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站
课件站  

  小学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初中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学前 幼儿园

初中作文区

高中作文区

 

当前位置: > 作文 > 初中优秀作文 >
【温馨提示】
微信扫描顶部二维码
回复4位数:1010
1011~1016
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中考满分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词 发布时间:2019-05-22 20:58:27
2013年深圳市中考满分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个词(3篇)
1、我最喜欢的一个词
    我最喜欢的一个词——独处。它是一种繁华过后的觉醒,它是一份精神世界的超然,它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它更是一种洗净铅华的低回。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的一阙词,带着他孤独的心,在飘散中,守候灵魂,哪怕纷飞,也留有一丝淡然的忧伤。这位相国公子,权位贵胄,官至近侍,却终其一生都独处在自我的世界里,来寻找令他纠结一生的情感。或许,在表妹离去之后的日子,即使周围依然花团锦簇,他也只是感到孤单吧!有些人即使生活在一群人中还是如此落寞。也正是这份独处,造就了家家争吟的饮水词。
    “一见到你,我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却在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我想,如果张爱玲的文字是那朵伸出的花,那么她本人便低入了泥土,开始了独处的旅程。在她经历了那段被滚滚红尘惊扰的爱情后,在她经历了亲情的冷漠后,她便开始了深入浅出的生活,有人说:“能够同时承受生命的极度繁华和生活的极度低调的人,也只有张爱玲。”她那抹不去的家族符号,宛如一条色彩浓重的血脉分支,汇集于张爱玲一身,形成她孤高、冷傲、怪异的独特个性。甚至连她那张抬头仰视、双手叉腰的画面也成了历史的经典……也正是由于这份独处,让人看到了人性里最真实的才情与性情。这个末世女子在兵荒马乱而又夜夜笙歌的都市里孤独地坚守,这个敏感女子穿过一年又一年岁月的风尘后守着一份清醒与超脱。
    独处,它是梭罗先生在瓦尔登湖荡起的双桨;独处,它是海明威守望乞力马扎罗山时心中的信念;独处,它是席慕蓉踩着的布鲁塞尔的皑皑白雪;独处,它是梵高那蒸蒸日上的向日葵后的真相。
    人生活在世上,是群居动物,不可避免地与人交往着,但我们却可以保持内心的一分独守,与清风为伴,与明月为友,与松柏为伍,去独享自己内心的一份纯净和一丝纯粹,让心在宁静的状态中驶向彼岸。
    独处,我最喜欢这个词!
【评点】1.变化角度,体现多样。作者善于从不同角度选用论据,着眼于“灵魂在独处中升华”这个理由作深入议论。纳兰容若的词是他寂寞的心;张爱玲的文字是寂寞中开出的花;而梭罗、海明威等人独处的事例又证明了独处是一种境界。
2.引用名言,展示才学。巧妙地化诗词入文,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魅力;抒情的文字,更达到了以情动人的效果。文章情理交融,有感染力。
               2、【满分作文二】我最喜欢的一个词
    我最喜欢的一个词是“给我”。它是一种亲情,不信你听——
              爷爷奶奶的“给我”
    爷爷奶奶的“给我”总出现在我们要扔东西的时候。这天,奶奶包了几个包子,我胡乱吃了几口就不想吃了,扬手要扔,爷爷急忙叫了一声:“给我!”便拿过我手中的包子,一边吃一边对我进行教育:“你们啊,就是不懂得珍惜,我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啊,想都不敢想有吃不完的食物,你爸爸小时候也不像你们这么浪费,现在东西多了,就能浪费了?一点都不爱惜粮食,会吃亏的!”奶奶亦是如此,不仅把可以回收的东西——尽管只有一点——都收集起来,连我们要扔衣服的时候也会叫一声:“给我!”然后找来剪刀,剪下衣服上的纽扣、图案,嘴里嘀咕着:“你们现在真是的,柜子里塞得满满的,穿不完就扔!扔的都还是半新的,哪像我们那时候,尽是补丁衣服,再破也舍不得扔,你们现在的衣服,不知比我们那时的好多少……”
