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音乐论文:农村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几点教法认识 发布时间:2019-04-07 17:18:12
小学音乐论文:农村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几点教法认识
中文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越来越完善,城市音乐课越来越高效了,但农村音乐课依然落后,如何减小农村音乐课和城市音乐课之间的课堂效率差距呢?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从课堂教学的教法上去改变和提高认识,才能逐步减小农村音乐课和城市音乐课课堂效率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农村 音乐课 教法认识
课程改革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可喜的变化。城市音乐课更灵活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学生学得更轻松了,更快乐了。但对于农村小学,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办学条件的种种限制,教师无法全面的完成这一系列教学任务。如何才能使农村音乐课堂更加高效、更加绿色和阳光呢?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图片和生活场景再现展示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产生多半却源于对某种事物的好奇和认知,学习的好奇和认知活动往往伴随着情感的活动,老师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诱导,会把学生带入一种情感的氛围中,经过体验和初步认知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农村课堂上老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或图片在课堂上展示情景。比如:在教有关春天的一些歌曲时可以看看一些春天的图片,然后让他们想象春天的声音和有关内容来感受生活的本色美。 同时音乐教学不能只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向田野,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在放学后和周末时他们在农田地里感受到的自然界的声音,如各种鸟叫和小动物的叫声等,种种美妙的声音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大自然的交响曲,老师在上课前让孩子们去留心这些天籁之音,如果把这些情景运用到课堂上,学生会就对这节课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有了孩子们的兴趣,老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这就给了后面的教学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按教学内容因人、因地、因材规范施教,完整课堂内容。
在农村,孩子们接受音乐的时间和机会本来就比城市孩子少得多,又加上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各村、各镇人口和当地生活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差异,使得办学力量和条件受到限制,办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好多孩子在幼儿园接受不到部分应当收的到的音乐知识,所以当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就会出现知识断层现象。不仅如此好多完全小学的学生都是有好几个村的教学点的学生到了一定的学段再组合到一起, 这样使得孩子们的音乐知识水平层次各不相同,那么针对以上现状,如何让他们加深对本来就不丰富的音乐资源的理解和运用呢?我认为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对学生基本乐理常识的积累。在农村,好多老师和学生、家长大家都把音乐课当成“副课”。要么让给了语、数、英,要么照本宣科应付了事,即使正常用心上课也上成了单一的“唱歌课”,长期这样下来,学生的基本理论常识都是空缺,所以在这儿我提醒老师们平时注意积累学生的乐理常识,那么面对枯燥而又杂乱的的乐理常识农村的孩子应怎么引导他们学习呢?下面我就以最常用的几种常识为例来说一说。
(1)音高、音名、唱名。
小学音乐课本中在不同学段对音名、唱名和音高有不同的要求和认识,针对于我们这些不同基础的孩子我采取不同的讲法: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没有学过英语,我在教音名的时候,先把音名做成卡片,让他们用汉语拼音读,写。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我然让他们用英语记音名,记住音名后出示钢琴键盘图让他们照着画,画出钢琴键盘图后,再用彩笔把音名写在所对应的位置,熟记键盘图上的位置后再告诉他们每个音名都有固定的音高,并让他们跟唱,加深对音名和音高的认识和记忆,在这一步完成后再让学生读、写、记住七个唱名并告诉他们每个音名放在不同的调中它的唱名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对这三个概念混淆了。
(2)音符、节奏和旋律。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在音乐中,如果没有连起来的节奏和旋律就不会构成整首乐曲,也就没有时间艺术可言。那么我们怎么教会学生去理解这两个概念呢,认识这两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音符,学生记住了基本的音符种类后,把他们与相对应的节奏放到一起作比较,然后用他们感兴趣并能敲击节奏的东西进行节奏的敲打,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加深了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上两个概念掌握后我把它们连起来就形成了旋律,这样平时孩子们看着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旋律概念这时就变得简单多了。
2、重点乐句老师应重点阐述并因势利导进行引导学习。
当一首乐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对它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作品在写什么,它想告诉我们什么?每一首乐曲都有它的主题乐句,当主题乐句出现后,随着主题乐句的进行和发展,乐曲就会出现高潮和结尾,从而展示给我们他的乐思。同时老师必须对作品透彻的解读,比如曲谱中段落、乐句及速度与力度和其他元素与歌词的吻合程度等,最后根据所有的已知元素分析作曲家的各部分创作意图以及他要给我们展现的整体韵味。在这一过程中,作曲家就再会在主题乐句或最主要的乐句中出现一个或几个难点句,有了对作品这些了解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出本曲中的重难点乐句以及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可能无法解决的乐句,这就要求我们要再次更加透彻的分析这些难点乐句所面对学生的学情,并且根据自己所要对应的学生的学情琢磨和研究出一套最能让学生容易学习的方法并且预设好这种方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时我们要采取的应对方法。那么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重难点乐句呢?我认为重难点乐句的学习可以分为三步走,下面我就以折纸船一课为例结合我的教学说说我的一些教法:
