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最能致远是书香 ——浅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3-30 17:32:2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最能致远是书香
——浅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教会我们品味生活;书籍,是大千世界的缩影,让我们真正认识世界;书籍,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一个儿童如果不能在小学中高年级形成阅读的习惯,那么就很难在以后的日子里形成阅读的习惯了。
阅读习惯之所以能够形成就在于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从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心灵体验,使他们能够发现一个不同于自己生活的全新的世界,使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庞大,并能够不断从中发现出新的内容来,不断保持这种新鲜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童年遇到的图书将影响他的一生。
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作为学生的大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的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一些本人的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乐,点燃阅读激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慢慢的,学生从内心喜欢上了各类名人的书籍,课间三五成群的交流着。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书籍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能带领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能带我们到书的王国里遨游,还装载了人世间全部的美丽。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到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增强了学生的读书欲望,也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学会积累,提高读书素养。
我觉得学生只是“喜欢”读书还远远不够,还应该让学生学会积累、应用以及提高文化品位与素养。因此,尽管学生已有积累本(课内外)、日记本和周记本,我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仍然注重“阅读作业”的布置,即每天晚上让学生读两到三篇的文章,并在作业上写清楚所读文章的题目以及从中积累的两个或三个富有哲理或有一定意义的句子。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真实的知道学生的阅读情况,因为家庭作业的批改比较繁琐,学生的积累情况很容易背掌握。通过“阅读作业”的完成情况,我就能够知道学生阅读的文章质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始时,许多学生的确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是好句子,是值得积累或背记的,只是随便抄了几个,所抄的句子毫无意义。如:有的学生把这样的句子抄了下来:“我欣喜若狂。大声喊着:‘爸爸’,你跑到哪里去了,你让我照得好辛苦呀。”还有一学生整段整段的抄,抄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平淡句子。这样的学生看的书大多是作文选之类的所谓的“学生书”,于是,我会向他们推荐几本好书,并给予个别的指导,再把积累出色的同学推荐给他们,向他们取经学习。慢慢的,那些不会积累好句子的同学就学会积累了。
我总觉得,不会积累的孩子又怎么会懂得如何读书呢?而会读书、读好书的孩子他的积累一定不会差。学会了“积累”,才可能学会“应用”,不会积累,运用又从何谈起呢?所以,通过“阅读作业”的批改是很容易掌握学生的读书积累情况的,这样才能够形成“读书带动积累,积累带动读书”的良性循环,在学生独自读书积累时,他才会掌握方向,不至于见什么就积累什么,使“积累”流于形式,失去意义。
三、讲究方法,提升阅读实效。
我觉得每周两节阅读课也是指导学生阅读的好机会。刚开始的第一节阅读课,我只是让学生读,没有任何的要求和指导,后来我发现,第一节课学生都能够较有心的读,可到了第二节课后,许多学生开始厌烦,有点坐不住了,可是课前我又没有让学生带笔记本之类的,也只有让学生继续读了。因此,第二次阅读课来临之时,我对学生做了一定的指导,布置了一定的任务,要求学生有目的的去读。如:1、今天你想积累那些词语?把它们抄在积累本上。2、你所读的文章中是否有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子?你积累了几个?3、你所读的文章中的哪句话最打动你?由此你想到了什么?4、把今天的阅读课中你的收获写下来等。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可根据自己所读篇目的内容,选择自己想写或积累的内容。一般我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根据阅读情况自己决定要写下什么。我觉得这样的阅读,更具时效性。
四、及时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业余时间里,我经常与学生交流有关读书的感受,我们彼此都会告诉对方自己最近读的什么书,内容如何,感受如何,我们当然会经不住诱惑,互相借阅一下那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也会看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绿野仙踪、小王子、夏洛的网等,这样在交流的时候,我和学生的共同语言就更多,彼此会贴的更近,学生往往会滔滔不绝。也有的时候,我会和学生看同一本书,看完后,我们一起写读后感,再进行交流,交流后,我们的收获会更多!当然,我也会定期把我写的读书故事、读后感悟读给学生听,他们常常会因为老师读老师的读后感而兴趣盎然,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读书的欲望,喜欢读书、继续读书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利用小书架,享受读书的快乐。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小书柜的作用。小书柜里的书由孩子们把自己读过的书带来分享,我指定两名小图书管理员负责借书、还书工作,借书、还书都要登好记,以防丢书或把别人的书弄坏。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为借书时间,第二天的课外活动为还书时间,一般从借书到还书不得超过三天时间,这样保证好书大家都能尽快分享。小书柜里的书一百多本,一般情况下,我们一个月换一次小书柜里的书,即:当所有孩子把小书柜里的书轮流看完时,我就让孩子们把这些看完的书带回家,再从家里拿来别的书,这样,孩子们就能经常看到新书,也更激发了他们看书的兴趣。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不断地把读书推向深入。我们班,不定期的举行读书交流会、讲述名人读书故事、好书向你推荐等读书交流、读书活动。通过交流、比赛,大家既学到了读书的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又促进了学生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性;开阔视野,陶冶思想,净化灵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新学期开始,我们班已经进行了一次“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读书故事写下来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在分享精彩的读书故事时感受他人读书的乐趣,从中受到启发,因而激起每个人对“读书”的更加热爱。
最能致远是书香!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明白事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冰心说得好: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只要我们喜欢读书、愿意读书,让“读书,从我做起”,并在其他方面再稍作努力的话,我们的孩子们是会很容易就喜欢上读书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坚持读下去,让“读书”这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扎根、萌芽、长大、开花,让书香浸润孩子一生!
参考文献:山东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
内 容 提 要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教会我们品味生活;书籍,是大千世界的缩影,让我们真正认识世界;书籍,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一个儿童如果不能在小学中高年级形成阅读的习惯,那么就很难在以后的日子里形成阅读的习惯了。
阅读习惯之所以能够形成就在于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从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心灵体验,使他们能够发现一个不同于自己生活的全新的世界,使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庞大,并能够不断从中发现出新的内容来,不断保持这种新鲜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童年遇到的图书将影响他的一生。
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作为学生的大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的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
一、寓教于乐,点燃阅读激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2、以身作则。
3、随机指导。
二、学会积累,提高读书素养。
三、讲究方法,提升阅读实效。
四、及时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五、利用小书架,享受读书的快乐。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
最能致远是书香!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明白事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冰心说得好: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只要我们喜欢读书、愿意读书,让“读书,从我做起”,并在其他方面再稍作努力的话,我们的孩子们是会很容易就喜欢上读书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坚持读下去,让“读书”这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扎根、萌芽、长大、开花,让书香浸润孩子一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