           爸爸妈妈的“给我”
    这种“给我”总出现在家人拿重物的时候,听:“妈,给我,我来搬。”“爹,您歇着,给我,您看电视去!”——这是爸爸说的;“小雨,快给我,你拎不动。”“给我背篓,妈您歇着。”——这是妈妈说的。他们总是关心着家人,忘却了自己,什么重活他们都自己扛,却从不叫一声苦。爸爸妈妈从我手里夺下重物,总爱说:“给我!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常拎这样的重东西,小心再也长不高。”我被他们吓唬住了就再也不敢拎了。他们从爷爷奶奶手里夺过重东西也会说:“给我!这些事我们又不是做不了,歇着去吧。”
              我的“给我”
    小时候,从我嘴里出来的总是“给我苹果”、“给我买东西”。现在大了,便总想着要为家人分担点家务活,时常说的是“给我碗,我帮你们添饭”、“给我扫把,我来扫”。奶奶切猪草,我连忙跑过去,对奶奶说:“给我,我来吧。”奶奶拗不过我,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留下一句:“慢点儿,别切手了。”
             妹妹的“给我”
    虽说妹妹是个小淘气包,但有时“给我”从她嘴里蹦出来时,也着实让人感到温馨。雨天里,奶奶背着妹妹,让妹妹伏在她背上打着伞,自己手腕上还挂着个重重的袋子,妹妹感觉到奶奶的吃力,就赶忙溜下来,说什么也不让奶奶背了,还要帮奶奶拎袋子,可人小力弱,就对我说:“姐姐你的包我拎,你拎奶奶的包,给我!”惹得我和奶奶好一阵笑。
    一种浓浓的亲情,就在“给我”之间!
【评点】1.颠倒词序,首尾呼应。小作者在结尾运用了颠倒词序的技法,这种技法在文章中运用得相当精巧,成为文章的一大亮点。首先让文章结尾点题扣题。其次,文章首尾呼应,言简意赅。
2.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这篇文章从全文来看,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而在文章主体部分则采用了三个小标题,紧扣标题进行写作,行文思路颇为清晰,中心突出。
[考场佳作]那段自由的日子
风声,雨声,读书声。
我轻轻擦拭寂静书架,细细品味着那些给我正能量的文字,慢慢领略着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灵魂,给自己的精神吸取正能量,给我的心灵留出了一片恬静的自由空间……
那段日子,我给心灵留出一片自由空间,去感受。我打开书,双手轻翻着洁白的纸张,仿佛已经穿越了数千年的光阴。那是一处崇山峻岭之地,一行人正在享受着流觞曲水的雅趣,其中一位正列坐其次,提笔记录着这兰亭美景,只见他下笔如行云流水,笔墨似轻云之蔽月。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用自己旷达的心怀和流畅的笔墨书写下了千古名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令人敬仰的书圣选择了称病弃官,给自己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静谧的空间,那里,清流如绸带映衬左右。
那段日子,我给心灵留出一片自由空间,去感触。翻开书,双手摩挲着光滑的纸张,仿佛已经跨越了千许年的岁月。那里一片十余亩的田地,有一位隐士正在采菊耕田,只见他一边挥动着手中的锄头,一边欣赏着“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景致。他,就是“归园田居”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面对黑暗的官场生活, 他毅然离开,弃官归隐,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给自己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安逸的空间,那里,盛开着纯洁的野菊花。
