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小学英语教课堂学中渗透德育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30 10:45:08
农村小学英语教课堂学中渗透德育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
悦来中心小学英语课题组 (组长:李永中 副组长 : 叶永胜)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中——德育。”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德育,绝不是纯粹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而是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现实的特点进行疏导和渗透,使学生对德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逐渐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牛津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当今儿童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孩子情感的成长,在教学中应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上我们农村小学与县城小学对待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的差别。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开始进行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期在农村小学渗透德育和英语学科有机结合方面作些探索。
德育:泛指思想品德教育。也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违反道德和法律。但是本课题中的“德育”是指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熏陶、感染,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与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客观原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
渗透:即“渗入”,指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含有潜移默化之意。本课题中的“渗透”是指在英语教学认知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深入挖掘德育教育要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高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题核心概念: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教育的目标是教书育人,而且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也更为难以实现。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也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此言道出了教师的双重责任: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传授。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英语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通过英语的学习,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太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中培养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外英语等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和语意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英语阅读包括了朗读和默读。但主要是借助视觉进行默读。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方式。默读要求把注意点放在语言单位上,速度较快。现在的小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技能差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和策略因素,智力因素。但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语言因素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所谓的语言因素是指字母,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语法规则等。当学生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时,立即产生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其次,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除了作业中的阅读练习,从不主动阅读课外资料。再者,学生对阅读的内容缺乏深层的理解。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设计各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考虑到德育的教育,通过英语课堂的德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尊重各种规章,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通过对家长的调查,了解学生在家的在品德方面的表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研究,使广大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德育资源,使知识传授与德育要素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操作的方式方法;
(3)教师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开展适宜的活动,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对话、合作中渗透德育,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课堂活动设计中设计轻松、有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且能够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4)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模式构建。
(1)文献资料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英语课程改革和英语学科改革中关于小学英语课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和经验。
(2)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把研究课题不断转化为一个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行动,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开发,不断利用,修改完善方案。
(3)个案研究法。主要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以探索培养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4)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开发资源,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
(一)准备阶段 (2011.3—2011.6)
1、确定课题组成员,参加新课程理论学习、现代英语教学理论学习、英语新课标学习,以及关于学生德育方面的管理,渗透的学习。
2、完成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的整理、建档,确立课题实验方案框架;
3、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论证课题。
(二)实施阶段 (2011.9—2013.1)
1、确立分课题,各段成立子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按照计划,分段实施。
3、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收集、汇总。
(三)总结鉴定阶段 (2013.3—2013.6)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报告 |
论文 |
2011.12 |
李永中等 |
个案分析报告 |
论文,资料 |
2011.12—2012.10 |
叶小丽等 |
农村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设计方案 |
方案 |
2012.9 |
叶永胜等 |
小学英语课堂渗透德育的论文 |
论文 |
2012.5---2012.12 |
乔海侠等 |
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农村英语课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
光盘 |
2011.9---2013.4 |
邵欢欢等 |
最终成果(限3项) |
“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论文集 |
论文 |
2013。2 |
叶永胜等 |
“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3.3 |
李永中等 |
“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
2013.3 |
李永中 |
1.课题组成员素质较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成员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年龄都在30岁左右,多数成员都是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经验,而且都是自愿加入,有完成研究的信心与决心。
2. 本课题组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1)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调查报告,这为我们研究提供了原因分析的指导方向;
(2)在本课题的确立上,我们课题组也首先做了充分的论证。我们认为本课题设计本身至少具有如下可行性:本课题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思想远远不如县城小学,农村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问题亟待解决的实际而提出研究的,所以课题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而且选题切口不大,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便于总结提炼出有自己特色的成果。另外,本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过程生动鲜活;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又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呈滚雪球状,及时而又切合实际。
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保障条件:
⑴设备与资料保障:学校各项设备比较完善,拥有较好的多媒体教室、网络电脑室、图书室等,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现代化手段;课题组中大多数教师都有电脑,而且都已连网,这为网上学习和查阅资料提供了便利。我校同轨班级较多,为对比,统计,分析提供了方便。
⑵研究资费保障:学校在经济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准备拨专款(确保1万元以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正常、健康、有效地进行。学校还将保障课题组教师每年都有一定的学习经费,为参研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引导他们将自学与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⑶研究时间保证:学校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工作管理制度,注重研究过程的管理,还给研究教师减少课务,为课题实施提供时间上的保证。课题组每位成员每天至少保证有1小时的时间专门用于研究、查阅相关信息等;每周集体活动一次,交流、汇报、讨论研究开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汇报研究进展,反思存在的问题,交流研究体会,计划下一阶段研究任务。
⑷本课题领导重视,并建立激励机制。对热情参与教改、全力投身本课题的研究,并取得成果者,按成果的不同程度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⑸本课题研究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可行的操作实践内容,有完整的计划,落实了每一年课题研究的目标及重点,有完善的措施和标准,并能责任到人,任务到位,故能按计划得以实施和完成。本课题组还选拔科研意识强、有一定科研基础的骨干教师担任课题负责人,保证此课题能正常开展研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