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人们常说:“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任何人都知道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的修养。那么作为一名艺术教师的职责也将是神圣的。对于中低年级的音乐教师,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歌唱家、舞蹈家、演奏家,而是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郑莉教授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书中说到:多年来我国的“双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使人走入了误区,严重者甚至泯灭个性,缺乏情感,使孩子的内心世界变成迷茫乃至蛮荒地带。而在21世纪基础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摆脱此现状,倡导以针对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长过程、人的情感世界、人的个性潜能、人的创造智慧与人的合作交往能力为基本内容的教育。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审美能力,让音乐这门艺术,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审美体验是中小学音乐课程价值的最主要体现。2001年,教育部修订并颁发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符合音乐艺术自身的特征及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音乐课的这一价值并未得到足够地重视。音乐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音乐知识与技能。其实音乐是瞬间的听觉艺术,它那丰富的语言、巧妙的结构、多变的节奏、丰厚的织体所呈现的美非常细腻,并且是在流动中稍纵即逝,如果只是粗略地聆听,是难以真正走进音乐领悟它的妙、体味它的美,也难以真正意义上地认识它。因此,音乐需要细细把玩、细细品味。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教师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把自己从一个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我曾经观摩进才北校一位音乐教师的一节公开课,深受启发。这节课的题目是“交响诗的有关知识”和赏折《中亚西亚草原》。学生按照教师的课前要求作了小组分工,并各组在课外完成了自己的演讲课件。在课堂上老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各小组结题演说。整堂课学生表现非常活跃,对音乐的理解也非常新颖。学生的课件制作从画面、解说到音乐的搭配也风格各异。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整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只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一堂音乐课从单一的教唱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研究型一、利用“坐向效应”,消除学生畏缩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同向而坐时,会有一种平和亲近之感,但如果人与人相对而坐,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压迫感、不自然感。即使不是有意凝视对方,也自然有一种直刺对方心理的攻击性。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效应称作“坐向效应”。 利用“坐向效应”使教师转换角色,能在音乐课上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时,由于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准,学生觉得说不准,于是索性不敢回答。我便跟他们说:“这些问题如果让老师为回答,也说不上一个肯定的答案,那么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就回答不了?其实我们只要说出听后的直接感受就可以了。”正是由于我跟他们“同向而坐”,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学生觉得彼此之间是那么亲近,于是大多敢说了:“中速”、“中速偏快”、“中强”、“较强”……他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百变”不离其中。 二、造成学生的“不标准”答案,发展学生的思维
“音乐不寻求统一答案”。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可以把白纸上的一个黑点看成小石子、小虫子、小蝌蚪等,这些都是想象的萌芽,大人都不得不叹服他们的自由思维。因此,在感受音乐时,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把答案“引”到我的轨道上来,而是多以“还有补充吗?”“有没有更好的?”“思路再开阔一些!”等方式启发学生更丰富的联想。即使要板书资料中的所谓“标准答案”,我也不忘加上一句:“这只是很多答案中较为合理的一种。”比如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学生在闭目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之后,我让他们说说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时,课堂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场面:他们有的说“幽静的树木里射进了第一缕霞光,小鸟在霞光里鸣唱”;有的说“小动物们在晨曦中醒来了,他们看到一切都那么清新,伸伸懒腰,小跑几步,心情舒畅极了”;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姑娘们清脆的笑声,看到了他们阳光般的笑脸”……这样的情景,显然已经没有我“标准答案”的容身之所了。我高兴地对他们说:“美妙的音乐可以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想象。”这正所谓――“课堂教学不结束真理”。 音乐课中,我不反对学生不喜欢某首歌曲,或认为某些乐曲“不好听”的想法。确实,教材中有些乐曲由于教学的需要,过于追求知识性、民族性或某种“教育意义”而不能投学生所“好”。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头一件事情就是请他们陈述理由(事实上,这个过程既让学生从某个角度评价了音乐,又说出了真实的感受,可以让我“对症下药”),然后通过欣赏、讨论、挖掘,发现乐曲的美感和欣赏价值,达到喜爱的目的。
我想,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就着重培养、提高人的音乐感受力,而人的感受应该是自由的。因此,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无限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这正是学生“心理自由”的需要。 三、支持学生的奇异思维,孕育创造的萌芽 儿童由于生活经验不多,受习惯性的束缚较少,因此容易产生一些反“常理”的想法。然而也许就是这些奇异的想法,为儿童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创造成为可能。 在美国,有位生物老师在讲蚯蚓的时候,突然有学生问:“老师,蚯蚓什么味道?”老师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尝过。”学生说:“我可以尝尝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了。”于是这位学生把蚯蚓洗干净品尝了一口,并说出了蚯蚓的味道。老师大大表扬了这位学生。后来,这名学生成了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无独有偶,在我校结束不久的教研活动中,一节音乐课上到游戏环节,一学生竟主动要求老师“下台”,自己上去为游戏《找朋友》弹琴伴奏,这不就体现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带来的心理自由使学生敢想敢为吗?谁说这不是儿童自由翱翔的引子呢? 品尝活蚯蚓;将老师取而代之。这些对大人来说也许是有悖常理的,而对这两个小朋友来说却是最直接的想法。如果我们一定要努力把这些“奇思妙想”纳入我们习惯性的渠道中来,就不会有少年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的设问,也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了。 四、无限减少否定,表扬贯穿始终 每一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赞扬的需求,而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人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也通常采用诸如反问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否定自己;或首先肯定有价值的部分,或表扬他动脑筋的习惯和举手发言的勇气,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被否定的沮丧感。而发现有独特的、有新意的说法,就热情地送以“太好了,有新意!”“你很有想象力!”等,让学生体会极其宝贵的成功的经验。音乐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一条重要有效途径。音乐教育,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留一片自由、的天空,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品出“味”来,真正领略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