那段日子,我给心灵留出一片自由空间,去感慨。展开书,双手抚摸着如玉的纸张,仿佛已经横越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那是暗流涌动的汨罗江,有一位白鬓长须的老者在昂首凝视着正前方。他,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矢志不渝的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不灭的真理; “身既死兮神似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用自己的坚贞与执着给自己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广阔的空间,那里,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灵魂。
那段自由的日子,我轻轻擦拭着寂静的书架,细细品味着那些给予我无限正能量的文字,慢慢领略着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灵魂,给自己的精神吸取能量,给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恬静的空间……在自由的日子里,我留出了一片空间给自己那颗自由的心灵。
【名师点评】1.想象丰富文情并茂。本文选取书圣王羲之、五柳先生陶渊明、爱国诗人屈原三个极具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本文的中心“自由的心灵留出一片空间”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三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
2.结构合理,首尾呼应。文章开头由景物描写转入下文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又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并且照应题目,结构紧凑而又自然;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文章内容新颖,颇具匠心,结构合理,流畅连贯。内容充实,名句、典故信手拈来,自然通达,极富功底。
段温暖的日子
漫步在记忆的长河边,看随着流水缓缓而下的瓣瓣落花,或红,或粉,或白,漂转而下。轻拈一片,便有温暖的往事飞舞在心间。
春日的温暖
春日乡野,特别是我们村,四周无遮无拦,一马平川,风来时怎样,去时仍怎样。它扭动着透明博大的身姿扑面而来,吹散了我心头弥漫的点点寒意。放学后我喜欢一人于乡野听风,这是我独特的享受。我闭上眼睛,世界一下子陌生了。我听到风与每个生物打招呼,像多年不见的朋友,互致问候。风驱赶着我脑中少年的忧伤,它低语,诉说着某个故事,很遥远,然而直达我的心灵。我在风中画—个名字,风不会泄露少年的秘密,或许它可以把这信息捎去。风在他的面庞上嬉戏。我与风是一对老朋友了。风知道我听到了什么,我借着温暖的风听到了麦子成熟的声音,他还听到了麦子们的窃窃私语。我甚至听出了一只布谷的心思,麦黄草枯,因何不归?那段日子真温暖呀!
秋日的温暖
在九年级上学期,冲锋陷阵的深秋的日子里,早已习惯了强装对所有关心我的人说“我很好”。我很好,其实并不意味着我真的温暖和幸福,而是我终于习惯了不太好的日子、并不如意的学习生活、忙碌恐慌的测试、堆积如山的资料……假装习惯,刻意自然,也时时是不坦然,尤其冬夜的寒冷时时来袭。每每此刻,妈妈总端来香气氤氲的火锅,她自己配制调料的我欢喜,滚烫的热汤,加上爽滑的牛肉,还有糯甜的糍粑,蘸着玫瑰酱……此刻我从困顿的寒意中挣扎着起身,闭着眼睛洗一把爸爸打来的热水脸后,脚泡着木桶里暖暖的中药去疲劳水,总要喝上一杯温热的蜂蜜柚子茶。营营役役之余,这新的一天,竟然充满自信,每每此刻都让内心满漾起温暖感。
冬日的温暖
其实我是最喜欢冬天的,因为冬天让人感到寒冷和伸不开手脚。九年级冬天的早读课我们时常不上,偷偷溜出教室,同学们都挤在操场上玩雪,楼道里也有化开的雪水。头一偏躲过迎面飞来的雪球,却不知道背后已有人举起一团大大的雪团砸来。我们欢笑嬉戏,任由大大小小的雪团在身上碰撞、碎落,会因为一举打中而开心鼓掌,也会因为躲过攻势而侥幸欢呼。素来严厉的班主任只是看着我们笑,让我们别玩感冒了。她平时表情甚少的脸上也有了一点温暖的笑容。兴尽之后,师生一起回到教室,手冻得通红,心却很温暖。也许冬天不够暖和,不够明媚,但别有一番滋味。
往事如花,昨日的落花,见证了成长生活中的美丽,让感觉得到生活中温暖,就让我们把那段日子、那些温暖的记忆落花好好收藏吧!