⑴出示重点乐句所对应的节奏进行练习
x x x x ▏ x x x ▏ x . x x x ▏x ▬ ‖
农村的孩子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孩子们对特别专深的语言的理解能力作出的反应可能不是太灵敏,这时就需要我们在练习过程中,尽量观察孩子的反应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用最简单、精炼且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最绕口的道理。比如: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引导孩子们了解整条节奏的节奏型及他们所占的时值的分解学习时,如果孩子们对你所说的话没听懂,老师就要很快的转变语言的表达方式,尽量采取儿童化的语言,最好再加一些他们生活的语言成分,尽量让孩子们一听就明白,那么接下来对整条节奏的训练学习就会迎刃而解了。
⑵重难点乐句中节奏与歌词相结合的教学。
x x x x ▏ x x x ▏ x . x x x ▏x ▬ ‖
小 小 手 儿 巧 又 巧, 手 儿 巧 又 巧。
在完成第一步之后,学生已经对重难点节奏有了认识,这时就应把它所对应的歌词加进去,让学生们结合节奏边拍节奏便跟着节奏当中每个时值对应的字词读歌词,这样既进加深了节奏在脑海中的影响,又了解歌词在这句中的特点和所对应位置,同时也熟知了这一句中的节奏与歌词结合点,为下一步旋律和歌词节奏的结合学习减轻了难度,那么针对部分农村孩子普通话不太标准的情况,老师应在这一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吐字、咬字的指导。比如这一句当中的“儿”,-好多农村的学生儿化音咬得不好甚至不会咬,老师就要告诉舌头在平放的基础上向上向里卷,并给他们做示范,经过不同形式的示范和训练后,孩子们就会掌握这些他们平时认为很难或掌握的模棱两可的知识点。
⑶节奏、歌词和旋律的结合训练。
Ⅰ=D
6 3 3 1▏ 2 3 6 ▏ 3 •6 5 2 ▏3 ▬ ‖
• •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
小 小 手 儿 巧 又 巧, 手 儿 巧 又 巧。
这一步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节奏和歌词的基础上掌握旋律及音高、音准,也是重点乐句学习中最深的一步,但如果前面两步走得比较扎实的话,这一步就没有预想得那么难。农村的老师们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出示旋律的音高,并且要求孩子们根据音高填歌词。这样既训练了孩子们对音高和音准的感知能力,也使得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比如,老师唱一遍乐谱,孩子们填歌词,有电子琴或手风琴的学校老师还可以奏一遍旋律,孩子们根据音高填歌词,接下来让孩子们听原声录音或老师唱歌词,然后找出自己错误后纠错,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对学习难点乐句非常感兴趣,而且还能很容易的掌握该乐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重难点乐句掌握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这时老师可以出示学法引导,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去学习同时建议他们可以在学会的基础上加进去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学生对他们所学的知识不仅学起来灵活了,而且记得 更牢固了,好多学生就会自己唱全曲了。
三、动静结合,妙趣横生。
生在农村的孩子们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在老师的指引下,自己能做一些简单的乐器例如响板、自制锣、自制沙锤、玻璃杯琴等好多乐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把这些乐器充分运用起来。例如用它们来打击节奏和为所学音乐伴奏,加强孩子们对歌曲节奏的记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喜爱程度。
四、音舞结合更显艺术韵味。
“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语言。”如果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效果就更加完美了。农村的孩子也热爱跳舞,虽然有些孩子由于家庭受限没有学习甚至接触舞蹈基本功的机会,但是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教一些他们能理解的符合他们身体条件的动作,他们虽不及城里的孩子跳得好但他们的认真程度和积极性却远远的超过了城里的孩子。抓住这一特点,老师在孩子们歌曲学会后引导他们到舞蹈的天堂,鼓励他们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舞蹈表现出来,这样孩子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既巩固了乐曲又领略了艺术的风骚。
五、乡土音乐弘扬地方特色。
部分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本中所要求的知识传授给孩子后就没事了。正对这一特点我认为教师应针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创编一些“乡土音乐”教材,作为补充来给我们地方音乐补充一些新的知识。如将课本中部分外国、外地的民歌和民乐换上自己民族、乡间的音乐,又何尝不可?在我所处的这个学校,地处临泽和甘州区的交界地带这儿有回族和早些年从河东搬迁过来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好多人喜欢唱秦剧和甘州小曲,再加上回族的花、和其他民族的原生态歌曲,使得这儿的地方音乐各具特色,当然孩子们也受到了他们的熏陶,有时他们也能情不自禁的唱几句,我在课本歌曲熟悉后,让他们把歌词用秦剧或自己民族小曲的旋律唱一唱,孩子们唱的有板有眼,这样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乐曲的认识,而且还加强了乡土文化和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弘扬了地方特色。
以上几点是我对农村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我想随着我们对她的逐步认识和探索,我们的农村音乐课的课堂教学将会更加完美,和城市课堂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农村孩子登上音乐的舞台。
参考文献:高师 基本乐理教材编写组编著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0(2009.9重印)
Ⅰ. 基… Ⅱ.高… Ⅲ. 基本乐理 __高等师范教育_教材 Ⅳ. J61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49760号
责任编辑:胡涯
起止页码106—140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