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倾听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1-02 10:20:56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倾听习惯的培养

建瓯通济中心小学 吴桂华

摘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不仅对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纵观现在的小学音乐新教材发现:欣赏作品量增加了;作品风格涉及的领域更宽泛了。然而,音乐欣赏课中,我们的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未养成。如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静下心来倾听音乐作品,真

正发挥音乐的审美效应……本人从欣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入手,对欣赏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音乐倾听 习惯 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总目标中明确提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不仅对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纵观现在的小学音乐新教材发现:欣赏作品量增加了,作品风格涉及的领域更宽泛了。然而,音乐欣赏课中,我们的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未养成。如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静下心来倾听音乐作品,真正发挥音乐审美效应……本人从欣赏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入手,对欣赏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如下是我在教学尝试中总结的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倾听兴趣

   (一)创设适合学生的倾听氛围
   
为了培养倾听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倾听的氛围。音乐教室应有它特有的教学环境。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童趣的布置,给学生创设一种倾听的心情;教室中中外著名音乐家的肖像和音乐知识的挂图也能引发学生倾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音响设备,可以提高学生倾听的质量,让他们更真实地进入音乐的意境。
  
(二)创设和谐人文情境,培养倾听兴趣
    1
、多表扬多鼓励
   
在听的培养中,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当学生能听出音乐中强弱的变化以及可以用舞蹈动作自觉表现出来时我们教师就应该积极表扬。其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兴趣。
    2
、改变传统的课堂座位
   
在听的过程中,不妨改变一下教室里呆板的座位,让学生选择最舒服的姿势,躺着,趴着,闭眼……都可以,放松了身体才能放松心灵,才能静心去聆听音乐,对于不能静下心的你可以拉着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看着他的眼和他一起听。

    二、巧设问勤思考 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知识不断向学生提问题,动员学生们去思考、思索与探索,即便是他们暂时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也不要紧,因为这个思考的过程是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提问也是一种艺术,所提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考余地,应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同时新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问题中不能存在“问题”,否则学生会不把教师的问题放在心上,这样听音乐就毫无目的。此外,在教学当中经常有教师提问是这样提的:“你喜欢这首歌吗?这个曲子好听吗?他吹得好不好?等等诸如此类的无益问题。这种非简单和幼稚的问题,如果经常出现在小学音乐课堂,会导致学生艺术思维的钝化与思考的惰性。因此,如果提问是引导和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思索和探索的必由之路,那么老师的提问艺术、老师对问题的分寸的把握,则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索和探索的关键。下列这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进行思考、思索以后才能回答的问题:听这首乐曲,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感觉到这首乐曲的节奏有什么微妙之处?听这首乐曲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诱导与启发时可以尝试做些这样的提问。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才能专心听、用心听,听完后他们就能将自己捕捉到的音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倾听的良好习惯也渐渐形成。

    三、巧唱主题 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性子硬牵着牛鼻子走路,我们要学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只到拐弯处才抖动一下缰绳。”教育与牵牛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和深奥的道理可寻。

小学生不愿欣赏音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欣赏乐曲对他们太生疏。如果在听音乐时让学生先记住或会唱音乐的主题,这样也能稳定同学们欣赏音乐的注意力。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把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审美效果。如欣赏《拍手拍手》,在听前我先引导学生一起唱书上的主题音乐,在学唱时,首先对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等大部分学生会唱了,教师再出示图形谱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接着,给学生分段播放一遍音乐,每一部分音乐在主体出现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也不容易走神。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展开联想和想象。因此,通过听前唱主题,对欣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效果显著。

         四、改进教学模式,使聆听更生动

     要使聆听变得生动、活泼,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图画、欣赏、语言、形体、创造与表现融

一体。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思维,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一)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模式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阶段年龄的欣赏课时,要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游戏、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进行多元化的欣赏教学,学生才会真正理解音乐。例如在欣赏《鸭子拌嘴》中,我从故事导入,让学生想象小河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利用身体的律动来模仿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重点感知拌嘴这段音乐时,我创设了同桌合作,用手型模拟吵架的样子,最后再让学生利用打击乐试敲一下,体会打击乐是如何来模拟鸭子拌嘴的。在这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也在活动中不断闪现。

    (二)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

    运用课件、实物展示和乐器演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龟兔赛跑》的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制作的课件和动画短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音画结合,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形式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如:欣赏《捉迷藏》时,我先让学生完整听一遍音乐,然后请几位学生上台玩玩这个游戏,并配上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就很好的理解了音乐表达的内容。

    3、故事形式

    每个小学生都喜欢故事,利用这一特点,结合音乐编讲故事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蜗牛与黄鹂鸟》我塑造了勤恳踏实的蜗牛与高傲自大的黄鹂鸟形象,并结合音乐边听边讲故事,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4、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分角色表演等。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决定选用哪种表演方式。例如《猫虎歌》让学生了解音乐后,选个别学生表演不同角色的动物,表情逼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

    5、小组讨论

    先让学生完整听音乐,然后将问题板书分段听赏,组织分组进行讨论问题。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发言。通过这种集体分组讨论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集体的智慧。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除了教师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外,还要坚持到每一堂课中,坚持到每一个活动中,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古人也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情有所系,心就有所动。欣赏就是让学生通过倾心听引发心动来感受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达到新课标中所确定的知识和情感目标。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趣味性
下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