【名师点评】1.角度独特,引人入胜。从三个角度来写“那段温暖的日子”,多角度地展现了“记忆的温暖落花”的内涵;事件真切、美而不落俗套,是本文最大的特点。2.采用题记,醒目别致。本文运用小标题形式结构,选择三个时间段、三个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效果;而且角度不俗,这就给文章的立意做好了铺垫,为结尾的点题埋下了伏笔,结构清晰地展开主题。
3.首尾照应,优美意境。开篇扣题切入,以优美、飘忽迷离的美词美句总领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呼应开头,展望未来,漂亮收束全文。
【满分佳作一】读 你
十里长堤之上,夜色笼罩四野,车头灯似莽撞的兔子跃进这肃穆的苍青色。我头轻轻倚着车窗,用痴醉的目光看你,看这容貌依旧的你。我是否该在你额前一吻呢,我的故乡?
爸爸拉开车门,轻声道:“路太长,出来休息下吧。”我应声而出,被野性的山风揽了个满怀,注视着江堤前水波温情脉脉的长江,货轮、渔船在夜色中亮着警示的光芒,忽明忽暗;那岸边繁华的都市有彻夜不熄的夜世界和川流的车群,散发着流光。转过头来,这儿是一片已入梦乡的恬静,蛐蛐儿眯着眼絮语,微风撩起山林的情思,长过衣襟的野草随风轻摇却抖下了簌簌的乡思。伫立于此,胸口汹涌的乡愁几欲喷薄。我已无法用简单的“看你”、“听你”、“嗅你”、“触你”来形容我的情感,唯有那温柔的“读你”二字称我心意。
阔别三年的故乡,你已睡下,知否?知否?一个游子正在你的睡脸上静静注目着,读着你被时光雕出的丝丝皱纹,读着你为哺育儿孙在眼角新添的哀怅?
萤火虫密谋着,在我转眼的一刹那,手挽起手,合伙点燃了山火。一刻间,山林没有了秘密,每一个角落都亮起了清明透彻的光芒,但这光芒熹微,并没有因此照醒故乡。在群山连绵的夏日宁夜,我沐浴山风,在悄无声息中观赏一场山火,只是这山火无热无躁,尽是多添了几分幽幽罢了。
地上山火,天上银河。仰头而望,璀璨金光星罗棋布,浩瀚气势要把我吸入其中,蔚蓝深沉的天空低吟着诗句,最后沉沉睡去。哦,故乡,这星光是你在梦中思念游子的泪珠吗?这份思念如此清澈,以至于发出这等异耀的辉光!因为我从你赐予我的这夜星空中,读出了你在梦中悄声呓语的哀愁。“你当初被我们接到城里去念书时,也是晚上,萤火虫和星星同样这般闪亮。”爸爸倚在车身上,仰头凝视夜空,任浮游的萤光在身边晃荡。
我愣住了。故乡,你那殷切盼归的心我读懂了,眼睛却怎么泛出泪来?你用夏日最热烈美好的景送我离开,望我早归,哪知却是一别三年?今日你以同样之景迎我归来,怎不让我感激?
月光白花花的,像懂事的孤儿在长堤两旁的树下荡着秋千。农屋已熄灭灯火,在微弱偶起的蝉声和蛐蛐儿的梦话中沉眠。野草依旧挥着手,文静地庆祝我回家。只有明灭的萤火映亮我的双眸,作最后的仪式。这便是你的语言,千万般形式不过一句慈母的轻语:“你回来了!”
