与家庭及社会都一体化,使其在课程教育资源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音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要设计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必须先了解教材,深入教材,对教材的结构、特点、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明确每一本书、每一单元、每一首歌,并了解每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音乐教材是教师教学中的立足点,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音乐中的基本点。老师需要教材对学生设定教案,学生需要借助教材从中获取广泛的音乐信息和音乐知识,所以在设计分析课程时,我们要做好全方面的考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教师在拿到教材时,要对教材深入了解。首先要了解分析这首歌曲,然后是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音乐形象、写作的风格特点,歌曲的体裁是什么,这首歌曲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然后老师自己要学会这首歌曲,通过自身的理解,及对教材中的信息,把知识弄清楚,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过程才能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
3.抓住重点,忌宽忌散
在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与处理并重。三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学习有关音乐的专业术语增多。在教学中教师采用趣味性、知识性的形式,用音乐游戏、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每课穿插“音乐欣赏”、“音乐小游戏”“音乐比赛”等等,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乐器、视谱等,让课堂知识丰富,充实学生,认识更多。
有些学生对于音乐的专业术语不懂,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个分析识谱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自身学过的知识为学生制定一套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案,小学音乐课主要就是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能力差、坚持性差等等这些特点,依据大纲所需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好识谱教学方案,然后确定好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
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交流探讨、自主探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表现、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4]。从而激发出他们想要自主学习音乐的欲望。有了兴趣,他们才有学习的动力,对于一首歌曲的理解,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场景,让同学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让他们在这种场景中学习、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生活观察力。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端,1至2年级,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教师可以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开发音乐的感知能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够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在即兴创造活动中培养和提高音乐表现力。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3至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得到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在此,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情感体验
小学课堂教学音乐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等等为主,从而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审美力、行为标准、创新的发展为目标。在构建教学设计策略时、在体现音乐的价值和目标时,要时刻保持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动力、目标;策略的规划要面向全体同学,而不是个体;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的实践很重要,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创新、创造,激发自身的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指教师依据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是从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要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音乐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立需要我们注意内容的具体性、目标的实现性、目标设计的灵活性。过程和方法要与音乐知识相连接,使之融合为一体。
在设立教学目标时,教师还要熟悉学段目标、明确教学理念。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以学生为本,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当然,音乐教师首先要先熟悉音乐教学内容,理解音乐作品,得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造性的音乐课。
2.激发学生探究愿望
音乐是一种内在的体验,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是获得美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去探索、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探索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5]。
小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好胜还爱玩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创造不同的教学内容,还要学会创设情境,培养好学生想要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应该要面向全体,而不是一部分,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音乐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发挥,鼓励他们创造新的东西,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建立有利于学生展开活动的氛围,以激发学生探究愿望为主,给予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巩固知识点,激发他们情绪想象,使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教育[6]。教师还可以把新、旧知识点归纳、组合,然后对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给出学生意见,纠正错误。
3.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师必须学习新课程标准,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感受音乐美[7]。
在教学实践中,同学一般都只会在座位上,一旦让他们单独上台,就会变得羞羞答答、你推我让,课堂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这是学生们缺乏自信的表现,那么教师就要了解学生,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鼓励他们放开胆子,不怕面子问题的去表现自己,增强自信,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并不差,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比如,以唱歌为主的课,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由选择学习过的歌曲,当众表演。第一次很多同学都不敢唱出声,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位比较自信的同学一起表演,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唱完同学要给予掌声的鼓励。一位同学的成功带动全部的同学,老师交的知识,每一个人学习的都不一样,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从而模仿,在到表演,成功带动了学生的表现力,时间久了,在表现力的基础上激发自主创造力。教师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中,扩展丰富的音乐教学课堂,使音乐课堂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并让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更近一些[8]。
