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当前位置: > 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03-21 12:08:45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的方法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又要求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情感体验学习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情感体验性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自主尝试,亲历实践,感悟理解和运用语言,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实现课堂教学中个性的飞扬。以往的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主要表现在:1、没有摆正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是主宰,主宰着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不平等的关系。2没有真正的对话。有的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往往是为了迎合老师的、言不由衷的答问。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3、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阅读教学都是串讲串问,是繁琐的课文内容的分析。那么,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新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扎扎实实抓好课堂内的情感体验性阅读教学。 怎么样才能抓好课堂内的情感体验性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有效地抓好情感体验性阅读教学。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是否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在活动中或在游戏中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学习语文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有利于废止繁琐分析,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阅读教学特别要重视朗读、默读、背诵。小学阶段特别要加强朗读和默读的指导,要重视指导朗读和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用培养语感和感悟力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默读,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知道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默读的练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三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五六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 “读”是语文学习的主旋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的过程就是感知语言文字的过程。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拔,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让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徜徉在文本语言之中。朗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而且,学过的诗文,要提倡多背诵。背诵是语言和文化的储存、积累,学生不仅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一生。
阅读中,特别要教会学生怎么样精读和略读。精读,是认真细致地读;略读是简略地读。特别要教会学生略读,只要粗知文章大意,抓住重点、难点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
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 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教育的实施方法。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语文教学使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当然,个性化阅读也需要价值引导,不能任由学生乱发挥。虽然说教师是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但这个伙伴应该做到“高于学生之上,融于学生之中”, 老师要及时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自主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自主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教学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教学早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在书桌上刻一个“早”字?教学爱如茉莉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爸爸妈妈的爱是爱如茉莉呢?……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就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感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和古诗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5)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 “应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以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巩固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学语文,用语文,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6)、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阅读。
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游戏、唱歌、绘画、表演等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秀的散文……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来展现课文内容,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充当角色,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加深他们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7)、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地体验性朗读。
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作为个性的存在,让其面对语文,在轻松、和谐的情景中,亲历语言的实践活动,借助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经验等储备,通过师生间互相探讨、共同开发,感悟语言、欣赏语言,使其在不断的体验中,内化体验、丰富体验,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达到思想的共鸣。同时在不断感悟中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辉煌,感受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让心灵从中体验到语文学习本身的乐趣和价值。
(8)、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阅读学习中,想象力欠缺的学生往往对文字的情景理解不具体、不深入,不易形成清晰、深刻的个性体验,而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效果明显。因此,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机遇”作为启发想象力的发散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多思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索,让他们在阅读中巩固知识,接受教育,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作为个性的存在,让其面对语文,在轻松、和谐的情景中,亲历语言的实践活动,借助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经验等储备,通过师生间互相探讨、共同开发,感悟语言、欣赏语言,使其在不断的体验中,内化体验、丰富体验,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达到思想的共鸣。同时在不断感悟中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辉煌,感受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让心灵从中体验到语文学习本身的乐趣和价值。
  综上所述,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体验性活动,感受课文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情趣,优美的语言,不仅能引发他们探求真知,形成能力,唤醒创造潜能,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会运用体验性阅读教学能够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能担当起丰富学生体验与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重任。当然在情感体验性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情感体验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平等的对话者这角色,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013年5月2日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教育论文】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