释迦拈花时,迦叶笑了,人们问:迦叶为何而笑?大宁禅师说:因为他想笑。如我现在这般,读懂你是多么值得欢呼庆幸的事,而我却没了缘由的,在你多般形式的言语下,无声而独寂地垂泪。
读你,读你。故乡,读你这浓愁的乡情。
【评点】“故乡情思”历来是人生重要的阅历和难以忘怀的情感,本文作者将“读你”的视角投向阔别三年的故乡,带着强烈的感情观景,写意的笔墨,迷醉的情感,在抒写对景物感受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深意重。全文情感渲染充足,感染力强,家乡的风情令人向往。
文章作者对家乡景色的描写相当出彩。从眼前的山风、山林、山野,到夏日宁夜的萤火虫,再到天上的银河,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态有静态,家乡的风景在作者笔下不断地铺展。在摇曳多姿的景物中,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景物思想、感情,作者那份迷恋和热爱的感情也在不断交织,达到了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满分佳作二】读 你
我愿在夏风中,读你树叶一碧,然后微笑,然后等待。——题记
已记不真切我何时第一次见你。当你怀着抱孙子的心却迎来了一个呱呱坠地的女婴,你一定是很难过的吧?然而人总是要面对现实,你只能坦然接受。当我记事了,见到你只觉十分陌生:脸上的笑容显现出干皱的皮肤,眼睛如掉入沙子中的珍珠,污浊没有光彩,灰不灰白不白的头发在萧瑟的冬风中被一根一根地吹起,如同争先报战功的士兵。我的奶奶竟然是这样的一个老太婆,我失望,却还是要强笑,叫一声“奶奶”。
接触多了,我发现你患上了支气管炎,呼吸中带着沉重的咳嗽声。我有些反感你离我那么近,让我听到如此讨厌的声音。也不知你是没发现还是假装不知道,一个劲地跟我说:“来,吃这个,能补脑。”“这个很好吃的,是特产,多吃几口。”“再吃块肉。”我平素不喜欢沾腥,你却一个劲地夹,真不知你是不是故意,于是我闷闷不乐地说了一句:“我不想吃肉!”你正夹着肉的筷子顿住,随后肉慢慢放回了盘子里,你的手缩了回来,放下筷子,有些手足无措地摩着双手,低声说:“我不知道你不想吃肉……没关系,我不夹了,你吃吧。”看着你的神情,我有些歉疚,不过很快便装作若无其事,吃着自己的饭,心想这一定是你在报复我,因为我是女孩。
离开你时,我在房外等父母收拾好出来搭车,却无意听见你在细心叮嘱他们:“……女孩子娇气,所以该满足的就满足,记住她不喜欢吃肉,以后多弄素菜……”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个老人,怎么有这么清楚的记忆?我感动,同时迷惑。有时,我真读不懂你。
再见到你,已是爷爷病重。他每天只能输营养液,但气色依然很好。我感叹,人这一生也就这么短,到了命定的岁数,就像一片落叶一样,飘走了,杳无踪迹。看到你在爷爷面前笑着说遇到的趣闻轶事,两个人一起笑得灿烂,我便惊奇:怎么你还笑得出来?离开了爷爷,你回到自己的房间,轻轻掩上房门,很久不出来。于是我就装作拿东西进房间,你见我进来,匆忙抹了几把脸,笑了笑。我问:“怎么了?”你默默答:“没什么。”就着灯光,我能看到你浑浊的眼球闪着亮光。
你真是一个温柔的女子,心细宽容,感情细腻丰富,对爷爷的病,你无能为力,却懂得为他排忧解难,让他开怀。你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怕伺候不好我这个“小公主”,我之前还那样想你,现在想来真是有些可笑。毕竟岁月是公平的,让我成长,让我看懂你,而你,在岁月的侵蚀下愈发苍老了。读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我仍想将你当成一棵树,读懂你细密年轮下无人在意的伤悲。
只是,时间还允许我这样做吗?只愿上天有心。
【评点】作者选材非常巧妙,记事时“读”奶奶的外貌,吃饭时“读”奶奶的夹菜,离开时“读”奶奶的叮嘱,爷爷病重时“读”奶奶的照顾,作者从日常生活场景入手摄取题材,并努力写深写透,使平凡的题材具有了深广的意蕴。