4.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音乐除了学习曲谱之外,就是歌词,然而在音乐的学习中,节奏将为学习的起点,在将其贯穿到节奏的朗诵、歌唱的活动、动作的教学、乐器的教学中,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在学习一首歌曲时,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让同学的参加具有有效性。
课堂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活动来开展完成,设计一个怎样的小活动,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9]。作为音乐教师都可能遇到好多的问题,如:让全班同学一起唱歌,唱的都挺好,如果单独唱,就会出现不自然、跑调、声音小等等问题,因此学生的合作很重要。正好,每张桌子的2个同学可以互相合作,首先一个唱,一个听、看,双方相互找出不足之处,然后组与组表演,几个人合作表演,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良好的演唱习惯。在课堂中,老师要当好学生的参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总结。
5.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在音乐课程里,教师不再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严格考试评分,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音乐考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10]。主要通过平时的表现、自评互评、游戏教学、小型音乐比赛、实践活动等,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考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把教学目标问题化,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11]。重视音乐实践。小学的音乐较简单,教师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通过直观的动作表现力,带动学生将文字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大胆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教学,使他们不止会单一的动作来表现音乐,通过直观的动作,使音乐文字教学和音乐本体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实践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牢固。其次,身体各部位和谐的结合,通过身体来对音乐进行分析、研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通过动作的训练,提高了同学们的记忆力、注意力、身体反应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素材配备的多元化
1.教学素材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农村教育占90%的教育大国,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特殊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12]。虽然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音乐器材,连音乐器材配备的最低标准都达不到,即使在比较发达的小学地区,也最多拥有一两间多媒体教室。那么这样上音乐课乐器什么都没有,对教学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
在音乐教学设计过程和实施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素材,这尤为重要。教师不一定照搬照旧、死板硬套的只用教学教材,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学生的个性发展分析,根据学校教材或者自己收集的教学教材,将其中教科书提供的教学曲目、音响、音像资料、音乐的知识技能及相关的音乐文件内容等等,做好详细的分析、收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所需要的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哪些有用,哪些没用,都一一整理。当然,为了充实教学,教师还可以选择教科书上没有的内容,运用到教学中去,充实教学内容。
2.素材的多元化
除了文字、资料外,教师还要在没有多余教学器材的情况下,自制教学器材,发展教学空间,使课程丰富、多姿多彩,一般基本的有以下几种运用方法:
运用录音机进行音乐的欣赏、教唱歌曲。在教学中,由于没有琴,那么教师就不能给同学更直观的体验音乐的感知,那么录音机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录音机来播放要学习的歌曲,指引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和体验,这样比老师直接一句一句教唱要有利的多,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直白的教唱,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力、兴趣缺缺。那么教师在教唱时,让同学聆听别人的正确演唱的声音,从而模仿,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同学的对比学习,摒弃了不好的影响,学习、把握了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运用录音机代替琴播放伴奏音乐,通过录音机现场录音,同学互相进行评价。教唱之后,没有琴音可以伴奏,那么就可以利用录音机伴奏,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不足,指导教学。
学完一首歌曲,可以摒弃学生大合唱,而是分为小组来进行比赛,互相点评,教师在此要鼓励学生大胆、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且将学生的歌曲用录音机录下来,这样更能让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学习,指出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同学们也能欣赏到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应用游戏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促进学生不断学好新知识、新技能[13]。使学生得到满足感。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小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将所需课件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融为一体,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智力开发,从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枯燥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促进了同学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的讲述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那么运用多媒体的好处: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教学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黑板教学,呆板的教学形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抽象、陌生的知识通过多媒体使之形象化、直观化,教学的改变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授课方式就使教学时间有效的缩短,教学更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在上课时不需要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将教学资料综合的运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等结合来进行教学,将重点、难点,在普通条件下不好表达的知识点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直观的表现出来,进行有效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增加了教学的知识、信息量,有效的扩展了课时的容量,使学生知道的更多,学到的更多,教学效率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改变了教学中枯燥的板式教学,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记忆能力,让他们更准备的加深巩固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样,多媒体的运用就得到了认可。
不过,在运用多媒体时,有利也有弊,教师在运用过程中,不能过多的依赖,这样就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失去互动,那么就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对教材没用的知识就没必要加入到多媒体里面,这样使学生产生知识量过大,而对自身却没有多大的作用,所以在选择信息的时候,要求简便、易懂,多媒体中插入的动画、图片这些应适量,并且跟教材有关,不然就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率。
