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0-01-02 09:42:11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小学音乐是学校实施美育、普及音乐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对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按照新的音乐课程理念,强化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加强感知、表现、鉴赏、创造等音乐基础能力培养,拓宽音乐文化视野,推动音乐教学改革。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 把握教学目标,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必须改变只重视乐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倾向,要确立以审美为核心,注意从提高音乐情感与价值观、体验审美过程与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方面整合来设计教学目标。要让学生通过聆听、体验、表现、创造等音乐活动,充分体验音乐所蕴涵的丰富情感,增强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培养音乐兴趣,获得美的感受。

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内容和不同资源进行整体优化。要遵循音乐学习心理的一般规律,既关注学生的发展的均衡性,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层次性;既注重音乐本体的基础要求,又要注重课程的人文价值;要体现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最优化设计,着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品位与综合素养。对音乐欣赏与训练为主的教学,要特别关注对学生音乐兴趣和音乐理解与表现等能力的培养;对器乐演奏实践为主的教学,要特别关注对学生音乐基本技能方法和合作意识等的培养。

二、 科学处理内容,允许选择学习

小学五年级音乐必须体现普及性,体现面向全体学生,选择教学内容注意民族性和多元化,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培养,丰富音乐学习经历。教学的内容必须突出音乐本体的重点基础,然后可考虑有机渗透一些舞蹈、戏曲、戏剧与文学、历史等相关艺术内容,拓宽学生艺术文化视野。为帮助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音乐学习,要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源和尽可能丰富的音乐素材。

初中一年级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对音乐学习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对音乐不同的感受与体验,以及在音乐演绎和创造上的不同体现。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音乐个性与意愿,准予学生对音乐学习一定的选择性,要允许学生在歌唱、奏乐、舞蹈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差异和兴趣差异。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提供不同层次要求的音乐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空,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在原有基础中得到充分发展。

三、 听觉、动觉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五年级教学必须根据音乐体验由感知客观音响到做出主观反应的学习规律,切实改变音乐学习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音乐语言通过学生的肢体语言——动作,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实现音乐听觉与动觉的互补,使音乐课堂教学趋向生动活泼,并有效地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动觉幅度及对音乐演绎的层次差异,根据学生对音乐理解程度的提高,以及在心理上的年龄特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和必要的调整。

初中三年级教学要注意根据音乐教学发展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师生平等参与和民主对话,加强实践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主动表现自我,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能力,使教学模式有所发展和创新。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刻意把学生引到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中,应使音乐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发展。教学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教具的使用等,均应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要知心知情,提倡教师与学生同学、同乐、同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人性化教学环境中,实现情感沟通和教学相长。

四、 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

小学四五六年级教学要充分重视音乐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内心感觉和自我体验的客观性,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根据音乐学习的特点,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对识谱教学,要注意让学生从模仿切入,从听辨中找出旋律重复与发展的规律,进行自主学唱;对唱歌教学: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歌曲情绪;对欣赏教学,注意让学生用自己最善于表达的方式演绎作品。同时,各项学习活动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要从学生特长和发展需求出发,鼓励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中主动学习音乐。

初中一至三年级教学要重视音乐的人文性,强调在浓郁的音乐艺术氛围中让学生来分享和获得对艺术美的体验。教学中要注意提倡合作学习、情感互动,以激发学生表现欲望,使他们动情歌唱,热情演奏,激情舞蹈,角色化表演,使学生能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促进心智发展和身心愉悦。

音乐课堂教学要体现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并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学习,要紧扣音乐学习的主题,不能流于形式。小学五年级教学可借助音画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感知、体验音乐;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网络开展对音乐的探究性学习。通过整合信息技术,改革音乐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把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得终身音乐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开阔学生音乐学习视野、拓展自主学习的时空平台。

五、 改变学习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的实践与创造活动是音乐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训练的基本方式。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各种体验才能获得,潜能才能得以挖掘与发展。注意让全体学生通过鉴赏感知、表现、创造等学习环节,投身于“动、听、演、赏、创”等音乐结合实践中。

设计音乐的学习训练要根据学生实际注意有所调整。小学五年级可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感知音的长短、快慢、高低;能用唱名唱准基本音高;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奏乐和用音乐基本语汇表演歌舞;较能流畅的背唱若干喜爱的歌曲;还可练习有音高的课堂常用乐器(口琴、口风琴、竖笛等);乐谱学习由听唱到逐步掌握视唱,学习多声部节奏和多声部合唱。

小学五年级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造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它应贯穿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阶段学生在即兴创造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火花”和“亮点”,切忌用“标准答案”来统一共识,要让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为他们自主、自信的表现音乐创造条件,搭设平台。

学生的创作训练要注意同专业音乐创作的区别。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收集音乐创作必需的信息和积累创作的有关经验,教师指导要兼顾不约束学生的创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交流获得的创作效果。要引导学生乐于创造、激励学生敢于创造、帮助学生学会创造,以此来达到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全脑的开发。

六、 关注学习过程,实施多元评价

音乐教学的评价要改变停留于只检查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掌握情况的偏向,要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因此,音乐教学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强调发展性评价,提倡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应以音乐课程为依据,提倡民主、开放和多元,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力求全面客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况,要努力建立学生音乐学习的档案袋。把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参与同伴合作的态度,不同方式演唱、演奏、舞蹈和律动表演能力,即兴创造、有目的创作的成果等都记录在案。档案袋主要由学生自己记录、也可以包括同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信息、教师的观察和音乐成果的展现记录等等。同时,还可以列入学生的音乐特长、特色,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实施必须转向发挥其激励功能,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认真探索“质性评定”的操作性,全面和科学地体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改变价值,以评价来引导并规范学校音乐教育,使音乐教育更有序、有效地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音乐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