一篇文章有细节才感人,才真实。奶奶夹菜时的“一个劲说”、“一个劲夹”、“顿住”、“慢慢放回”、“摩着双手”,爷爷面前奶奶的“笑”,独自在房间奶奶的“眼球闪着亮光”等细节令人动容。最感人的是最真实的,最真实的又是最细微的,最细微的也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文中细节化的描写使得文章有血有肉,有情感在流动,也为文末的“读懂”作了充分的铺垫。
【满分佳作三】读 你
你像一本书,儿时,我趴在书页上无聊地翻动着;大一些时,我捧着书粗略地浏览;长大了,我捧着它,细细品读,但你却是那样神秘,难懂。
小时候,身边就多出了一道伟岸而又陌生的身影,随着岁月的冲洗,你的轮廓渐渐分明,你喜欢背着我上街,看花看草。每当有人谈起我,你总会发出阵阵过瘾的笑声,我知道,你很开心,但我不解的是,你为什么每夜都让母亲替你按摩脖子,还发出那与笑声截然不同的闷哼声。
读你,不懂。
当我走进了新的学校,认识了新的朋友,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你才离我越来越远。那天,朋友约我出去,我固执地期待着出门后的自由,却忽略了你的阻挠。我没有发现,天上的乌云开始蔓延,一如你额间的皱纹,一向爽朗开心的你,在我的一阵怒吼后沉默了。我不太理解那时你的表情,像暴晒后的土地,干裂,颓然。
读你,不懂。
中考前夕,教室黑板上已经开始了倒计时,计时牌上的数字与每天的作业量成反比。夜晚,伴随着冷清月光的,还有我窗前昏暗的灯光,你总站在门口,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灯下睡眼惺忪的我。你劝我早点睡,我懒得转过头,无视你的存在。月亮被云遮住了,你仍在催促,是我的固执还是你的急躁?你的怒火爆发了,我不记得你是如何宣泄你的情感的,只记得最后那一句你用怒气包裹的话:“好,我不管了,你想怎样就怎样!”很晚,我却清晰地听到了隔壁的叹息声……
读你,不懂。
看你花白的双鬓,浑浊的双眼,干皱的皮肤,父亲,我似乎懂了。我懂了你欢乐之后的责任,你沉默之中的关切,你愤怒过后的省视。再读你,我读出了父爱的辛酸、厚重和无言。一路上,你的白发、愁容和背影早已刻入我的心中,编纂成一本最珍贵的书,它的名字叫“父亲”。
再小心翼翼地捧起你,轻轻翻开书页,走向前方,然后,细细读你。我知道未来有一天,我会真正地懂你,感谢有你,父亲,我会认真“读你”。
【评点】欲扬先抑、对照鲜明是本文最大的特色。作者先铺陈“读你,不懂”的三个画面,接着笔锋一转,写“我懂了”,“不懂”是为后面的“懂了”蓄势,这就使得文章情节的发展呈起伏变化的态势,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作者“读”的“你”是父亲,第二人称的使用易于作者情感的挥发。作者将父亲比作一本书,且这个比喻在全文中一以贯之,行文中嵌入长长短短的语句,再加以点缀比喻、排比的修辞,使得作者淋漓尽致地抒发对父亲的情感,有意犹未尽之感。
【满分作文一】捡拾幸福
捡拾起身边的幸福,品尝一种甜蜜的味道,感受一种温暖的爱意。让幸福一直萦绕在心头,飘荡在我们身边。——题记
    记得童年时,妈妈先往澡盆里“哗啦啦”地倒进半盆温热的清水,然后把光溜溜的我往里面一搁,往我身上撩水。浸泡一会儿之后,妈妈开始给我搓背。我每次都咧着小嘴,欲哭不能,想把肉嘟嘟的小手从妈妈那里挣脱出来,可全是徒劳。后来,妈妈一边把搓下来的白腻腻的“小泥条”放在掌心让我看,一边用手指刮着我的小鼻子,笑着说:“真脏!”这时,我就会安静下来,也用小手在自己鼓起的腮上点几下,奶声奶气地说上一声“真脏”!然后老老实实地让妈妈搓洗。“疼吗?”妈妈问。我摇摇头,然后拍着水,嘻嘻地笑着。
    渐渐地,我长大了,可以跟妈妈一块去澡堂里洗澡了。
    直到此时,我才知道搓背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每次帮妈妈搓完,我都会全身出汗。不过,我从不感到疲乏。每当看见澡巾所到之处搓出来的“小泥条”时,我就一半玩笑一半认真地说:“老妈,你瞧瞧,真脏!”妈妈扭头看一眼,然后笑着点点头,有些难为情:“哦,是挺脏的。”接下来,妈妈会给我搓背,只是“小泥条”似乎少了许多。或许是我长大了也变得爱干净了吧,也许是妈妈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吧。我问:“疼吗?”妈妈摇摇头。不知怎么的,我感到鼻子里酸酸的。