自制简单的乐器。在许多用不到的物品上,相互碰撞都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那么教师可以教学生自己自制乐器来进行演奏和表演,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乐器制作也是一种创新和创造,这样可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大家生活经常接触的就有矿泉水瓶,教师让同学每个人带2个矿泉水瓶在路上就可以找小一点的石头放几颗在里面,这样上课的时候可以用来打节奏。瓶子的盖子我们也可以穿起来,弄成手链,在学生拍手的时候,利用震动发出声音。自制打击乐器鼓,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回家问问父母有没有不用的小油漆桶,带来课堂上当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选择
1.教学过程选择
音乐教学过程特指达到音乐教学目标所必须经历的各项活动程序,设计音乐教学过程则是音乐教师在分析研究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而准备在音乐教学实施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安排程序。
它牵涉到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方面,也是对音乐教学活动中所以要素优化的结合,比如:教学内容的整理、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搭配、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教学的层次结构,注意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和教学高潮的营造等等。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过程活动中整体布局的体现。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音乐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这个核心问题。
2.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选择教学方法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音乐是音乐教学最基本的载体,教师在音乐课堂上采用的音乐绝大部分来自于教材当中。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获得美的体验。所以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来选择音乐[14]。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这样才达到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气和欢乐。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特别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尽情的发挥出来。如果老师不尽力,那么学生不喜欢,就会连着老师上的课也不喜欢,那么教师就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打动学生,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使上课更顺利,师生关系更好。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相呼应,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营造同学之间民主、相互之间平等、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15],还要遵循音乐审美的规律,做好教学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不竭动力。
五、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结果
有效教学策略的结果: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例有很多,不过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够完善、全面,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成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教师只有理性的认识到课堂教学,客观的面对课堂教学会遇到或者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更新观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把传统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转变为朋友、伙伴关系,有效的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展才华、本领的地方,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则需要教师本身把握好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教学环节进行清晰的思考与分析,教学道具的选择与准备,对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预见等进行构建,通过制定规则、有效的鼓励、同学的协调、威信的树立、纪律的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保证了学习学习的效率。
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扩展音乐教学的渠道,敢于创新、尝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扩展了音乐教学的途径和渠道。注重教学的研究,反思为什么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圈于教科书、参考书的范围中走不出来,很少有人能够保持着自己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且不能及时的发现教学上产生的一些问题。因此,新课标的改革,为教师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教师的能力建造有效的途径和平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弥补缺陷。
新的教学实施过后,漫马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的过程、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总结等等方面都有了有效的变化和提高。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之后,教师普遍把心思集中在了如何设计一堂有效的教学课程,教学目标,从中合理的去选择教学的内容,在来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时效性,达到教学目标。
六、结 论
音乐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音乐教师也开始关注音乐教学设计的研究,然后设计一堂好的、有效的音乐课。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在建造的过程,教学的有效设计,引进新的课程理念,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参与全新的教育实践。目前,小学音乐教育我们以目标为依据,在传统教育理念下,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摒弃枯燥、传统没有效果的传统模式,全新理解和改善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最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奉.音乐新课程教育教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50.
[2]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4~10.
[3]曾芙蓉.浅谈提高音乐教学的途径及方法[J].教育论从,2011,(12):37.
[4]张静.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音乐天地,2005,(4):19~20.
[5]李淑霞.浅谈中学音乐课的有效教学[J].聚焦新课程,2008,(3):51.
[6]张彩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2011,(10):200.
[7]叶小敏.浅谈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J].吉林教育,2011,(1):44.
[8]鲜义勇.让音乐与学生靠近 建立有效的音乐课堂[J].现代阅读,2012,(9):226.
[9]罗问芹.音乐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岱宗学刊,2010,(3):110~111.
[10]李迎春.优化音乐课堂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J].艺术教育,2005,(4):53.
[11]刘洋,高妮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145~146.
[12]甘元平.浅说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音乐天地,2007,(3):13~15.
[13]林小玲.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将游戏融入音乐课堂教学[J].黄河之声,2011,(23):77~78.
[14]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212~215.
[15]钟文蓉.音乐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J].时代人物,2008,(11):8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