    转眼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经常陪妈妈去洗澡。每次走进澡堂,我都扶着妈妈坐稳后,帮她洗头,打肥皂,搓背。妈妈的皮肤只是无力地皱着,似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弹性。我小心翼翼地在妈妈背上搓着……每次,我都会附在妈妈耳旁,轻轻地问上一句:“疼吗?”妈妈摇摇头,我便安心地继续搓。
    于是,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对母女拎着布包去澡堂。在别人羡慕的目光里,母女俩都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评点】这篇佳作有如下几个特色:一是作者叙事平易朴实,说真话,抒真情,叙写人物的切身体验,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灵。二是选用恰当的词句,描写人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的幸福感受,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第三是以叙为主,叙中有议,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幸福与快乐。
【满分作文二】捡拾幸福
坐在静悄悄的考场上,我的思绪仿佛又飞到那次生病住院的时光,捡拾起医院独处时的幸福,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沁入肺腑的声响……
    那是去年夏天,我生病了。在医院里的那几天,每逢夜晚来临,我总想在寂寞中享受一段乐曲,最好是小提琴曲,譬如梁祝。当幽幽的弦声响起,我总会觉得一种轻盈和缠绵萦绕身边。可是,这是医院,我不可得。
    于是,我想起天籁之音,记得梁实秋曾经如是说:“秋风起时,树叶瑟瑟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疾走;风定之后,细听还有枯干的树叶一声声地打在台阶上。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悉悉唆唆,继而浠浠沥沥,打在蕉叶上清脆可听。”这“雨疏风骤”、“梧桐更兼细雨”的气氛一定也很适合病人,可是,此时不是秋天,我也不可得。
    曾听人说盲人的听力最为敏感,于是,我闭上眼睛,屏息静听窗外的声音,果真我听到了几声虫鸣,似有若无,隐隐约约,点点滴滴,犹如水中月,雾中花,模糊难辨。我竖起耳朵,妄想继续听个清楚,它却倏尔躲到远远的角落里去了,过一会忽然又冒了出来,清晰地在耳边嘹亮地响起——“唧唧,唧唧……”
    夏天夜晚的这时断时续的虫鸣,既没有轻音乐的清爽,没有百灵的婉转,也没有小泉叮咚的惬意,所以以前我总觉得它单调、难听,甚至刺耳,而今才领略到它个中的韵味,独自享受病房里的静谧,这也算是我心中的音乐吧。
    此时,坐在静悄悄的考场上,回想静夜中在病房中听到的“音乐”,我体味了独处时的幸福感觉,因为那种沁入肺腑的虫鸣,留给我的是纯洁、美丽、优雅的回味。
【评点】材料是否独特,往往是文章出彩的关键。对于幸福的体会,本文作者独辟蹊径,没有选取大众化的场景来体现幸福,却以其独特的经历与感悟,展现了“我”生病住院期间的孤独感,并运用大量细节描述,将情感逐层推进,把“我”在寂寞中倾听虫鸣时独特的幸福写得真切自然,美不胜收,也凸显出文章的主旨。


【推荐浏览其它相关的优秀作文素材】

上一篇: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
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学会倾听